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二百七十八章呼朋引伴,防微杜渐

暮汉昭唐 第二百七十八章呼朋引伴,防微杜渐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四月,米仓道,山阴亭(今南江县)。

满宠率军从南郑出发,跋涉三百余里,翻越崎岖山道,方才抵达地势稍微平缓的山阴亭。

山阴亭因位于大巴山脉中,天气虽说谈不上热,但雨水却是丰富。故大军初至山阴亭时,天便忽降大雨。而考虑雨水天泥泞难行,满宠遂在巴江畔扎营。

帐外,雨水哗啦啦下得不停,啪啪打在帐篷上的声音清脆可闻,雨水裹挟的凉气穿透入帐内,令人为之清爽。

“雨水甚大,不知军中防水何如?”满宠问道。

“禀将军,仆将军库修于高地,另凿小渠以防积水。而军中粮草、弓矢、巾帛等辎重也亦尽数入库储藏。”军需官贺瑾说道。

满宠点了点头,说道:“天色稍晚些,我与你共巡库营。”

“遵命!”

贺瑾应了下声,便赶紧向属下使眼色,让他回营提前准备好。毕竟满宠性严在军中出了名,其不仅体现在军法的执行上,更是落实到一系列细节中。稍后巡查如果库营有失,轻则棍棒上刑,重则砍人脑袋。

在满宠了解军中布置情况时,披着蓑衣的斥候至帐外求见。

“今下可有探得军情?”满宠招斥候入帐,问道。

“禀将军,经众人深入汉昌探查,得知蜀人屯重兵于剑阁、阆中,今汉昌仅有数千兵马固守城隘。”斥候说道:“守将为甘宁,旧为锦帆贼,自投孙氏麾下,以勇略出闻名于益州。”

“汉昌地形如何?”

“北高而南低,自北向南斜,故巴江能流经汉昌。县内多为平坝、丘陵,尤其至汉昌起,周围寡有险峻高山,但山陵层层相迭,是为南下巴中之险要。”斥候说道。

柯比说道:“汉昌为米仓道之要冲,今蜀人屯兵于阆中是为何意?”

满宠踱步至舆图前,沉吟良久,说道:“阆中为蜀中中转之地,东连汉昌,西及葭萌。敌屯并于阆中,无非令我有后顾之忧,不敢越汉昌而入巴。”

“而南郑至汉昌有上六、七百里之遥,大军粮草转运不便。时我军重围汉昌,敌军随时机变,令我难以专心攻城,彼时受挫于城下,旷日持久则粮草不济,无粮则我军必撤矣!”

对巴蜀北部地理,满宠功课做得很足。今知蜀军布置情况,便知蜀人用兵之意图。

如阆中为葭萌与汉昌之中,而汉昌为米仓道上重关。因此南征唐军难以绕行汉昌,如果一旦绕行汉昌,那么阆中之兵东行,便能截断唐军的退路。

唐军为了解决后顾之忧,必须先敲掉固守汉昌的甘宁所部。但阆中离汉昌不远,可先消磨唐军锐气,必要时再挥兵向东,与疲惫的唐军决分胜负。

不仅于此,如果唐军击破汉昌,顺巴江直至宕渠,那么阆中之军兵向东南,能够将唐军拦截于宕渠。或是东取汉昌,逼唐军折返回援。若唐军破汉昌,西取阆中,则蜀人将能凭嘉陵水与之对峙。

故阆中若非险要,否则巴西郡治岂会安排于此?

“敌以汉昌为饵,屯兵于阆中,不知将军有何方略?”

明白蜀军意图,柯比瞧着舆图上众关隘,眉头微皱,问道。

满宠微微摇头,说道:“今下未至汉昌,尚无应对方略。”

说着,满宠看向张鲁,问道:“我闻张君旧时治汉中,麾下部曲多在巴中,巴夷杜濩、朴胡、袁约皆依附足下。而賨人勇健好斗,天性劲勇,如能依附我军,下三巴易异!今张君重返旧地,能否召集旧部,以为呼应我军?”

当初孙策北伐汉中,张鲁召集麾下诸部抵御。击退孙策所辖兵马后,张鲁遂依附于唐朝。

彼时袁术与袁熙、袁谭等诸袁蟠踞中原,张虞故仅能遣兵委官于汉中、上庸二郡。而留在巴中的巴夷因无力顾及,张虞遣人册封杜濩为巴西太守、朴胡为巴东太守,袁约为巴郡太守。

孙策无法容忍巴夷盘踞,遂遣兵进剿三人。三人兵败而逃,率部众逃入汉中,依附于郭淮。今下南征巴蜀,三人率部数千从之,在满宠麾下听令。

闻言,张鲁从马扎上起身,说道:“禀将军,杜、朴、袁三人为巴夷君长,名声显著于巴中。如宕渠賨人李虎、宣汉賨人李黑与三人交好,并倾服鲁之教义。今令三人招抚二李及诸賨,必有巴人举兵呼应。”

满宠微吟少许,说道:“招引巴人之事,有劳张君遣人奔走。”

“賨人君长或有贪图名利者,不知将军能否拨下钱粮,或授于官爵?”张鲁问道。

满宠不假思索,说道:“爵至列侯,官至中郎将,另予君千金,不知足否?”

“足矣!”

张鲁说道:“有金有官,賨人君长岂会不依附于我唐室!”

“善!”

且不说满宠在江阴亭屯兵,今孙权采纳法正之计,率两万新募兵丁至阆中,都督前线军事。

阆中,郡府。

“使君,徐晃大军至白水关,今先锋前至葭萌。徐琨都督诸将屯于葭萌、剑阁之间。”

吴景指着舆图,说道:“唐将满宠至山阴亭,由甘宁守汉昌,遏米仓要道。如敌击汉昌,阆中之军可援。我与伯海(孙河字)欲以汉昌坚城耗敌锐气,及敌疲惫之际,再出精锐袭之。”

孙权沉吟少许,问道:“甘宁可信否?”

“可信!”

孙河补充说道:“守汉昌以阻唐军之策,为甘宁所献之计,其并请命出镇汉昌。”

孙权不太了解军事,遂看向了法正,问道:“军师有何见解?”

法正蹙眉说道:“正闻张鲁随行军中。张鲁为天师道师君,部曲多在巴中。故二位将军之策虽好,但正恐唐人会引诱賨人叛乱。賨人若叛,则巴中不宁;巴中动荡,则恐危及汉昌。”

“这~”

吴景迟疑了下,他们在考虑布置时,仅考虑到地理、关隘问题,对賨人则是少有顾及。毕竟之前效忠张虞的巴夷已被剿灭。

“愿听军师指教!”吴景请教道。

法正望图而思,说道:“賨人易受挑拨反叛,为震慑山中賨人,可遣兵马至宕渠坐镇。”

说着,法正看向孙权,说道:“宕渠不失,汉昌在手,另有阆中之军为援,唐军断然不敢轻犯。及唐军南下,使君可分兵北上,抄掠米仓粮道。粮道有失,唐军久持必败!”

“尽依军师之言!”

法正继续说道:“使君,葭萌虽为两江汇聚之所,为要冲之所在。然葭萌与剑阁之间,地形复杂,小道纵横。以正之见,使君不如令徐将军弃葭萌,专心固守剑阁。”

“若固守,其与而固守剑阁,因百里山道崎岖,兵马无处下地。时四万大军分屯小道,敌寇纵有十万之众亦不得过。”

孙权沉吟少许,问道:“葭萌若弃,岂不让唐人兵锋直达剑阁。如剑阁告破,则蜀中危矣!”

“使君有所不知,如固守葭萌,其与剑阁距有百里山道。如唐军抄小道,截断葭萌与剑阁联络,遣兵急攻关隘,则恐葭萌关难守。”法正指点舆图上的剑阁,说道:“若守剑阁不同,因山道百里崎岖,兵马难以下营,唐军得关无用。”

“我军四万守剑阁,则唐军十万之众不得过。时四万之众分数千守关隘,余部分屯山中险要,敌军不得抄掠小道,兵马受挫于剑阁,粮尽则必撤。及唐军撤时,葭萌、白水二关孤悬于蜀,使君出兵便能复收。”

法正军事谋划能力堪为汉末一流,或能与荀攸、贾诩等人一较高低。他所说唐军绕行葭萌与剑阁关中间的山道,击败守备关隘的蜀军不是没有可能。宋灭后蜀时,宋军便采取如此计策,最终击败了固守葭萌关的后蜀兵马。

经一番考虑,孙权说道:“且依军师之语,令徐琨撤至剑阁,将葭萌让于唐军!”

“诺!”

顿了顿,孙权鼓励众人,说道:“唐军虽号称五十万,但实计校之,唐军所将兵民,不过二、三十万之数,究极兵丁将校约十余万人。十万之众南下,而我出兵八万凭险固守,何愁不能退敌。”

“况费观书信传来,言刘备答应出兵。今与刘备使者东行,拜谒曹操,求其出兵中原。时曹刘两家如若出兵,三家之合不下二十万之众。中国之兵不过二、三十万,今半数在益州,中原稍有异动,唐军必因内忧而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