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二百七十七章亲者痛,仇者快!

暮汉昭唐 第二百七十七章亲者痛,仇者快!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四月,唐军九万大军齐至汉中,徐晃领六万出金牛道,满宠领三万出米仓道,另有负责辎重转运民夫十余万,故唐朝诈称五十万大军南征,蜀中兵民由是震恐。

孙权齐发六万至北道,徐琨领兵四万屯剑阁、葭萌二关,另由孙河、吴景领兵两万屯于阆中至充国之间的嘉陵江。

在两军即将对垒时,蜀中使者费观与刘备使者程秉并至金陵,向朝廷献上文书,并向曹操请求援兵。

金陵,丞相府。

曹操眉头紧皱,语气中充满些许佩服意味,说道:“昔孙权遣使通好,并献亲妹结亲。故以为张虞将会先征孤,未料张虞竟如此狡诈,令迎亲之军夺取白水关,大军直击巴蜀!”

张虞奇袭白水关,不告而宣的战术让曹操颇是敬佩。

当然了,曹操最佩服张虞的一点,便是先向巴蜀下手,而非向吴楚用兵。在孙权的哄骗下,张虞能够反其道而行,战术忽悠孙权,扬言向吴楚用兵,实则紧盯巴蜀,突袭了白水险关。

如果张虞受孙权蛊惑,不先南征巴蜀,而是征讨吴楚,唐人胜负难说。然今张虞先伐巴蜀,扬长避短之下,反而影响了天下格局。毕竟如让张虞拿下巴蜀,孙、曹两家与之同享长江天堑,将会处处陷入被动之中。

“明公!”

刘晔说道:“唐军突袭巴蜀,以巴蜀一家之力恐难久持。使者费观所言不无道理,三家同享大江,是为唇亡齿寒之关系。吴失下游,则南楚危;南楚失中游,则吴蜀惧;蜀失上游,则吴楚难存。故今断不能让唐人夺蜀,否则吴楚危矣!”

“孙权拒剑阁以守,刘备出兵江陵,孤又岂能坐视不管!”

顿了顿,曹操问道:“出兵方向,不知诸位可有见解?”

“北伐中原!”

鲁肃不假思索,说道:“丞相为沛郡人,今唐人大军远征巴蜀,中原寡有兵马,唯张辽所督三州军士,盖仅数万之众。丞相出兵十万之众北伐,直取淮北诸郡。唐人大军回援,丞相则能与张虞决分天下。胜则席卷中原及海滨,败则退守淮南及长江。”

“丞相,鲁祭酒之言不可纳!”

刘晔沉声说道:“今夏时虽说水涨,舟舸能直达中原。然及秋冬时诸水衰退,吴舟难留中国,时辎重不济,必被唐人所破。故以晔之见,需先夺取荆州,行全据长江之策,而非与中国强争中原。”

“荆州,刘备所欲取之地!”

鲁肃说道:“我军如若西进,恐与刘备反目!”

“何须畏惧刘备?”

刘晔言语咄咄逼人,说道:“刘备举州之军方才两、三万之众,安能据唐人于江北?故以晔之见,不如趁机兼并刘备,后夺荆汉,再吞巴蜀。”

“呵呵!”

一向好脾气的鲁肃人冷笑了下,说道:“外敌南征巴蜀,今不思北伐中国之策,却在暗谋荆州,不畏令人耻笑?”

“小盗者拘,大盗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义士存焉。昔者恒公小白杀兄入嫂而管仲为臣,田成子常杀君窃国而孔子受币。故成者为首,不成者为尾。君不识此语哉?”刘晔毫不退让,反问道。

“卿之所为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鲁肃说道:“昔长平之战,赵求于诸侯,诸侯拒援。赵亡时,诸国同亡。今敌征巴蜀,若不能令其撤军,反而互相兼并,岂不利于唐人。”

“非也!”

刘晔说道:“刘备兵少将寡,难以成事。故不如率军西进,先夺南郡。南郡归附,北有重镇,荆南四郡可收矣!”

“明公,肃以为凭我一家不足以御唐,需留刘备为援!”鲁肃再次强调说道:“故刘备暂不可图,需待天下稍安之时。”

“兼并四郡,再夺南郡,能出数万强兵,听候丞相调遣,为何不能御唐军?”刘晔说道。

“非~”

曹操招了下手,示意鲁肃、刘晔二人停止争论,问道:“文若有何高见?”

荀彧捋须沉思,说道:“二君所言皆有道理,然同有不足之处。以鲁君之言北伐淮北,时张辽屯重兵于重城,大军受挫城下数月,水衰则兵退,不能久屯于中原。如此番出兵,恐得胜而不能得地。”

“依刘君之语西伐荆州,丞相大军征江陵,如不兼并刘备,纵然得胜,但江陵却独城难守。若兼并刘备自强,令唐人得势,如巴蜀被唐军所下,则形势去半矣!故西征伐荆州,恐得胜得地却不能得势。”

荀彧作为战略大师,目光长远能看到曹操选择不同而带来的结果。

如北伐中原,因淮北水系水位受季节影响大,因此曹操即便能得胜,但大概率难以守住胜果;如取荆州,因刘备的关系,如果不兼并刘备,取胜的果实可能被刘备窃取;若兼并刘备,恐会让唐人得利及兼并巴蜀。

“无完备之策?”曹操问道。

荀彧说道:“周瑜英豪杰出,胸怀大略。昔劝丞相兼并刘备,故今不如招周瑜问话,看是何决断?”

“周瑜何在?”曹操眯眼问道。

“今在巢湖操练水师!”

“招周瑜入京!”

“诺!”

周瑜投靠曹操之后,凭借征讨山越的功绩,屡次升迁,并得到大量封赏。今周瑜官拜将军位,可谓深受曹操喜爱。

巢湖距金陵不远,水路仅四百里之遥,故周瑜至金陵仅花了约三天的时间。

“瑜拜见丞相!”

“坐!”

曹操热情迎接周瑜,问道:“公瑾,孙权与刘备使者齐至金陵,劝孤出兵讨唐,而孤同有此念。然出兵地多有商议,或有言征荆州,或有言伐豫州。但因各有利弊,故甚是难断……”

曹操将鲁肃、刘晔二人的见解悉数说了出来,并加以荀彧的分析以供周瑜参考。

“何如?”

周瑜沉吟许久,拱手说道:“禀丞相,瑜窃以为刘子扬之策可行!”

“何出此言?”

“依鲁肃之见,谋图淮北诸郡,纵破敌军,能留人固守。但地势陆通,骁骑所骋,今时得之,唐人后来必争,虽七八万人不能守。”

周瑜说道:“而荆州不同,其重镇有二。一为江陵,二为襄阳。如能下江陵,则大江无忧,尽被丞相所有。而若有襄阳,则能以襄阳为基业,北伐中原。故对丞相而言,今下在于夺江陵,兼并荆南,以为自强。”

“至于唐人征巴蜀,依瑜之拙见,如能成则半年内有分晓,若不能成则一年内必撤军。且江陵为荆州重镇,丞相举兵伐之,唐人必会震动,张虞岂会不调兵马来援,并与丞相争锋。”

曹操摸须而思,问道:“若江陵下而孙权亡,当如何是好?”

“兼并刘备,令大将守南郡,猛将驻白帝,乃至江州。时令全柔父子率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而臣为丞相前驱图襄阳。如不能成,退还江陵。以白帝、江州遏上游之敌,中游以江陵阻强敌。丞相坐镇淮南,以寿春据唐军。”

周瑜信心满满,说道:“如此,何忧唐人进犯?何赖刘备守荆州?且刘备为蛟龙,如得风雨必为大患。如他投唐,则危及丞相,故不能以心腹待之。”

“那江陵未下而孙权亡,又当奈何?”

“同图刘备!”

周瑜给出同样的答复,说道:“夷陵处于中流,为吴楚之西门,受敌二境。夷陵失守,则敌舳舻千里,星奔电迈,荆南难存。敌据江陵,而我有夷陵,弗为惧也!”

“故有江陵则图襄阳,无江陵又失巴东则守夷陵。有夷陵门户,上能拒巴蜀水师,下能慑荆汉舟舸,故乃倾国必争之地。”

周瑜战术水平在与曹操对答中展露无疑,图谋刘备其实不是上策,然对于立足江东的政权而言,若想抵抗中国的征服,不夺取荆州则是做不到。而图谋中原则如周瑜所言,没有十万之众守不下淮北诸郡。

曹操露出意动之色,问道:“试问如何图谋刘备?”

周瑜迟疑少许,说道:“丞相膝下有女或可嫁于刘备,时令刘备至军中赴宴迎娶,丞相困而囚之。刘备被擒,关、张受命,荆南四郡不战而降,丞相兵不血刃可得荆州。如巴蜀波折,丞相或许能窥探益州!”

说着,周瑜问道:“仅不知丞相舍得爱女否?”

曹操笑了笑,说道:“刘备虽说年长,但却为英雄之辈,孤怎会舍不得?”

“穷尽长江之策,有赖公瑾谋画了!”

“愿为丞相效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