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二百四十五章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暮汉昭唐 第二百四十五章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虞留治襄阳城期间,针对水师作出不少安排,并召见了镇守夏口的黄祖。

黄祖携家眷拜谒张虞,张虞热情召见,两日三宴。以黄祖御敌有功为由,授拜黄祖为都乡侯,并封其子黄射为侍郎,恩宠黄氏至极。

见张虞毫无猜忌之心,礼遇自己一家,黄祖内心大安,为表以忠心。黄祖向张虞交出江夏郡相关图书,并欲将他与诸将校家眷送至长安。

而张虞以方便黄祖与家眷见面为由,将黄祖家小留在襄阳城,并抚背好生说道。

“黄君忠孝,世人知之,何须以此而表忠心。昔萧何遣子弟入侍,高祖未受之。耿纯焚室追随,世祖未负深意。今君之心,孤已知之。君遣妻儿至长安非合人之常情,留于夏口恐受兵戈之扰,留居襄阳以便卿探望,不亦可乎!”

黄祖自以为遇见英主,于是大为感动,临别时依依不舍,保证为张虞守好江夏。

张虞如此厚待黄祖,除了黄祖为江夏实际控制人外,其次便是看重黄祖的能力。

在后世不少人眼中,因不重用甘宁,黄祖被打上能力平庸之标签,仅是因地头蛇才被刘表所重用。而若从江东诸将评价来看,及细观黄祖平生,便知黄祖绝非无能之辈。

孙策评价黄祖为‘祖宿狡滑,为表腹心,出作爪牙’,便可知黄祖用兵狡诈,非无谋之辈,孙策颇是忌惮。

甘宁叛逃江东前,黄祖击破孙氏。甘宁逃到江东后,劝孙权进攻江夏时,张昭持以反对意见。而甘宁费劲口舌,最终以‘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财谷并乏……怠于耕农,军无法伍’为由,劝得孙权决意进攻江夏。

故以上观之,黄祖军略不容小觑,在刘表的支持下,坐镇江夏十余年,成为荆州的东陲壁垒。而后期兵败身亡,无非是荆州内部储君之位斗争严重,刘表病入膏肓。另黄祖自身老迈,神智昏庸,江夏甲兵松弛等缘故。

张虞为了让黄祖坐稳夏口,特别委任王威为副将,与之同御曹操兵马。

“大王用黄祖、文聘、韩浩、王威等陈国降人为将,不怕降人反复否?”张杨不能理解,问道。

张虞笑道:“知人善任,推心置腹,孤不愧于众将,众将又岂会负孤。纵使背孤投敌,料想已是力竭兵穷不得已而降。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便是如此!”

张杨感慨说道:“昔马援言世祖待人以诚,今我方知是何道理。”

早些年,张虞常担心自己的信任会被辜负,但随着一系列的胜利,及凭后世的评价,张虞渐渐选择相信。尤其大规模任用陈国降将,一般猜忌心重的君主根本做不到。但张虞除了让徐晃出任都督外,余者边郡将领皆委任降将。

张虞眼下充满自信,目前他坐拥中国,一统天下仅是时间问题。今如有陈国降将背叛他,注定会损失很多。然不管怎么说,人心难测,而张虞不疑之,实让张杨发自内心敬佩。

在叔侄闲谈时,荀攸、贾诩、郭图三人趋步入堂,三人笑容满脸,显然是有大喜事。

“拜见大王!”

“不知有何喜事,诸卿竟如此欢喜?”张虞问道。

“禀大王,据中原军报,满宠破临淄,斩杀袁谭,并遣将领征讨青州贼寇,欲肃清青州诸郡。”

荀攸一五一十上报,说道:“郦嵩降服臧霸、孙观等泰山诸寇,与之并击高干。高干败走东海,被糜芳所斩。陶商闻风丧胆,遣使出降我军,今已遣送往长安。”

张杨抚掌大笑,说道:“青、徐归降,齐袁覆没。是役大王出征,先下兖州,再降荆、豫,另讨徐、青,先后不到一岁,便得五州之地,今世已无强敌,汉亡而唐兴,大王将为帝尔!”

今容不得张杨不欢喜,他作为张虞的叔父,及唐朝建立,他便为皇亲国戚。依照两汉旧制,他必得一王爵。而往昔正是因为王位在诱惑着他,方让他不计较个人得失。

“呵呵!”

张虞轻笑几声,说道:“能有今日之疆域,多亏诸卿尽心效力。”

“恭贺大王,一统中国!”三人拜笑道。

张虞收敛心情,问道:“不知可有青州其余情况?”

“禀大王,青州饱受黄巾之乱,诸豪并起于山海,百姓流离异乡,故今虽下青州,但欲安青州不易,今满宠向大王求委郡县官吏。”

荀攸将满宠奏疏递上去,说道:“依满宠所估算,青州在册户籍有五万余众,然如能讨平诸贼,整顿大族门客、奴仆,满宠以为青州或能有十万户。”

张虞翻阅奏疏,问道:“公孙度在青州所据县城如何?”

“已是击破辽东兵将,败卒浮海撤回辽东。”荀攸说道。

见满宠举荐王脩出任郡守,张虞说道:“王脩劝降有功,又为忠义之士,今出任琅琊太守,以激励海滨士民。”

“青州既已初安,不知徐州何如?”

“为劝泰山诸将归降,郦嵩许诺乡、亭爵位,另有臧霸千户县侯。而今郦嵩授兵额万人于诸将,令诸将拣选精兵,淘汰老弱归乡。陶商尚未封赏,需由大王册封。”荀攸说道。

“准依郦嵩所报!”

郦嵩擅作主张封赏的行为,并未惹张虞不满。毕竟将在外,军命有所不授。若事事亲奏张虞,不说耽搁时间,也会延误战机。

“陶商授三千户县侯,令钟丞相择宅安顿!”

“诺!”

荀攸上呈郦嵩奏疏,说道:“徐州四郡户籍六万多户,而因百姓流离之故,大族各匿门客。依郦嵩与徐州诸吏核验,徐州应有十万户左右。故郦嵩令陈登、糜竺等旧人劝降未顺之人,并制泰山诸将部曲、门客户籍,其中糜竺献三千余家百姓于官府。”

“三千余家?”

纵是经过大风大浪的张虞,见糜竺无故献民三千余家,已是惊奇不已。

“糜竺为何忽献三千余家百姓?”贾诩蹙眉疑惑道:“莫非欲以此而来求官?”

张虞瞧着奏疏内容,沉吟说道:“不管糜竺意图何如,今献三千余家百姓于国家,朝廷便需依制封赏。”

“下诏于糜竺,今册封他为乡侯,食邑五百户。其子糜芳斩高干有功,封都亭侯,食邑两百户。至于官职,拜糜竺为北海郡守,糜芳授行中郎将之职,暂在徐州军中任职。”

“大王,陈登为徐州大族子弟,前后为我军奔波,今可要一并授官?”荀攸问道。

张虞思虑少许,说道:“陈登为下邳人,今让他出任齐郡太守,至青州赴任。”

“诺!”

青、徐二州士人互相熟悉,旧时往来众多,民情颇是相近。令二州降人互治,或许能让二州尽快安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