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一百六十九章问储

暮汉昭唐 第一百六十九章问储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唐,袁军营寨。

“咳咳!”

大帐内,袁绍捂嘴咳嗽多声,说道:“张虞竟如此张狂,竟将小城命为‘平袁’。”

“父亲息怒啊!”

袁尚抚摸袁绍的背部,说道:“张虞一时得志罢了,父亲莫要因此而动怒。”

袁绍缓了缓气,说道:“我非因‘平袁’而动怒,而是忧兵将会受谣言影响。”

“谣言?”

袁尚神情微变,与逢纪对视了眼。

自张虞将新城命为‘平袁’以来,袁绍军中莫名其妙流传一首谣言,即‘大河水,九重弯,平原雁儿高,折翅落泥潭。’

逢纪眼珠子微转,说道:“殿下,谣言之语莫能轻信。代汉者,当涂高也。今殿下屯兵于高唐,岂不正合殿下扭转战况,取兴天下之意。”

“希望如此!”

袁绍幽叹了声,他可是听闻张虞将称唐王,而高唐岂不合张虞王号,合‘登高而为唐王’之语,那么与张虞对决的他,岂不是将会成为垫脚石。

倒不是袁绍胡乱联想,而是对于谶语与谣言,袁绍本身颇是迷信。如当年起兵讨董时,年号为初平,袁绍便常自认为将由他平天下。

聊了几句军情,袁绍正准备让袁尚退下之时,却忽闻斥候在帐外求见。

“殿下,渤海有军情传至!”斥候上报道。

“速讲!”

见斥候神色紧张,袁绍的心被提了起来,问道。

“大公子率万人兵马欲解南皮之围,约与沮渤海举火为号,并击张辽所部。”斥候吞吐了下,说道:“我军攻入营中,与敌寇殊死拼杀,不料敌军多甲胄,大公子兵甲匮乏,夹以被重骑陷阵,由是我军大败。”

“今大公子败退至河津,聚拢流亡兵马约四千余人,兵马折损尽半,甲胄、兵器多有遗失!”

“噗!”

闻言,袁绍脸色潮红,刚想说什么时,却忽然胸有气血上涌,猛地一口鲜血喷出。

“殿下!”

“父亲!”

见袁绍口吐鲜血,袁尚、逢纪二人大为惊恐,连忙上前搀扶袁绍。

“咳咳!”

袁绍连咳几下,望着地上的鲜血,不禁悲从中来。

他出生名门,少年扬名,北奔冀州立业,巅峰时坐拥四州,连公孙瓒都为他的附庸。然兵败之下,他不仅失去了冀州,连家眷都落到张虞手上。他为从中复起,流落至海滨,本欲联络诸雄以抗张虞,然依旧被张虞压着打。

救援南皮兵败,袁谭惨败而归,将凭何抵御张虞?

平原、高唐?

莫非自己将被张虞讨平于此,而张虞以此登王而再高之!

“噗!”

心闷之下,袁绍再吐了血,仅知周围声音嘈杂了下,他便晕厥了过去,幸袁尚、逢纪二人搀扶住。

…………

不知过了多久,袁绍晕乎乎醒来,口干舌燥的他叫了声‘饮水’,便有侍从及时奉上水。

抿了几口水,袁绍喉咙稍微好了些,然不知为何,袁绍今却能感觉到自己生命在不断流逝,有种不日将走的预感。

缓了良久,袁绍虚弱说道:“传逢纪入帐!”

“诺!”

少许,却见逢纪面带关切之色,趋步入帐。

一见到躺在病榻上的袁绍,逢纪便眼眸泛红,挤出几滴泪水,说道:“殿下宜当保养御体,不可劳伤过度。”

袁绍感慨道:“追随我起家者众多,而以真心侍我者,仅公图一人,余者不能信之。”

“请殿下吩咐!”逢纪作揖说道。

袁绍在侍女的帮助下,靠在软垫上,虚弱说道:“自去岁患病以来,我身体每况愈下,汤药不能治愈。今日呕血症发,我恐年寿将至。”

“啊!”

逢纪惶恐说道:“纪愿为殿下寻觅良医,以为殿下诊断。”

“两军对峙之时,搜寻良医岂不是让敌我尽知,人心惶惶之下,纵我病情痊愈,我军亦将败矣!”袁绍气喘吁吁,说道:“况若真有良医,我在临淄便已被治愈,怎会病症加重呢?”

逢纪抹着泪水,说道:“可要召公子尚入帐?”

“不急!”

袁绍平缓气息,问道:“我今患忧者非为己,而是忧袁氏大业。长公子袁谭恭孝有礼,但才能平庸,军略不优,治政次之,幸礼贤下士,有长者之风;三公子袁尚英朗聪慧,我素钟爱之,但忧年幼尚小,非嫡长子出身。”

“公图追随我多年,我今咨问大事,望君能如实回答。”袁绍说道。

逢纪迟疑良久,说道:“今时乱世,袁氏危难,当立贤继位。长公子平庸,若是继殿下之后,恐袁氏基业有危。而三公子虽非嫡长子,但聪慧多谋,以此继殿下之位,或能令袁氏基业留存。”

顿了顿,为了避免觉得他偏心,逢纪补充说道:“话虽如此,但青州昔为长公子所有,今若以三公子为储君,恐青州或生动乱。”

“是啊!”

见逢纪将利弊都提及,袁绍感叹说道:“我封大公子为青州刺史久矣,昔我之前迁至临淄,便答应册封谭儿为储君,今时如若反悔,谭儿必生不满。彼时青州不安,恐生内斗。”

听出了弦外之音,逢纪说道:“长公子安敢不满?大军由殿下亲自坐镇,今若下诏更立储君,凭殿下之名无人不敢尊从。”

袁绍沉默而叹气,内心在为选择袁谭还是袁尚而纠结?

见袁绍沉默不语,逢纪说道:“今三公子在身侧,殿下何不召见之,以观三公子才能。”

“公图言之有理,让三公子前来问话!”袁绍说道。

“诺!”

过了半响,却见袁尚披甲按剑入帐,望之威风凛凛,是为俊将军也!

“父亲,今身体何如?”袁尚问道。

袁绍摆了摆手,无力说道:“旧疾复发,尚无大碍。”

说着,袁绍问道:“显甫素来聪慧,今张虞遣将立城于南岸,并搭设浮桥,不知显甫有何见解?”

袁尚沉吟良久,说道:“禀殿下,今敌军设浮桥以连通两岸,以儿之拙见,父亲可备舟舸于上游,稍后舟舸互连,遣猛卒顺河直下,以火烧舟,便能冲断浮桥。浮桥如若烧断,则南岸山西兵卒难成大患!”

“显甫智谋出众,不负为父之期许!”袁绍满意说道。

袁尚似乎察觉到帐内气氛不对劲,于是下意识看向了逢纪。而逢纪为避嫌,不敢与袁尚对视。

稍后聊了几句,袁尚便被打发出帐。

待袁尚退下,逢纪说道:“较大公子才略,三公子实胜一筹。然较人心之上,大公子稍胜一筹。”

因袁谭年长,且治理青州不错,故在储君的呼声上挺高的,甚至袁绍帐下文武都偏向袁谭为储君。而袁绍之所以不册封,与他偏爱袁尚多有关系。

“不知殿下意属何人?”

袁绍沉默良久,他内心在纠结。

相比袁尚的聪慧,袁谭的能力平庸,今救援南皮都兵败,以至于让战局变得被动。但从稳定政局上看,袁谭上位的话,必然能让众人心服。

半响之后,袁绍吐了浊气,说道:“三公子虽说聪慧,但根基浅薄。今让袁谭为储君,令他与袁尚、袁熙、高干三人和睦共处,四人齐心御敌。”

在一番纠结下,袁绍选择了稳妥的方案。虽说袁尚比袁谭聪明,但聪明归聪明,若人心乱了,怕不是无力回天,由袁谭上位最合适。

当然了,袁尚上位有种可能,那便是展现出比张虞更厉害的能力,挽救今下岌岌可危的形势。但袁绍实在不敢幻想,而是稳妥安排继承人。

袁绍对袁谭与袁尚的纠结,其实可看作立长与立贤的矛盾,立长有利于政权交接,立贤则是赌贤子能让政权强盛。简而言之,立长是能够预料的未来,立贤则是难以预测的未来。

袁绍不敢赌,或是说他不敢拿最后的资本去赌博,而是将希望交给儿子们。毕竟袁谭上位,诸子尚能存复,若袁尚上位,恐诸子不能齐心。

见袁绍竟选择了袁谭,逢纪内心大为震惊,他本以为袁尚问答出彩,袁绍就会选择袁尚,而今结果却出乎的意料,袁绍竟选刚刚兵败的袁谭继承自己位置。

“公图?”

见逢纪神情不对劲,袁绍问道。

“在!”

逢纪作揖而拜,说道:“恕纪不能理解,大公子兵败南皮,丧师败土,若以大公子继之,张虞率兵进犯,大公子兵略弱之,不能应对,则我齐国将危矣!”

“若选三公子继之,张虞率兵进犯,凭三公子聪慧,我齐国尚有兴复之希望!”

“哎!”

袁绍叹气说道:“我岂会不知公图所言,三公子虽说聪慧,但少经兵事,我恐选三公子上位,亦会不敌张虞,甚至我忧袁谭不满将于内生事。”

“为稳妥而思,为延续袁氏思量,唯有袁谭适合大位。况袁尚年幼,恐其不能服众,诸兄将会离之。而袁谭虽说才能平庸,但诸子信服之,尚能凭兄弟之情共御张虞。”

病故前的袁绍脑子清晰了不少,本次所作决定尽显政治水平。

“殿下英明!”

逢纪虽厌恶袁谭,但今却不敢流露出不满之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