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一百四十七章麹义降,据齐鲁

暮汉昭唐 第一百四十七章麹义降,据齐鲁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便是麹义?”

麹义不甘心被俘,斜眼以视张虞,并不答话。

出于不满麹义的跋扈,张虞可不惯着麹义,挥手说道:“将麹义推出斩了!”

麹义脸色顿变,他可没想到张虞连劝降的话都没说,直接将他拉走剁了。但碍于颜面问题,他却不好开口求饶。

“君侯且慢!”

赵云拱手说道:“麹义为河北名将,昔袁绍于界桥击败公孙瓒,便是麹义率兵卒在前,大破白马义从。昨夜云率军破袁营,唯麹义营寨肃然,若非驱败军,并夹以火攻,恐欲破麹义营寨不易。君侯今下既成大业,正值用人之际,不妨招降麹义。”

“君侯,谌有一言!”

荀谌趋步上前,朝张虞作揖,说道:“麹义性情小劣,却有大将之略。袁绍用其专御公孙,可见麹义之才干。况麹义在河北军中多有威望,君侯欲成大事,不可不用麹令公。故望君侯宽容大度,不计麹义之无礼。”

相比赵云因麹义才能而出言劝谏,荀谌则是因麹义与他有旧,并对他有救命之恩,他才出言劝阻。

张虞沉吟少许,招了招手,说道:“将麹义带回来!”

“诺!”

少许,便见麹义被士兵带回来,他脸上写满了不爽,好不容易准备赴死,今却将他拉了回来,莫非是在戏弄他?

“士可杀而不可辱,大将军若欲杀我,那便痛快些!”麹义怒视张虞,说道。

“哈哈!”

张虞大笑几下,上前亲为麹义解绑,说道:“此乃欲试将军胆略。将军胆气超群,不愧为河北名将,陇右上士。”

麹义轻哼了声,说道:“大将军捆得好紧呀!”

“缚虎岂能不紧?”

张虞笑道:“袁本初无能,得有将军为爪牙,却惨败于我手。将军错遇明主,今可愿为我效力?”

麹义碍于脸面,仅是低头摸着被绳索所缚的手腕。

“你~”

见麹义无礼,许褚按剑在手,瞪眼以视麹义。

“仲康!”

张虞按住许褚拔剑的手,说道:“麹将军多有疲弊,今且可随军士先往信都休整,将军家眷恐已是久候将军了。”

闻言,麹义神情微有动容,拱手说道:“大将军呵护之情,义与家小在此拜谢了!”

荀谌怕麹义犯傻,提醒说道:“袁绍重用小人,不听良言,今败逃河南,大势已去。君侯宽厚大度,志在天下,故望令公莫要自误。”

麹义迟疑了下,说道:“袁绍虽说为人多忌,但重用之恩,义不敢忘之。”

荀谌劝道:“袁绍虽重用令公,但君破公孙瓒已报其之恩情。令公有大将之才,大将军多有赞赏,如令公能追随君侯建功,往后岂不能如马伏波,衣锦还乡,留名于青史!”

张虞拱手说道:“令公是为性情之辈,声望响彻河北。我久闻将军之名,故君若降我,我将以上将待之。”

见张虞给自己台阶下,麹义赶忙作揖回拜,说道:“君侯盛赞,义愧不敢当。若君侯不弃,义愿为君侯竭忠尽力,清扫天下群寇。”

“哈哈!”

张虞扶起麹义,笑道:“我得令公辅佐,何愁不能平河北。”

说着,张虞拍着麹义的肩膀,笑道:“公孙瓒困守易京,令公熟悉公孙用兵,将能助张文远破城。”

“愿为君侯效力!”麹义沉声道。

麹义其人,因性情跋扈之故,张虞观感谈不上多好。但今麹义愿意归降,为了争取河北军心而言,张虞还是愿意接纳。往后坐镇一方注定是不可能,但统领一军却是绰绰有余。

望着暴尸荒野的袁军尸体,张虞吩咐左右道:“收敛袁军士卒骸骨,而后一并厚葬。”

“君侯仁德!”众人齐声道。

清理战场的高顺趋步来报,说道:“禀君侯,顺在袁绍大帐内发现通敌书信,其中有安邑吏卒,更有军中将校。可要一一清点来信名单,之后一一杀之。”

说着,高顺奉上一封竹简。

张虞眼睛微眯了下,说道:“袁绍与我争夺,胜负谁能预料。我离安邑前,夫人更惶恐不安。今袁绍大败而走,河北局势已定,何须牵连甚广?我今便不看了,子循带人焚之即可。”

为君者,贵有自知之名。指望属下文武人均圣贤,人人不惧生死,怎么可能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烧毁书信可以说是有政治目的,也可以说是作秀。政治目的,即利于众人安心;作秀,即张虞向众人表示他为宽厚之人。

至于是不是学曹操,张虞并不在乎,毕竟曹操都是在学刘秀。

“诺!”

高顺看了眼张虞,眼神中尽是敬佩之情。而除高顺外,左右诸将及河北降人皆敬佩张虞胸襟。

荀谌大赞道:“昔世祖下邯郸,得吏民与王郎书信数千,世祖令人烧之。今君侯所为盖如世祖也。君侯胸襟宽厚,古今以来,盖高、世二祖所能比。”

张虞瞄了眼荀谌,暗忖:“袁绍帐下文吏都这么会拍马屁吗?当真水平一个比一个高,难怪袁绍不喜欢正直进谏的田丰。”

且不说张虞击溃袁绍大军,令人收拢袁绍败军。而今袁绍在袁谭的护卫下,率残军南逃至邺城。

得知袁绍兵败之消息,淳于琼遂率兵马出迎。

“明公!”

见到狼狈的袁绍,淳于琼翻身下马,关切问道:“明公情况何如?”

“仲简!”

袁绍在马上,激动握住淳于琼的手,说道:“诸将背信弃义,而今唯君可信,我今性命将尽托于仲简,并委君都督河北军事。”

经过了张郃、高览、蒋奇等人率军叛变之事,袁绍已不敢保证淳于琼不会投张虞。今为确保淳于琼忠于他,袁绍仅能授予大权,以来暂时安抚淳于琼。而淳于琼一旦收下袁绍的册封,袁绍等时间成熟,将会宰了淳于琼。

淳于琼岂会不知袁绍性情,遂作出受宠若惊之色,说道:“琼岂敢受此重任,明公既至邺城,当由明公总理大局,而琼能为明公帐下吏,我心便是足矣!”

说着,淳于琼亲自为袁绍牵马,说道:“仆已在邺城备好薄宴,请明公随我入城。”

“善!”

“驾!”

在大军即将入城之时,候骑从后方疾驰而来,高声说道:“魏公急报!”

袁绍放缓马速,惊问道:“可是张虞遣兵追来?”

候骑停马而报,说道:“非是张虞追兵,而是张虞遣张杨率兵南下白马。”

闻言,逢纪脸色大变,说道:“张杨率军南下白马,恐是欲断明公南逃之路,将明公留于邺城。张虞用兵歹毒,此番欲穷尽明公,一役而灭袁氏。”

此言一出,众人神情无不变化。

袁绍神情难看,之前还觉得韩遂无能,而今他率兵出逃,方知张虞用兵之狠辣,真就不给人机会,压着你打。

袁谭为了自己利益,劝道:“今河北形势糜烂,兖州情况复杂,父亲不宜留于河北,请随儿前往临淄。”

袁绍迟疑几许,说道:“沮授固守邯郸,我今若舍河北而走,岂不弃沮授于邯郸。我欲让二公子领兵北上河北,再寻机与张虞交手。”

“明公宜当慎重!”

孟岱策马上前,说道:“兖州虽名为二公子所据,但因兵事频繁之故,兖州人口稀少,户籍单薄,更莫说二公子尚未安抚兖州诸郡。今令二公子北上,不说兵马能否过万,一旦兖州空虚,恐会被吕布趁虚而入。”

“况冀州虽说危急,但明公尚有齐鲁之地。大公子据有青州,高干占有徐州半壁。明公撤至临淄,养精蓄锐,卧薪尝胆,必有机会卷土重来。而因不舍河北之地,反是舍大而取小。”

袁绍心有所动,询问左右道:“诸君可是皆有此见?”

牵招说道:“明公,河北并非不能守,而是信都被张虞所据,我军难以处处固守。以招之见,明公可舍缘山诸郡,转至青州,北跨平原,控制渤海,与张虞西争冀州。若明公争缘山诸郡,此将利于张虞图谋海滨诸城。”

说着,牵招侃侃而谈,说道:“齐鲁之地,左有山河之险,右有大海之固,依山傍海,煮海为盐,齐国之所以强盛之根基,整合兖、徐,带甲十万,北阻张虞,并力观变,明公或有再兴盛之机。”

牵招之意不难理解,便是缘山诸郡虽在袁绍手上,但对袁绍而言如同鸡肋,故不如撤出兵马,凭齐鲁之兵将,北控海滨之地。

“仲简意下何如?”袁绍看向淳于琼,问道。

淳于琼说道:“琼以明公之见为主,然今形势实如诸君所言,我军兵马新败,精锐多有覆没,仓促再与张虞交兵,恐败多而胜少。明公南撤齐鲁,卷土重来,方是关键之事。”

闻言,袁绍看向众人,问道:“沮授兵马困于邯郸,当如何是好?”

左右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复。

少顷,逢纪说道:“明公可书信于沮授,看沮授能否率军突围而出。眼下关键之事,应在张杨兵马之前,抢先占据白马。若渡口有失,则我军将无归路。”

“好!”

袁绍咬了咬牙,说道:“传令于沮授,让他舍邯郸而走。今下更改行程,先据白马渡口,令二公子北上接应。”

“遵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