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九十八章矜而好名,不及张虞

暮汉昭唐 第九十八章矜而好名,不及张虞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建兴元年,冬。

袁术遣使册封张虞、袁绍、刘和三人为公,张虞为求大计,婉言拒绝;袁绍故作矜持,上疏佯辞;刘和恼怒袁术所为,据不见使。

很快,三方的反应传至宛城,让袁术颇感意外。

堂内,蔡瑁奉信于袁术,说道:“明公,袁绍求辞魏公奏疏于此,然使者却被袁绍暂留于信都。”

袁术透过冕旒,见到疏上内容时,不禁笑道:“婢生子好名望,今欲进位魏公,然或恐士民非议,故而矜持求辞。若以孤所料不差,袁绍乃佯辞魏公,而实意欲让天子二度下诏册封。”

“明公英明!”

蔡瑁恭维道:“据使者遣人所言,袁绍每日遣人大宴与他,常关切问候明公,招待甚至周全。故袁绍若无意进位魏公,又岂会如此礼待使者,并留使者于信都。”

袁术笑了笑,谓左右说道:“昔孤与袁绍年少同游,便知袁绍虚伪之性,好名而矜。今进位魏公,行三辞三让之举,可见其多年以来心性未有更改。”

“呵呵!”

“明公所言极是,袁绍虽说礼下,宽厚待人,然实则内忌有才之人,不似明公广纳才学之辈。”有好事者向众人吆喝,讥讽袁绍道。

“言之有理,袁绍先夺韩馥之业,而后遣人暗害,令人所不齿,有辱袁氏之门楣。”张超应和说道。

“是啊……”

为了得袁术的赏识,左右之人无不在阿谀奉承,吐槽袁绍其人,并发出嘲讽笑声,当真好不热闹。

蒯越冷眼旁观,无意理会如小丑般的众人。

“明公,袁绍有意三辞三让魏公,今是否再遣使者前往册封。”蔡瑁问道。

“再遣使者出使!”

袁术不假思索,说道:“第二封诏书,册封袁绍为齐公,让袁绍自抉封号!”

“遵命!”

“今袁绍佯辞魏公,不知张虞有何反应?”袁术问道。

蔡瑁迟疑了下,说道:“禀明公,张虞与刘和皆拒受公爵,张虞所遣使者正在路上,刘和则是驱赶使者而归。”

闻言,袁术顿时愕然,张虞可非安分之人,刘和拒领燕公尚在他的意料之内,然张虞拒领赵公则出人意料。以他之前所料,张虞应会欣喜接受。

“张虞为何拒受公爵?”袁术面露狐疑,问道:“可是张虞效袁绍行谦让之举,而韩胤不能识张虞用意。”

蔡瑁摇了摇头,说道:“禀明公,据使者遣人回复,张虞初见韩胤便拒受公爵。而韩胤有意劝张虞深思,然张虞再次拒受。”

“怪哉!”

袁术蹙眉而思,喃喃说道:“观张虞往昔之所为,可非忠奉汉室之辈!”

相比袁术的不能理解,蒯越倒是若有所思,暗忖:“张虞能以卑鄙之身,席卷山西二州,与袁术、袁绍鼎足而立,其见识非凡。昔高祖入关中,本可为关中王,然因形势而受汉王。而张虞今时所为,与高祖所为相似,为大计能忍一时之失。”

“袁术勇而无断,性如豺狼,奢淫放肆,实无一统天下之能。而今能统天下者,盖在张虞、袁绍二人之间。相比袁绍贪小利而忘远图,张虞有长远之见。况张虞不到三旬,袁绍为五旬老者,或张虞能以勇略胜之。”

实话而言,除了早期外,蒯越一直瞧不上袁术,在他眼里袁术能坐断荆、豫,无非是依靠汝南袁氏名望,并有孙坚为爪牙。

今因有意篡位之故,袁氏的名望被袁术消耗殆尽。而过分依仗孙坚征伐,令孙坚功高震主可非好事,迟早会发生内乱。

“异度!”袁术忽然点名,说道。

“在!”

蒯越从思绪中反应过来,向袁术拱手道:“不知明公有何吩咐?”

“卿足智多谋,可知张虞为何不受赵公?”袁术问道。

“禀明公!”

蒯越沉吟少许,说道:“张虞起兵时尊奉汉室,故有西迎天子,东迁雒阳之举。且正因张虞尊奉汉室,山西士民无不奔投之。幽州刘和与其联姻,并以张虞马首是瞻。故张虞如受赵公,恐会令士民背离,刘和与之离心。为伐河北之袁绍,张虞岂敢令尊奉汉室者心寒。”

“有理!”

见蒯越代入张虞视角考量,袁术不由颔首,说道:“张虞与袁绍交兵在即,今为拉拢汉室旧人,确实难领赵公。”

“明公!”

阎象顺势起身,说道:“张虞与袁绍若起兵戈,必相争于河北。明公坐拥荆、豫,岂能无动于衷。以象之见,明公不妨趁二人交兵之际,率大军北上,从武关直取关中。彼时明公则能效高祖一统关东之势,并进剿灭张虞、袁绍二人。”

见阎象心急,袁术双手下压,笑道:“孤自有思量,我今助袁绍,则袁绍必胜;我今发兵助张虞,则张虞必胜。因此何不如先内安疆域,待张虞、袁绍二人力疲之际,再出兵北伐。”

在北伐上之事上,袁术早有考虑,他打算明年接受刘协的禅让,之后调孙坚回荆州,与他一同率兵北伐。张虞胜,他则取关中;袁绍胜,他则取兖州。

见袁术执拗于称帝,蒯越便无意提醒袁术,相比袁绍而言,张虞的威胁更大。

“明公,今张虞弗受公爵,当如何是好?”蔡瑁问道。

袁术思索片刻,说道:“那便不管张虞,遣人拜吕布为骠骑将军,封兖州牧。言世子无妻,愿与其成姻亲之交,让陈宫劝吕布送家眷至宛城。”

吕布率兵驰援徐州以来,与高干、曹操打了数场,双方各有胜负。尤其吕布在交手时,凭帐下骑兵再次大显神威,这让袁术渴望得到吕布效忠。

“诺!”

蔡瑁念及一事,说道:“明公,在臣极力劝说下,天子将于十二月册封公为楚王!”

“好!”

见蔡瑁效率拉满,袁术大喜过望,说道:“德珪不负孤之期望,待楚开国,我将封卿为尚书令。”

“多谢明公赏识!”蔡瑁谄媚道。

且不说袁术一步一步走向称帝,而今张虞正与左右谋士探讨出兵事宜。

“明公,据候骑所报,抄掠河北诸将各有所得。”

荀攸向张虞汇报,说道:“柯比出井陉,与黑山军并力烧掠赵地城乡,遭遇袁军大部遂撤;马超出滏口,破毛城,下涉县,掠数千百姓西归;阎行掠东郡,因东郡凋敝,聚千余流民西归;张君出河内,烧掠朝歌、魏郡民辎,与张郃相遇,败退归河内。”

“观诸部兵马进展,袁绍于滏口布置稍弱,毛城、涉县本为袁绍之所有,是为遏我军东出河北之据点,而今却被马超所据。”

说着,荀攸指着舆图,说道:“故明岁若讨河北,明公不妨自率大军出滏口,或是遣佯兵出滏口,看能否下赵国之邯郸。”

张虞点了点头,说道:“让四将速拟军报至安邑,而此番劫掠如有将校立功,则依军规封赏。”

“诺!”荀攸应道。

顿了顿,张虞看向贾诩,问道:“文和,观舆图多时,今可有见解?”

贾诩沉吟少许,说道:“禀明公,明岁讨河北,诩忧袁术会遣精兵出武关,故为防不测,恐需留兵驻守。”

“我军与袁术交好,岂会背盟取关中!”赵咨说道。

“盟约不足信!”

贾诩说道:“昔高祖与项羽于鸿沟盟约,高祖趁项羽撤军而袭之。今袁术志在僭号更姓,有一统天下之心,岂能不备袁术出兵关中?”

张虞负手而望舆图,赞同说道:“袁术非无谋之人,我若大胜袁绍于河北,以其心性岂会见我独霸,必会起兵伐我。而关中为我兵粮之所在,户籍占有半数,若被他所取,则我军形势危矣!”

之前张虞起兵伐关中,在打败李傕之后,纪灵占据了武关道。张虞为了交好袁术,表袁术的女婿黄猗为商郡郡守。而袁术如若有心伐张虞,将能率兵直逼长安,故张虞不能不备。

“君侯之前不是联络孙坚吗?”

赵咨说道:“孙坚欲据巴蜀自立,袁术岂会视若无睹,必会兴兵西征,故用孙坚可牵制袁术。”

贾诩摇头说道:“如孙坚背袁术而自立,袁术虽说会与之交兵,然袁术据有荆、豫,兵马实力雄厚,遣一将袭关中非难事。况孙坚狡诈,岂会甘心为我军所用。求人不如求己,关中非留兵马驻守不可。”

张虞沉吟良久,说道:“迁张丰为虎牙中郎将,领精兵三千守蓝田。如遇敌寇袭边,则董昭受其差遣。而敌军若众,孙资需发冯翊兵民驰援。”

在守家这种事上,张虞还是信任自家人。张丰追随张虞多年,早期随军征伐,但自下关中以来,张丰便镇守潼关,看守关中的东大门。而今有了弘农,且治所在河东,潼关的重要性下降。

是役伐袁绍,张虞本有意带上张丰。然今考虑到袁术有出兵关中的可能性,张虞只能让张丰继续守关中,从潼关改驻到蓝田。

说着,张虞看向荀攸问道:“公达,以为张丰能胜任否?”

“张将军性情严谨,寡饮酒,治军以来,少有差错。君侯用其守蓝田,并有董京兆辅佐,当能稳保关中。”荀攸说道。

“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