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七十五章举选贤士,明哲保身

暮汉昭唐 第七十五章举选贤士,明哲保身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六月,张虞命屯驻西岸的郦嵩军撤回河东,命吕布、董承分别率本部兵马屯驻解县、汾阴二城,封锁蒲阪、龙门二渡口。

李傕见张虞撤军,大为欣喜,留李蒙守蒲阪渡,命诸将驻兵关中诸县,并无意夺取河东。

七月,关西诸将举太傅马日磾录尚书事,车骑将军皇甫嵩为太尉。继而,天子册封李傕为车骑将军,郭汜为后将军,樊稠为右将军,张济为镇东将军,段煨为宁辑将军,关西诸将各有封赏。

李傕为了避免马、韩二人影响其执政,让韩遂率兵返回金城,留马腾屯郿县。而张济得贾诩指点,率兵出镇陕县;段煨与张济同行,屯兵于华阴。

见关西诸将开始分赃流程,张虞便打算率兵返回晋阳,特委拜张辽为河东都督,率兵五千驻守河东安邑。

张虞临行之际,为了得河东士人之心,抽空选拔河东贤能,授予官职。

安邑,郡府堂内。

贾衢拘谨立于堂外,听着堂内的谈话,心中多有憧憬。

自张虞控制河东郡起,为了留下他的印记,将郡中凡有恶名的郡吏及诸县长吏一律免职,不断召见河东郡中的贤士,授予官职。故郡中有志之士,无不期望能被张虞召见,而后出任官职,年轻的贾衢亦是有所憧憬。

不知过了多久,先是传出毌丘兴喜悦的拜谢声,之后贾逵便见到毌丘兴迈着欢快的脚步而出。

“襄陵人贾衢何在?”侍从依照名册,问道。

“在!”

贾逵整理了下自己洗得发白的儒服,向侍从递上名刺,经身份验证,这才趋步入堂。

“郡吏贾梁道拜见君侯!”

得见榻上英武的张虞,贾衢躬身而行作揖之礼,恭敬道。

张虞打量着贾衢,见其服饰朴素,衣服缝补,洗得几近褪色,便知其家境算不上好,然张虞并未因贾衢的贫寒而露出轻视。反而因见贾衢坦然自若,不为自己家境贫寒而自卑,遂心生赞许。

翻了翻贾衢的档案,张虞问道:“卿为诸生出身,守为郡吏,今不知有何所长?”

选为诸生乃贫寒士人的出仕途径之一,当年孙资便是被太原郡选为诸生至太学进修,入了太学有机会通过考核成为孝廉。若考核没通过,回到家乡的话,很容易被征辟为郡吏,而今贾衢便是依照以上途径出仕。

贾衢倒不拘谨,拱手说道:“禀君侯,衢好军事,非治经儒生,寻章摘句,而是略览大义,取其可用,平生所好《左传》。”

贾衢深知天下大乱,身为诸侯的张虞必然看重军事,故他今特意强调他好军事,喜读《左传》,以此来吸引张虞的兴趣。

果不其然,张虞再次打量贾衢,问道:“君可治过兵?从何习得兵法?”

贾衢说道:“回君侯,衢祖父曾为军吏,其在世时见仆有志军事,便授兵法于我。且衢常读《左传》时,常有所悟用兵之玄妙。而至于治兵,衢在年少时聚孩童为伍,常常操练之。”

“呵呵!”

贾衢话声刚落,郭图便因贾衢一本正经拿小时候的事当作证,遂忍不住嗤笑出声。

“君侯,此人言好军事恐是为博君侯赏识,今断不可信之。”郭图说道。

张虞挥手示意安静,继续问道:“孤观卿做事勤勉,执法公正,常能分忧郡事,而今为何言好军事,莫非卿有志从军?”

贾衢没有理会外人的质疑,神情不卑不亢,说道:“天下纷乱,贼寇四起,有志之士无不欲求明主,建伟略之功绩。而能扬名建功者,唯率兵讨贼安境。”

“衢虽以诸生出身,然心怀远志,岂甘皓首穷经,当持剑以济天下,以报明主赏识之恩。昔班定远投笔从戎,而衢愿以先人为效。”

闻言,张虞面露欣赏之色,在他的记忆中三国中虽无贾衢这号人物,然能以从军建功为志向的年轻士人,他非常欣赏,甚至愿给予机会。

张虞故意问道:“梁道以为孤可为明君否?”

贾衢不假思索,说道:“明君者,心怀天下,礼贤下士,人尽其才,故能得贤才投效。然得贤士而不能分辩庸、贤,则难以明君称谓,盖如临千里马而叹世间无马!”

“哈哈!”

张虞自是听出了贾衢的言外之意,不禁笑了几下,顿时对眼前胆大的士人起了爱才之心。

张虞考虑半响,问道:“今高平军留守安邑,张都督需得贤吏辅佐,不知愿为河东都督参军否?”

“多谢君侯抬爱,衢愿为参军!”贾衢大喜过望,赶忙躬身而拜。

张虞带笑点头,谓吕范说道:“赐贾参军绢五匹。”

说着,张虞看向贾衢说道:“用五匹绢做些换洗衣裳,莫要让外人小瞧我军将士。”

见张虞这般细心体贴,贾衢心中热流翻涌,感动道:“多谢君侯赏赐!”

待贾衢退下之后,郭图不太乐意,说道:“贾衢自视甚高,安能出任参军,若是进谏有误,岂不贻误军机。”

吕范捋须而笑,说道:“贾衢为河东人,熟知河东地理,今让他辅佐张都督,或许有所裨益。若言过其实,则能罢黜改用。河东俊杰众多,难免有大才之人,今不妨多试试,如能挖掘大将,岂不有利君侯大业。”

“子衡所言有理!”

张虞抿了口温水,说道:“文远都督河东,无河东人士辅佐,倒有所不便。贾衢若有军事才干,文远用上数月,便能尽知其才能。”

见张虞、吕范偏爱贾衢,郭图撇了撇嘴,倒也没多说。

河东有县二十,张虞在安邑理政期间,更替了大半县令,将他治下表现出众的县长升迁为县令,如常林出任临汾令,鲍玄出任为安邑令,李牷为绛邑令等。

若仔细观察河东县令名单,其中大半是张虞之前在上党郡所录用士人,今算是给予上党士族福利。且这些人来自张虞的任命,郭缊即便出任河东太守,也很难具有太高的独立性,必须依附于张虞。

在与郭缊会面之后,张虞便率兵离开安邑,回师晋阳休整。

在途中时,张虞便颁布讨贼檄文于天下,声讨李傕、郭汜二人,言关西诸将受二人蛊惑,反攻长安,诛杀王允,挟持天子。

很快,檄文便率先送至关中,相比李傕、郭汜二人的不屑一顾,贾诩则是多有忧虑。

读着手中的檄文,贾诩眉头微皱,清瘦的脸庞上露出些许担忧之色。

“张虞率兵撤离河东,今又发布讨贼檄文,其所图在关中啊!”贾诩喃喃说道。

以贾诩的聪明才智不难看出,张虞忽然率兵撤离的目的,即撤去外围的大军,让关西诸将在无军事压力下,陷入利益争夺当中。

“急攻则合,缓取则分;诛杀首恶,分化诸将。张虞欲取关中之心明了,当为关中之大敌!”

贾诩神情忧虑,他能知张虞之计险恶,然关西诸将却无长远之见。李傕虽为诸将之首,但实际控制不了多少兵马,无非是靠渲染外部威胁,将众人团结在一起。

今张虞撤离河东,李傕将很难控制诸将,日后一旦有矛盾冲突,必然会爆发内战,届时必让张虞得利。尤其李傕的才能不及董卓,连董卓都掌控不了朝廷,更别说李傕能牢牢掌控朝廷。

“关西诸将迟早必亡!”

念及于此,贾诩起身踱步,思虑他日后要扮演什么角色?

贾诩来自混乱凉州,危机四伏的环境,早就让贾诩学会伪装,善于为自己寻找退路。

张济、段煨为他同乡人,今在外坐镇,且无为非作歹之野心,他必须交好!

另外他不能再参加李傕的深层次的决策,代表参与反叛功绩的官爵不能受领,他日后需以为国分忧的模样见人,维护天子的尊严,尽量扮演润滑剂。

除此之外,他需想办法为自己找到可靠的君上,并州张虞、荆州袁术、冀州袁绍皆可以纳入到考察范围。

“家主,李车骑前来拜会!”小童禀告道。

“由我出迎!”

贾诩收起案几上的檄文,快步出堂以迎李傕。

李傕凶狠的脸上难得露出和善之色,问道:“先生近日安好?”

“蒙车骑照料,诩与家眷安好!”贾诩说道。

双方寒暄一番,李傕忽然问道:“我欲让文和出任尚书仆射,不知君以为如何?”

贾诩面露惶恐,说道:“尚书仆射,为诸官师长,天下高士方能出任。诩出生卑鄙,素无名望,今出任尚书仆射,恐难以服众,车骑不如由文优出任尚书仆射。”

李傕郁闷说道:“我奏李儒为尚书令,天子以其谋害兄长少帝为由,拒绝表封。再请为侍中,天子又拒绝表封,故我唯有授授予别职。今文和不愿出任尚书仆射,我不知寻何人出任此职!”

贾诩沉吟几许,拱手说道:“若车骑不弃,诩可为尚书,掌典选之事,为车骑推举名士出任高官,以合乎陛下心意。”

“善!”

李傕倒不在意,说道:“文和足智多谋,今劳烦文和为我推举公卿,莫要出了第二个王允便好!”

“遵命!”

ps:晚上还有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