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七十四章急攻则合,缓攻则分

暮汉昭唐 第七十四章急攻则合,缓攻则分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君侯,据斥候所报,数日以来,叛军诸将率众云集渭北。”

赵云指着关中舆图,说道:“郭汜、张济、樊稠、马腾、李蒙、胡轸等十余名关西将校屯驻渭北诸县,张济所部已至重泉。”

“可有兵马数目?”郭图问道。

赵云摇了摇头,说道:“诸将少则数千,多则万余人,裹挟老弱,声势浩大,暂难知诸部详情。”

张虞看向列席的吕布,问道:“奉先自长安而来,可知各将兵马?”

吕布沉吟了下,说道:“董卓帐下兵马繁多,其入雒阳前,统兵两万之众。因奉先帝政令,董卓率五千义从骑屯河东,此五千兵马便是为董卓入京之依仗。”

“自入雒阳之后,董卓兼并丁原、何进、董重所属兵马,兵力多达两三万之众。关东义士起兵,董卓招募兵马,兵马多达五万,董卓以数万兵马以据联军多时。”

“及迁都长安,皇甫义真麾下三万兵马,京兆尹盖勋兵马万人,悉数收归董卓所用,至此董卓兵马高达十万之众。之后董卓留兵三万于关中,遣征李、郭诸将率兵数万征朱儁,并让诸将驻守险要。”

顿了顿,吕布说道:“故以布观之,叛军兵马不下七八万,若加上马、韩二部,敌军至少在十万之数。若算上裹挟民夫之卒,数目则是难以统计。”

董卓能入主雒阳成功,与皇甫嵩纵容的态度有关。董卓被调往并州时,皇甫嵩手握三万多边军。即便董卓以小博大,掌握了雒阳禁军,皇甫嵩的兵力亦是不弱于董卓。

张虞率兵占据上党时,曾经收到盖勋的来信,盖勋在信中便有意联合皇甫嵩的三万兵马,加上他万人步骑,以及张虞的兵马,从关中起兵讨董。

然计划之所以功亏一篑,在于皇甫嵩放弃了兵权,受董卓之命征召入朝,盖勋因帐下兵弱,不得已放弃起兵计划,遂在朝中抑郁而亡。

皇甫嵩在关西军中的威望仅次于董卓,莫看关西叛军以为董卓报仇为名,反攻长安城。然在叛军的清算中,带兵诛杀董卓全族的皇甫嵩不仅没有受到惩处,反而被关西诸将推选为太尉。

故若仔细深究,关西叛军中至少半数是皇甫嵩的门生故吏。而王允不信任皇甫嵩,不敢让他统兵,并非王允多疑,而是皇甫嵩真有可能成为董卓第二。

程普眉头大皱,说道:“叛军有十余万之众,而君侯可用之兵仅两万余人,敌我兵力悬殊太大了。普前些日所言多有纰漏,险些误导君侯。”

张虞倒不在意,说道:“叛军十余万人,可堪为精锐者,仅雒阳禁军一、两万人,关西军三、四万人,合计仅五、六万之众。余者半数为裹挟老弱,难堪大任,以老弱称之并不为过!”

说着,张虞看向吕布,问道:“奉先,我军将士与叛军精锐相比,能否一战?”

“实话实说!”

“诺!”

吕布沉吟了下,说道:“不瞒君侯,君侯帐下军士健壮、兵甲坚固,是为当世之强军。然关西叛军本为朝廷中军,且与陇西叛军厮杀多年,君侯兵马与之相较,能战者或仅万人。”

之前有言,关西叛军的前身乃朝廷用于平叛的关西边军,及雒阳的禁卫军。其兵马之雄壮,将士之骁勇,远超寻常郡国兵。

张虞帐下兵马其实就是从并州郡兵中拣选出来的精锐,能有叛军兵马的战斗力已是勉强,指望比叛军能打,那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闻言,张虞沉默不语,陷入了思索当中。

见状,辛毗面露忧虑,说道:“君侯帐下三军兵马为拣选郡兵之精壮,今与叛军相比,骁勇或有所不及,数目亦不及叛军之众,故以毗之见当下不宜用兵。”

张辽点了点头,担忧说道:“我军尚有万余降卒,今下虽说暂安,但若与叛军交手,恐降卒会有所反复。故不如暂先安抚河东,整顿并州兵马,日后再图关中。”

张虞驻足于舆图前,问道:“子衡、公则有何见解?”

吕范沉吟良久,说道:“叛军杀王公以挟天子,天下义士无不为之愤恨。凭君侯一己之力不足以破贼,故不如传檄天下,共邀天下义士起兵,如幽州刘伯安、荆州袁公路、冀州公孙伯珪、徐州陶公祖。”

“况车骑将军朱儁屯兵荥阳,今君侯振臂一呼,以上诸公莫敢不从。是时,君侯登台会盟,发兵讨贼。待迎天子,光复旧都,君侯名望将威震海内!”

张虞微微颔首,露出欣赏之色,会盟讨贼能将他的利益最大化。

他之前不参加袁绍的讨董联军,除了想趁天下大乱之时,尽可能占据领土外,便是不想让袁绍白白得名。今郭、李占据关中,他若能组建起联军,则名望将会落到他身上。如能击败郭李,他不仅能将他的名声推到巅峰,更能占据关中,当是一箭双雕。

瞧见张虞脸上神情,郭图已无顾忌,说道:“君侯,董氏族灭,牛辅被杀,今叛军中尊者为李傕,次者为郭汜。众人畏君侯跨河相攻,故以官职笼络韩遂、马腾二人。”

“君侯急攻,外有大敌,关西诸将不敢背离;君侯缓取,外无强敌,关西诸将必争名利。故以图之见,君侯不如言鲜卑作乱,还军晋阳,静观其变。”

“关中生变之时,君侯会盟关东义士,出兵强攻,则一举可定关中也!”

“郭军师所言有理,关西诸将因危难相合,必因无难而散,上无董卓威服,关西诸将岂会和睦共处?”辛毗说道。

张虞神情了然,在帐中踱步说道:“马腾、韩遂与郭、李非同道之人,今因关中生变,率兵取利而来。我军今若撤离,两军当会背道而驰。”

吕范说道:“不仅于此,君侯可发檄文,言诸将无罪,罪在李傕、郭汜二人,以来分化关西叛军。且君侯伐关中时,诸将无顽抗之念,则利于君侯。”

“彩!”

张虞抚掌而笑,说道:“诸君之策计若成,则破郭、李二贼易也!”

程普迟疑少许,说道:“君侯今下意欲撤军?”

见程普执着为王允报仇,张虞安抚说道:“今贼军兵马众多,更有陇右叛军相助,凭我军今下之力暂不足以破之。待回兵晋阳,整顿兵马,广招义士,待叛军生变,则可能速下关中。”

说着,张虞握着程普的手,叹气说道:“王公待虞恩重,我岂会无意为他复仇!”

程普非莽撞之人,神情沉重,拱手说道:“天下分裂,群雄逐鹿,非英雄不能拨乱反正。而普以为今天下之事在君,非君不能扶危济困,唯望君侯能为明公复仇。”

“蒙德谋信赖!”

见程普丝滑成为张虞麾下一员,吕布心中莫名焦急,他不知张虞会如何对待自己。

成为张虞帐下一员?

吕布心中自是不甘,他目前的官职虽为奋威将军,但却能开府,且还是王允诛董的盟友,故论身份而言,至少他与张虞之间的关系当为盟友。

吕布考虑少许,问道:“君侯撤军,不知布屯兵何方?”

张虞瞧了眼吕布,便知吕布有其他念头。斟酌了下,张虞忽然笑道:“奉先为朝廷重臣,我欲上疏表君为兖州刺史。然今叛军未灭,今可屯兵于解县,为暂备河东。何如?”

吕布非安分之人,今下的张虞可不敢妄想将其收服,故不如以半从属的客将待之。毕竟吕布虽无远谋,但军略却是出众,待攻克关中,可作为他的棋子,搅乱中原的局势。

“多谢君侯,借解城容布歇脚!”吕布识趣道。

张虞笑了几声,挽着吕布的手臂,说道:“莫急,我有令法三条,不知君能遵否?”

“请言!”

“其一,不得劫掠河东百姓,我会让河东郡调钱粮与君,兵额两千为限;其二,守好大河,不得让关西贼兵侵犯河东;其三,奉先帐下兵将犯民,需交由我处置。”张虞说道。

吕布沉吟片刻,笑道:“区区三事,布如何不能遵守!”

今张虞给钱粮供养他,让他自行募兵,且还表他为兖州刺史,吕布怎敢不答应!

“善!”

“君侯,吕将军虽说神勇,但兵马较少,还需另留大将坐镇?”郭图提醒道。

“今拜文远为河东都督,率高平军屯于安邑。上党则交由公明率河中军坐镇,并让颍川太守董承率部屯于汾阴。”张虞说道。

河东郡的户籍数目为张虞治下最多的郡邑,然因初下之故,形势最为复杂。故张虞干脆让那些半从属的客将屯兵于河东,以便用河东郡的钱粮供养。再让郭缊转任河东太守,将雁门郡腾出,省得让郭缊在雁门扎根太久。

同时,为了防止不轨之人反客为主,张虞唯有派出最为依仗的张辽屯兵河东,以来威慑众人及关西叛军。

《江左遗册》:卓死,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反,攻京师,破吕布,杀王允。时神武屯兵于河东,畏敌兵众,不复西进,遂撤走并州,以大河据关西诸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