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六十九章虎头蛇尾

暮汉昭唐 第六十九章虎头蛇尾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五月二十四日,裴城

清晨已过,朝阳东升,光芒万丈。

寨门,张虞负手踱步,时而眺望,时而驻足,似乎在等待什么人。

见久久不见来人,张虞问道:“可有公明消息?”

什翼摇了摇头,说道:“自昨日来信,便无徐都尉消息,仆已命人散出探寻,或许稍后便有徐都尉音讯。”

“好事莫嫌晚!”

辛毗安抚道:“昨日徐都尉来信,言已劝降杨奉、韩暹二将。若不出意外,许都尉与二将兵马将至大营。”

“仅是关中危急!”

张虞说道:“胡轸、杨正二人反叛,致使徐荣兵败身亡,而今关西诸将兵逼长安,长安人心复杂,今若遭叛军包围,天子与司徒恐是有危!”

张虞没想到事态发展会这么快,王允在四月二十三日诛杀董卓,他收到诛董的消息,并匆匆赶回晋阳已是五月上旬,今中下旬出兵征讨牛辅,本以为能赶上关中之变。

不料李傕、郭汜、樊稠、张济行动出乎意料的果断,在五月中旬便起兵,而且一路上几乎没遭遇阻挡。

王允所派出的大将徐荣本意阻击关西叛军,然不料胡轸、杨正二人反叛,内外联合大败徐荣,甚至徐荣都因此兵败身亡。

见张虞关心长安局势,郭图捋须默默无语,自那日与郦嵩交谈之后,他愈发觉得相比‘活王允’,‘死王允’对张虞更有利。毕竟若是王允存在,很有可能造成张虞内部集团的分裂。

在张虞等待之际,候骑快马而来,欣喜说道:“君侯,许都尉与二位将军已在二十里外。”

闻言,张虞面露欢喜之色,谓左右众人,说道:“公明只身入敌营,为孤劝降二将,胆略之超群,纵观古今亦是少见。”

“随孤出迎公明,以观其之风采!”

“诺!”

为迎接徐晃,张虞命营门打开,甲士充当仪仗队,持槊立于两侧,鼓手敲响金鼓,旌旗飘扬。

张虞统兵至今,几乎没有出营迎接将领的习惯,而今出迎徐晃,除了张虞本身器重徐晃之外,更是因为徐晃所立军功值得张虞出迎。孤身一人入敌营,为他说服两名将校投靠,此功寡有人能比。

当然了,考虑到安抚杨奉、韩暹二人,张虞亦是有必要出迎,以免二人心生疑虑。

张虞领着众人步行一里地时,便见徐晃扬鞭策马而来,左右另有二骑。

徐晃见张虞亲迎,心情多有激动,不待马停,便翻身下马,快步至张虞身前,拱手而拜,说道:“晃不辱使命,今为君侯劝得杨、韩二位将军归降。”

“末将杨奉、韩暹拜见君侯!”

张虞先行扶起徐晃,继而握着徐晃的手,再扶起杨、韩二人,笑道:“公明自归顺以来,屡屡向孤举荐二位,言二君骁勇善战,故我心慕已久。今得二位归顺,征灭牛辅,易如反掌。”

杨奉、韩暹二人名声虽说不显,但骁勇善战的能力毋庸置疑。毕竟能和郭、李交手数次,且还追随吕布大破过袁术。用徐晃的言语评价,杨、韩二人勇而寡谋。故而虽难为大将,但冲锋陷阵不成问题。

“多谢君侯垂爱!”

杨奉惭愧说道:“若知君侯这般器重我二人,奉当率部自降,不劳徐将军奔波。”

“哈哈!”

张虞笑了几声,神情和蔼,问道:“不知二位在牛辅帐下,官拜何职?今领多少兵马前来?”

杨奉说道:“奉兵马稍众,约近两千人马;而子光(韩暹)兵马略少,仅千人步骑。昔受董卓册封,皆官拜校尉。”

“善!”

见二人神情忐忑,张虞沉吟片刻,说道:“二位可先归由公明统率,今先屈任校尉。待平河东,孤一并累功封赏。”

“多谢君侯!”

说着,张虞看向徐晃,说道:“公明胆气过人,孤甚壮之。今孤表君为行建威中郎将,都督杨、韩二将兵马,不知能否胜任?”

闻言,徐晃内心大喜,拱手说道:“晃拜谢君侯,当为君侯殚精竭虑,殊死以报恩。”

张虞挽着徐晃手臂,谓随行众人,说道:“孤帐下中郎将不多,唯文远、张君、伯松等寥寥数人。今公明为孤降服良将两名,降兵三千余众,故孤特拜为行中郎将,望诸位日后勉之。”

“诺!”

见张虞拿自己为样板,徐晃心里美滋滋,愈发觉得自己没有效忠错人。而杨奉、韩暹则是羡慕徐晃,今他二人尚为校尉,往昔与他们平级的徐晃今已官拜中郎将,果然跟对人才是关键。

为了能得到张虞的器重,杨奉寻机说道:“君侯,奉自牛辅帐下而来,今略知牛辅军中情形,不知能否禀告?”

“左右皆为孤之亲信,君但说无妨!”张虞说道。

杨奉拱手说道:“自董卓被杀以来,牛辅出入惶恐,不能自安,常疑部众欲反。故牛辅以相师为手足,每见一人,必让相师相之,问反气有无,因而众部将人心涣散。”

“奉在牛辅军中尚有友人数位,今可遣书信招降,令众人引兵前来投效,以乱牛辅军心。”

见杨奉抢先提供情报,韩暹心中懊悔不已,恨自己竟慢了一拍,由是赶忙说道:“君侯,暹亦有数名友人在牛辅帐下,今愿书信降邀,以为君侯效力。”

张虞大笑几声,说道:“牛辅之所以能御下,皆赖董卓权势。今董卓已亡,牛辅不得人心,我得二位相助,必能破之。劳二位书信于牛辅部将,以来离散敌军。”

“明日大军向南开拔,务必速破牛辅!”

“诺!”

且不言张虞得到杨奉、韩暹二人投效,进一步针对牛辅用兵。而牛辅得知杨、韩二人投效张虞,既惶恐又震怒。

“我待杨奉、韩暹二人不薄,今二人怎敢弃我而走!”

牛辅将案几掀翻,负手背腰,在帐中气冲冲踱步。

“将军息怒,二贼危难来降,今危难出走,不难预料!”董承说道。

牛辅眉头微皱,说道:“以伯丞之见,今当如何是好?”

董承沉吟片刻,小心说道:“董公身亡长安,我军无所依靠。今郭、李诸将虽说起兵,但长安城池坚固,恐骤难速下。故以承之见,将军不如出降,看能否求得大赦。”

董承虽姓董,但与董卓非同族人,出身于河间董氏,为汉灵帝的母亲董太后的侄子。

骠骑将军董重为董承族兄,在汉灵帝在世时,董重被授予都督一千兵马。而在雒阳惊变中,董卓依靠结交董承,将董重生前所统率的兵马握在手里。

故董卓之所以能成为雒阳政变的胜利者,与他掌握了雒阳城中大部分的军队有关。

牛辅疑虑少许,说道:“我为董公子婿,恐不得大赦!”

董承说道:“今郭、李诸将围攻长安,将军今时若降,张虞则能率部西援长安,故张虞必会赦免将军之罪。”

牛辅摇了摇头,他虽性情胆怯,但非傻子。张虞今时因形势能赦免他,但不代表之后不会追究他的责任。

在牛辅思考间,侍从押着相面的术士入帐,禀告道。

“将军,许师已被带来!”

牛辅斜眼而视许师,质问道:“你为杨奉、韩暹二人相面,曾断言二人必无反意,今二人率军投效张虞,你作何解释?”

许师神情惶恐,说道:“将军,仆非神人,难断世间人心,故相面难免有所纰漏。杨奉、韩暹二人出走,或许乃天意。”

牛辅神情阴沉,问道:“今张虞率兵逼近,你以为凶吉如何?”

许师头冒冷汗,紧张说道:“在下虽仅知相面,但仆观将军面貌,有福气降临,以仆之见,将军必能大破张虞,荣登高位。”

牛辅打量许久,示意侍从放开许师,说道:“我此战若败,唯你是问!”

“诺!”

许师心中暗暗叫苦,他安有决定胜负的本事?今董卓都死了,部下涣散,牛辅怕不是要败给张虞。

“啊!”

念及于此,许师忽作腹疼,说道:“将军,仆腹部疼痛,恐需如厕!”

“且先退下!”牛辅露出嫌弃的神情,说道。

“诺!”

在许师退下没多久,却见侍从慌慌张张而来,禀告道:“将军,许师借如厕之名,今携金银而逃。”

“什么?”

闻言,牛辅神情惊怒不已,许师刚刚还信誓旦旦说他有福气临头,今便裹挟金银而逃,怕不是看出了他运势不好,将败亡于张虞之手。

“胡赤儿!”

“在!”

“率骑出寨追击,务必将贼子擒回,我要亲自审问!”牛辅说道。

胡赤儿胡渣满颌,拱了下手,便转身而出。

待胡赤儿率兵追击之后,牛辅深陷惶恐之中,窝在大帐中拒绝见部将,唯恐部将拿刀剁了他,而后投靠张虞。

不知过了多久,直到夜幕降临,胡赤儿才率骑卒而归。

“怎么样?”牛辅从椅上惊起,询问胡赤儿情况。

胡赤儿摇了摇头,说道:“不见许师踪迹,他已是抄小道而逃。”

“完了!”

牛辅哀叹了声,说道:“许师已是看出我运势不好,知我军必败,故裹携金银而逃。”

胡赤儿迟疑了下,说道:“仆率军归营时,见不少士卒收拾行囊,恐是有意出逃,将军还需出面安抚军心。”

“今大势已去,安抚军心已是无用!”

牛辅垂头丧气,心中暗忖:“今人心涣散,部将不能信之,故不如舍军而走,携钱财归乡,隐姓埋名,终老余生。”

顿了顿,牛辅抬头看向胡赤儿,说道:“今董公已亡,大势已去,你我不如率亲信归乡。而我有珠宝一箱,待归乡之后,你我可平分钱财。”

说着,牛辅打开被毛皮所覆盖的箱子,却见箱中有各种珠宝、金银,如饼金、大白珠璎、翡翠、白玉等昂贵之物。

胡赤儿眼里闪过一丝贪婪之色,他追随董卓虽久,但却未见到如此之多的钱财,他若能占据之,岂不可逍遥快活一辈子。

至于牛辅……

“何如?”

见胡赤儿沉迷于钱财,牛辅盖上箱子,问道。

“愿为将军效力!”胡赤儿笑眯眯道。

“好!”

牛辅大喜过望,说道:“劳君召集可信之人!”

“诺!”

在出逃的关键节点上,牛辅选择相信胡人。在他眼里胡人在中原人生地不熟,唯有选择与他合作,才能拥有出路。

至于汉人,牛辅生怕遇见类似吕布那般‘忠心耿耿’的亲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