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四十四章约为兄弟,各有所得

暮汉昭唐 第四十四章约为兄弟,各有所得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徐庶的游说下,张燕已被常山太守所诱,答应与张虞会面。

五月十日,经徐庶居中奔走,张燕选择于潇水河畔的马首邑,与张虞会面。

马首邑,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张虞率三百骑至潇水畔河川,与张燕所率三百骑相隔数里相望。

因河谷地形平坦,一览无余,加之有许褚亲自探查,张虞倒不畏张燕设伏,率先策马而出。

很快,张燕如张虞般身着便服,不携兵器、弓矢,单骑前往。

将爱马放出去吃草,张虞对着远远而来的张燕,拱手说道:“度辽将军虞,见过平难中郎将。”

张燕牵着战马,回礼道:“燕见过张度辽。张度辽威震河朔之名,燕居山中亦有所耳闻。今日得见张度辽,方知年少有为之意。”

“过奖了!”

张虞笑道:“将军能以一介贫寒之身,混迹河北,雄踞太行,统百万之众,虞敬佩至极!”

见张虞如此言语,张燕反问道:“度辽不弃我出身微寒,劫掠州郡,呼啸山林否?”

“为何嫌弃?”

张虞拉近与张燕的脚步,神情凛然说道:“虞少年牧羊放马,仅比将军略胜一筹,安敢嫌弃将军。况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将军虎踞太行,活民百万,足以堪称大丈夫。”

“且呼啸山林非将军本意,实因民生艰难,黎民流离,将军走投无路,方聚众于山谷,缘边耕作,艰难求生,令民众不受官府所害。”

或许是前世出身平民之故,张虞天然对农民起义军有好感。尤其是张燕这种起义军领袖,虽有割据一方之野望,但至少给麾下数十万百姓活路。且张燕所率的北部黑山军,在纪律上比南部黑山军好很多。

见张虞如此言语,张燕好感度大增,笑道:“度辽之语深得我心,去岁君伐王当,诸僚欲击上党。时见君侯招揽流民,授田耕作,后不幸遭逢蝗灾,百姓无所食。燕生不忍之心,遂拒诸将建言。”

“多谢将军活上党百姓一命!”张虞拱手说道。

张燕的话,张虞听一半信一半。上艾离上党盆地太远了,若前来劫掠,怕不是得不偿失。至于遭逢蝗灾,不劫掠上党,怕不是没油水可捞。

当然了,不管真相如何,张燕这么说,张虞必须信,而且还要施以感谢。

“客气了!”

经一番寒暄,二张之间气氛算是拉近许多。

张燕耐不住性子,率先问道:“度辽欲表我为常山太守,不知真假如何?徐元直所言三家分冀之事,真假如何?”

张虞整理了思绪,说道:“元直所言皆为属实,袁绍心怀大志,欲据冀州,而韩馥性情怯弱,为袁氏故吏。袁绍邀我军击冀州,意在逼韩馥让冀州于他。形势不难料之,公孙赞、袁本初二人日后必分食冀州。”

张燕将信将疑,问道:“若依君言,三家分冀,试问将军欲取何地?”

“实不相瞒,我军深受董卓所制,今无力发兵据冀州。”张虞笑道:“故我击冀州,实意换取河内郡。而所取冀州城邑,我愿转授予将军。”

“转授与我?”

张燕握持马鞭,在河岸畔踱步思考,忽然笑指上党方向,说道:“度辽居上党,却效冯亭献地之策。若一切如君所言,我必与袁绍、公孙瓒结怨,彼时我将受累于常山,将无力侵害并州,而君则能图我矣!”

见张燕想到这一层,张虞心中不由暗叹张燕识局势。能在乱世中保全自身之人,其眼光独到,果非凡人。

“哈哈!”

张虞驻步临水而笑,说道:“张君所言何其愚也?”

“何出此言?”张燕神情微沉,问道。

张虞负手踱步,说道:“公孙瓒若与袁绍并据冀州,虞试问将军,二人能和睦并存否?”

“和睦并存?”

张燕蹙眉深思,说道:“公孙瓒手上虽有雄兵,但却受制于刘虞,故公孙瓒渴求冀州为基。一山不容二虎,若袁绍欲全据冀州,其与公孙瓒势必一战。”

“然也!”

张虞负手而笑,说道:“鼎三足才能立,二足分立,一方必倾之。将军既知一山不容二虎之意,为何不知三足鼎立之语?”

“将军手握太行之众,兵马不弱孙、袁。孙盛则助袁,袁盛则助孙,盖三足鼎立之理!”

“冯亭之策,虞不屑为也!”

张燕微微点头,说道:“倒是燕错怪度辽!”

顿了顿,张燕话锋一转,问道:“度辽既为我思量,不知所图为何?”

张虞挤了挤眼,玩笑道:“君以为虞有何图谋?”

望着波光粼粼的潇水,张燕沉吟许久,说道:“我观度辽所为似乎颇畏孙、袁二人,有意借燕之手钳制二人。”

“将军见识非凡!”

见张燕看出他的用意,张虞爽快承认,说道:“我据并州,东临冀州,西接关中。今董卓据关中,是为天下之强寇。冀州户籍殷实,若有强人据之,则必为并州之敌。今令冀州分立,我并州将能专心西顾尔!”

天下聪明人太多了,与其隐晦欺瞒,不如实话实说。毕竟他与张燕暂无利益冲突,说清楚自己的本意,反而有利于他与张燕的合作。

张燕神情微妙,笑眯眯道:“度辽不畏我麾下兵马乎?”

“如何不忧?”

张虞坦然承认,说道:“但我窃以为我与将军无需兵戎相见,甚至我能和将军为盟。”

畏惧张燕不至于,仅是张燕让张虞头疼而已,毕竟谁也不想凭空得罪强敌。若张燕非要找张虞麻烦,张虞只能率兵应对了,让张燕瞧瞧并州锐士的战斗力!

“为何?”

“原因无他!”

张虞环顾周围地形,笑道:“黑山之众在山东,而不在山西。若欲掠山西,必奔行三四百里山路,方能至晋阳。故我若为将军,与其掠太原,不如出山掠冀州诸郡,怎会舍富而掠贫!”

“况将军麾下之众多为冀州人士,熟悉河北山水形势,今若据冀州县邑,远胜掠上、太二郡。”

说着,张虞神情微正,看向张燕,说道:“将军出路在冀州,而虞所图在于西。你我分居太行东西,何必兵戎相见,应当互不侵犯,携手共进退!”

张燕神情了然,如张虞所言,他与张虞暂无利益冲突。即便有微薄小利,与割据常山郡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经张虞一番释疑,他已对张虞所提议的内容感兴趣。

考虑到联盟的可信度,张燕问道:“度辽欲如何为盟?”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其一,将军遣使于董卓,求表常山太守,我与幽州牧刘公承认。而我迁冀州百姓入并,将军沿途不得阻拦。”

“其二,将军东望冀州,既可助袁,亦可助孙。然相助之前,需知会与我,以便两军态度一致。”

“若我无力控制冀州局势,且有兵马进犯呢?”张燕问道。

张虞不假思索,说道:“若冀州有局势变动,我当率并州兵马为将军后援,助将军守常山。”

“此事可行,还有其他事项否?”

“其三,将军得常山,我欲收回上艾,不知将军能舍否?”张虞问道。

张燕眉头微皱,说道:“我麾下民众多在上艾周围乡野居住,度辽若想收回上艾,恐是不行。”

沉吟少许,张燕说道:“上艾城以东至井陉,恕燕不能交于张君。但上艾以西,如马首邑可交于张君。”

手指辽阔的河畔,张燕说道:“马首邑(寿阳县)土地肥沃,田亩虽不及上艾县广袤,但修缮为城墙,可升格为县。君侯屯兵于此,为我两家分界之地,兵民通行绝不阻扰,君待我如何,我便以君事待君。”

“且依将军所言。”

见张燕如此有诚意,张虞倒不好纠结上艾与井陉。今时双方结盟,中短期内二者会有一段蜜月期。在双方无纠葛时,让张燕为他守边疆,他还能节省驻地兵马。

待他摸熟上艾、井陉二地地形,若往后关系恶化,休怪他下手为强了,夺回属于太原郡的井陉以西的土地。

张燕不知张虞心中‘歹毒’的念头,考虑到为了能将盟约落实下去。迟疑几许,张燕最终说道:“我与张君虽仅见面一会,但却言语相投,不知度辽愿与燕约为兄弟否?今后亦可互相照应。”

张燕心里藏着点小九九,盟约东西不可靠,但若加上层兄弟关系,往后张虞想撕毁盟约,怕不是名声受损严重。

而张虞闻言一怔,盖没想到张燕竟有和他结为兄弟之念。以张燕所说,二人言语相投,怕不是假话。估摸是张燕信不过自己,非要用兄弟捆绑双方。

不过此时已经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以及相互合作的事项。张燕据冀州,与孙、袁成鼎足之势。而他得冀州百姓,下吞河内,向西扫除匈奴,吞并河东,未来数年间,双方必然互相友好。

见张虞迟迟不回话,张燕以为张虞担心他的贼人名声,而影响自己名声,故有所犹豫。

“君侯若是不愿~”

张虞笑容满脸,打断说道:“张君姓张,我亦姓张,数百年前或为一家。虞早有意与将军约为兄弟,仅恐将军不愿。既将军有意,我怎会不愿?”

接着,张虞与张燕各叙了岁数,张燕今年恰好三旬,张虞小上张燕几岁,张虞为义弟,张燕为义兄。

而张燕倒是很体贴,考虑到自己有从贼的经历,表示二人的义兄弟关系无需大肆宣扬,双方及双方手下知道便可,以便双方互相帮衬。

张燕之语,虽符合张虞心意,张虞考虑到张燕颜面问题,打哈哈过去。

当约为兄弟之后,张虞心中渐有忐忑,不知道这一选择是否正确,希望别像蒋光头与张少帅的结拜一样,要不然那就搞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