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四十三章表燕常山太守

暮汉昭唐 第四十三章表燕常山太守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五月三日,汾水营寨。

天色大亮,张虞在众将的簇拥下,已是在军营中溜达了一圈。

回到大帐,张虞谓帐下文武说道:“偌大的并州,兵马不足两万。此番出兵冀州,仅有五千步骑可用,兵马实在少了些。”

“需要扩兵了!”

郭图说道:“今上党户籍四万户,为并州第一大郡,而守土之兵仅有两千老弱,除去军屯、守城兵卒,可堪用者仅数百人。以图之见,君侯当复州郡兵制,令上党编练郡兵。”

“郭君所言有理!”

徐庶出声赞同,说道:“昔君侯以千人入上党,先后扩兵至五千,乃至八千。当下关东群雄兼并郡国,而君侯兵马不足用,况旧时所费募兵钱粮尤多。今若争雄于天下,君侯需施行前朝兵役。”

东汉与西汉的兵制差别不小,西汉有浓厚的战国遗风,故各郡国兵不下四、五千人。而东汉为了强干弱枝,取消都试制,并且削减内地郡国兵数目。

今天下争霸,张虞若仍执行募兵制,必然是跟不上时代。唯有恢复西汉时期的郡国兵制,农闲练兵,农忙耕作。且为了威慑州郡,需搭配一支直属精兵,才能有资格争夺天下。

张虞点了点头,说道:“此番出征冀州,不用上党兵马。让张君与杜畿恢复都试制,将上党兵马扩增至五千。往后若有流民入晋,一律迁至太原郡,以丰太原户籍。”

“诺!”

上党户籍已有四万余众,虽然能继续容纳百姓,但考虑到太原郡比上党更肥沃,又是治所晋阳所在,今下反而需增加太原郡人口。

高顺迟疑了下,说道:“君侯,此番出征冀州,果真无需顺率兵跟随?”

张虞摇了摇头,头扬向许褚,说道:“晋阳为并州治所,事关成事之根基,唯子循与麾下兵吏坐镇,方能让我无忧。此番用兵,有仲康所率陷阵右营。若大事难济,我自会有调令送至。”

见张虞将镇守太原的重任交于他,高顺顿感压力重大,沉声应道:“定不负君侯所托。”

“今各部兵马是否皆已到齐?”张虞问道。

吕范拱手起身,说道:“禀君侯,五校兵马今已到齐,并无缺额。”

“善!”

张虞望着帐中将校,沉声说道:“明日由郝昭为先锋,余部兵马中午出兵,由井陉入常山。”

“诺!”

众将披甲起身,拱手以奉命。

此番出征冀州,张虞自有用兵规划。高顺所率的陷阵左营在屡次硬仗中已证明了他们的骁勇善战,今随着兵马的扩增,张虞需要让其他兵马担负重任。而许褚所率的右营便是张虞近日所关注的一校,故打算让许褚多扛些重任。

五校步骑中,除许褚、郝昭二人出征外,还有满宠、徐晃、令狐邵三将,而骑都尉张辽督辖徐晃、令狐邵二将。

次日清晨,郝昭率步骑千人在前开道,准备沿榆次东行,至常山上艾,出井陉关口。

而在郝昭出发之后,张虞在临行前依旧将政事委托于钟繇、庾嶷,如遇不决之事,可问询于王霁。

五千兵马浩浩荡荡而出,欲往常山上艾而行。

上艾县(今阳泉市平定县)在地理上位于井陉关以西,位于太行山脉里的小型盆地,为井陉关后方根基。若并州拥上艾与井陉,将能俯视冀州北部。

西汉时期,考虑到地理关系被划入太原郡;东汉时期,考虑到上艾县为太原门户,为了避免太原割据自立,遂将其与井陉关划入到常山郡内。

因而张虞出兵冀州,除了有趁乱捞一把,坑一手袁绍外,还有占据上艾与井陉二城,让太原从地理意义上独立。

然张虞想法虽好,但若想施行起来,却有不小的困难。即上艾因四面环山,位于太行山河谷中,其与其周边河谷之中,存在数以万计的黑山贼,与盘踞在太行山南部林州盆地里的黑山贼呼应。

黑山贼虽号称百万之众,但真实数目约在四十余万之众,分布在太行山边缘河谷,以河内的林州盆地县为起点,北至常山的井陉山区。

南部黑山贼以林虑为中心分布,盘踞有于毒、白绕、眭固等十余部。而北部黑山贼以上艾为中心分布,不同于南部黑山贼,部众由平难中郎将张燕管辖。

之前张辽讨王当,稳固沾县,而不敢深入至上艾,便是充分考虑到上艾周围的稀碎盆地为张燕的地盘。若是贸然深入,势必会引起张虞与张燕的冲突。

今张虞出兵入常山,势必要经过张燕的地盘。而念及张燕部众有二十余万,盘踞在太行山北部河谷地区,熟悉井陉山道地势,常年与官府作战,部下兵马骁勇,张虞实在不想与张燕爆发冲突。

毕竟山岭地区作战,非张虞所部擅长。且若不能一口气全歼张燕所部,熟悉太行地形的黑山贼,怕不是会疯狂劫掠太原、上党二郡。

而与此同时,袁绍图谋冀州,张虞若不插手干预,怕不是坐视袁绍将全据冀州。

出于各种考虑下,张虞不打算与张燕爆发冲突,而是看能否与张燕结盟。

毕竟张虞今时无暇东顾,而黑山贼的据点位于太行山东侧,劫掠河北远比劫掠太原、上党更有油水,且在距离上也离得更近。尤其在双方无利益纠葛下,达成合作并非难事。

故在兵马抵达榆次时,张虞便遣徐庶持信前往上艾,提前拜见张燕。

徐庶率侍从二骑至上艾,经沿途黑山贼的领路,终于至上艾县辖下的仇邑,即平难中郎将治所。

中郎将府如汉官府邸布置,而张燕袭汉服,佩将军印,一脸威仪模样。在其左右列席者虽有粗鄙气质,但却尽量做出神情严肃模样。

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徐庶佩剑缓行,脸上看不出畏惧之色。

至张燕案几前,徐庶作揖而拜,说道:“颍川徐庶,徐元直奉度辽将军之令前来,特拜会张将军。”

“你怎敢前来?”

张燕左侧一名满脸横肉的武夫,忽然怒声发问道:“去岁出兵讨王当,今时又将伐我,足下意欲何为?莫欺我黑山军无人?”

游侠出身的徐庶可非胆怯之人,随即扬声说道:“去岁王当劫掠我上党百姓,我部率兵击之,实乃保境安民。而今君侯出兵,无欲征讨诸位,而是有一桩买卖要与张平难商讨。”

“买卖?”

武夫冷笑了声,说道:“谈买卖,岂会率兵来谈!”

“你不懂而已!”

徐庶转头看向张燕,淡淡说道:“此买卖唯张平难能懂利害,余者之人难知其中利弊。”

“你~”

“肃静!”

见徐庶如此小觑自己,武夫刚想发怒,便被张燕叫住。

张燕打量昂首挺胸的徐庶,紧绷的脸微微松弛下来,问道:“不知张度辽欲与我谈何买卖?”

“常山太守!”

随着徐庶从嘴里吐出四字,张燕瞳孔放大,眼睛微眯,随即问道:“徐君何意?”

见张燕感兴趣,徐庶笑道:“将军声威响彻赵魏,山东百姓无不臣服。以将军之才望,屈居山间实属可惜,故我主欲表将军为常山太守。”

张燕沉吟良久,说道:“张度辽虽能表我为常山太守,然常山太守有主,我今如何能据之?”

“为何不能?”

徐庶环顾堂内众人,说道:“今隐秘之语,望将军能屏蔽左右。”

“皆为我亲信之人,君但说无妨!”张燕说道。

见张燕无所谓,徐庶遂大胆说道:“将军有所不知,今董卓率部西顾关中,袁绍已从河内撤军,邀我主与幽州公孙瓒并下冀州。将军若遣人东行,必能探得公孙瓒已出兵冀州。”

“今冀州将崩,三家并分河北,州牧韩馥尚不能自保,常山如能不能图?”

张燕饶有兴趣,问道:“张度辽表我为常山太守,不知其有何图?君若言张度辽为善人,燕不敢深信。”

徐庶直言说道:“我并州户籍稀少,此番侵冀州,我主欲得民众,而因志不在冀州,故愿表将军为常山太守,令将军衣锦还乡。”

张燕为常山郡真定人,与赵云是为同乡。今表张燕为常山太守,倒是符合衣锦还乡之语。

“恐受三互法限制!”张燕说道。

“天下大乱,董卓执掌朝政,刚纪律法失序,已无人在意三互法。将军遣使送礼于董卓,求表常山太守,为制袁绍、韩馥,董卓必欣然允诺。”徐庶说道。

闻言,张燕自以为窥探到张虞计划,笑道:“原来君欲让我与袁本初、韩文节为敌,故表我为常山太守。”

徐庶笑了笑,说道:“将军麾下民众百万,山中藏兵数万,凡有志之士据冀州,必以将军麾下兵民为患。若袁绍据冀州,以为能安乐否?”

张燕沉吟不语,对徐庶之语多有认同。

半响之后,张燕问道:“冀州户籍殷实,韩文节手握雄兵,纵三家分食,岂能轻易被袁绍所代。”

徐庶思虑片刻,说道:“其中隐秘之事,将军有所不知。我主欲与将军结交,故望将军能择地见面,以细明其中利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