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八十二章被忽悠瘸的何进

暮汉昭唐 第八十二章被忽悠瘸的何进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宦官牵扯甚广,今扶新君继位,不宜大动干戈,以让新君惶恐!”张虞微动嘴唇,说道:“孟德兄莫要急于一时,需为朝廷社稷着想。”

曹操趋步上阶,皱眉说道:“宦官之恶在于诸常侍,待扶新君继位,凭廷尉足以清禁省常侍。”

袁绍瞥了眼曹操,低声道:“孟德莫忘皇后与车骑将军,大将军虽有意除奸,但皇后与何车骑却与宦官关系密切,今需让大将军好生规划。”

张虞之语,曹操尚敢出言反驳,但袁绍所说之话,曹操却不敢不听。

曹操微叹了声,他不明白诛宦这种事为何这么磨叽,何进顾虑何家与宦官深厚的联络尚能理解,但作为反宦的袁绍、张虞二人嘴上喊着诛宦,但行为上却让众人莫急,实在让人搞不懂。

曹操的无奈与不理解,仅能说曹操正儿八经心怀报国之念,愿诛杀宦官,以清朝廷风气。

然可惜的是,对众人而言,诛宦是口号,以此来帮助他们达成目的。如何进以反宦为旗帜,拉拢受迫害的党人,与袁氏合作协力,以求将外甥扶上皇位。

对袁氏而言,‘反宦’的口号乃是用于团结士族,以维持他在士族中崇高的地位。而今下诛宦的口号,则是希望引董卓入京,钳制何进,以让袁氏更进一步。

而对张虞而言,无疑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仅有董卓入京掀翻桌子,激起袁、何二族,以及关东士人的不满,天下才能说陷入纷争。而他所用的‘反宦’口号,自然是为了竖起为天下奔走的人设。

政治口号有时仅是浅层表象,其目的往往是隐藏在政治口号下,当目的达成时,政治口号自然随之而改变。

“噔~”

金声轻响间,何进、袁隗二人领头入殿,朝殿中的刘宏棺椁叩首。

何进眼眶湿润,哀哭说道:“陛下年少继位,为我大汉清除贼寇,今下早崩,实为天下之不幸。”

“陛下~”

连声呼喊下,何进、袁隗叩首三拜。

由二人领头,张虞屈膝而跪,口中悲呼,似乎对刘宏的去世很难过。

与此同时,刘协、刘辩二人依旧跪在刘宏的灵柩前,独自垂泪,不知接下来会发生何事。

而何、董二后屈坐在棺椁两侧的孝帐之后,望着殿中的文武,神情各有不同。何皇后望着何进、何苗二人,悲伤的神情中带有欣喜;董太后见董重势单力薄,悲伤之色中暗藏有愤恨之色。

“礼毕!”

随着礼官吟唱,祭奠事毕,众文武起身分列左右。

寂静少许,何进向孝帐之后的何皇后拱手,说道:“今陛下不幸驾崩,而无留有遗诏,依照祖宗之法,当请大皇子继位。”

不待何皇后说话,孝帐之后的董太后率先开口,说道:“陛下驾崩时,朕在左右服侍,陛下留有遗言,由二皇子协继位。不知大将军所言无遗诏之语,出自何处?”

何皇后声音清脆,冷声说道:“陛下在世时,还曾向朕有言,他若不幸弃世,当由大皇子继位。”

“哼!”

董太后冷哼一声,说道:“我为陛下生母,莫非我所言有假?”

“且蹇硕手拥陛下遗诏,今可交由诸卿分辨真伪。”

何皇后轻飘飘说道:“蹇硕假传诏令,今已被治罪。其手中的伪诏,岂能视为证据?”

为了不陷入与董太后无休止的争辩,何皇后仅淡淡说道:“储君之事,因陛下所留遗诏存疑,故非你我妇人所能商榷。朝堂之事,当交由诸卿料理,今袁公在此,何不如由袁公主持。”

董太后恶狠狠瞪了眼何皇后,她怎不知道何皇后今下在堵她嘴,一旦她不能说话,在话语权上,董重怎会是何进的对手?

袁隗咳嗽了一声,趋步至殿中,向众人拱手,说道:“陛下驾崩于嘉福殿,臣与诸卿未在榻前服侍,实为隗之罪。据臣下所知,陛下多宠信诸常侍,诸常侍得闻蹇硕伪诏,今已将其处决。”

“蹇硕已亡,其手中诏书真假难知。故为求江山社稷稳固,但依礼法之制,需由皇后所生嫡子继位,以免废长立幼,乱我汉家天下。”

宦官与其党羽臣服于何进,袁氏与何进达成协议,朝廷中除了欲言又止的董重外,无人敢开口反驳袁隗。

很快,袁基趋步而出,应和说道:“袁公之言有理,今不宜废长立幼,乱我汉家天下。”

“不宜废长立幼,乱我汉家天下!”

群臣齐刷刷下跪,洪亮的声音响彻宫殿。董重孤身而立,手脚不知所措,神情中充满了惊慌。

刘辩顿时惊骇了下,不由转头看向何皇后。而刘协见众人这般,倒无其余感觉,仅是对着刘宏的棺椁,哀声哭泣。

刘协的哭泣声中充满了悲戚,以及对刘宏的思念之情。纵是张虞心机深沉之辈,亦不由微声而叹,毕竟在人家老子面前篡改遗愿,扶刘辩上位,张虞难免有些惭愧。

但又实在没办法,汉朝继承制度就是这样,太子需要在先帝灵柩前登基。当初制定这项制度时,或许出于让亡灵为证之意,让朝臣不敢行违遗诏之举。

然今结果证明,不要高估政治家们的底线,为了各自的利益,根本不会在乎什么先帝亡灵。不得不说这很讽刺,当着尸体的面,篡改其生前遗愿,且个个还很悲伤。

见刘辩惊慌,何皇后赶忙指点,说道:“太子还不拜见国舅、袁公否?”

刘辩依照母亲的言语,起身向袁隗、何进行礼,说道:“辩拜见国舅、袁公,望今后多多指教!”

“不敢!”

袁隗拱手说道:“太子可尽快登基!”

“赤霄剑在此!”

何进奉上象征汉帝的赤霄剑,见刘辩不知佩戴,何进便主动帮刘辩佩剑,继而示意刘辩走向御榻。

刘邦剑斩白蛇起义,为了呼应刘邦起兵的合法性,于是后代汉帝登基需佩赤霄剑,以来代表他们延续刘邦的天命。

刘辩心情充满了忐忑,徐徐走向御榻。何皇后见他慢吞吞,心中不由着急,掀起孝帐,拉着刘辩上前。

而董太后见到这一幕,脸色很是难看,伸手招呼了下刘协,便拉着刘协退场。

何进、袁隗顾不上董太后,当即下跪而拜,说道:“臣拜见陛下,愿陛下节哀顺变!”

见众人跪拜,刘辩坐在御榻上,学着父亲刘宏的手势,颤抖声音说道:“诸卿请起。”

因声音太小,诸卿没能听见,只能继续跪拜。

何皇后瞪了眼刘辩,吸气沉声说道:“诸卿请起!”

“谢太后,谢陛下!”

众人顺势改了何皇后的称谓。

张虞离得近,加上眼神好使,一眼便看见刘辩身侧的何太后。

三旬左右的熟妇,其娇媚的脸庞在白巾的加持下,果然不一样风味!

“罪过!”

出于对刘宏的尊重,张虞偏头不敢多看,以免有绮念。

然偏头的余光扫过曹操时,却见曹操眼神老往何太后瞟,张虞不由暗叹曹孟德的不老实。

扶立新帝登基之后,便如何进所愿,下诏何进与袁隗共录尚书事,且何进为了保持相应的掌控力,将禁军归由他管辖。

而何进为了酬谢袁氏襄助之恩,拜袁隗为太傅,袁绍以中军校尉职迁为司隶校尉,袁基被封为太仆,袁术封都亭侯。张虞作为袁氏门人,因破葛陂贼与拥护何进有功,以中郎将之职,复领左校营。

自刘辩登基之后,何氏对朝廷清算逐步开始,先是董重被以贪污受贿为由,被下狱问罪,自杀身亡;董太后在前往封国途中,莫名其妙病逝。

在董氏一族被铲除之后,袁绍与张虞、曹操等人催促何进斩杀宦官。并为了让何进下手,众人不断以窦武密谋大事未果为前车之鉴,不断怂恿何进诛杀宦官。

在众人危机的营造下,且为了履行自己的政治诺言,何进不得不与何太后联络,询问诛杀宦官之事。

而何太后因在宫内,常年与宦官接触,加上多受张让、段珪等常侍的影响,自然不希望何进对宦官下手。

何太后遂以汉灵帝所留规矩,及刘辩年幼,宦官常执禁省为由,拒绝了何进诛杀宦官的请求。

何进无功而归,征求心腹袁绍意见,而袁绍为了完成袁隗布置的任务,建议让地方将领上疏,以逼何太后同意诛宦。

被忽悠的何进同意了袁绍的意见,示意河东董卓、河内丁原二人上疏,请求诛杀宦官。

而为了让董卓入京,袁氏将消息传与宦官,宦官惊恐不已,随即向何苗、何母(舞阳君)游说,以求庇护他们。

针对董卓、丁原二人的上疏,何太后否决了他们诛宦的请求,并警告何进不准诛杀宦官。

何进夹在党人与何氏之间,自是头疼不已。袁绍趁机进言,表示调董、丁二军入京,假以兵谏之名,恐吓何太后,从而完成诛宦之事。

病急乱投医之下的何进,采纳了袁绍的意见,下令让丁原以黑山军的名义焚烧孟津,并以平乱之名邀董卓进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