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七百七十章 芳情合卺暖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七百七十章 芳情合卺暖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5: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伯爵府,贾琮院。

冬日夜长,贾琮虽按作息起身,窗外依旧昏黑,只东方露出些许晦暗晨曦。

晴雯将铜盆放在盆架上,去老地方找到火折子,将妆台上的烛台点亮。

问道:“三爷,平儿姐姐怎么还睡着,往日这时辰,她早起身操持了。”

贾琮回道:“平儿姐姐身子不舒服,让她躺着多睡会儿。”

晴雯心中好奇,昨晚吃饭的时候,平儿姐姐伶俐得很,怎么睡一觉就不舒服了?

她伺候贾琮净口洗脸,无意间看到三爷拔步床前,放着一双白缎绣花棉鞋。

晴雯心中奇怪,这不是平儿姐姐的鞋,怎么会摆在三爷床前。

难道昨晚平儿姐姐帮三爷暖被,竟忘穿回去,怎么就这等胡涂,莫非大冷天赤脚走路。

哼,还是昨晚她们做了好事?

至于两人怎么做好事,晴雯还是似懂非懂,虽听老婆子说过荤话,但人家也不敢当她面细说。

可见平儿好端端睡在侧榻上,看着又不太像,问道:“三爷,平儿姐姐哪不舒服,要不请个大夫瞧瞧。”

贾琮心中古怪,这事还能请大夫来瞧,随口说道:“并没什么大病,歇息一日就好,不用瞧大夫了。”

晴雯哦了一声,说道:“我瞧瞧平儿姐姐,问问她哪儿不自在。”

她说着便往侧榻走去,贾琮心中咯噔一下,方才平儿匆匆裹了被子,只怕衣裳都不全。

万一被晴雯掀被子察觉,这丫头的嘴必定要调笑,只怕平儿会难堪害臊。

……

他拉住晴雯,随口说道:“这有什么好瞧的,不过是女儿家的私事,快来给我束发,还要赶时辰上朝。”

晴雯听了这话,自作聪明,恍然大悟,说道:“原来是女儿家私事,三爷这就不懂了,交给我就成。

待会我给平儿姐姐熬碗红糖水,喝下人就舒服了。”

贾琮脸色发僵,多少有些求知欲,试探的问道:“红糖水就可以吗,这也能管用?我怎听说不是这样的?”

晴雯把贾琮按到凳子上,一边帮他梳发,说道:“自然管用,我可是试过,女儿家的事,不和你们爷们说。”

贾琮忍住笑意,说道:“你说的也对,你们女儿家的事,怎么好对爷们说,晴雯,你现在越发伶俐了。”

平儿躲在被窝里,听贾琮和晴雯胡说八道,忍不住暗自偷笑,只不敢发出声音。

晴雯手上十分麻利,很快帮贾琮束发扎髻,又围着他打转,将他身上袍服拉扯齐整,再帮他套上官服。

贾琮说道:“晴雯,待会派个小丫头,去西府给二奶奶传话,就说平儿姐姐要歇一天,今日不过去了。”

等到晴雯端了热水出门,贾琮走到侧榻边坐下,平儿才从被中露出头来,俏脸上都是忍俊不禁的笑意。

笑道:“三爷,你也不忌讳,由着晴雯胡说八道,也不知她出去怎么瞎嚷嚷。”

贾琮笑道:“你不知晴雯这丫头,日常好奇心最强,这样糊弄过去才好。”

他见平儿锦被裹身,俏脸娇红,秀发散乱,楚楚动人,忍不住有些情动。

想到她衣裳不全,便跑到侧榻躲羞,于是趁火打劫,伸手入被来回游弋。

平儿正被他弄得有些狼狈,唇上颈畔又被肆虐一番,突然龄官跑到门口,叫他们去堂屋吃早点。

贾琮这次收回禄山之爪,吩咐平儿躺着歇息,等会让丫头送早点进来。

……

贾琮跟着龄官出了正屋,还顺手带上了门,平儿听到关门声音,便坐起了身子。

她在床上微微定神,想起昨晚一夜恩爱,浑身不由自主发烫。

等她刚穿好里衣,见小丫鬟娟儿进门,手中还提着水桶,里头是冒着热气的热汤。

说是刚才三爷吩咐,让她提热水过来,平儿姐姐起身梳洗用。

平儿听的俏脸粉红,自然懂贾琮的意思,没想一个爷们,还能这般细心起来。

等到娟儿出门,平儿赤脚下床,雨露新承,走动虽有些不便,还是过去将门栓插上。

走回紫檀镶贝大衣橱前,找出干净贴身里衣。

提了热水躲屏风后,擦洗收拾清爽,才换上干净里衣,多少松了口气。

又去收拾拔步床上的狼藉,将那梅花点染的白绫,红着脸迭过收好。

这才回到妆台前,对着铜镜理发盘髻,别钗插簪,又系上纤腰绣裙,穿上对襟翻毛长夹袄。

发现镜中的自己,双眸如水,气色莹润,娇美无限,竟是往日未见的动人。

……

院子堂屋之中,众人正团坐着吃早点,只晴雯吃得爽利,没一会儿收拾碗筷,急匆匆要出门。

五儿问道:“晴雯,大清早的要去哪里?”

晴雯说道:“三爷说平儿姐姐来月事,身子不自在,如今还躺床上,我去厨房熬碗红糖水,让她喝下就没事了。”

在座除了贾琮之外,全都是妙龄女儿家,大多数都已见红,虽然都和贾琮亲密,朝夕相处,少有忌讳。

但晴雯大大咧咧,口无遮拦说女儿月事,多少让人有些羞意。

有人俏脸发红,有人低头偷笑,桌上的气氛有些怪异。

贾琮听得有些张嘴,自己什么时候说平儿来月事,当着这么多姑娘,多少有些出糗。

他本想要辩解一二,但还是理智的闭嘴,现在否认没说过这话,不说晴雯好奇心极强。

桌上的姑娘丫头都会勾起念头,难免要交头接耳,追根究底起来。

不管到了哪个时代,都不要忽视女人对八卦的热爱。

自己和平儿的风流事,必定变成小丫头饭后谈资,探寻男女人伦的话题,这实在太过不美。

于是,贾琮索性就装了糊涂,端起粥碗唏哩呼噜喝。

五儿见晴雯匆匆出门,心中愈发古怪,她和平儿在西府管家,每日朝夕相处,比起旁人更亲密些。

两人几乎无话不谈,五儿可清楚平儿月事时辰,怎么算还有半个月,怎么如今就会来?

她也是心思细密之人,心思都放在贾琮身上,见他只是低头吃饭,神态有些不自然。

五儿突然想到昨晚平儿值夜,心中生出旖旎之意,她自己也是过来人,一下便意识到什么。

不由俏脸发烧,心中好笑,晴雯这笨丫头,被三爷哄了还不知,倒是赖好心,给平儿熬什么红糖水。

……

荣国府,梨香院。

清早,院中堂屋丫鬟进出,端上各式精细早点。

薛姨妈带着儿子女儿,借居贾府多年,但除了房舍之外,一应内外用度都是自出。

薛家如今家业有些颓废,还在正常维持之状,依旧是金陵四大家底子。

虽不像是荣国府这等排场,贾母超品诰命,单一等丫鬟就用八个。

但薛家日常用度,富贵宽裕,非比寻常,也不是普通大户可比。

虽已迁居神京多年,依旧保持江南口味,桌上少有包点面食,多是粥汤鱼蛋、甜咸腌货之类。

薛姨妈刚坐下不久,便见女儿宝钗进堂屋,依旧是寻常衣着打扮。

只发髻上却戴朵玫红宫花,显得异常娇艳俏美,很是引人注目。

薛姨妈清楚女儿习性,日常不爱花儿粉儿,明明生了上好容貌,却不爱捯饬装扮,过于素淡了些。

今儿居然转了性子,戴上了上用的宫花,倒也是好兆头。

笑道:“上回你还说不要这宫花,都要拿去送人,幸亏自己还留了,这宫花带着可真看好。

你往日一味素淡清简,那是我这年龄的做派,你才过及笄之年,花样年华,正该这样装扮,才像个样子。”

宝钗笑道:“我本真的全部送人,凤姐姐说她现在不兴戴,让我留下她的分例自用。

我也是图个新鲜,没想戴后姊妹都说好看,她们都要戴的,不好我一个人落单。”

……

母女两个正在闲话,薛蟠晃晃悠悠进来,坐下方才吃了几口。

说道:“妹妹,出租金陵铺子的事,你和琮哥儿说过了吗?这等好主意可要快些办。

金陵鑫春号如今腰杆子粗,不少人都盯着他们好处,可不要被人捷足先登。”

宝钗说道:“主意虽然是我出的,可不该我去和琮兄弟说。”

薛蟠听这话,顿时苦瓜了脸,说道:“妹妹,上回哥哥不对,胡乱说话,我都赔过不是了,妹妹怎么还恼。”

宝钗说道:“我这可不是心里还恼,才不去和琮兄弟去说,只是这事我出面去说,总不太恰当。

如今家里妈掌家,哥哥是承业长子,我不过是个姑娘,这种产业之事,论理不该我插嘴,别人听了要笑话。”

薛姨妈说道:“你妹妹这话在理,她虽脑子聪明,也不该事事她抛头露脸,贾家是世家大户,讲究规矩礼数。”

薛蟠垂头丧气说道:“我如今真后悔,当初不该为鸡毛蒜皮事,就和琮哥儿破了脸面,如今和他搭不上话。”

宝钗说道:“这事我也想到了,妈毕竟是长辈,出面说道也有些不像,本该哥哥去说最好。

既然哥哥和琮兄弟说不上话,只能找人当中撮合,只要话头说了出去,琮兄弟也知道此事。

我和妈再和琮兄弟商谈,事情更顺理成章些,贾家人口众人,这样也免得旁人生出闲话。”

……

薛蟠性子粗疏,只能听表面意思,听妹妹说这事可办,便乐不可支,其余都是不管。

薛姨妈却听出女儿话中有话,她之所以拐弯办事,担心贾家人口众多,因此生出闲话。

贾家人在这事上会生闲话,说来说去便是二房太太,自己那位亲姐姐。

当初姐姐诬赖女儿和琮哥儿有奸情,要不是自己说了软话,封了姐姐的破嘴,只怕能毁了自己女儿。

女儿对此事向来极为忌惮,要是她向琮哥儿开口此事,事情一旦办成,贾家里外必定要传开。

姐姐对琮哥儿一惯嫉恨,一旦知道此事,更觉女儿和琮哥儿非同一般,片言只语便能办成大事。

到时姐姐心思阴霾,不满薛家和琮哥儿亲近,愈发削了二房势力。

她要是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在女儿的旧事上做文章,借此断了薛家和琮哥儿的干系,后果不堪设想。

女儿不愿出面,甚至不愿自己出面,拐弯抹角找中人说话,便是想断了姐姐的话头念想。

宝钗说道:“我们找中人说话,也不能是外道之人,最好是贾家人才妥当,琮兄弟听了也自在。

我想来想去只一人最好,便是凤姐姐,她是琮哥儿长嫂,又是妈的亲侄女,旁人都挑不出毛病。”

薛姨妈听了宝钗的话,心中也不由叫好,女儿的心思的确缜密精巧。

这事找人从中塔桥撮合,的确凤丫头最合适,不说她精明厉害,人人惧怕三分。

她不仅是自己亲侄女,难道就不是姐姐亲侄女。

姐姐要在此事上生闲话,可是把家门里外都得罪了,无论如何她都会掂量。

再说凤丫头比她年轻,又帮琮哥儿掌管西府,她要因此得罪了人家,二房一辈子都要看脸色。

薛姨妈笑道:“还是宝钗这主意最好,这事找凤丫头准没错,赶早不如赶巧,我先想清楚话语。

今日得空就找她说道,宝钗也不用跟着,左右截干净话头,省的事后有人多嘴。

只要凤丫头懂了意思,等琮哥儿那日休沐,咱们几人把话说开,这事准能办成。”

薛蟠听母亲和妹妹商议,章法套路俱全,便断定此事必成,心中喜不自胜。

按他的意思将家中所有店铺,一股脑儿全租给鑫春号,这真正让他称心。

他再也不用为打理家业生意费心,每日躺着收店租银子,只用费心玩乐便好,何等逍遥的日子。

不用再看那帮老掌柜脸色,让他们全部滚蛋回家,岂不爽快。

他也知母亲妹妹绝不会如此,但哪怕是租出几间铺子,也让他少操不少心,至少能少看不少账本……

他见母亲和妹妹慢条斯理说话,愈发有些抓耳挠腮,不停催促母亲去找凤姐姐说事。

薛姨妈正和宝钗思量对策,毕竟此事就算能成,后续杂务不少,如何处断颇费心思。

她被儿子催的有些心烦,训斥几句便把薛蟠轰回房间。

……

荣国府,王熙凤院。

辰时一过,旭日东升,暖阳映照院落,寒风凌冽之中,又混杂懒洋洋的意味。

正房前游览檐下,挂四五个画眉笼子,丫鬟丰儿将笼子各自移到向阳处,好让鸟儿晒晒太阳。

又逐个掀开笼衣,便听画眉在笼子蹦跳,迎着阳光清脆鸣叫。

丰儿拿着铜皮小壶,跑前跑后,给每只鸟笼子加水。

大姐儿裹着红缎裘绒襁褓,愈发玉雪可爱,正被王熙凤搂在怀中,对着鸟笼子逗笑说话。

每当画眉鸟儿跳跃鸣叫,大姐儿就被逗得发笑,带着手衣的小手,便会无意识挥动。

游廊那边五儿带着丫鬟,正迎着温煦的晨光而来,走到近前伸手去逗弄大姐儿。

王熙凤笑问道:“怎么不见平儿和你一起,往日你们两个都同进同出,秤不离砣的。”

五儿面色微僵,泛起一丝红晕,正想要说话,便见那边小跑来个小丫鬟。

说道:“二奶奶,我得了晴雯姐姐吩咐,让我过来传话,平儿姐姐身子不适,要歇息一日,今日不过来了。”

那小丫鬟走后,王熙凤神情疑惑,说道:“这事倒有些古怪了,平儿身子不适,叫你带话不是更便利。

怎么成了晴雯巴巴叫人来传话,晴雯这丫头一向爽利,可不是个多事的人。

我看八成是琮兄弟指派她的,旁人可使唤不动这丫头。

五儿,平儿到底哪里不舒服,她身子一向健旺,一年到头连喷嚏都不打的。”

五儿红着脸说道:“我来时去看过了,她没什么事情,歇上一天就好。”

王熙凤促狭一笑,说道:“我猜的没错,定是琮兄弟指派晴雯,他连你都不好意思使唤,多半做了什么好事。

你这一说就脸红,傻子都看出有猫腻,你老实跟我讲,昨晚是不是平儿值夜?”

五儿俏脸粉红,尴尬说道:“二奶奶都猜着了,干嘛还要问我。”

王熙凤笑道:“琮兄弟巴巴养了平儿半年,这会子才坐鞍上马,天地同春,他可是真够讲究的。”

五儿听王熙凤荤话说的露骨,脸上有些发烧,想笑又不好意思笑。

阳光明媚耀眼,天色明朗澄清,画眉儿叫得叽喳喧闹。

王熙凤飒爽说道:“宝玉房里彩霞大了肚子,你瞧把二太太得意的,三天两头去荣庆堂炫耀。

还让公中每月出二两燕窝,专门用来给彩霞养胎,这厨房里的好东西,也大半进了那丫头肚子。

唯独我们大房也没个动静,琮兄弟也没见闲着,你们几个都被他睡了,怎么光打雷不下雨。

什么时候弄个孩子出来,这才算是正经事,可不好光让二房抢风头。”

王熙凤太阳底下说荤段子,正说得有些得趣,臊得五儿站也不是走也不是。

突然听到游廊那边传来笑声,说道:“凤丫头,大清早的你要抢谁的风头。

你都做娘的人了,还这么火辣辣口无遮拦,小心臊坏了身边丫头。”

王熙凤见薛姨妈正笑着过来,身后还跟着丫鬟同喜。

笑道:“姑妈怎么大早有空过来,我闲着也是闲着,正拿着五儿磨牙呢。”

薛姨妈笑道:“你也没个正经,我来找你可有正经事。”

王熙凤笑道:“姑妈什么正经事找我,我可先说明了,你虽是长辈,但托我跑腿办事,可不能白使唤我。

就像是当初我还没出阁,逢年过节你还给个压岁钱,不然可堵不住我的嘴。”

薛姨妈笑道:“你办了我这正经事,不仅我给好处,你兄弟也要承你的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