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帝业 > 第195章 姜大人与林妹妹

红楼帝业 第195章 姜大人与林妹妹

作者:挽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3: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元春自荣国府归来。

翠盖珠缨八宝车碾着残雪,缓缓停在姜宅门前。

抱琴打起车帘,元春踏着脚凳下来,忽觉一股暖意涌上心头。抬头望见自家门楣上的匾额,竟比娘家“敕造荣国府”的匾额更觉亲切。

元春暗忖:“算下来,我出阁尚不满一年,如今竟觉此处才是归宿。荣府虽为娘家,反似客居。”

细想来,一则“出嫁从夫”本是正理;二则姜念待她情深义重;三则在这姜家,她是堂堂正正的主母;四则眼见姜家如旭日东升,荣府却似夕阳西下,越发衰败了。

一面思量着,一面步入垂花门,忽见正房檐下立着一道熟悉身影——姜念正含笑望她。

元春心头一热,快步上前。

姜念伸手拂了拂她的鬓角,微微一笑道:“回来了?”

元春轻轻“嗯”了一声,秋水明眸中漾着盈盈笑意。

二人一起进了书房,香菱奉上热茶后退下,元春便将此番去荣府诸事一一道来。说到贾母欲遣贾琏护送林黛玉时,姜念忽然问道:“若你那林姑父不幸病故,荣府打算如何处置林家家产?”

前世很多人都好奇林如海的家产,好奇荣国府有没有拿这家产,若是拿了,究竟拿了多少。姜念也好奇。

元春一怔。她本不欲提及此事,然既被问起,又不欲对夫君说谎,略作迟疑,便将贾赦那番算计和盘托出,说着说着,声音渐低,有些羞惭。

姜念听罢,手中茶盖轻轻划过盏沿,发出“叮”的一声脆响。嘴角虽噙着笑,眼底却闪过一丝寒光。

他心中暗道:“荣国府这般急不可耐地打起了林如海家产的主意,估计那贾赦是想从中截留!呵,此番我下扬州,或能治好林如海的病,若不能,纵然林如海病逝了,也不会让林家家产落入荣国府,否则便会被那起子败家子糟蹋了!”

元春见姜念出神,问道:“大爷在想什么?”

姜念笑道:“没想什么。”

……

……

倏忽两日光景已过。

明日姜念便要动身下扬州了。

这日,姜念特在家中摆了一桌酒席,邀请任辟疆、戴士蛟、齐剑羽、邹见渊、贺赟、蒙雄几人吃东道。

原来,泰顺帝此番垂询姜念随行人选,姜念主动提出,仍如上回江宁之行,携任辟疆、戴士蛟、齐剑羽、邹见渊,只将贺赟换成了蒙雄。

将贺赟换成蒙雄,其中自有深意:一来贺赟留家看守最是稳妥;二来他最近才由五品龙禁尉转了正五品三等侍卫,需要时日沉淀;三来则是要进一步抬举蒙雄。

申牌时分,姜家正房堂屋内摆下了一桌丰盛酒席。姜念端坐主位,另坐着任辟疆、戴士蛟、齐剑羽、邹见渊、贺赟、蒙雄六人。

八仙桌上陈设着青花瓷盘,盛着各种山珍海味。一坛上等美酒启了泥封,酒香混着炭火暖意,熏得人未饮先醉。

酒过一巡,齐剑羽便向姜念举杯,英武的脸上竟浮现几分羞赧:“谢大人提携。上回扬州失手,未能擒获那沈家的沈传魁,至今引以为憾。此番蒙大人不弃,容我依旧随行,且是去扬州,我必将竭心尽力。”说着仰脖饮尽杯中酒,喉结上下滚动。

见齐剑羽如此,任辟疆、戴士蛟、邹见渊、蒙雄也纷纷敬酒。

姜念含笑受了,却向贺赟举杯:“此番留你在京,倒是委屈你了!”

贺赟忙跟着举杯,道:“大人早与我说透了。咱们之间,何须这些虚礼?我必当替大人守好这个家!”说完仰头饮尽杯中酒。

酒过了几巡后,众人渐放形骸。

戴士蛟借着酒意,打趣蒙雄:“你那泰山大人的医馆,近日可还红火?”说着挤眉弄眼,“弟妹的银针,可比你的长柄大刀快些?”

蒙雄挠头憨笑。前番他随姜念去山东莱州办差,带回了李妍梅一家,如今他已与李妍梅成亲,已在姜宅附近安家。老丈人李芝益开了间医馆,妻子李妍梅也跟着从医,替女眷诊治。

戴士蛟指了指齐剑羽,又对蒙雄笑道:“前番齐兄弟由莱州带回京的那位余姑娘,可是早已有了身孕,你须努力才成啊。”

前番齐剑羽随姜念去山东莱州办差,将余兰萱一家带回京,不久后便纳了余兰萱为妾,且很快有了身孕,而余兰萱的父亲余钟功则成了齐家幕僚。

蒙雄憨笑道:“缘分这事,真真奇妙!若非大人提携,我也不会有这般奇缘。”

众人又各饮了两杯酒,说笑了一阵,姜念便举杯作结:“明日启程,今日倒是不便多饮。愿诸君同心协力,再建功业。待来日归京,我再摆宴席与诸君一醉方休!”

众人轰然应诺。

……

……

酉牌时分,蒙雄别过姜念众人,踏着早早降临的夜色回到自家宅院。

这宅院虽不大,却是精巧。临街开了医馆,黑漆匾额上“芝益堂”三个字在灯笼映照下熠熠生辉;后院是住家,窗棂上还留着今年蒙雄与李妍梅成亲时的“囍”字窗花;院角一株老梅正吐幽香,枝丫上残雪未消,映着窗内灯火,恍若碎玉堆枝。

蒙雄才推开槅扇门,便见妻子李妍梅迎上来。她今日穿着天青色夹袄,发间只簪一支玉簪,见蒙雄面带酒气,忙扶他坐下,又端来醒酒汤:“怎的吃这许多酒?明日还要赶路呢。”

蒙雄接过醒酒汤,笑道:“大爷没让吃许多,只吃了几杯罢了。”

话音未落,便见李芝益、孙氏两口子走了进来。

孙氏手里捧着个包袱:“这是新做的棉鞋棉袜,路上脚要暖和。”

蒙雄接过包袱,打开看了看,但见针脚细得几乎看不见。

孙氏挨着炕沿坐下,絮絮叨叨:“此番跟着念大爷办差,定要争个功劳回来。你如今虽是龙禁尉,可终究只是个六品的虚衔……”

李芝益咳嗽一声打断:“糊涂!说这些作甚?要紧的是尽心侍奉姜大人,报效知遇之恩。”

蒙雄听着这七嘴八舌的叮嘱,非但不嫌聒噪,反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想着自己追随大爷前,不过是个寒酸的光棍奴才,追随了大爷尚且不到二年,如今不但有了官身,更得了这般温暖家庭。

念及此,忽觉醒酒汤的热气熏得自己眼眶发酸,忙低头佯装咳嗽,心中暗自立志:“大爷确是再生父母,我确该尽心侍奉,不可做那忘恩负义之徒!尽心侍奉了,也方能早日如贺兄那般由龙禁尉转为实授侍卫,如此才真真是荣耀显达呢!”

待李芝益、孙氏退出后,李妍梅忽从枕下取出个护身符,红着脸道:“这是今儿去寺庙求的,此番南下可要一直戴着才好。”

蒙雄感动地“嗯”了一声。

……

……

酉牌时分。

姜家东厢房内灯火幽微,灯罩上蒙着层淡青纱,将光亮滤得朦胧如月。

姜念故意如此。

此时,他正坐在房内,身边伴着元春、薛宝钗、邢岫烟等人。

但见景晴怀抱着一把琵琶坐在靠背椅上,穿着素色对襟袄儿,下系月白绫裙,鬓边只簪一支玉簪,浑身上下不显艳色。

她轻拨弦索,启朱唇,转莺喉,将那《声声慢》娓娓唱来: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屋檐洒雨滴,炊烟袅袅起,蹉跎辗转宛然的你在哪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月落乌啼月牙落孤井。零零碎碎,点点滴滴,梦里有花梦里青草地……”

吴侬软语混着琵琶淙淙,恍若江南烟雨扑面。唱至最后一句时,指尖在弦上轻轻一划,似有泪珠坠入古井,余韵袅袅。

众人都已不是第一次听景晴弹唱这首《声声慢》了,就连才来姜家不久的邢岫烟都见识过一回。

饶是如此,曲终后众人还是真心实意纷纷叫好。

元春叹道:“每次听来,都有新意境!”

众人散去,姜念却留在了东厢。前两夜他分别与元春、薛宝钗宿在一起,今夜特意来陪景晴。

犹记八月十五中秋节纳景晴那晚,他也是这般听罢《声声慢》,与景晴共赴巫山。此番南下前夜,仿佛那晚再现。

景晴亲自服侍姜念沐浴。浴桶中撒着晒干的花瓣,氤氲热气裹着甜香,熏得人筋骨酥软。她挽起袖子,显出雪白一段皓腕,指尖带着花瓣轻轻按揉着姜念的肩颈。

沐浴罢,红绡帐内,景晴主动偎入姜念怀中。她发间茉莉头油香混着枕上沉水香,酿出旖旎气息。却又不似往日羞涩,只将粉颊贴在姜念心口,娇媚地唤了一声:“大爷……”

声未落已是面若霞染。

姜念抚着她如瀑青丝,随即携她共赴巫山……

自巫山归来,景晴又偎在姜念怀中,柔声道:“早去早回!”

姜念忽觉颈间一凉——原是景晴落下一滴泪来,正落在锁骨处。那泪珠顺着胸膛滑下,在心口处留下一道微凉的痕迹。

……

……

虽则姜念没携林黛玉一起下扬州,然而,贾母却将林黛玉离京的日子,定在了与姜念同一日。

这日一早,荣国府角门洞开。

林黛玉拜别贾母后,被紫鹃搀扶着登上马车,贾琏也坐着一辆马车,还跟着一群下人,浩浩荡荡离开荣国府。

林黛玉掀开窗帘一角张望,紫鹃则递过手炉:“姑娘仔细冻着。”林黛玉却恍若未闻,只怔怔望着“敕造荣国府”的匾额,眼中噙着泪花。

车队自朝阳门出城,来至东郊,路过姜宅时,恰逢姜念钦差仪仗,但见旌旗猎猎,车马萧萧。

姜念此番除了携任辟疆、戴士蛟、齐剑羽、邹见渊、蒙雄,还随着二十名亲军营精锐官兵,亲兵比前番下江南时多了一倍。

贾琏见状,忙走下马车,来至姜念所乘马车的车窗外拱手:“姜妹夫,巧遇。”

车窗纱帘掀起,显出姜念整张脸来,他凝视着贾琏,微笑着问道:“你怎在此?”

“护送表妹回扬州探亲。”贾琏笑道,“倒是与妹夫同路。”

姜念目光越过贾琏,恰与另一辆马车中的林黛玉四目相对。但见那林黛玉慌忙放下帘子,却因动作太急,反将帘角卷起,显出半张芙蓉面来——晨光中更显苍白,唯唇上一点胭脂,似雪中红梅。

姜念暗忖:“老太太倒是会算计,故意让贾琏、林黛玉与我同日启程。”

念及此,不由再次看向那辆马车,却见窗帘已遮住了那张芙蓉面。

紫鹃在车内低呼:“姑娘!”

原来林黛玉手中帕子已被绞得不成形状,连指甲都掐入了掌心。

林黛玉强自镇定道:“无妨。”声音却细如蚊蚋。

姜念对贾琏道:“公务在身,先行一步。”说罢放下帘子。

仪仗继续前行,铁蹄踏得官道震动。

贾琏回到荣国府的车队前,暗道:“好大的排场!”

随即催着自家车队跟上。

紫鹃悄悄掀帘,见那钦差仪仗已远去,近处枯树上几只寒鸦“嘎嘎”叫着飞起。

林黛玉闭目靠在车壁上,长睫微颤。方才惊鸿一瞥,那只比自己年岁稍长的姜大爷,眉目如刀裁,目光却温润似玉,又颇具钦差大人的威仪,与贾宝玉的痴态迥异……

姜念的钦差仪仗行至通州潞河驿。

但见这寒冬的潞河驿,依然热闹,依然停靠着许多官船民舶。大运河的河面虽未封冻,却浮着薄冰,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银光。

贾琏一行人也来至潞河驿,林黛玉由紫鹃搀着下了马车,忽觉河风刺骨,不由将斗篷裹紧了些。抬眼望去,恰见姜念的三只官船正在启碇。其中一只官船的甲板上,姜念身着侍卫官服,外罩大氅,正凭栏远眺。

“姑娘快看……”

紫鹃话音未落,林黛玉已慌忙低头,却忍不住又偷瞥一眼。只见那官船缓缓离岸,姜念的身影在冬日的阳光下格外清晰——他竟似朝这边望来!林黛玉心头一跳,急急转身钻进船舱,险些被门槛绊倒。

坐入舱房后,林黛玉依然心如鹿撞,舱窗正对着河面,透过窗口,仍可见三只官船渐行渐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