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帝业 > 第168章 九霄环佩琴

红楼帝业 第168章 九霄环佩琴

作者:挽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3: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今日的苏州城,冷风渐紧。

城守营游击石骁的宅院内,一片愁云惨淡。

事实上,自从石骁被姜念拿下后,石家都处在阴霾之中,担忧着抄家。

石家内宅有一间书房,门上悬着的匾额携着“听琴斋”三字,笔力清瘦,乃是这间书房的主人石韶手书。

石骁是个身材健壮的武将,其嫡子石韶却是个文雅的读书人。

石韶今年十八岁,比姜念还要大两岁,已有了秀才功名。他读书有成,却更喜爱古琴,有着“琴痴”之称。

听琴斋内,陈设雅致,左侧一张书橱并一张书架,排满各类书籍;右侧琴架上横着几张古琴。

窗外,风在庭院的枯枝间呜咽作响。

窗内,燃着一炉沉香,袅袅青烟在空气中盘绕。

石韶正独坐琴案前,面前横陈着一张古琴,琴身通体漆黑如墨,泛出幽紫色的光泽,乃是传世名琴“九霄环佩”!

此琴乃唐代雷威所制,琴背刻有“九霄环佩”四字篆书,龙池上方题“超迹苍霄,逍遥太极”八字行书。

这九霄环佩琴是石韶机缘巧合下遇见,然后父亲石骁花重金购得,作为他考中秀才的礼物。

此时,石韶指尖轻抚琴弦,奏的是一曲《凤求凰》。

琴音初起,恍若春风拂面,将他带回曾经的那个午后——

那日景晴穿着一袭淡粉衫子,鬓边簪着朵海棠花,坐在他对面抚弄一张琴。阳光透过窗棂,在她精致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而他抚着九霄环佩琴,与她琴瑟和鸣。奏到动情处,景晴忽然抬眸,四目相对时,她眼中似有星辰流转,羞得耳根都红了……

他与景晴互相爱慕,互为对方的心上人,两人的父亲也都有意结为亲家。

若无意外发生,他与景晴便会成为一对夫妻。

可惜,意外还是发生了。景晴的父亲景昀端分明是个清正廉家爱民的好知府,却不料竟遭抄家之祸。

那日,他跪在父亲石骁跟前,求父亲出手相救,纵然救不了景家,至少也要将景晴救下。可石骁只是长叹:“儿啊,朝廷大事,圣上旨意,岂是我一个游击能左右的?”

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上人沦为奴婢,后来他还派人去江宁打探过,得知景晴竟被江宁节度使唐家卖进青楼为清倌人,心如刀割,肝肠寸断。

一曲《凤求凰》抚罢,指间余音犹颤,石韶怔怔望着案上那九霄环佩琴,恍若魂灵出窍。眼前浮起景家被抄那日——景晴一身素白绫裙,青丝微乱,被虎狼般的官差押出大门。她步履踉跄间发现了他注视的身影,于是将发间一支玉簪扔在了地上,“铮”地一声脆响,断作两截,恰似未及出口的诀别。

“晴妹妹……”石韶喉间滚出几声呜咽,一滴浊泪“啪嗒”坠在琴面上,竟似景家被抄那日的玉簪碎裂之音。

他踉跄起身,踱至粉墙边,痴望墙上一幅自绘的美人图——画中景晴低眉信手,正抚瑶琴,衣袂翩然若飞。画角题着一行小楷,墨痕已旧,乃是:“一曲清商与卿和,满庭芳菲共景晴!”

然而,此刻石韶口中却低声吟道:“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他又想到如今父亲石骁也遭祸了,石家多半要步景家后尘,要被抄家,而自己珍爱的九霄环佩琴,怕是要充入官库了。

窗外风声凄厉,仿佛在嘲笑他的无能为力。

想到此处,石韶陡然扑回琴案,将九霄环佩琴搂入怀中。琴木冷硬,却偏生透出丝缕暖意。

忽又想起《诗经》里“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之句。可如今琴虽在,心上人却早已不在,且要家破亲离了,这茫茫人世,何来静好?

石韶颤抖着手,放下九霄环佩琴,再次拨动琴弦,这次弹的是自己曾经谱给景晴的曲子,没有名字,只是将满腔相思、愤懑、无奈都倾注其中。

琴音如泣如诉,与窗外的风声绞作一处,呜呜咽咽,似孤魂夜哭,恨海难填。

正在这时,石韶听到窗外传来一阵阵惊叫的声音。

紧接着,一个丫鬟急匆匆跑进听琴斋,对石韶道:“大爷,不好了,官兵来抄家了……”

尽管对此早有心理准备,石韶闻言还是猛然一惊。

愣了一会子后,石韶又发狠似的拨动起了琴弦,这次弹的却是《广陵散》,金戈铁马之音在指下迸发,仿佛要斩断这无常世道。

此时,姜念携司徒靖,率领百余名官兵,来到石宅抄家。

纷乱之中,姜念在一些官兵的护卫下步入内宅,忽闻一阵琴声飘来。那琴声初如金戈铁马,继而似杜鹃啼血,竟似将抄家的喧嚣都压了下去。

姜念不由被吸引,循着琴声来到听琴斋,见一个白衣书生正襟危坐,在琴案边抚琴,清瘦的脸上苍白如纸。

官兵们要上前拿人,姜念却摆手止住,竟立在门口静静聆听。

琴声越发激越,仿佛在诉说着家破人亡之痛。

待最后一音余韵散尽,石韶才缓缓抬头,对着门口立着的身着侍卫冠服的年轻官员,凄惨一笑。

姜念问道:“你是何人?”

石韶也不起身,坐着坦然道:“石韶。”

姜念又问:“你便是石骁的嫡子?”

石韶默默点头,反问:“你又是何人?”

姜念也坦然道:“我乃御前侍卫姜念,亦是奉旨钦差。”

石韶道:“原来你便是姜钦差。”

姜念迈步近前,目光被案上那张古琴吸引。但见琴身漆黑如墨,却泛着紫色幽光,不由心头一震。

“这是何琴?”姜念忍不住问道。

石韶轻抚琴身:“此乃九霄环佩。”

“可是唐代雷威所制?”姜念追问,眼中闪着异样的光彩。

石韶略显诧异:“大人竟识得此琴?”

“可是真品?”姜念又问。

石韶这个琴痴竟为姜念解说了起来:“此琴确为雷威真品,琴背有‘九霄环佩'篆书……”

九霄环佩琴,在姜念的前世,可是大名鼎鼎,连不关注古琴的姜念都有所了解。

没想到今日竟在此见到这传世珍宝。

九霄环佩琴为唐代雷琴,在姜念的前世,因雍正帝不喜古琴,雍正朝宫廷档案未见记载九霄环佩琴。而乾隆帝喜爱古琴,乾隆时期宫廷收录了几张九霄环佩琴。

石韶持有的这张九霄环佩琴,未被战乱破坏,也未过度使用,且经过修缮,可正常弹奏,音色苍古松透,符合如今文人的审美需求。在如今的大庆,民间已有成熟的古琴修缮技艺,如补漆、修整岳山、更换琴弦……

姜念可是早想送一张很好的古琴给妻子元春,只是一直未寻到,这回可巧了,竟遇上了九霄环佩琴。

虽则姜念抄家从不贪墨,此番查禁罗教,各种抄家,他也没打算贪墨,但他还是决定要将眼前的这张九霄环佩琴据为己有,大不了直接开口找泰顺帝要就是了。

姜念命官兵将石骁拿下,自己走到琴案边,弯腰试拨了琴弦,果然音色苍古松透,非同凡响。

姜念随即命官兵小心包裹九霄环佩琴。

石韶的目光黏在琴上,似有万般不舍,暗自感叹:“这张九霄环佩,终究要被查抄了!”

姜念在书房内细细查看,除却九霄环佩琴外,另有几张古琴陈列在琴架上。一张蕉叶式,琴身泛着淡淡的琥珀色;一张连珠式,琴尾雕着精美的缠枝纹;还有一张仲尼式,琴面已现出细密的断纹……虽都不是凡品,却远不及九霄环佩琴的珍稀。

正欲转身,忽见墙上悬着一幅画。画中一位妙龄女子低眉信手,正抚瑶琴。画角题着一行小楷“一曲清商与卿和,满庭芳菲共景晴”。

“景晴?”

姜念一怔,转身问石韶:“你认识原苏州知府景昀端的女儿?”

石韶身子微微一颤,眼中泛起一层薄雾:“她是……我的……我们曾彼此爱慕。可惜她家遭难,如今我家也遭了难……”话未说完,已哽住了喉。

姜念凝视着画中女子,虽只是水墨勾勒,却也能看出与景晴有几分相似。

好在,他知道景晴做他妾室时,确是完璧之身。像景晴这样的官宦小姐,大家闺秀,即便与石韶两情相悦,也不会在婚前轻易做出越礼之事。

姜念心中暗叹:“这位石公子还不知道,景晴已是我的妾室。而现在,连他珍藏的九霄环佩琴,也要归我了。”

他没打算将景晴是他妾室之事告知石韶,毕竟他与石韶无冤无仇,石韶已够凄惨,何必落井下石?

此事,不能说姜念有错,也不能说石韶有错,怪气运吧!

对人而言,气运是很重要的。有的人一出身就大富大贵,人生的起点是别人奋斗一辈子都达不到的终点;有的人一个月赚的钱,是别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有的人哪怕勉力奋进,也不能成功……

姜念无意中纳了景晴为妾,而曾与景晴彼此相爱的石韶,本人分明没犯什么错,用功读书,才华横溢,却落到如今这般凄惨的下场。

因得知了石韶与景晴曾互相爱慕,姜念特意现场监视官兵们查抄石韶的书房,抄出了几封景晴曾写给石韶的花笺,上面字迹清晰。姜念细读,但觉字里行间尽是相思之意,虽无半点狎昵之词,却也能感受到二人当年的情意。

姜念决定将那幅景晴图及这几封花笺都截下,回头送给景晴。不知景晴见到这些东西会作何感想?

……

……

已是掌灯时分。

普济禅寺附近的山下客栈已点起了灯火。

丁婉芳正待在邢岫烟的房里,与邢岫烟一同等候姜念归来。

忽听外头靴声囊囊,有人隔着窗户道:“大人回客栈了!”

邢岫烟忙携着丁婉芳,往姜念住的上房去。

丁婉芳脚步虚浮,似个纸糊的人儿。

姜念正解着披风,抬眼忽见丁婉芳来了,两道剑眉微微一蹙。

丁婉芳“扑通”跪倒在地,连叩三个响头。白玉般的额角沾了灰土,带着哭腔道:“求钦差大人开恩!饶了我父亲性命,莫要查抄丁家!我情愿终身侍奉大人,便是当个粗使丫头也甘愿……”话音未落,又俯身要拜。

邢岫烟见丁婉芳眼下苦苦哀求的样子,对比着那日丁婉芳冷着脸来见姜念的模样,不由得暗自感叹世事变幻。

姜念侧身避开丁婉芳的跪拜,淡淡道:“姑娘请起。圣旨已下,抚台大人亲查此案,已非我能左右。姑娘请回吧。”

丁婉芳还要再求,却见姜念已转身去解披风。

邢岫烟见状,连忙上前接过披风,又为姜念斟了杯热茶。

丁婉芳知道无望,只得含泪告退。临去时那一眼,恰似寒塘渡鹤影,幽幽怨怨的眸光扫过姜念侧脸,被邢岫烟瞧个正着。

待丁婉芳走后,邢岫烟轻手轻脚地服侍姜念洗脸更衣,随即为姜念摆上了晚饭。

邢岫烟看着姜念用晚饭,但见烛光下他的侧脸棱角分明,更显得英气逼人,不由看得痴了。

原来,自那晚邢岫烟在玄墓山初见姜念,姜念挥刀斩断贼人手臂救她的英姿,就深深刻在了她心里。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她深刻见识到了他的年轻有为,对外威风凛凛,对她则显得体贴。情不自禁,一颗少女的芳心,便似已许给他了。

“邢姑娘?”姜念忽然抬头,“你怎么了?脸这样红。”

邢岫烟这才惊觉自己竟盯着他出神,顿时羞得耳根发烫。

姜念轻笑一声:“可是累了?早些回房歇息吧。”

“不……不累。”邢岫烟声如蚊蚋,心中悄悄想着:“若是进了京,不是去投靠荣国府那与我不亲的姑姑,而是能留在他身边,那该多好……”

这念头一起,她自己都吓了一跳,忙借着添茶的由头背过身去,生怕被看出心事,却不知那红透的耳根和微颤的手指,已将少女情怀暴露无遗。

姜念见她如此情状,心中已猜着几分。只是顾及女儿家脸面,佯装不知,转而与邢岫烟说起即将离开苏州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