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吾父耶和华 > 第52章 教会分裂简述

吾父耶和华 第52章 教会分裂简述

作者:千翅万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3: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复活节斋期长达四十天,耶路撒冷人来人往,在虔诚的日子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但仅是两百多公里外,在这神圣的日子里,战争却未止息,而是不断厮杀着。

但要说多残酷,与后世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

这个时代的战争,本就与季节密切相关。

许多时候,战争双方,都要挑好日子,才能出兵,要么是己方粮食充足,要么是想着就食于敌。

因此一年到头365天,基本上也就那三四个月会开战,而这三四个月里,真正厮杀的日子,通常也就几天到二十几天。

再加上这年头,大多数时间一场混战,也死不了几个人,大家还想着抓俘虏换赎金。

因此大多数地区的大多数战争,都表现的犹如正常社会秩序的一部分。

不过、耶路撒冷与埃及之间,却已经不属于这大多数地区、大多数战争了。

在双方都建设了职业兵团,能够维持全年脱产作战的状况下,战争的血腥味也尤为浓厚起来。

尤其是在西奈半岛这片连通亚非大陆的荒野上。

西奈半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也有几百公里纵横。

数千人洒在这苍茫大地上,便连点灰尘都掀不动。

可说到底,西奈半岛上能驻扎军队的地方,就那么多,因此战争的意义也就成了要去争夺更多的绿洲,从而将战线推到能威胁敌方核心地区的位置。

要么是耶路撒冷的士兵越过苏伊士地峡,要么是埃及的八团战士推进到死海沿岸,打破彼此政权的岁月安好。

傍晚,风卷着尘土,军营里的士兵,团坐在一块,火堆在一旁劈啪作响。

在他们的身前,则是一位神父,身披灰褐色法衣,手持十字架,面色说不出的别扭。

至于别扭的原因也简单。

他一个科普特正教的神父,哪晓得罗马教会的圣歌怎么唱?

现如今,埃及的上层确实是实用主义者。

换句话说,就是在天主教神职者不够用的情况下,八团的将军们,丝毫不在意罗马的意见,直接赶鸭子上架,在埃及本地抓他们这些科普特正教的神父,来军队给士兵们做思想工作。

像他申努达这样的科普特神父,就被抓过来和这群士兵们混一起,按照上面的说法,这叫做要用虔诚的信仰,鼓舞士兵勇猛作战。

但这样真的行吗?

不是,虽然说他们被称为科普特正教,或者说东方正教会,但终究不是东正教。

他们和天主教自打公元451年的迦克墩会议会议,就已经分道扬镳了。

之后的这几百年里,不说天天想着就一定要致对方于死地吧,但也绝对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这个事情,其实很有说法。

同其他宗教不同,基督教从建设之初,就表现出了高度的组织性,有着迫切的传教欲求。

这其实是其他宗教所难以追赶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传教也好,文化的传播也罢,其实都是一种自我复制。

就犹如基因一般,放弃自我复制的基因或文化,根本无法流传下去。

而随着文化的传播,不断的自我复制,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如基因一般因为不断的混杂进其他文化的要素,加上复制过程中的失真造成突变。

再加上各种政治、经济因素的混杂,在基督教早期,地方教会有着极大自主权限的情况下,势必的对教义的理解产生重大偏差。

对于一个强调自己掌握真理的宗教来说,一旦出现不同地方教会教义不同的情况,势必会让信众产生迷茫。

毕竟真理只有一个,可教会的说法却那么多,如此一来必然影响自身权威。

如果是犹太教那种自敛封闭的宗教也就罢了,大可以闭上眼装瞎。

可偏偏基督教又强调自己的普世性质。

因此在解答真理这个问题上,对古代的基督教来说没有退避可言。

通过一次次的大公会议,基督教中的某些教派宣布自己为正统,从而与那些同自己似是而非的教派割席。

如果不是细致去区分的话,很多人更本没法区分什么叫“东正教”、什么叫“东方正教会”、什么叫“东方教会”……

只要将那些似是而非的教派打为异端,让信众认为追随那些“坏”教派势必上不了天堂,自然就能规避信众迷茫的问题。

捋一遍就清楚,在公元325年,第一次尼西亚会议,确立了耶稣与圣父同志,即为“真正的神”,从而将神人两立的阿里乌斯派打为异端(从太平天国认为,父是父、子是子、父子非一体的理念来说,太平天国其实颇有阿里乌斯派味道)。

而后,431年以弗所会议,在这之前,基督教内部出现对耶稣母亲玛利亚的崇拜,但有关玛利亚具体是什么地位,却发生分歧。

在这次会议中,会议谴责聂斯脱利的教义是错误的,裁定耶稣是一个位格,而非两个独立的位格,并将圣母玛利亚抬高到“神之母”而非“救世主之母”的位格。

这造成了聂斯脱利派与会议的取胜者脱离,在这次会议中支持聂斯脱利派的教会,后续基本就演变为了【东方教会】,其中著名的东方亚述教会,在后续传入唐朝后,被称之为【景教】。

再之后就到了451年的迦克墩会议,关于耶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神还是人,产生了至少三个分歧。

分别是基督二性论、合性论、一性论。

简化理解比喻一下,如果说神性是火,人性是铁。

二性论代表着火和铁紧贴但不融合,两个性是共处的。

合性论则意图表达为火已进入铁中,成了“炽热的铁”。

一性论是铁被火烧化了,只剩火了,也就是人性消失。

21世纪的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迦克墩教会】,基本上都是迦克墩会议中,二性论支持者的徒子徒孙。

至于科普特正教为代表的【东方正教会】,则支持合性论。

这三个观点的教派,基本上互相指认彼此为异端,但他们却又同时都承认三位一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