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对外标准输出

非洲创业实录 第一百三十四章 对外标准输出

作者:恶的呃呃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等到东非在玻利维亚的军事基地正式落成,南美南部七国,包括玻利维亚,秘鲁,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巴西,都将在东非的军事辐射范围之内。

单单是这七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就接近一千五百万平方公里,几乎占据南美面积的绝大部分,比东非本土还要大一些,人口也有五六千万之多,这还没有考虑到东非影响比较深的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

1929年,这两个国家的人口之和,大约也有一千万左右,委内瑞拉大约三百多万,而哥伦比亚可能有七百万,因此,东非能影响约七千万人口的南美市场。

当然,这将近七千万人口的市场,自然不是东非一家独占,其他国家也有份,比如,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但是,东非肯定要占最大的一份。

尤其是玻利维亚被东非控制以后,其他国家在南美几乎不可能竞争的过东非,经济势力范围加军事辐射范围,东非都已经在南美一家独大,这也意味着美国的“门罗主义”失败了一半。

美国门罗主义的口号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现在,东非强插一手,几乎大半个南美,都很难再受美国的摆布。

1904年,当时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宣称,拉美国家“如果胡作非为,或者软弱无能,致使文明社会的联系全都松掉,那么到头来就需要有一个文明国家对它干涉,而美国不能忽视它在西半球的责任”。

这项主张被称为罗斯福推论,它也表明了美国政府进一步强化“门罗主义”,从而彻底将整个拉丁美洲视为美国“后花园”的决心。

根据罗斯福推论,美国就可以直接干预和插手拉美国家的事务,并且成为“拉美警察”。

但是,现在这条“门罗主义”新的补充内容,也就是罗斯福推论,基本上名存实亡,尤其是南美地区,主要国家未来的走向,更重要的是看东非的脸色。

任何违背东非政府意愿,或者阳奉阴违的南美国家,他们在国际事务参与和选择上,如果不考虑和顺应东非的态度,那东非的“铁拳”,显然比美国的言语威胁更有威慑力。

而美国的势力则进一步退缩到巴拿马运河在内的北部地区,也就是北美。

……

莱茵市。

玻利维亚成为东非的半殖民地,对于莱茵帝国政府而言,可谓是一个巨大的胜利,东非政府为此举行了专门的会议,以图进一步加强帝国对南美市场资源的控制。

东非商务部部长汉斯莱顿兴奋的说道:“通过这次玻利维亚和巴拉圭战争,南美大部分地区,都将笼罩在帝国经济版图之内,让我们同其他列强对南美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这将为帝国开拓至少千万级别人口的新市场,有效缓解如今帝国所面对国际工业产量过剩的危机。”

“我建议,立刻开启和玻利维亚等国家新一轮的经济合作,输出帝国的技术标准,至少在乌拉圭,巴拉圭,玻利维亚三国,率先将他们的交通,能源,工业,农业等和帝国市场接轨。”

铁道部自然对此大为支持,威尔斯说道:“如今,我们已经立项了亚松森—利马铁路,但是,这远远不够,过去南美地区的铁路,几乎以英国和美国标准为主。”

“而帝国在铁路标准对外输出上,不尽人意,除了我们的殖民地以外,主要是北非和西非的一些国家,完全采纳帝国标准,其他地区和国家只有零星分布。”

其他地区和国家,主要指的就是远东帝国,中东,达尔马提亚等,这些地区和国家,虽然也有东非建设的铁路,但却并非主流。

就比如远东帝国,其铁路总里程,大约为一万四千公里,而按照东非标准建设的铁路仅有三百多公里长的胶徐铁路。

胶徐铁路建设于一战时期,因为此前,汴洛铁路,并且计划并入陇海线,而当时开封到徐州的铁路已经在建,并且终点选在海州,胶州市政府和商业人士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于是集资筹建了胶徐铁路。

同时,这条铁路和东非本土铁路还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那就是胶徐铁路严格意义上属于“三轨铁路”,多加了一条铁轨,从而在可以运行东非机车的基础上,兼容标准轨距。

中东地区的东非标准铁路,典型当属巴格达—巴士拉铁路,这条铁路倒是严格按照东非标准设计,但是巴士拉铁路建设之初,就是为了不和柏林—巴格达铁路并轨,否则当时英国根本不可能允许这条铁路建成。

当然,东非也倾向于不让巴格达铁路和巴士拉铁路贯通,毕竟东非也不乐意德国将势力延伸到波斯湾沿岸。

至于达尔马提亚王国铁路,就完全是一笔烂账了,当时奥匈帝国政府对达尔马提亚并不重视,并无铁路建设计划,加上奥匈帝国本身铁路系统就比较混乱,所以让东非企业钻了空子。

这些铁路建设,无疑都对区域铁路影响有限,就比如达尔马提亚铁路,未来如果奥匈帝国能一直维持下去的话,必然会逐步统一国内的铁路标准。

胶徐铁路未来则要远东帝国政府的态度,虽然是一条宽轨铁路,但是同时兼容标准轨距,是否拆除和改造,也不是东非能决定的。

事实上,东非一直都对在远东帝国建设铁路并不上心,胶徐铁路能完工,主要是两国民间合作,如果东非政府下场的话,那早在上个世纪就推动淮海地区的铁路建设了,而不是一直等到一战时期,才在远东帝国建设一条只有三百多公里的胶徐铁路。

当然,东非铁路标准的对外输出,也并非只有这么一点成绩,比如东非的殖民地,必然完全和本土接轨。

除此外,阿比西尼亚帝国,达尔富尔,南德意志王国,比属刚果,这几个地区和国家,别看数量不多,但是他们的面积可不小。

阿比西尼亚帝国虽然只有二十多万平方公里,但是人口却高达一千多万,达尔富尔的面积接近六十万平方公里,南德意志王国更是有近两百万平方公里国土,比属刚果也有二十多万平方公里。

单单是这四个国家和地区的面积,大约就三百多万平方公里,且他们的铁路标准完全按照东非标准建设。

算上东非本土和殖民地,以及其他地区,也就是说东非铁路标准,覆盖的面积大约为两千多万平方公里。

同时,随着东非国力的日益强盛,东非对外铁路标准输出,依旧呈现上升趋势,就比如中东,北非,西非,南美这些地区,近些年都在增长。

不过,威尔斯显然并不满足于此,他说道:“帝国铁路标准,如今和英国标准,差距依旧很大,而现在正是我们抢占国际市场的良机,尤其是在帝国铁路技术,领先国际的状态下,我们更应该加快对外铁路技术的输出。”

“尤其是南美洲这种铁路标准比较混乱,且铁路线路比较少的国家,只要我们能把握这次机会,未来就可以占据大量市场。”

南美洲各国,除了阿根廷以外,大部分国家的铁路建设极其落后,就比如玻利维亚。

其国内铁路仅有两千多公里,而且多为窄轨和米轨,连轨距都不统一,而且本就稀缺的铁路,基本分布在西部。

要知道光是东非准备建设的亚松森—利马铁路,在玻利维亚境内长度就接近一千公里,这条铁路完工,就约等于现在玻利维亚全国铁路的一半,而东非后续在玻利维亚,显然不仅仅只建设这一条铁路。

就比如玻利维亚的铁矿区,位于和巴西接壤的东北部,后续东非肯定会单独建设一条铁路线,对当地资源进行开发。

除此外,亚松森—利马铁路,覆盖巴拉圭,玻利维亚和秘鲁三个国家,而智利这个矿产大国,东非怎么可能会忽视,所以未来,东非必然要主导建设一条玻利维亚和智利的铁路,加强和智利的贸易和联系。

这三条铁路建设完工后,东非标准铁路,就将彻底超过现在玻利维亚铁路总里程,成为玻利维亚铁路的主流。

而这三条铁路,还不是东非政府对玻利维亚铁路规划的全部,威尔斯说道:“在政府的预期里,玻利维亚经济,未来要和帝国接轨。”

“而这也就意味着,玻利维亚的经济重心,从西部太平洋方向,向东部转移,而玻利维亚东部,本身地形开阔,适合铁路等交通建设。”

“玻利维亚从地图上看来很小,但它的实际面积,却也有一百万平方公里,这几乎和东非高原相当,比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要大的多,加上玻利维亚本身处在南美腹地,和多国接壤,所以,玻利维亚的铁路市场潜力巨大。”

玻利维亚,巴拉圭在地图上确实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国土面积小,但这是因为参照物形成的视觉差异。

不提阿根廷,巴西这些大国,就是秘鲁的国土都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智利地形狭长,却也有七十多万平方公里,在这些国家的衬托下,玻利维亚和巴拉圭看起来不大。

可就算巴拉圭,它的面积也就比法国小了几万平方公里,巴拉圭四十八万平方公里,而法国也就五十万平方公里出头,玻利维亚一百万平方公里面积,放在欧洲,更是绝对算的国土面积大国,仅在苏联之后。

一百万平方公里,就已经比两个黄淮海大平原还要大。

所以威尔斯说道:“只要能够利用好,玻利维亚和巴拉圭,在南美腹地形成一个统一标准的铁路网,这对于加强帝国和南美各国的贸易,大有好处。”

“尤其是如今,世界经济危机形势下,这有利于我国铁路和钢铁等行业的对外出口工作开展,从而拉动帝国经济突出重围。”

“而且,南美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它的潜力远不止于此,随着日后开发和人口增长,将成为帝国经济稳固的双翼之一。”

东非的全球战略中也有“双翼齐飞”设想,这个双翼有两种解释,一个是指印度洋和南大西洋,第二种解释则是南洋和南美,这些年东非的军事和经济扩张也证明了东非在这方面的努力。

弗里德里希皇储对威尔斯和汉斯莱顿的提议表示了认同:“南美对帝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当下,新一轮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大背景下。”

“除了战争以外,各国很难向外开拓新的战争,此前,我们参与巴拉圭和玻利维亚的战争就是如此,这场战争,打开了我们在经济危机中突围的一个缺口。”

“不过,想要保证胜利果实,也要防止其他国家的反扑,尤其是美国和英国,如今,美国虽然经济崩溃,但这也意味着美国很有可能变得危险。”

这并非危言耸听,毕竟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尤其是那些工业国,他们在应对经济危机的时候,有很大概率走向军事扩张道路。

前世,美国最终依靠改革,还有二战的机遇最终平稳落地,但是谁能保证本时空,美国国内不会走向战争的歧途,尤其是在东非现在强行瓜分掉南美市场之后,这必然会让美国经济比前世更加困难。

美国尚且如此,世界其他各国就更不用多说了,东非现在能够独善其身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一战后,不断蚕食和开拓新的经济势力范围,配合本国经济调整,才勉强不受影响。

之所以,拿美国和东非对比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就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东非的国际形象而言,东非明显是一个更有“侵略性”,更“野蛮”的国家,而美国现在还真就是“白莲花”。

所以,如果不是此前东非的提前调整,而美国和东非同时爆发经济危机的话,那其他国家恐怕更愿意相信东非会发动战争,从而转嫁危机。

弗里德里希接着说道:“现在,我们已经奠定了在南美市场的优势,应该乘胜追击,从而彻底让玻利维亚,在经济,交通,军事等等领域,成为帝国的附庸,所以,政府要加快制定,玻利维亚的经济开发政策。其中,铁路建设和军事部署放在首位,加快对南美市场的开发。”

羊毛出在羊身上,东非对玻利维亚接下来的经济建设,必然要玻利维亚承担大部分,至于玻利维亚没钱这个问题,也不需要过多考虑,毕竟玻利维亚本身就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