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一百二十九章 伦敦外商

非洲创业实录 第一百二十九章 伦敦外商

作者:恶的呃呃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1929年10月。

美国的经济危机终究还是传导到世界其他地区,首先受到影响的是英国,这并不出人意料,英国经济和美国关联性强,所以当美国经济发生危机时,必然会优先波及到英国。

长期以来,美国都是英国的第一大贸易国,美国的工业制成品和农业产品大量向英国及其殖民地输出,反过来英国则向美国输出技术,资本,同时作为世界第一殖民大国,英国的农矿原材料也大量卖到美国。

此时美国和英国的关系,十分类似前世美国和远东帝国的关系,只不过现在美国是工业生产国,英国是消费国,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工业崩溃,英国自然跟着倒霉。

金融方面,英国在美国投资最多,现在美国金融业崩溃,英国股市,银行等金融机构因为资金链断裂也纷纷破产倒闭。

工业方面,美国工厂大量破产,缩减产能,上游的众多英国原材料供应企业拿不到订单,经营陷入困难。

现在,英国的情况很糟糕,但事实上,英国经济上的困难并不是“突如其来”,而是“雪上加霜”。

自从一战结束后,整个二十年代,英国经济都处于“疲软”状态,一直到经济危机爆发前,英国经济都没有恢复到一战前水平。

英国的工业极度依赖传统工业,比如煤炭,钢铁,纺织和造船等产业,但是,可想而知,随着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尤其东非,美国和德国工业的发展,昔日英国引以为豪的传统工业也已经彻底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只能通过殖民地和贸易保护,维持苟延残喘的状态罢了。

所以说,经济危机的到来,是对英国本就萧瑟经济的雪上加雪。

伦敦街头的咖啡馆里。

“英国经济彻底没救了,之前的近十年里,虽然也不行,但好歹在缓慢恢复,现在街头上已经出现了大量失业人员,再过几个月,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利伯维尔伦敦商会的会长德里曼,躺在靠椅上感慨说。

“现在英国的生意不好做,昨天就有三位伦敦客户破产了,我们厂的订单也直接完蛋了。”

利伯维尔是东非加蓬省省会,作为东非西海岸城市,天然重视大西洋沿岸国家的贸易。

不过利伯维尔伦敦商会,算是东非人在伦敦创建的一个比较年轻的组织,三年前才正式创建,毕竟东非在一战前才正式入主加蓬。

而一直到北方铁路彻底贯通东非东西海岸之后,加蓬省的人口才开始大规模增长,但和东非其他区域的差距依旧十分巨大。

不过,利伯维尔也并非没有优势,作为东非西北重要港口城市,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利伯维尔市优先发展和西欧,北美地区的贸易,也就是北大西洋沿岸国家和地区的贸易。

而刚刚成立三年的利伯维尔伦敦商会,现在就碰到了英国的经济危机,这对于会长德里曼自然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消息。

他对面坐着的卡宾达英国贸易协会理事坦博尔,一边品鉴着杯子里的咖啡,一边听着德里曼诉苦。

“唉,日子不好过啊!”德里曼叹了口气问道:“坦博尔先生,你们卡宾达英国贸易协会在伦敦的历史比我们久的多,经验更加丰富,这次危机爆发,你们就不担心么?”

坦博尔倒是气定神闲的样子,这让德里曼以为他胸有成竹。

不过,只听坦博尔说道:“我们哪有什么经验,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什么狗屁经济学,经济专家,他们这些专业人士都起不到作用,我们这种粗鄙的商人能有什么解决之道。”

“这个时候,还不如多花点钱,贿赂英国的官员,让他们给我们多开点绿灯,拿到政府的一些项目和订单,反而更可靠一些,毕竟经济是不确定性的,政治却是很稳固的。”

听到这里,德里曼就有些无语了,他当然也想找路子,可也要知道门在哪里啊!

他对坦博尔说道:“坦博尔先生,你也不是不知道,我们利伯维尔市成立都没有多少年,利伯维尔商会更是只有三年的历史,和你们卡宾达英国贸易协会完全没法比。”

“就经济上而言,卡宾达在帝国,那是妥妥的大城市,所以贵协会里,那基本都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而我们利伯维尔,也就傍着个加蓬省会的名头,可实际上加蓬全省人口,恐怕都比卡宾达一市多不了多少,经济,工业等方面,二者更是天差地别。”

“所以,卡宾达英国贸易协会有能力和资本在英国混的风生水起,打通各种关节,像您这种理事,更是许多英国权贵的座上宾。”

“而我,虽然挂着一个利伯维尔伦敦商会会长的名头,但实际上许多人可能连利伯维尔在哪里都不知道,能接触的英国官员,更是寥寥无几。”

卡宾达英国贸易协会和利伯维尔伦敦商会,二者完全就不在一个层面上,所以哪怕坦博尔这个协会理事,他所掌握的资源和人脉,都是利伯维尔伦敦商会所无法企及的。

说到底,还是利伯维尔这座城市的底蕴不足,利伯维尔算是东非最年轻的省会城市之一,虽然近些年经济增长很快,可和卡宾达这种东非大城市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卡宾达可是东非西海岸的领头羊之一,只有罗安达能和卡宾达一较高下,而利伯维尔别说和这两个“大佬”相提并论,就是和洛比托,本格拉,索约等等都有一定差距。

其经济可能也就比西南地区的温得和克强上一个级别,温得和克是东非西南省的省会,不过东非西南省的条件根本不适合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开发,而温得和克更是一座内陆城市,自然也没有多少经济体量。

坦博尔说道:“好了,你在怎么和我诉苦,我也无能为力,如果是放在平时,我或许可以借助人脉,帮你拉拉订单和生意,但是现在,英国的经济已经完蛋了,市场上狼多肉少,根本不可能多匀出更多的资源。”

“你要是听我一句劝,那就赶快让你们商会的成员断尾求生吧!现在不跑,等伦敦经济彻底崩盘,想捞回一些本金恐怕都是千难万难。”

“至于,那些投资伦敦股市的,完全没救了,话说,你应该没有这么干吧?”

坦博尔的话,可谓一根利剑狠狠的刺在德里曼心头上,他嘴角都变成了苦瓜状,有些结结巴巴的说:“唉,你不提还好,本来我都已经被这几天的坏消息,遗忘了这件伤心事。”

“之前,伦敦股市形势一片大好,加上国内股市那个鬼样子,我就多少心动,也投了不少,结果全打了水漂,现在一想起来,还不如投到罗安达股市里,这样总不至于把本金都亏进去。”

听完他的“悲惨”遭遇,坦博尔反而没有像之前那样气定神闲下去,也是轻叹了一口气说:“这也怨不得你,就此前伦敦还有纽约的股市,任谁看了都不可能不红眼,但事实证明,这种异常的繁荣,只不过是一场庞大的骗局,我也亏了一些,不过,好在我每天忙的事不少,所以没有花太多精力在股市上。”

“毕竟股票这种东西,如果不能时刻盯着,很难让人放心,没想到这反而成了我逃过一劫的原因,真是天意难测。”

“我们协会的不少人,直接血本无归,听说还有几个加入了天台大军,和他们相比,我们无非就是现在挣不到钱,还能坐在这里喝咖啡,已经算的上万幸了。”

德里曼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说:“确实是这个道理,幸好我还是以实业为主,虽然现在实业不好做,但也比炒股的那些人强太多。”

坦博尔说:“你做的是木材生意,这次受到的影响应该不是最大,如果资金充裕,完全可以等到危机风头过去,再慢慢出货,毕竟木材这种东西的保质期长。”

“不过,最好的办法,还是要打通销路,最好能和那些高档家具,建材厂商建立起稳妥的联系,现在在英国,也只有富人手里有闲钱消费了。”

英国的社会分化十分严重,财富聚集在少数人手中,尤其是经济危机爆发后,英国中产大规模破产或者收入减少后,但涉及到富人群体,那就绕不开和英国上层社会,比如大资本家,贵族,官员打交道,这也是坦博尔为什么劝说德里曼贿赂英国官员的原因。

不过,想做到这一点也很难,毕竟英国官员有多贪婪,坦博尔可是有着深刻的体验,在他曾经还是和德里曼一样“弱小”的时候,可没有少吃亏。

德里曼有些摆烂的说道:“还是算了吧!我感觉现在还是做国内的生意更保险,英国的竞争压力本来就比国内高太多,当年,我跨海过来,也是带着雄心壮志,但实际上根本没赚多少钱,加上现在经济危机爆发,反而亏了不少。”

“这样一看,国内市场虽然也竞争激烈,但至少稳定性强许多,加上这几年,加蓬省发展的也不差,所以,接下来还是要把精力放在国内。”

按照德里曼的意思,他准备回国发展,坦博尔问道:“如果你打算离开的话,那利伯维尔商会怎么办,你可是会长?”

德里曼幽幽说道:“还能怎么办,本来这个商会破事就多,和你们卡宾达英国贸易协会完全比不了,就是个草台班子,为了这个商会,没少折腾我的个人精力,现在看来,这几年完全就是浪费时间。”

坦博尔问:“这么说,你打算彻底放弃海外的生意了?”

德里曼说道:“如今的经济形势,如果没有资本和人脉,这种发达海外市场根本就混不下去,当初我如果跑到南美,说不定还能混个人样,毕竟,在伦敦,我就是个无名小商人,但是在那些落后地区,我怎么也算的上是苏联人口中的‘资本家’。”

“我就有一个同行,在阿根廷发了财,他当年还劝我说,伦敦虽然发达,但终究不是我们这种人能混迹开来的,还不如到一些比较有市场前景的小国发展。”

“现在证明,他的话是对的,阿根廷人的消费水平完全不比英国人差,我们到了那里还能成为座上宾,遇到麻烦,政府还能提供帮助,反而在伦敦,我低声下气也很难赚到钱。”

“所以,这次我打算把英国的资产出手以后,回国调整一番,以后这个地方,就再也不来了。”

事实上,德里曼在经济危机前,终归还是赚了一点钱,但经济危机后,全赔了进去,这也彻底消弭了他的心气。

坦博尔只能说道:“那我只能祝你好运了,以后,说不定你还能再东山再起,至少现在待在伦敦确实如履薄冰。”

德里曼说道:“那我也祝你以后在英国的生意顺风顺水吧!这次离开,以后可能都很难再见面了,而且我早就想说了,英国的厨子是真没水平,他们这么多殖民地,难道连一本像样的菜谱都抢不到么!”

临别时,德里曼自带幽默的贬低了一下英国的食物,至少在伦敦这几年,德里曼感觉自己瘦了不少。

……

英国的经济危机爆发和美国经济有着密切联系,毕竟两个国家之间的联系太深。

这种联系不仅仅是经济层面,还包括文化,历史,地理,人脉等等层面。

文化上,美国和英国同源同种,所以英国人和美国人交流,或者到对方国家生活,投资,建厂,旅游……完全没有不适感,历史上,美国是曾经英国的殖民地,虽然美国早已经独立,但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地理上,两个国家只隔着大西洋,在这个海运为主的年代,贸易往来十分便利,人脉……

因此,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英国人根本不可能幸免,一定会受到影响。

而东非也有类似关系的国家,那就是德国和奥地利,如今德国和东非的经济危机还没有爆发,但是奥地利为主的奥匈帝国却在劫难逃。

1929年10月27日。

在继纽约和伦敦股市暴雷后,维也纳不负众望,再一次成为了欧洲大陆金融行业危机的风暴中心,领先巴黎,柏林,法兰克福等城市,首先受到经济危机的波及。

从19世纪以来,维也纳就堪称欧洲经济危机的“先导”,就比如1873年经济危机,就是维也纳最先爆发,而维也纳之所以总是身先士卒的原因,就在于奥匈帝国经济的脆弱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