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一百二十七章 英国的农业

非洲创业实录 第一百二十七章 英国的农业

作者:恶的呃呃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一战结束以来,国际粮食市场就一直处于低迷状态,陷入了长期萧条之中,仅以小麦为例,从一战结束到如今,近十年时间,国际市场的小麦价格已经跌破了百分之六十,换句话说,农业萧条比本轮经济危机发生的时间要早的多。

20世纪20年代,全世界的机械化水平都大幅提高,农药化肥产量激增,还有农业技术进步和提高等等,是导致世界粮食产量过剩的重要原因。

然后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还有列强的土地开发,也进一步加剧国际农业市场的竞争,众所周知,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而二三十年过去,这些被各国吞并和侵略的地区,情况也发生了极大改变。

这个过程对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当地的民众确实是一场灾难,但同时瓦解了这些地区原本落后的自然经济,带来了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先进的农业技术。

以东非举例,原本东非这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如果放在土著手里,可能依旧维系着采集和狩猎的原始经济模式,如今在东非的改造下,却变成了世界上耕地最多的地区,粮食产量更是翻了不知道多少倍。

不仅能供应东非本国近两亿人口的同时,还能大量对外出口,而这只是东非本土,如今东非海外殖民地也有大量耕地和种植园正在被开辟。

这只是东非一家的情况,像英国和法国这种殖民地大户,也不可能放着殖民地完全不管不问,尤其是英国,光是印度一个区域,这些年增加的粮食和农业产出就超乎想象,这一点从印度已经突破三亿的人口规模就能看出来,而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都已经成为重要的农业产区。

尤其是加拿大,加拿大的农业不管是规模,还是产量都达到一个惊人的程度,在1928年,加拿大的粮食产量排在世界第四的位置,仅次于东非,美国和苏联。

而加拿大更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仅次于东非和美国两个国家,加拿大的粮食产量如此突出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五大湖和北美中央大平原也有加拿大的份,而且这些地方非常适合机械化作业。

所以,加拿大虽然人口不多,却能凭借发达的农业技术,工业能力,优良的自然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支撑本国农业的大规模开发。

因此,英国实际上才是二十年代全球粮食市场长期低迷的罪魁祸首,除了英国本国殖民地以外,像阿根廷这种粮食出口大国,当年也是英国资本培养出来的。

……

“如果英国的殖民地能从世界上消失,那世界农业危机的问题能解决一大半!”

“英国害人不浅,它们才是世界粮食市场长期低迷的罪魁祸首。”

“如果能把加拿大等地区从地图上抹除掉就好了,一千万人口却出产了世界第四多的粮食产量……”

东非农业部的众人,在分析过最新的全世界农业发展调查报告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农业部长芬格尔对弗里德里希皇储说道:“殿下,在目前世界主要农业出口地区中,英国的殖民地几乎都排在前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英国殖民地的农业生产过剩,比我们和美国的性质都要恶劣的多,毕竟东非和美国的人口是实打实的,而英国的众多殖民地,除了印度以外,大部分都是地广人稀的存在。”

东非和美国虽然同样粮食产量过剩,并且在不考虑殖民地因素的情况下,分别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粮食生产国,但是两国的人口也多。

再反观加拿大,澳大利亚……简直就是专门为了推动农业生产过剩而产生的怪物。就加拿大那个粮食产量,加拿大人一天六顿饭都不可能吃的完,这种“毒瘤”存在,世界粮食市场不低迷就奇怪了。

弗里德里希也对如今英帝国殖民地夸张的粮食产量感到惊讶,他说道:“以往,我们一直把美国视为导致世界粮食价格崩溃的主要国家,现在看来,英国才是最应该把黑锅扣死在身上的那个国家。”

“过去我们确实忽视了这些英国殖民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没想到加拿大,澳大利亚,甚至是南非,新西兰这种没多大的殖民地,粮食产量都不容小觑。”

“如果,把英国的所有殖民地算上,再加上他们在半殖民地,还有其他国家操纵的农业,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直到现在,英国依旧能撑起世界霸主的地位。”

“仅仅是靠着粮食这个武器,英国就有能力让全世界农业市场,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东非确实低估了英国这个世界霸主的实力,最近这些年来,英国明面上混的一年不如一年,可如果深挖下去,才能明白英国掌握了全世界多少资源。

就以粮食为例,那些过去不起眼的英国殖民地,它们的粮食产量加在一起,比东非,美国这两个所谓世界农业大国要夸张的多,英国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粮食生产国和第一大粮商。

也不怪东非会忽视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国殖民地,至少在上个世纪,这些殖民地的实力肯定是没有如今这么夸张的,但是,时代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机械化和农业技术的进步,让这些区域,在短短二三十时间里,农业发展到十分惊人的地步。

农业部长芬格尔面色严肃的说道:“不仅如此,粮食仅仅是英国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冰山一角,这些年,英国在经济作物领域的进步更是十分迅速,而且对帝国农业形成了巨大冲击。”

“比如棉花,橡胶,香料,茶叶,烟草等等方面,英国对南亚和东南亚殖民地的开发,使得一个十分繁荣,且具备规模的新热带经济作物产区在世界上崛起。”

“这个区域的经济作物种植,已经取代当年的加勒比海地区,成为世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

“在三角贸易时代,加勒比海依托自然和成本优势,成为欧洲和世界经济作物最重要的产区,为欧洲各国带来丰厚的利润。”

“但是,随着奴隶贸易的结束,环境的破坏,美国崛起等因素,加勒比海地区经济一直在衰退,而英国也将精力转向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这个过程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如今英国当年的付出,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但这对我们而言,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曾经,英国在经济作物领域的重心在美洲,尤其是北美地区,随着美国的独立,以及上个世纪,美国不断对美洲的扩张,英国只能把方向放到南美,非洲,南亚,东南亚等地区。

但是伴随东非的突然崛起,英国在非洲的扩张并不顺利,至于南美,更是面临着美国和东非两国的双重打击,这使得英国只剩下南亚和东南亚选项。

而英国经济作物供应地向这两个区域大规模转移,也就是19世纪后期开始的,比如印度的棉花和茶叶种植,东南亚的橡胶园等等。

以茶叶为例,虽然早在19世纪初,英国就已经尝试在印度栽培茶树,但这只是起步阶段,英国在印度的茶叶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那必然也是经历过漫长的时间。

一直到19世纪八十年代后,印度茶叶产量才超过英国从远东帝国进口量,而茶叶已经算是英国在印度比较早的经济作物了。

在棉花种植上,从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英国在印度的棉花种植面积扩大了一倍以上规模,因为棉花田的扩张,还因此引发了印度大饥荒。

这也显示了当时英国在印度开辟新棉花产区的急迫性。

毕竟当时英国最重要的棉花供应地,也就是美国南方,因为内战的原因,港口被北方封锁,无法向英国出口,这引发了英国纺织业的“棉花饥荒”。

在南北战争前,英国八成的棉花来源于美国南方,这使得英国不得不寻找新的棉花产地,替代美国进口棉花。

最后是橡胶,英国在东南亚和南亚引入橡胶种植的时间就更晚了,形成规模更是一直到20世纪之后。

但是,如今,英国在南亚和东南亚的橡胶种植,已经威胁到了东非对世界橡胶产业的控制权。

芬格尔说道:“随着上个世纪中后期,英国在南亚和东南亚,对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布局,这些经济作物种植业,如今已经彻底形成规模和成熟的体系。”

“而且,南亚和东南亚廉价的人力成本优势,这一点是我们所不具备的,这也意味我们农业过去重要的收入来源,也就是经济作物出口领域,将处于不利的竞争位置。”

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在东非虽然已经可以机械化生产,但会牺牲一定的成品质量,就比如机械化采摘棉花,会残留过多的杂质,需要后期复杂工序剔除,茶叶收割,破坏成品的美观性等等,而橡胶更是基本无法机械化作业,其他经济作物……

总而言之,现阶段东非经济作物种植的机械化推广并不顺利,人工种植在成本和品质上的优势无法被取代。

芬格尔因此说道:“所以,不仅是粮食种植产业上,我们应该限制生产规模,在经济作物种植方面,帝国也应该加快向其他区域转移,从而才能保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同时减少农业危机中的损失。”

“过去,农业生产的利润,让我们可以勉强维持本土对农业的全面开发,现在许多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负担,很多种农场和植园完全不能盈利,依靠政府补贴,还有关税保护存活。”

弗里德里希皇储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情况的存在,东非毕竟和英国不同,英国的殖民地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利用,而东非本土,还有殖民地上的居民,自然不可能当“印度人”使用。

他说道:“既然如此,看来这次全国农业调整中,我们应该加强对殖民地农业的建设和投资,同时应该加强对那些东非势力范围的关注。”

“而本土从粮食到经济作物种植和生产,都应该进行收紧规模,取缔那些入不敷出的农业种植和生产企业,并且继续扩大经济作物从本土对外的转移范围。”

“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除了农业向南洋地区的转移以外,西非,南美也应该同步进行,从而保证我们种植业的安全性。”

东非在南洋地区的殖民地不缺乏土地,人口规模也比较可观,但是在莱茵皇室看来,南洋地区的安全性值得怀疑。就像前世,二战时期,日本在南洋地区的扩张,直接导致同盟国橡胶来源,陷入十分被动的处境。

因此,弗里德里希皇储出于安全战略考量,认为应该把部分农业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这样东非就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两个方向都有相关布局,其他国家想要限制东非就很难办到。

而芬格尔农业部长,这个时候也给弗里德里希出了一个主意,他说道:“殿下,其实我们还有一个很好的选择,那就是法国在印度的那些殖民地,同样可以分担我们的一部分压力,尤其是伊默里纳王国。”

伊默里纳王国也就是马达加斯加岛东部那个几乎没有多少存在感的法国殖民地,东非虽然在马达加斯加也有领土,但基本分布在热带草原地带。

而伊默里纳王国境内可就是典型的热带雨林和高原半湿润地区了,同时,伊默里纳王国的面积和人口也不少,是很好的投资对象。

虽然是法国殖民地,可马达加斯加岛处在东非的眼皮子底下,伊默里纳王国更是直接和东非接壤,所以东非完全不担心在这里进行投资会打水漂。

现在伊默里纳王国的人口大约是三百多万,和东非人口最多的东加里曼丹殖民地相当,更关键的地方在于,伊默里纳王国的人工成本,显然比东加里曼丹这种东非殖民地低的多,用来发展种植园经济,再合适不过,而且和东非往来交通便利,且运输成本极低,是建设种植园最理想的地区之一。

至于法国,说难听点,就算东非现在入侵伊默里纳王国,法国政府顶多也就是抗议一下,现在法国在东非眼里和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家,都已经没有太大区别,他们辉煌的时代,早就已经过去了,也就是法国家底厚,但在世界列强中,法国连前五都已经算不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