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六十七章 东非人的优越性

非洲创业实录 第六十七章 东非人的优越性

作者:恶的呃呃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到底所谓的“自由贸易”,还是要比谁的拳头大,谁才能真的自由贸易,英国自身的军事力量已经不足以在南美洲起到主导性作用,所以英国在南美的市场份额也会慢慢萎缩。

不过,即便是要等到英国的影响力完全在南美地区消散,也需要一个过程,至少这个时代皇家海军依旧是世界最强大的海军力量,所以英国依旧能够在全球事务中占据主动性。

而贝西霍芬和米希尔两人,作为亚历山大港的工人,因为亚历山大港业务范围的原因,所以一般他们对南大西洋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才有更多的了解。

米希尔就说道:“反正整个南大西洋沿岸除了帝国以外,也就阿根廷的条件相对好一些。”

“阿根廷可是世界粮仓和肉仓,就算帝国据说每年都会从阿根廷进口一部分谷物和肉类,不过,我们省很难看到这种进口货。”

对此,贝西霍芬一点也不感觉意外,他理所当然的说道:“那是自然,我们莱塔尼亚省同样是富饶的地方,我们省的牛羊肉和谷物不比阿根廷差多少。”

莱塔尼亚省确实是东非的优质农牧产区之一,虽然发展时间比较晚,但是因为独特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原因,这里的畜牧业和谷物种植反而更具有优势。

这里本来就处在草原和沙漠过渡带上,不过相较于南部的西南省(纳米比亚),莱塔尼亚气候更偏向于热带草原。

再加上当地的地形主要以高原为主,地势相对平坦,所以莱塔尼亚省内有广阔的优质天然牧场。

而莱塔尼亚省养殖的牛羊,除了外部引入的优质品种以外,也有从原本土著那里继承过来的本地品种,在东非从葡萄牙手里接过这片地区以前,当地土著的放牧业就已经比较兴盛。

而作为莱塔尼亚省土生土长的移民二代,贝西霍芬自然在心理上自然更喜爱家乡当地的物产。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东非占领安哥拉地区的时间相对较晚,所以当地的居民,大部分都是近三十多年迁过来的,贝西霍芬的父母就是从东部移居到此地,算是亚历山大港最早的一批居民。

米希尔对贝西霍芬的同样深表认同,他说道:“阿根廷人就是靠着卖牛肉和谷物赚的盆满钵满,这一点和我们省类似,农牧业都比较发达,不过相较于阿根廷,我们省的钢铁产业和工业才是最值得骄傲。”

“毕竟,农业看自然禀赋,而工业就更要看人的因素了。”

作为东非排名靠前的钢铁生产省份,1924年莱塔尼亚省的钢铁总产量高达三百八十多万吨,在五五规划收官前有望超过四百万吨。

这相当于什么概念,简单点说光是莱塔尼亚省的钢铁产量,就基本上和法国或者俄国相当。

因为俄国工党的原因,俄国的数据并不透明,不过如今俄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所以现在的俄国工业和沙俄时代相比,应该偏弱一些,但也差不了太多。

毕竟帝俄时代的主要工业区,俄国基本上已经收复,而实际上,在占领乌克兰东部时,原帝俄的主要工业区就已经全部被俄国工党控制。

而在帝俄时代,法国和俄国的钢铁产量基本上就处于你追我赶的状态,所以现在两国的钢铁产能大约就在接近四百万吨水平。

米希尔接着洋洋得意的说道:“我们省可以不从阿根廷进口任何产品,但是阿根廷却要从我们这里进口钢铁,所以说还是我们省更厉害。”

“阿根廷可能也就只有布宜洛斯艾利斯这一个大城市可以吹一吹了,但是布宜洛斯艾利斯在阿根廷只有一座,是靠着举国之力发展出来的超大型国际都市。”

阿根廷的首都布宜洛斯艾利斯,从综合角度来说,就是这个时代,南大西洋沿岸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而且是南大西洋沿岸唯一一个人口快突破两百万的超大型城市,而与之对比,东非的卡宾达,罗安达以及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人口大约都在一百万上下。

虽然东非的卡宾达和罗安达,也各有各的优势,但是布宜洛斯艾利斯和里约热内卢分别是阿根廷和巴西的首都,这导致两地的资源高度集中。

就拿医疗,教育,财政这些领域来说,卡宾达和罗安达这种城市肯定不如他们,所以差距是存在的。

“但是,阿根廷的其他发达城市,发展水平也就和我们亚历山大港市不相伯仲,但问题在于我们亚历山大港在省内只能排在第三。”米希尔接着说道。

阿根廷各地区的发展水平极不均匀,比如布宜洛斯艾利斯人口接近两百万,放在全世界都能排在前列。

而剩下的城市人口,就直接跳水,比如阿根廷人口排在第二的罗萨里奥,人口仅二十多万人,第三的科尔多凡刚刚突破十万,而阿根廷其他的城市人口都不足十万。

换句话说,布宜洛斯艾利斯在阿根廷,和其他地区的差别就和城市和农村的差不多。

除了布宜洛斯艾利斯以外,阿根廷的其他城市在东非城市面前完全不够看。

所以米希尔傲慢的说道:“我听阿根廷的船员说过,他们国家里除了布宜诺斯艾利斯,没有哪座城市比亚历山大港市更发达,不管人口还是工业,亦或者交通和城市建设等领域。”

“而且在重工业,尤其是钢铁领域,就是他们的首都布宜洛斯艾利斯,连我们省都不如。”

在米希尔的认知里,莱塔尼亚省在东非的省份中也就中游水平,甚至在西部沿海省份里都不能排进前三。

在莱塔尼亚省上面,还有刚果省,西海岸省和本格拉省,经济发展水平都在莱塔尼亚省之上。

但是,就是米希尔眼中“微不足道”的莱塔尼亚省,放在南大西洋沿岸地区,尤其是其他国家严里,那也不是可以随便碰瓷的。

除了各国的首都和经济中心以外,没有哪个国家敢打包票,他们的其他城市在经济水平上比莱塔尼亚省的城市更发达。

莱塔尼亚省在钢铁产业上,在整个南大西洋沿岸都独树一帜,再不客气的说遥遥领先也不夸张。

是整个南大西洋沿岸的最重要的钢铁生产中心,也是整个南大西洋沿岸最重要的钢铁出口地区,基本上南大西洋沿岸大部分国家,都会从莱塔尼亚省进口钢铁。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就比如比利时的刚果自治领,亦或者是英法两国在西非的一些殖民地。

比利时自身就是钢铁生产大国,年均钢铁产量在二百万吨以上,而它的殖民地刚果自治领更是新崛起的钢铁产业基地,所以除了能够自给自足以外,还能对外出口。

而英法两国,他们主要出于贸易保护主义考虑,并不从东非进口大量钢铁产品。

毕竟,如果真从性价比上来说,从东非进口钢铁满足殖民地的发展,不管是价格亦或者运输成本上,东非钢铁的性价比肯定更高。

不过,东非还是通过间接手段,把手深入了两国的“禁区”,尤其是法国在西非的殖民地,他们虽然限制从东非进口钢铁,但是法国的钢铁却极度依赖比利时。

在丢失洛林和阿尔萨斯地区后,不仅法国本土工业发展需要比利时的钢铁产业作为补充,就是法国的西非殖民地也需要从比利时在非洲的殖民地进口钢铁来满足殖民地建设。

虽然,法国本土的钢铁产量也不小,但是光是满足本土需求都比较吃力,更不用说支援殖民地了。

所以比利时就又成为了法国西非殖民地钢铁需求最好的选择对象,但是刚果自治领建设的钢铁企业可是有东非的股份,所以法国从比利时进口的钢铁中,依旧摆脱不了东非的影子。

相比较之下,英国的情况则好的多,毕竟,英国的殖民地多,更是有加拿大这种工业超前发展的殖民地作为重要补充。

不过,英法和比利时能够不依赖东非,这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重要的工业国,而南大西洋沿岸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就不可避免的选择向东非下订单了。

阿根廷,巴西都是东非钢铁的进口大户,甚至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也会从东非进口钢材,而莱塔尼亚省的钢铁产品甚至通过麦哲伦海峡销往太平洋沿岸的智利和秘鲁等国家,或者北上进入加勒比海沿岸,销往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等地。

而贝西霍芬和米希尔都认同的南美富国,阿根廷每年从东非进口钢铁钢铁总量甚至排到了第一位。

这也是之前米希尔为什么说莱塔尼亚省可以不从阿根廷进口任何产品,但是阿根廷却要从莱塔尼亚省这里进口钢铁的原因。

阿根廷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这一点在重工业领域尤其突出,特别是钢铁这种最基本的重工业生产部门,阿根廷基本上等于零。

阿根廷只有少量的轻工业可以称道,就比如纺织业和食品加工业,而重工业和绝大部分工业产品,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就比如阿根廷的铁路,虽然阿根廷铁路网在整个拉美地区最为密集和发达,但是其铁路建设的许多工业材料,都是进口获得的,就比如铁轨,机车,各类铁路设备等等。

米希尔说道:“阿根廷的工业发展层次,和其富裕程度完全不成正比,应该算得上是全世界少数不依赖工业而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

“这就是老天爷把饭喂到了阿根廷人的嘴里,而不完全是他们努力的结果,就拿畜牧业发展来说,阿根廷人把牛羊放在地里,不需要投入多少管理,它们就能自己生长出来,这和澳大利亚情况差不多,真是让人羡慕的自然环境。”

之所以这么说,这是因为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生态系统和东非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东非的畜牧业发展,注定会比阿根廷和澳大利亚投入更多的精力,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却是阿根廷和澳大利亚缺乏大型猛兽。

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因为地理上和其他大陆相对隔绝的原因,这导致两地的生态系统演化和其他大陆有很大区别。

尤其是澳大利亚,缺乏顶级猎食者存在,这导致在澳大利亚,野猫野狗和兔子都能泛滥成灾。

而澳大利亚最具威胁性的生物恐怕就是湾鳄了,但是湾鳄基本活动范围在水里,并不会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太大影响。

而澳大利亚陆地上唯一拿的出手的袋狼,也基本上也快从澳大利亚本土灭绝了,未来不排除从东非动物园引入的可能性。

阿根廷的大型猛兽比澳大利亚多一些,但是基本上也不成气候。

反观东非,如果东非人敢放养家畜而且不盯着,那非洲草原的狮子,豹子和鬣狗们可就能大饱口福了。

也难怪米希尔会说阿根廷是老天爷喂饭吃,从这个角度来说澳大利亚同样如此。

当年,光是为了从野兽那里夺取更多的生存地盘和消除潜在危险,东非可是把整个地面来回血洗了几遍,将许多野生动物和当地土著打包送给了上帝他老人家。

贝西霍芬点点头说道:“羡慕也没有用,毕竟阿根廷的土地就处在那里,他们既然抢到了,自然也就能享受到那份红利。”

“说直白一点,我们东非的土地同样是抢来的,只不过条件没有阿根廷那样优越罢了,但是正是因为环境上的差距,却促成了我们东非更加努力上进。”

“从而成为整个南半球唯一的工业国和成为世界列强之一,反观巴西和阿根廷,澳大利亚,他们也有大国之基,但是却只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混吃等死。”

“从这一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国家远比他们更加伟大,而且这种伟大是通过自身努力的结果,谁也不能轻易剥夺。”

“而阿根廷现在的富贵,就犹如镜花水月,没有强大的工业,在国际社会上就永远只能成为附庸者,而一旦有人起了心思,那阿根廷的富贵路就很容易被截断。”

“阿根廷的产业是极度不合理的,在这个工业化得天下的时代,阿根廷如果不能及时转变经济结构,未来很大概率会因为一个浪花就拍死在海岸上。”

贝西霍芬和米希尔的交流中,充满了作为帝国公民的优越性,而这也是东非能够提供给本国公民的精神赠品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