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六十五章 四大钢铁核心地带

非洲创业实录 第六十五章 四大钢铁核心地带

作者:恶的呃呃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对世界政治制度的进步上东非确实没有太多建树,甚至还起到了负面作用,不过这并不影响1924年东非经济的强劲复苏。

距离东非“五五规划”结束也就还剩一年时间,而因为五五规划开头受到欧洲疫情和世界经济萧条的影响,所以五五规划的许多项目都延期开展。

而这就导致五五规划即将收尾阶段,东非的大型项目集体落地,加之此时世界经济已经从萧条中走出来,东非经济在1924年一改此前的颓势,各个经济和工业领域发展突飞猛进,甚至超过了一战时期。

一战时期,东非吃了欧洲战争的红利,有诸多海外市场加持,所以工业产能极速爆发,但是一战一结束,东非的工业立马被“打回原形”,受到重创。

而此后的几年受到疫情和经济萧条影响,更是一直萎靡不振,1924年东非经济的强势回归,也意味着东非消化掉了一战中的大部分收获。

比如,东非在一战期间获得的大量海外殖民地,新开辟的海外市场,他们填补了一战结束后海外订单的空缺,并且稳定的给东非提供更加廉价和充足的原材料。

同时,随着东非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东非国内市场的需求也重新调整和恢复,展现出比战争时期,更加旺盛的需求。

简单来说,就是此时东非民众对市场恢复了信心,加上国内经济改革促成的更加公平分配,所以东非民众的购买力和消费**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而这种程度的变化,反映在国家层面是不得了的,毕竟东非本身就是一个人口过亿的超级大市场。

莱茵宫。

工业部部长梅特一脸振奋的向恩斯特汇报道:“陛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1924年全年,我国的钢铁总产量将突破四千万吨,这也意味着五五规划期间,帝国的钢铁工业不仅彻底复苏,而且将创下我国钢铁产量的新历史高峰。”

钢铁产量是大国工业化程度最直观的数据之一,而1924年东非钢铁产量突破四千万吨,这也将是本时空里,世界上第一个钢铁年产量突破四千万吨大关的国家。

而实际上前世美国在一战结束时,钢铁产量就突破了四千万吨,也就是20年代前,而现在美国的钢铁产量只有三千多万吨水平。

虽然东非的出现使得美国钢铁达不到前世的高度,但是两国钢铁产量加起来确是十分可怕的数字,1924年应该能达到了惊人的七千多万吨以上。

除了东非和美国这两个“怪胎”以外,1924年德国的钢铁产量表现也颇为不俗,未来有突破两千万吨的可能性,勉强能和东非、美国同处第一梯队。

而排在世界第四的英国,1924年钢铁产量可能接近一千万吨,至于其他工业国家均在百万吨或者几十万吨水平,再低基本上就是农业国了。

对于目前东非钢铁产业的发展态势,恩斯特感觉十分满意,帝国乃至世界钢铁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这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世界经济正式进入战后繁荣,接下来几年时间里,全世界各国政府的日子大概率也会好过许多。

恩斯特问道:“现在,我国钢铁产业的升级进行得如何?”

梅特回答道:“今年帝国钢铁产量的爆发,其中太特省和莱塔尼亚省两个新钢铁工业基地的贡献十分巨大。”

“太特省的钢铁产量已经突破了四百万吨,成为全世界第三大钢铁核心产区,仅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德国鲁尔区之后。”

鲁尔区作为欧洲工业的心脏,钢铁产量排在世界首位,钢铁年产量高达千万吨规模,至于宾夕法尼亚则是美国钢铁产业最发达州,钢铁年产量也在六百万吨往上。

不过,德国工业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鲁尔区的钢铁产能占据了德国钢铁产量的大部分,而且有莱茵河航运作为依托,方便原材料的进出口。

东非和美国钢铁产区,则基本呈现为多个核心,而东非相对于美国则更加分散,美国的钢铁集中在五大湖工业区,宾夕法尼亚州就处在五大湖工业区范围内。

而宾夕法尼亚州周边的州,钢铁工业实力也不弱,就比如隔壁的印第安纳州,它拥有全美最大的钢铁厂,也就是加里钢铁厂。

不过加里钢铁厂虽然产量最大,达到惊人的三百万吨年产量,但是宾夕法尼亚州却能以数量取胜,宾夕法尼亚州钢铁年产量在百万吨以上的钢铁厂就足足有三个之多。

除此外宾夕法尼亚州还有众多中小型钢铁厂,所以,宾夕法尼亚州毫无疑问是当前美国钢铁产业的核心地带,而美国前首都费城,著名工业城市匹兹堡都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境内。

东非则有四大钢铁产业聚集区,可以简单分为东部、中部、南部和西部四大产区。

其中东部钢铁以太特省(位于莫桑比克境内)为核心,依托当地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太特省成为东非近些年钢铁工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中部钢铁则以波西米亚省(位于津巴布韦境内)为核心,波西米亚省是东非传统重工业基地,各种资源丰富,近些年来特种钢材发展迅速。

南部钢铁以汉萨省(南非和莫桑比克交汇处境内)为核心,汉萨省历来是东非的最重要钢铁生产基地之一,其省会新汉堡港市的支柱产业就是钢铁。

当然,汉萨省的钢铁产业发展条件也是整个东非最得天独厚的,依托南非高原,位于东非煤炭储量最多的地区,且铁矿资源也十分丰富。

而更重要的则是汉萨省的海运优势,新汉堡港市和马普托都是东非重要的要沿海工业城市,方便钢铁原材料进口和钢铁成品的对外出口。

最后则是西部钢铁,以莱塔尼亚省(位于安哥拉境内)为核心,其主要优势在于东非西部的优质铁矿资源,近些年随着东非铁路等交通的发展,西部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得以确立,发展较为迅速。

所以,就目前来看,除了东非的北部以外,其他地区都有各自的钢铁产业核心地带。

这倒不是说东非北方没有钢铁产业,而是北方钢铁厂数量少,规模小,和东非其他地区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即便是东非北方,其钢铁产量也超过了世界上的不少国家,而北方钢铁产业则集中在北方省(位于索马里境内)和乌班吉省(位于中非共和国境内),图尔卡纳省(埃塞俄比亚、南苏丹、乌干达、肯尼亚,索马里交汇处)这三个省份。

所以,梅特部长重点提到的莱塔尼亚省和太特省,属于东非近些年最新的超大型两个钢铁产业聚集区。

梅特部长说道:“除此外,波西米亚省,汉萨省,洛林省等传统工业省份的钢铁产业发展也比较迅速,沿海地区也建立了许多中小型规模新兴钢铁企业。”

“而在五五规划期间,我国重点针对新成立的民营钢铁企业,制定了新的规范,从而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淘汰落后产能。”

“而针对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则推动体制改革,以及设备更新迭代,今年太特省第一钢铁厂的产量就有望达到了三百万吨水平。”

“不过,波及最广,影响最深远的还是那些传统钢铁生产基地,比如波西米亚省,钢铁产业升级已经全面展开,目前进度已经达到百分之七十,预计到五五规划结束前,波西米亚省的钢铁产业升级,将会彻底结束。”

“除此外,在黑兴根省,奥兰治省和,巴登省,也在计划建造一些新的钢铁厂,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南方的钢铁产业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黑兴根省,奥兰治省和巴登省,实际上就是东非境内的南非高原地区,东非矿产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前世南非共和国的聚宝盆。

上个世纪,东非在南非战争胜利后,并不急于开发该地区,从而避免引起英国人的嫉妒和觊觎。

而现在,东非早就不再受到英国的对南非地区的威胁,所以对于南部省份的大规模开发,也就自然而然的开启。

不过,当前对南非高原开发的难点在于当地的水资源问题,所以要彻底激发当地产业,还要等到东水西调完成之后,那时,东非南部省份的工业和农业产量都将得到释放。

梅特接着说道:“随着这些钢铁工业领域的布局和发展,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的刺激,预计到下一个五年规划阶段,我国的钢铁产业将会经历新一轮的爆发。”

别看东非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但实际上东非钢铁产业的潜力依旧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这一点和美国对比就更加明显,美国的钢铁产量虽然不及东非,但是要知道美国的人口比东非少了几千万。

而且,目前东非的城镇化程度和美国也有很大差距,这也就意味着东非城市扩张和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这就创造出了巨大的基建需求,从而对东非钢铁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当然,和美国对比并不完全具有参考意义,毕竟美国和东非是两个“怪胎”,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工业国的钢铁产业发展,则说明当下国际市场对钢铁的需求并不过于旺盛。

这其实是比较矛盾的,比如英国和法国的钢铁产业发展速度就很慢,这说明两国市场对钢铁的需求不高,而实际上,如果把他们的殖民地也看做他们一部分话,情况却完全不是如此。

就拿英国的印度殖民地来说,印度对于钢铁的需求是很大的,但是印度的人均购买力又极低,而英国显然不会为了殖民地发展,为印度这种殖民地大搞工业建设。

而英国却又占着这个颇有潜力的巨大市场,不准其他国家进入,作为本国经济的自留地,这样一来,英国本土钢铁企业基本上不需要太内卷,就能吃的满嘴流油。

这显然不利于英国钢铁企业的自我革新和技术进步,一旦市场放开,注定会被东非,美国,德国等新兴工业国家的钢铁企业冲击的稀巴烂。

当然,英国人的这种“苦楚”,其他国家也只有羡慕的份,这也是为什么德国不惜发动一战,来试图打破英国和法国霸权的原因。

而美国和东非,好歹国内市场还有开发的潜力,所以并不急于直接就和英国,法国等传统工业国对上。

恩斯特就对梅特部长说道:“现阶段,帝国钢铁产业的两个内容,一是满足本国工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对于这一点要稳步推进,循序渐进,尤其要避讳美国那种钢铁企业因为金融和市场盲目性一拥而上的情况发生。”

“这要求我们进一步优化国内钢铁市场的制度和公平性,推动整体钢铁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做到全面且富有层次的健康合理发展模式。”

“二是国际钢铁市场的竞争,应该引导我国钢铁企业,继续提高科研能力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钢铁产品的海外竞争力,尤其是争夺中高端海外市场。”

“而这也进一步要求,我国钢铁企业统筹好质量和价格之间的矛盾,这样一来才能更多的抢占海外市场,和欧美国家的钢铁企业厮杀。”

“而国内和海外市场,两者之间又必然发生一定的冲突,政府应该把握好其中的度,尽可能的统筹全国钢铁产业向着最优解发展。”

总结而言,现阶段东非钢铁企业的大方向,依旧是不断创新发展,只有这样东非钢铁企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这样即便经济危机到来,东非企业受到的冲击也才会最小。

而在不打破旧殖民体系以前,东非的钢铁企业就必然要经历国际市场上更惨烈的厮杀,虽然东非也拥有诸多海外殖民地,但是这些海外殖民地大多为原材料供应地,而不能提供更多的市场份额。

这也和过去东非的殖民策略有关,东非大肆在海外搞种族灭绝行为,这反而破坏了东非殖民地原有的市场,毕竟人都被杀光了,需求自然也就没有了,而真要等到殖民地市场重新培育出来,还要等多年后这些殖民地人口恢复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