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83章:是该让文官们知晓厉害了(求月票)

这次李承乾跟魏王的交锋,自然是以李承乾完胜落幕。

结束后,李安俨就在换岗的功夫,把消息传递给了杜荷。

听到太子不仅完全打消了陛下的猜忌,还平定了一桩谋反案,这让杜荷很是激动。

具体的详细,李安俨没听到,但大概也都知晓差不多了。

这也让他们安心下来。

虽说是准备造反,也有了保底的计划,但在如今这个时候谋反,是很不理智的行为。

如果选择动手的话,留给李承乾唯一的路,就是弑父。

李世民的影响力,太庞大了。

单纯的囚禁,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多的是人会想尽办法去营救皇帝,而不是支持太子上位。

而弑父先不说名声如何,首先李承乾面对,就是朝堂动荡,天下大乱。

犹如当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世家们会纷纷站出来,支持各地的藩王动乱,而没有兵权,失去名声,连经济都完全崩坏的李承乾。

即便是个人战力再强,也极其有可能失去天下,被拉下马来。

弑父的路,是到万不得以,才会选择。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李承乾准备了很久,但一直都在准备而没有动手的原因。

李世民当年弑兄杀弟,也不敢走到弑父这一步。

还是在李渊的支持下,当了一段时间的太子。

并且麾下文臣武将如云,能顺利的接管朝堂,再加上李世民没有去打击原太子的官员,这才完成了权力的平稳交替。

晚膳,杜荷过来东宫。

李承乾这次安排了几个胡姬跳舞。

再不安排的话,东宫的舞姬都快要失业了。

以前是天天要跳,现在都休息了个把月,一个个慌得很。

要是被辞退,就会被安排到太常寺或者鸿胪寺去,可没有东宫这么舒服。

宴席间,舞姬们个个都跳得很是卖力。

这让李承乾仿若回到了初来的那一天。

唯独中间的男娘换走了。

“殿下今日真是高明,把魏王耍得团团转。”

“我后来听人说了,魏王入宫的时候,用了大半个时辰,还带了三十缇骑护卫,真是险恶,这分明就是陷阱。”

“这等陷阱,只怕便是房玄龄想出来的,这老家伙,一直不表明立场,看似跟魏王并不亲近,实则暗中为其出谋划策。”

“还好殿下棋高一着,早有谋划,不然就中了那老家伙的算计。”

杜荷无心歌舞,端着酒杯,面色红润说个不停,甚至还有些口无遮拦。

听到这话,李承乾有些无语,也懒得跟杜荷去计较。

毕竟高明,可是我的字啊。

李承乾,字高明,那还能不高明吗。

今天对于他们太子党来说,可谓是真正的胜利。

只是仔细想来,真正的太子党势力,着实有些凋零。

五根手指头数得清楚。

朝廷那些大臣们,名义上是支持太子,实际上只是嫡长子制的维护者罢了。

“陛下已经把齐王谋反案,交给我来处理了。”

“这段时间,你去跟阴弘智接触一二,最好了解下有多少朝臣跟他亲近的。”

李承乾的话,让杜荷有些兴奋。

“殿下是想将他们一网打尽吗?”

“我肯定把他们都查出来,此番定要给殿下扬名。”

“让朝廷群臣皆知殿下威严。”

杜荷信誓旦旦的说道,仿若就要成为太子最前边的冲锋手。

“你在想什么呢。”

李承乾有些无语。

“殿下的意思是?”杜荷有些迷糊了,本来就醉酒的他,脑子转速很慢。

“阴弘智是必死的,谁也救不了他,但齐王现在没有谋反,陛下也不打算赐死。”

“这些年,阴弘智深受陛下信任,勋贵攀附,他既然想造反,肯定是网络了不少人才,连我心腹卫士都能网络过去,你仔细想想,他花费多大。”

“你再看咱们东宫,我为太子,可咱们手底下能用的人,有多少?”

“詹事府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晓,说是东宫的,人都是朝廷给安排的,人员调任,都不必通过我这个太子。”

“所以,阴弘智那边要如何,你明白了吧。”

话都到这份上了,杜荷要还是听不懂,那就该去父亲的坟头忏悔了。

恍然大悟后,杜荷不由道:“殿下高明。”

话刚出口,杜荷就反应了过来。

连连道歉,端起酒杯自罚三杯。

李承乾感觉他是口干了,故意的。

相比东宫的歌舞升平,魏王府可就要冷淡多了。

魏王府的大堂,此刻已经是一片狼藉,仆从们吓得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好在发泄一通后,李泰感觉自己舒缓了不少,至少胸口没那么闷了。

否则不定又要吐血。

李泰盘坐在上首,大口的喘着粗气,在魏王府,是没有胡坐胡床的。

大家都是跪坐。

这倒不是因为魏王不享受,主要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而对于世家来说,胡坐胡床,那都是要摒弃的玩意。

魏王府这边多数都是世家文人,尤其是五姓七望,也就只能遵从大流了。

“房遗爱呢,怎么还没回来,去问个话,也要这般久?”

对于李泰来说,现在的主心骨就是房玄龄了。

毕竟自己虽然人多,但可没人能跟房玄龄比。

从大内返回后,李泰就第一时间去让房遗爱去述说情况,并且计划接下来怎么做。

柴令武看到魏王开口,就明白这口气暂时是下去了。

“应该快了,应是房公交代比较多。”

“房遗爱记性没那么好,就得多听两遍,指不定还要被房公责骂呢。”

柴令武是个通透的人,心思灵敏,知道怎么去缓和气氛跟关系。

这般小玩笑一开,李泰想起房遗爱铁憨憨的样子,不由是笑出声来。

见此场景,柴令武也安排仆从们开始进行收拾。

李泰还是有一点好处,虽然喜欢砸东西,但并不爱打仆从。

哪怕是犯了错的,也多是普通正常责罚。

相反,如果有什么事讨了魏王开心,赏赐也会很丰厚。

李泰很爱惜羽毛,魏王的名声有文士们帮着传播,在民家可谓是响当当的,比太子还要更为出名。

在百姓或者下层视角里,魏王可是响当当的大好人。

放在江湖上,跟魏王作对的太子,那才是反派。

这年头,笔杆子都在读书人手里,而五姓七望就是读书人的领头羊,自然是大力宣扬他们所支持的魏王。

不过很显然,大唐的意志,并不会被民间的声音所扭转。

至少也没人敢随便造谣太子,得不偿失。

不多时,房遗爱来了。

魏王连忙让他上坐,而后就忍不住问道:“房公可有什么交代。”

房遗爱回忆了下,道:“父亲跟我说了很大,但我没记住。”

“大致便是让魏王不要急,他会去同陛下说。”

“太子虽然暂时有优势,但魏王这边也不用担心太多。”

“关于齐王的事情,魏王或许也可以参与进去。”

“哦,对了,父亲还交代了,让魏王最近多多锻炼下武艺。”

李泰前面听着,感觉还没什么,听到最后一句,顿时脑海中出现了先前,离开两仪殿,太子对他的羞辱。

霎那间,整个人都有些摇摇晃晃,面色发白,胸口闷得慌。

柴令武见状,赶忙上去搀扶。

他没听出来是哪里出了问题,难道是武艺这块?

是因为太子武艺太过强势了?

“魏王,也许房公的意思,是想同陛下那边,为魏王争取兵权。”

柴令武快速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这句话简直就跟灵丹妙药那般,李泰顿时就感觉自己好了,还倍感精神。

“房公真有办法,让我掌控兵权?”

李泰话是这么问,内心是有些不信的。

父皇对他一直偏爱,几乎是要什么给什么,哪怕是宫里在珍贵的东西,只要他开口,父皇都会赏赐给他,即便有所僭越也不会在乎。

可在兵权这块,这些年他讨要过多次,但父皇从未有半点松口。

原本李泰也是喜爱骑射的,武艺上不说很厉害,也过得去。

身材原本也没这般发福。

是后来觉得碰不到兵权,于是就醉心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久而久之,自然就胖了。

“我是这般猜测的。”

先前在大殿内发生的事情,李泰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告诉了柴令武。

“太子什么都不缺,他缺的是兵权。”

“在金吾卫,苏定方是太子的人,这谁不知晓,而且还是管着咱们延康坊。”

“如今陛下让太子去审理齐王谋反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几乎就是同意了太子掌兵。”

“从前陛下不让魏王掌兵,不是陛下对魏王不够喜爱,是因为太子也未掌兵,若当时给魏王兵权,必然群臣反对,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如今太子开了这个口子,如若房公再去游说一二,魏王当也是很有掌兵的可能。”

柴令武的一通分析,让李泰频频点头,他也觉得应是这般道理。

房遗爱听着,不由是嘀咕了一句:“我咋听着你这话,跟我父亲那话有些像呢。”

听着房遗爱这么说,李泰顿时就感觉稳了。

本来从前很多时候,就是房遗爱传话,柴令武分析。

十之有九,柴令武这边的分析都不会出错。

能很好的理解话中之意。

因此李泰很仰仗柴令武,对于这样的情况也理解。

文人说话吗,都是喜欢说一半,藏一半。

若全说出来,那就是没文化,跟粗鄙武夫有什么区别。

房玄龄这里还算好的,最大的问题还是房遗爱传达容易出错。

那些五姓七望的,哪里是藏一半啊,恨不得全部说成灯谜给你猜,还不给答案。

猜错了,猜对了,那都是你自己领悟。

“看来,本王是要好好锻炼下武艺了。”

想起之前太子的话,李泰皱眉道:“难道太子早就知道了这件事?”

这个时候,他感觉先前太子的话,似乎有另外的深意,好似并非只是单纯的羞辱他。

又或者是趁机羞辱他。

只是即便现在,父皇那边可没有确定下来,太子又如何得知的呢。

难道说,这一切都是在太子的算计内。

从最开始赐死纥干承基的时候,太子就已经算计到今天这一幕了吗。

那纥干诺来魏王府,分明就是太子早就定下的一步棋子。

顿时,李泰有一种浑身发冷的感受。

好像有一双眼睛,时刻都在旁边窥探自己的一切。

他的所有举动,甚至包括他的内心所想,都被看了个干干净净。

“魏王,你怎么了?”

柴令武有些疑惑的问道。

这才把李泰从走神中惊醒过来。

李泰吞了口唾沫,迟疑道:“你说,在咱们府内,是不是有太子安排进来的细作。”

柴令武想了想皱眉道:“我等能收买东宫的人,太子自然也能收买府中人,应该是有些细作的。”

“不过这等事情,魏王也不必过于担忧,能被收买的,不过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角色,有重要之事时,屏退左右即可。”

“即便是内部清查找出来,也没意义,他们还能收买别的人。”

李泰确实是动了想要进行内部清查的念头。

但在柴令武的劝说下,也觉得有道理。

就算今天把人揪出来,明天太子也能收买另外的人,只要不是太过重要的,那也关系不大。

毕竟能在自己身边的,一家老小都是住在魏王府,知根知底。

房玄龄确实很懂李世民。

毕竟跟了这么多年,当初没起兵就是麾下的军事大臣了。

对于李世民的想法,可谓是极其清楚熟悉。

在听完房遗爱转述的情况后,尤其是太子审理齐王谋反案,就知道陛下大概要同意太子掌兵的事了。

不过仅仅是掌兵,征伐高丽的事情,八字还没一撇呢。

李世民更想自己领兵征伐高丽。

次日。

李承乾早上演武场后,就开始询问现在高丽流言的情况。

民声已经开始沸腾,这都触及到大唐百姓的骄傲了。

再说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战斗基因,从来就不曾缺少过。

说起打仗的事,别说现在,哪怕是在后世,谁还不是跃跃欲试的。

对朝堂上也有所影响,但目前来说,也仅是于此,话语权在文官手里。

比之后世更加厉害,这年头,文官更不在乎百姓的声音。

打仗只会提升武将的地位,文官在里头捞不到好处。

而且征集徭役,影响地方,更是直接动摇世家的根本利益。

就像是曾经隋朝隋炀帝,为什么要征集百万大军,这里头,多少人都是世家子弟,世家治下的百姓。

三征高丽,是把隋朝整没了,可同样的,世家大族也是元气大伤,谁也没能得个好。

虽有流水的皇朝,铁打的世家这说法,然而实际上,世家最不喜欢皇朝更替了。

每次皇朝更替,也同样对世家是一场洗牌,即便是屹立不倒,也会有所损失。

要是不小心站错了队,跟错了龙,影响很是巨大。

比如现在的清河崔氏,在李世民的不断打压下,朝廷上根本都没了话语权。

左右皇帝的意志,这对于世家来说,才是最大的骄傲啊。

他们从来都不喜欢跟皇帝对着干,最想做的,就是调教皇帝。

东宫里,李承乾听完内侍文忠讲述的情况。

轻声说道:“你去把朝廷上,闹得最凶的那些文官,他们所在的坊里地址,都记录下来。”

“是该要让他们尝尝,什么叫百姓的愤怒了。”

事情既然闹得不够大,那就想办法闹得更大一点。

李承乾早就做好了准备,对这些文官们动手了。

虽说有些下三滥,但他管用不是。

最主要的是,难度很低。

大部分的文官府邸,可没有什么保护措施。

比如魏征家里,别说护卫了,连仆人都没几个。

其他的文官大致差不多,就算有钱,也不敢太过放肆。

找他们下手,还真就挺轻松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