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253章 魏王:稚奴安敢欺我?

李治面色发苦。

他没想到父皇会把太子新政试点的事情,来交给他做。

这岂非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吗。

消息传到魏王那边,魏王会如何作想,会觉得被自己所蒙蔽?

李治是真心不想跟魏王对着干啊。

李世民倒是没想这么多。

他清楚太子跟魏王之间的斗争,可没知晓魏王跟晋王现在,也已经有了间隙。

毕竟就夺嫡的事情,主要是魏王这边的五姓七望为主的势力。

晋王能有什么夺嫡的心思呢。

再怎么轮,也不会轮到晋王。

所以魏王跟晋王之间,不应该有什么矛盾。

李世民也清楚自己这个四子的底细,文采是有的,但真要是治理地方这方面,就比较欠缺了。

这些年虽说给他封了很多官职,可基本上都是遥领,即便是雍州牧,也没见说在长安有什么治理。

反倒是晋王,早些年去封地,大概是学了不少东西。

回到长安担任右金吾卫大将军后,很快就做出了成绩,不仅是清光了遗留的卷宗,更是把长安的治安管理得井井有条,百姓称赞。

这太子新政,交给晋王,想来是最好不过的。

若是交给其他官员,受到五姓七望乃至于魏王党的阻止,还真就不见得能有什么成效。

——

魏王府。

早朝的消息很快就传了过来。

李泰听闻消息后,气得直接把手上的宫廷御赐瓷杯,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竖子安敢欺我!”

对于晋王的背叛,李泰很是愤怒。

没想到稚奴这小子,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漂亮话说得好,背地里什么伎俩都来了。

最为主要的是,自己还被骗了过去。

“魏王喜怒,依我所见,这也非是晋王所想。”柴令武开口安抚道。

李泰冷哼一声:“是不是他所想,这还重要吗,他已经是在这么做呢。”

“难道本王命他把新政试点之事搞砸,他就会遂了本王的心意?”

李泰心里也是门清的,太子在辽东,不管是做出怎样的成绩,终归现在不敢回来。

父皇只有三个嫡子,现在晋王李治接手太子新政试点,无疑是在这场角逐中崭露头角、积累政治资本。

李治做出成绩,便会赢得父皇更多青睐与信任,进而威胁到自己的夺嫡之路,所以他绝不允许李治借此机会崛起。

李泰还是有几分防患于未然的心思。

况且李泰背后依靠的是以五姓七望为主的势力,新政试点推行的变革必然打破现有利益格局,冲击到他背后势力集团的既得利益。

这些势力扎根深厚,把控着诸多关键的经济、政治资源,任何新政改革都会遭遇他们本能式的抵触,李泰作为他们扶持的对象,自然要站出来维护,阻止新政开展,以稳住己方阵营的支持。

在李泰的认知里,李治此前表现得人畜无害,并未展现出强烈的竞争意图,他甚至可能将李治视为可以拉拢或至少保持中立的对象。

然而,李治接手新政试点一事,让李泰有种被欺骗、被背叛的感觉,出于报复心理,以及担心李治就此脱离掌控、成为心腹大患,他也要全力阻止新政推进。

“魏王所言极是,只是眼下已成定局。”柴令武回道。

李泰点点头,再去威胁,已然意义不大了。

若强行威胁,恐怕稚奴这小子,定会把事情闹到父皇那边去。

新政的事情本来就干系很大,要是让父皇那边有什么不悦,反而吃亏的是自己。

“那就把试点搅黄。”

“立即安排人员,看选的是哪里,本王要这试点乱作一团。”

李泰定下了基调。

柴令武低声道:“魏王,此事急不得,强行阻拦,恐惹陛下不悦。当下晋王刚接手,必定要在长安城中四处走动,访查民情。咱们不妨先派人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寻出他行事的漏洞来。”

李泰眉头微皱,眼中却燃起一丝希望:“就这么干看着他查访?万一他真做出些成绩,到时候更是没法打压了。”

柴令武嘿嘿一笑:“魏王放心,长安城里盘根错节,各方势力交错,他一个毛头小子,哪能事事顺遂?咱们再暗中使人去联络那些受新政冲击最大的商户、工坊主,煽动他们去给晋王找点麻烦。只要起了乱子,民意汹汹,到时候不用咱们出面,朝堂上也会有人弹劾,让这新政试点夭折。”

“那些个商户、工坊主,向来最是惜财,新政推行,动了他们的奶酪,必然愿意配合咱们。”

李泰阴沉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狠厉的笑意,微微点头道:“好,就依你所言。”

“此事你着手去办,若是办得漂亮,本王定有重赏。不过,切莫留下把柄,要是让父皇察觉出半分,咱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说罢,略微停顿后继续道:“即便能搅黄新政试点,可万一有几分成果漏了出来,被父皇瞧见,怕也不是什么好事。”

“毕竟不仅仅是咱们这边,太子在辽东的情况,父皇肯定会拿来对比。”

柴令武略一思忖,轻声道:“魏王所言极是。依我之见,咱们得两手准备。一方面,咱们在朝堂之上预先埋下眼线,只要晋王呈递关于新政试点的奏报,不论成果大小,眼线便可寻机发难,质疑数据真假、执行流程有无违规之处,把水搅浑,让陛下难断是非。”

李泰微微颔首,觉得此计甚妙,催问道:“那另一方面呢?”

“另一方面,魏王不妨主动出击。”柴令武上前一步,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五姓七望人脉广博,可差遣些文人墨客,佯装民间贤士,去市井街巷宣扬对新政的‘独到见解’,只说这新政看着花哨,实则劳民伤财,时日尚短,此刻的成果不过是镜花水月,长久下去,百姓负担不了。”

“待舆论起来,民意如潮,即便晋王有实打实的功绩,也会被这汹汹舆情给淹了。”

李泰霍然起身,在屋内踱步几圈,越想越觉得计划周全,拍了拍柴令武的肩膀赞道:“还是你心思缜密!就这么办,你即刻去安排人手,所需金银财物,皆从我府库支取,万不可在这节骨眼上出了岔子。”

柴令武躬身应道:“请魏王放心。”

——

东宫。

太子妃苏玉儿看着手中的情报文书,脸上不免有几分忧愁。

这里是关于太子在辽东的一些事情。

大部分事情,苏玉儿都不怎么在乎,唯独那新罗圣骨金胜曼,让苏玉儿心中有几分不舒服。

并非是说妒忌,太子有其他妃子,这也是正常之事。

只是如今局势复杂,现在长安,只剩下她跟小李厥娘俩了。

“娘,耶耶什么时候回来啊。”

“我都好久没见过耶耶了。”

“过年都没看到耶耶。”

小李厥也已经六岁了。

六岁的孩子,说话已经很是清晰,只是很多事情还弄不明白。

苏玉儿放下文书,轻轻将小李厥揽进怀里,手指温柔地梳理着她有些凌乱的发丝,眼中满是宠溺与无奈:“厥儿乖,耶耶在辽东有很重要的事要办,等办完了,肯定就马不停蹄地赶回来啦。”

她嘴上这么安抚着,心里却没底,如今这局势,说太子完全没造反的心思,那是不可能的。

闹到最后,也不知能不能归,什么时候归了。

小李厥眨巴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歪着头又问道:“那耶耶在辽东有没有想厥儿呀。”

苏玉儿一顿,随即安抚道:“当然,耶耶当然想着厥儿呢。”

小李厥伸头看了看文书,他以为这是父亲寄过来的信件。

“耶耶在信里怎么说的呀。”

苏玉儿笑着道:“耶耶让厥儿好好学习,等长大了,就能去帮助耶耶了。”

小李厥闻言,认真点头:“厥儿一定好好学习。”

不多时,小李厥便要去学习功课了。

看着案几上的信件,苏玉儿柳眉微蹙。

因为太子没在东宫的关系,东宫的势力已经急剧收缩,这一点她是从父亲苏亶那边得来的消息。

太子不在,苏亶在大理寺,自然也变得老老实实的。

思索一番后,苏玉儿对宫女吩咐道:“叫太子内侍文忠前来。”

吩咐完后,苏玉儿便提笔写信。

文忠听闻消息,连忙赶了过来。

见到太子妃正在写字,不敢打扰,静静等候。

苏玉儿这边写完,放下笔,轻轻叹了口气,眼神凝重地看向文忠:“文忠,如今这朝堂局势,你也看得明白,各方势力暗流涌动,都在盯着东宫的一举一动。太子远在辽东,许久未归,我这心里实在没底。”

文忠赶忙上前一步,低头说道:“老奴明白太子妃的忧心,太子殿下向来仁厚,只是身处辽东,身边缺几个贴心又机灵的帮手,老奴也正愁这事。”

苏玉儿从身旁案几上拿起刚写好的信件,递向文忠:“我思量再三,决定派你前往辽东。这封信,是我亲手所写,里头是当下长安局势的详尽剖析,还有些提醒太子的话。你带着它去见太子,定要亲手交到他手上。”

其实很多事情,文忠甚至比她知道得更多,更为清晰。

当初太子留文忠在东宫,也是有统筹情报的意思。

苏玉儿之所以自己还要写一封,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情谊。

信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封信。

如今天各一方,苏玉儿希望自己能在太子心里有块地方。

文忠双手接过信件,小心翼翼地收入怀中:“太子妃放心,老奴定不辱使命,必定将信安全送到太子殿下手中。”

东宫生活多年,文忠自然清楚太子妃所想。

“只是辽东之地,情况复杂,老奴贸然前往,怕一时半会儿摸不清门道,误了大事。”

略微迟疑后,文忠又开口问道。

苏玉儿点点头:“这个我自然考虑到了。你在东宫多年,办事伶俐又周全,人脉也积攒了不少。此番前去,我给你调配数十机灵能干的侍卫,沿途也好护你周全。”

文忠面露感激之色:“多谢太子妃体恤,有了人手,老奴心里踏实多了。只是老奴去了,要如何辅助太子殿下才好?”

文忠是个老油条,很清楚这个时候太子妃让自己前往辽东,肯定是另有他意。

苏玉儿踱步沉思片刻,说道:“其一,你帮我盯着太子的安危,莫让他遭了旁人算计。”

“其二,朝堂局势诡谲,有些话我不便书信传达,你口头告知太子,让他行事切莫冲动,一切当以稳住自身根基、徐徐图之为主。”

“其三,那新罗圣骨金胜曼与太子往来密切,你暗中观察,看看她到底打的什么算盘,是真心助力太子,还是另有图谋。”

文忠顿时就明白了。

一跟二是其次,重要的是第三点。

太子妃担心那新罗圣骨金胜曼是个狐狸精,迷惑了太子。

文忠也听说了那金胜曼姿色过人,都已经三十出头的老女人了,还能被太子所看重,必然是有其独特之处。

心下心思转动,文忠提议道:“太子妃何不让那罗马公主,也随老奴前往辽东。”

“罗马公主心里肯定是向着太子妃的,有她前往,也能更好照看太子。”

文忠的提议,让苏玉儿有些心动。

罗马公主狄奥多西,不存在争权夺利的问题,毕竟她主要是想得到太子的支持。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苏玉儿也逐渐对其有了认可。

况且因为东征辽东之事,狄奥多西一直没有被册封为太子侧妃,这也让狄奥多西前往辽东,不会有什么影响。

苏玉儿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你这提议倒也可行。罗马公主对太子一片赤诚,有她跟着,确实能多几分照应。只是此事还得问问她的意思,若她愿意前往,那自然再好不过。”

文忠躬身应道:“太子妃英明,老奴这就去请罗马公主过来,向她说明情形。想必公主也牵挂着太子殿下,定会应允。”

说罢,得到太子妃许可后便匆匆退下,前往罗马公主的居所。

不多时,狄奥多西随着文忠匆匆赶来,她身着一袭异域风情的绮丽长裙,眉眼间满是急切:“太子妃姐姐,听闻是有太子殿下的消息?”

苏玉儿起身,拉着狄奥多西的手,轻声说道:“此刻并无新的消息传来,但我忧心太子在辽东的状况,打算差遣文忠前去辅助。文忠提议,想让你一同前往,不知你意下如何?”

狄奥多西当然是一万个愿意,眼眸一亮,毫不犹豫道:“我愿意!我日夜都盼着能为太子殿下分忧,只是我贸然前去,会不会给行程添麻烦?”

苏玉儿微笑着宽慰道:“不必担忧,沿途安排妥当。”

狄奥多西重重点头:“多谢太子妃信任,我定不辜负这份嘱托。”

文忠看了眼太子妃,说道:“太子在辽东,听闻被一新罗女子所迷惑,此番前去,还得探查这女子的底细。”

狄奥多西眉头一挑:“我倒是要看看这个新罗狐狸精,到底是有何居心。”

苏玉儿闻言很是满意:“有你们二人前去,我也能安心几分。事不宜迟,你们尽快收拾行囊,准备出发吧。文忠,公主的安危,你千万要放在心上。”

文忠躬身道:“请太子妃放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