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181章:明犯大唐者,虽远必诛!

阿拉伯帝国的战争威胁,还是有些用的。

尤其是对于长安百姓来说。

两边开战对于大唐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同时,阿拉伯帝国提出来的条件,让许多人都觉得非常不错。

尤其是对于大唐商人。

长安有很多远商,就是在走国家贸易,毕竟这里头利润很大。

能在长安买得起房子的,许多都是有着国家贸易的背景。

还有许多已经取得大唐户籍的粟特人。

如果大唐同意阿拉伯帝国的请求,那么在以后经商的路程上,就能享受特殊的权力待遇。

所以最喜欢太子能够交出罗马公主,大唐跟阿拉伯帝国达成军事同盟的,就是商人阶层了。

不过很可惜的是,大唐虽然商业发达,商人地位有所提升,但要跟太子去相提并论,那就比较扯淡了。

他们完全没有能力去左右皇帝乃至于太子的决定。

拜占庭使团的阿历克斯和纳伦德,急得像是热过上的蚂蚁。

“怎么办,纳伦德。”

“如果大唐皇帝陛下,答应阿拉伯的请求,那么我们全完了。”

阿历克斯不懂大唐皇帝,但他懂自家皇帝。

如果这样的事情,是自家罗马皇帝遇到,会怎么处理。

几乎可以确定会答应这样丰厚的条件。

纳伦德安抚道:“不要紧张,阿历克斯长官,大唐是礼仪之邦,绝对是做不出来,把我们交给阿拉伯人,这样的事情。”

“也许我们可以联系下公主殿下。”

阿历克斯点头道:“对,我们应该马上联系公主殿下,把长安发生的事情告诉她,请求太子殿下的帮助。”

长安城,万年县跟长安县官署前。

各自聚集了上百百姓。

他们是来这里请愿的。

魏王李泰在面见阿拉伯使者后,对于他们的想法很是支持,暗中推波助澜。

而大唐商人们,则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但是自从上次全城徭役的事情后,长安的百姓也学乖了。

不敢再跟着闹事。

这些请愿的人,基本上都是花钱买来的。

只要愿意去的,就给一贯,也就是一千钱。

其实一开始其实就几十文,但没人搭理,毕竟风险太大。

后面价钱不断加码,逐渐涨到了一贯。

这就让许多人开始动心了。

所以才弄来了几百个百姓。

多数年轻的,想要跟着混些钱财的,大多被长辈拉住。

他们是明白太子的。

太子虽仁义,但也足够强势。

东宫里,得到消息的狄奥多西,也匆匆赶来面见太子。

“殿下,请不要赶走我。”

李承乾笑道:“谁说要赶走你了,区区刁民,也敢闹事。”

“文忠。”

“臣在。”

“传孤太子教令,立即着金吾卫,抓捕所有聚众闹事者,按大唐律,尽皆判处三年徒刑。”

“正好孤的水泥厂缺人,全部丢过去进行劳动改造。”

“另,警告大食使者,再有相关言论,莫以为能仗着使者身份,就能在大唐肆意妄为。”

“万国使臣在大唐境内,当遵守大唐律法,胆敢有触犯者,皆当以大唐律处置。”

“此次孤就不另行追究了,若敢再犯,绝不轻饶,立即去办。”

内侍文忠躬身道:“是,殿下。”

狄奥多西听到太子这么说,喜极而泣,顾不得矜持,一把抱住太子。

李承乾训斥:“光天化日之下,如此行径成何体统。”

而后轻声道:“晚上来孤寝宫。”

狄奥多西认真道:“晚上我定要好好服侍殿下。”

长安两县官署。

县令面对请愿的百姓不好动手,一来是人多,二来也有人暗中授意。

于是就把事情往上报。

一层层上报,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

“荒唐!”

要挟朝堂这样的事情,可是明确违法大唐律法了。

想了想,李世民问道:“太子那边,可有动静。”

张阿难回道:“太子已经传教令于金吾卫,命立即对闹事的百姓进行抓捕,并判处三年徒刑。”

李世民再问道:“此次闹事的百姓有多少人。”

张阿难道:“两县公廨,约莫有七八百人。”

就这点人?

李世民吩咐道:“就按太子的意思去办。”

“另,两县县令罚俸三月,若有下次,革职查办。”

“传魏王入宫。”

张阿难躬身:“是,陛下。”

李世民是知道长安县,万年县的县令,是魏王党人。

区区几百人,竟不命差役驱散,还上报到了大内。

很明显,这后面是有魏王撑腰。

对此,李世民是不满的。

平衡太子权力是没错,但百姓请愿这等事情,是能开口子的吗。

要是纵容了,往后你来请愿,他来请愿。

大唐还要怎么管理百姓。

且请愿是内容是什么,请求太子交出罗马公主,以交大唐与大食之好。

简直荒唐。

太子,国之储君,还能被区区几百个刁民要挟了。

这是在挑衅皇权。

李世民哪能不生气。

长安城内。

百姓们眼看官署没有多少动静,也没派人驱赶,胆子逐渐的大了起来。

有那不嫌事大的,甚至扬言罗马公主蛊惑太子,损害大唐利益,应当立即交给大食国处置。

这话传到县令的耳朵里。

卢益中吓得一抖。

不敢再耽搁了,当即就要命差役将人群驱散。

再这么闹下去,事情闹大了,他也讨不得好。

差役们听县令之命,刚要动手驱散人群。

大批金吾卫纷纷入场。

“奉太子教令,聚众闹事者尽皆抓捕,依大唐律,判处徒刑三年。”

说吧,直接抓人。

闹事者顿时就慌了,连连求饶。

谁想到太子会这么狠,直接判处三年徒刑。

为了一贯钱得三年牢狱之灾,怎么想都划不来啊。

那大牢岂是这么好进的,但凡进去的人,谁不是要被刮一层皮。

然而金吾卫可不敢这么多。

太子教令已下,他们自然要奉命行事,全都抓起来,一个不能跑。    哭爹喊娘也没用。

旁观者见到这样的场景,庆幸自己没有被一贯钱昏了头脑。

另一边。

苏定方率领数百金吾卫,将阿拉伯帝国使团所居住之地团团围住。

“奉太子教令,汝等外国使臣,若再敢蛊惑我大唐百姓,定严惩不贷。”

阿拉伯使者这才真切感受到大唐太子的威严。

想要狡辩,但苏定方根本不听。

其他各国使臣见了这般场面,对于大唐太子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

毕竟前不久,高丽人被驱逐的事情,如今还历历在目。

一场小风波,就这样被强势按压下来。

大唐百姓也对太子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

魏王被召入皇宫训斥。

两县县令被罚俸警告。

事后被抓起来的闹事刁民,举报有人暗中用钱收买他们。

大理寺严查,牵扯出一大批商人。

先前闹事的刁民有立功表现,太子教令,改徒三年为徭役三年。

长安百姓纷纷称赞太子仁德。

五月底。

大唐邸报第二版,再度发行。

原本这次李承乾是准备把所有的邸报都加印上自己的太子像。

但太子像的雕刻难度太高。

毕竟要把画像完整的雕刻成雕版,有这样水准的大师级工匠并不多。

而且人像的雕刻难度,要远超字体的雕刻。

即便是大师级别的雕刻工匠,至少也需要大半个月的时间,才能雕刻出一份雕版。

有这个手艺的,将作监跟少府监内,总共不超过十个人。

按照先前的章程,大唐邸报每月一发,月底发售。

显然这一期是赶不上了。

况且因为阿拉伯帝国的事情,李承乾在政事版块上进行了调整,这就使得拓印更加紧张了。

好在当初预料到这样的情况。

邸报雕版并非是一整块,而是六块雕版拼接而成。

所以只需要修改一块雕版就行。

贞观十七年,五月二十八,大唐邸报第二版正式发行。

这次长安百姓已经很是熟悉。

早早的就在邸报亭排队购买。

因为邸报的发行,长安大量的茶楼开设。

曾经百姓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看胡姬舞也不是每天都能消费得起的。

毕竟哪怕是下等酒肆去一趟看胡姬舞,随便就是数十文,乃至于上百文。

长安百姓大部分有闲钱,可也不是这么花的。

茶肆在长安,早前并不流行,但现在上了风口。

因为邸报的关系,到茶肆听报,已经成了百姓们最为便宜消遣的娱乐活动。

茶楼老板赚得盆满钵满,大量半吊子的读书人,转职说书人。

在邸报热的情况下,说书人每天的打赏,几乎都有上百文,这个数目可不少。

简体字门槛低,只要能识字就行,这就让许多人有了想法。

哪个行业赚钱,则必然引起大量效仿。

大多数商人开始对茶楼进行投资,大量的茶肆开设,并邀请说书人入驻。

邸报发行这天。

各茶肆人满为患。

拼桌喝茶,听书邸报,已经成了热门趣事。

某茶楼内,说书人振振有词。

“话说这大食啊,是在西边的一个强大国家,据说比之咱们大唐,也丝毫不让。”

“可为何要对咱们大唐称臣纳贡呢,那自然是因为咱们大唐更强。”

“据说现在大食正在四处征战,到处抢占城池,波斯国都已经被大食彻底亡国了。”

“这可不是我说的,是邸报说的,为此我还特意去问了波斯人,确实是这么回事。”

“谁若不信,也可以去问问。”

“罗马,是更遥远的西边的一个大国,也跟咱们大唐,还有大食差不多。”

“现在大食正在攻打罗马,所以罗马就派遣了使臣,走了一年的路,终于抵达咱们大唐,请求大唐出兵夹击大食,以解如今罗马之忧。”

“所以啊,这大食听到了消息,也派遣了使者来咱们大唐,许诺了大量的好处,请求咱们不要去打他们大食,让他们可以安心去打罗马。”

“并且提出要求,希望圣人让他们把罗马的使臣带走,交给他们大食处置。”

“大家觉得,这能行吗?”

茶肆众人纷纷议论起来,说书人也借此机会喝口茶水润喉。

大多数人都觉得是不行的,毕竟想想也不好,把罗马使团的人交出去,这不就是背信弃义吗。

大唐泱泱天朝上国,礼仪之邦,怎么能为了利益,干出这等背信弃义的事情来。

啪!

惊堂木一响,说书人继续道:“朝廷上,圣人当即就驳回了大食使者的请求。”

众人闻言,纷纷喝彩:“圣人英明!”

说书人神秘道:“这事还牵扯到太子,据说这罗马使团里,就有一位极其美貌的公主,长得那叫一个国色天香。”

“芙蓉园的事情,大家都听说过吧,当时太子遇刺的时候,这罗马公主就站出来,保护在太子妃面前。”

“太子觉得罗马公主品行不错,于是就收入东宫,估摸着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册封为太子侧妃了。”

“届时肯定在邸报上会有通传。”

对于太子的八卦,百姓是最为乐意见到的,顿时感兴趣起来。

“这大食使者,不仅要求太子把罗马公主交出来,还威胁说,如果太子不交出罗马公主,在咱们大唐攻打高丽之际,他们就要出兵帮助高丽。”

“于是,太子在邸报上说了,咱们大唐安西都护府,有将士数万,若有战事,可征召西域各国的军队,可达三十万兵力。”

“若大食胆敢犯我大唐,此三十万兵力,将直接对大食发兵。”

“太子教令,明犯大唐者,虽远必诛!”

安西都护府是侯君集打下高昌国后建立的,用来针对西突厥等西域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以维护唐朝在西域的统治。

常备兵力在三万左右,但还可以通过羁縻政策等手段,征发西域各部落的军队,联合起来兵力可达十万人以上。

之所以号称三十万,是包含后勤运送粮草辎重的民夫在内。

比如现在攻打高丽,就不是说十五万兵力了,而是号称八十万大军东征高丽。

严格来说也不算太多水分,毕竟民夫也能算军中一员。

十五万兵力动用四十多万民夫,这就六十万人左右了。

再加上唐协军,新罗肯定要响应号召的,契丹也是大唐忠诚之属,凑个二十万人参战很正常。

八十万大军,也算半个名副其实。

百姓们听到在大唐边关,安西都护府有三十万兵力,顿时振奋。

这么多兵,大食拿什么跟咱们大唐打。

以前长安的男人们是沉默的,每天出了做事干活,养家糊口外,也没什么可聊的事情。

多数是妇人们八卦一些别人家里长短。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哪怕是三五粗汉子在一起,喝口茶,就着战争的事情上,能聊上大半天。

男人的终极浪漫是什么,是封侯居胥,家国天下。

为了培养大唐男子的血性情操,大唐邸报上的奇闻迭事,主要就是历朝历代的知名武将人物小传。

这一期的,就是霍去病灭匈奴了。

阿拉伯使者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先有大唐金吾卫的围堵警告,现在太子又在邸报上发出宣言。

他感觉自己有些弄巧成拙了。

大唐并不能够接受威胁,搞不好太子一怒之下,真的会发兵攻打阿拉伯帝国。

邸报上可是说了,安西都护府可调动三十万兵力,只需要一道命令下去,随时都能攻打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可是跟安西都护府接壤,对于其强大战力早有了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