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177章:若太子号召全城百姓谋反,将如何

次日清晨。

李承乾从睡梦中醒来,感受到身上的情况,不由有些失效。

相比太子妃的娇羞,狄奥多西要更加的大胆跟奔放。

就像是一匹肆虐的野马,即便是第一次初尝禁果,也是要如飞蛾扑火那样,完全燃烧。

按照皇宫的规矩,正常情况下,妃子是不能留宿的。

太极宫是这样,东宫也是这样。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礼仪,是为了皇帝跟太子的身体健康考虑。

然而昨晚内侍提醒的时候,狄奥多西怎么也不肯走,可能是体质的不同,一波结束,哪怕是浑身瘫软,也要继续缠绵。

最后是李承乾开口,便由她任性这次。

于是,早上的狄奥多西,就像是八爪鱼一样,紧紧的贴在李承乾的身上。

微微一动,狄奥多西就醒来了。

“殿下。”

这眼神,都要拉丝了。

身体上的接触,很快就有了异样,一番风雨。

“沐浴。”

“是,殿下。”

狄奥多西道:“我要一起。”

“可。”

沐浴过后。

太子妃苏玉儿也来一起早膳。

自然也听说了昨晚的消息。

好个西方妮子,真不害臊。

李承乾边吃早膳边问情况:“邸报的事,现在是什么状况了。”

内侍文忠回道:“昨晚宵禁后,邸报已经送到到每个坊间,清晨已经开始售卖,暂时还没有消息传来。”

宵禁后送东西,这就是太子特权,金吾卫对此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看到东宫的人,也不可能说上前阻拦。

以前送冰块是这样,现在送报纸自然也是这样。

“多加关注。”

“是,殿下。”

这时狄奥多西道:“殿下,大唐要打高丽的事情,现在各国使臣都对此非常关注。”

“很多人都在看着,看看大唐会怎么教训这不听话的属国。”

作为东亚地区的宗主国,大唐的一举一动,都会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政治局势产生极大的影响。

尤其是对高丽发兵这样的大事。

大唐很强,但到底有多强,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没有个具体概念的。

狄奥多西之所以说起这事,也是因为大唐对高丽的发兵,会很大程度到影响到欧亚的政治格局。

因为先前大唐太子在朝堂上给罗马使团说话的关系。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大食国内,并且得到重视。

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者,不得不考虑大唐的态度,这会对他们现在的局势产生极大的影响。

毕竟大唐的强大众所周知,如果大唐真的要介入到中东地区来,那么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将会受到遏制,不得不调整现在的战略布局。

再之后,罗马公主入住大唐太子宫殿的消息,更是让阿拉伯帝国更为紧张起来。

而现在,大唐要对麾下的属国进行讨伐。

大家便可以从这其中,看到大唐军队的情况。

到底是强大,还是虚弱。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高丽很强,然大唐的威严,不容许被任何的侵犯。”

“为高丽国而战的高丽士兵,会被判处战争罪名,在大唐服劳役二十年。”

“这次东征之后,天下再也高丽之国。”

霸气的宣言,让狄奥多西的眼里满是崇拜。

“殿下一定会胜利的。”

太子妃苏玉儿则有些担忧:“山高路远,殿下还需小心身体才是。”

她不是担忧战争的胜利,对于太子妃苏玉儿来说,这么远的路程,太子肯定会很劳累。

而且她知道的,太子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的缘故,几乎常年住在皇宫中。

后来身体转好了,也没怎么出去过。

可以说太子自从出生起,就从来没有出过远门,这次一下子就是长途跋涉五千里路。

这一路上,太子肯定会很不习惯。

吃不好,睡不好。

这让她如何不担心。

“玉儿放心,我的身体,难道你还不知道吗。”

李承乾调侃道。

苏玉儿面色一红,瞪了一眼狄奥多西。

狄奥多西:???——

对于长安的百姓来说,仅仅只是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好像换个一个长安那样。

全城徭役修改暗渠后,整个长安都换了模样。

伴随而来的,还有一堆新的规矩,一堆太子教令。

太子教令:不得随地大小便,不得随地吐痰,不得随地乱扔垃圾。

违者罚款百文,举报者赏五十文。

这就很很多无所事事的长安百姓,直接化身监督小能手。

东西市,朱雀大街。

只要见到,立马就拉住罚款。

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还不好意思。

但是当第一个获利者出现,传开消息,靠着在大街上抓人,仅仅是一天时间,靠着抓了十个人,就赚了五百文的事情传开后。

这下子长安各坊,顿时就轰动了。

一传十,十传百。

于是整个长安就变得热闹起来,许多人一大早就在街上溜达,眼睛发亮的四处盯着,就看有谁会违背太子教令。

这就出现了特别有趣的现象,有个人吐口痰,周边四五个人都过来拉着他。

最后武侯铺的人也没办法,奖赏的五十文,让几个人平分。

为了不让自己口袋里的钱变成别人的钱。

于是垃圾入垃圾桶,大小便去公厕,很快就养成了习惯。

毕竟街道上每数百米就有垃圾桶,一里之地内就有男女分开的公厕。

举报这门生意,逐渐就暗淡了下来。

但还是有人做的。

毕竟长安总会有大量的外国商人,外地人过来。

不过长安各个城门,都已经张贴了告示。

新入城的人都会被告知在长安城内要遵守的规矩。

清晨,常安防。

这里地处长安城西南角,算是大唐贫民窟。

房价也是最低的一块区域。

“陈叔,那是干嘛的?”

单瑶看着坊间告示栏旁边,一堆人在小木屋前排队,有些好奇的问道。

自从上次在芙蓉园刺杀太子计划失败后。

单瑶整个人都心灰意冷了。

毕竟高丽武士那样的情况都没能刺杀得了太子,皇帝的护卫肯定更加森严。

她还能有给父亲报仇的希望吗。

听说太子的箭术,就是跟皇帝学的,那么皇帝肯定也很强吧。

这让单瑶一度没了目标,最近过得浑浑噩噩。

“听说是卖邸报,也不知道这邸报是什么东西。”

陈明的目光有些好奇。

人都是喜欢看热闹和八卦的,对于大部分长安百姓来说,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所以能有什么新奇的事情,自然都会过来瞧瞧。

“又是太子搞出来的?”

单瑶的语气有些复杂。

她跟皇帝有杀父之仇,所以对于太子自然也没什么好印象。

尤其在徭役的时候,巴不得凑热闹,让所有人都反对太子。

可却很快被镇压下来,这让单瑶觉得,太子已经失去了民心。

在她的心里,太子残暴不仁。

连渗井都要掩埋,岂非是连百姓的生活都不顾了。

还有一堆乱七八糟束缚百姓的罚款,让百姓们怨声载道。

看来这大唐要完。

有谶言说大唐三世而亡,肯定就应在这个太子身上。只是反转来得太快,单瑶很快就被打脸了。

徭役过后,原本都在偷偷骂太子的人,突然就对太子感恩戴德起来。

一连串的太子教令。

让赚了钱的人都在说太子的好话。

单瑶听着那些言论,都快要气死了。

这时,一名路人经过,听到单瑶跟陈明的对话,停下脚步道:“小娘子还不知道吧,这邸报啊,就是太子做的。”

“就跟文书一样,上面会写上大唐最近的情况,甚至是朝廷的一些事情,都会写在上面。”

“啧啧,这也就是太子了,往前谁敢写这些出来。”

“还全部用俗字写的,我这不读书的,都能认得几个字。”

“这么大一张纸,才卖十文钱。”

路人说完,就急匆匆去排队了。

单瑶跟陈明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了起来。

十文钱不多,也要去凑个热闹。

小木屋的排队看似很长,但动作很快。

毕竟一手交钱,一手就拿邸报。

“后面的人,别插队,按规矩来,插队可是违反太子教令,要罚款的。”

“买了邸报不识字的,就去旁边的茶楼。”

“里面有说书人,会给你们将邸报的内容,对照着看就是了。”

小木屋里就一人,边收钱拿报,边大声吆喝。

终于轮到单瑶,交了十文钱买到报纸后,就好奇的看了起来。

通体是用俗字写的,单瑶本身也是读过书的,识字不难。

俗字看起来也没那么费力。

“去旁边的茶楼看看吧。”

陈明建议道。

单瑶点点头。

旁边不远的茶楼。

平日里冷冷清清,今日却人满为患。

不过还有几个空桌。

堂倌过来介绍道:“这位郎君,小娘子,还请海涵。”

“这人多了,桌子不够用,如果不买茶,就不能坐桌子。”

茶楼掌柜也没办法,人太多了。

大部分也不愿意买茶喝,可这样买茶的人没桌位也不行。

于是只能出此下策。

大部分人还是表示理解的。

单瑶出了几文钱,买了壶茶坐下。

上边有说书人,正在逐字逐句的讲解邸报,还会附带上自己的一些看法。

“要我说啊,这高丽真不是好东西,当年汉武帝就曾经把他打服过。”

“汉武帝是谁?那是几百年前的皇帝,把匈奴人的国家给打没了。”

“高丽一直就是咱们中原的属国,是臣子。”

“不好好上贡也就算了,还经常派兵去骚扰咱们的边关。”

“生活在营州的百姓哦,那真叫一个惨啊,好不容易种点粮食,有了收成,那高丽人就过来抢,卖儿卖女的才能活命。”

“你们说,这高丽,该不该打?”

说书人一问,听书的百姓们,顿时群情激奋:“该打!”

“芙蓉园大家都听说过吧,前段时间,太子就在元宵节写了一首词。”

“青玉案元夕,啧啧,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小老儿我也没读过什么书,但就这词听着,就是好啊。”

“我给大伙念念,大伙可以对着邸报右下角看,就是那首词。”

“东风夜放花千树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大部分来茶楼听邸报的,基本上是不识字的,但听着这么念,似乎又回到了元宵佳节那天的热闹场景里。

青玉案元夕并不复杂,通俗易懂,哪怕是没什么文化的人,听起来也会感觉到那股子意境美。

“彩!看赏。”

有那激动的,当即大喝道。

赏钱不多,几文钱,一人开头,就有人紧随。

说书人眉开眼笑,连连作揖。

单瑶也跟着赏了几钱。

告一段落后,说书人继续道:“可就是这样的太子,遭人妒忌啊。”

“高丽人知道咱们太子是个才华的人,圣人之后,太子即位,咱们大唐肯定是更加繁荣强盛啊。”

“不满诸位,小老儿曾经也在心里埋怨过太子,可当今想起来,就想给自己两巴掌,太子的心里,是为了咱们百姓好啊。”

“看看如今的长安城,诸位也是有感受的,干干净净,没了那发臭的沟渠,多么舒服,从前到了夏季,简直就跟生活在茅厕一样,臭不可闻。”

“太子出钱,给咱们修公厕,给咱们装垃圾桶,自从那渗井被埋了后,井水都甜了几分。”

百姓们顿时议论纷纷,对于说书人的话很是赞同。

大家曾经,都误会了太子。

现在享受好处,自然就铭记太子了。

说书人继续,语气有些愤慨:“可就是这样的好太子,处处为咱们百姓着想的好太子,在写这首青玉案元夕词的那天,就在芙蓉园里,被刺杀了。”

“高丽人狼子野心啊,暗中派了几百个高丽武士,偷偷从那芙蓉园的曲江池里,修了密道,几百手弩啊,差点就把咱们的太子给杀害了。”

“幸亏太子不仅文采出众,那武功也是一等一的。”

“只见太子手持大弓,嘿,便就是那么一射,立即就能毙命一个高丽武士。”

“再弯弓,再射,又是一个高丽武士。”

说书人手舞足蹈,模拟着射箭的姿势,让众人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太子射箭的英姿,顿时喝彩。

“就是这般,一箭一个,那高丽小儿,便遭受不住,纷纷逃命去了。”

“话说泥人也有三分火气,经过这么一刺杀,太子还能不生气?”

“于是就下了教令,把大唐境界的所有高丽人,都赶回去。”

原来是这样,众人恍然大悟。

前些时间,金吾卫赶走高丽人,很多百姓不知道缘由,觉得这样做太过分了。

现在这么一听,原来是这么个事,顿时就理解太子了。

有人喊道:“要我看啊,太子还是太仁慈了,只是把他们赶走。”

“这些高丽人里,肯定有很多细作,就应该全都抓起来,在大牢里好好审问一番。”

这话顿时赢得大多数人的赞同。

说书人顺着说道:“所以啊,在邸报上就写了,朝廷就决定打高丽。”

“祸害咱们大唐的百姓,还刺杀咱们大唐的太子。”

“大家说,这高丽,该不该打!”

众人激奋:“该打!狠狠的打!”

说完太子,说书人又开始讲述丝绸之路,农事生产。

太子造曲辕犁,造福天下百姓。

听着众人是一脸沉迷。

在先前,大唐的百姓其实很多事都是不知道。

朝廷也不会宣传政事之类。

太子被刺杀的事情,也只有官员勋贵们知道个消息,多数也就知道个大概,哪里有这么详细。

曲辕犁在大唐已经发到大部分百姓手里,然而就是这样的事情,八成长安百姓都不清楚,甚至都不知道这曲辕犁是什么样的。

有了邸报宣传,大家一下子就了解了。

茶楼现在所发生的事情,不过是长安城东一个缩影。

在今天的长安,每个坊,每个茶楼,都在发生着差不多的事情。

大量的说书人有了门道,茶楼的掌柜有了生意。

百姓们多了个知晓消息的去处。

民心,正在逐渐的凝聚。

这就是邸报的威力,能够真正的把百姓们的思想统一起来,从上层延伸到下层去。

民心是什么,就是大势。

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若太子刘据有邸报凝聚民心,养出大势,号召全城的百姓谋反,说不定还真能成事。

单瑶听着却不舒服,起身直接走了出去。

对于大唐的皇帝太子,她在心里认为,是昏君。

可一桩桩,一件件,又让她没有反驳的地方。

听着说书人,还有茶楼百姓对太子的吹捧,让她感觉到很是憋屈,可又说不出什么理由来。

只能是负气离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