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136章:太子穷兵黩武乎?

太极殿内。

随着一声嘹亮的传报声,太极殿外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拜占庭使臣们缓缓步入太极殿,他们身着华丽的异域服饰,服饰的材质极为考究,丝绸与锦缎交织,上面绣着精美绝伦的图案,金线银线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公主狄奥多西的服饰上,镶嵌着的璀璨宝石,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色彩。

为首的使臣阿历克斯,身材高大,面容坚毅,他的眼神中既有对大唐的敬畏,又有作为使者的自豪。

粟特人纳伦德也跟着来了,他神情激动,浑身都有些颤抖。

对于粟特人来说,能够面见大唐皇帝陛下,这可是莫大的荣耀跟谈资。

大多数粟特人都是靠贩卖大唐的茶叶,瓷器,丝绸等货物发家。

对大唐的繁荣昌盛,粟特人比大唐人还要了解。

因此对于大多数粟特人来说,加入成为大唐的一员,是莫大的荣耀。

取一名汉人为妻,晚年能在长安养老,是他们毕生的心愿。

这也是纳伦德为什么愿意资助和帮助拜占庭使团,跋涉两万多里路程来到长安的原因了。

如果大唐能跟拜占庭谈成军事联盟,那么他作为两大帝国之间的见证跟桥梁,获取到的荣耀跟利益,简直无法想象。

阿历克斯并不懂得汉语,虽然他在路上一直向纳伦德讨教,学习。

但对于汉字汉语的复杂跟艰难,又岂是这么容易学会的。

这次能跟着上朝,纳伦德的主要作用是充当翻译。

阿历克斯上前,抚胸鞠躬行礼。

拜占庭并非是大唐的附属国,使团代表帝国在外的颜面,所以他们不用行跪礼。

阿历克斯上前开口道:“ΑγαπηταυτοκρτορατημεγληΤανγκδυναστεα。”

大唐的专业翻译官听完后,朗声道:“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我们是从遥远的西方,来到这片遥远的东方之国。”

“我们听说了大唐帝国的强盛,繁荣,文明,昌盛,大唐的皇帝陛下圣明仁德,威加四海。”

“我们历经千辛万苦,穿越茫茫沙漠,翻过险峻高山,渡过浩渺海洋,只为一睹大唐风采,献上我国之敬意与礼物。”

“祝愿大唐与罗马友谊长存,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

很显然,翻译官进行翻译的时候,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添加和修改的。

不过在罗马语中,加上大量的敬词也是很寻常的事情。

李承乾前世自然是学过英语的,然而罗马语可不是英语,而是希腊语。

希腊语起源于印欧语系中的希腊语族,有着悠久而复杂的发展历程。

拜占庭时期,希腊语成为了拜占庭帝国的官方语言。

李承乾学的英语在如今这个时代什么都不是,跟任何语言都没有交际。

随后,阿历克斯身后的侍从们,献上他们带来的礼物。

数量很少,只有四种。

毕竟这么遥远的路程,无法携带数量太多的礼物。

阿历克斯进行介绍,翻译官翻译。

第一个侍从手里捧着的是一块赤色玻璃,周身赤红,手感圆滑,在日光下光华四溢。

“在罗马的传说中,它被称为“波塞冬之血”。”

“传说大西州的居民变得邪恶、发动战争,海神波塞冬将大西州沉入海底后,心疼得吐出了一口血,便形成了赤玻璃。”

第二个侍从手里捧着的是绿色的金晶,通体翠绿,寒气逼人,硬比金刚。

“此物被称为“大西州之殇”,传说大西州的人背叛了人间的美好,变得心如铁石,即使毁灭也不知悔改,而绿金晶就代表着大西州人的心性。”

“后来,当赤玻璃的红色液体流到绿金晶下面后,绿金晶吸收了红色液体,变软且飘出香气。”

第三个侍从手里捧着的是罗马式玻璃制品,拜占庭帝国的玻璃工艺较为发达,玻璃制品是其特色产品之一。

第四个侍从则是捧着青金石,青金石是一种稀有的宝石,被称为金精。

李承乾很是好奇的看着,旧唐书里,就有对于这次拜占庭,东罗马帝国进献宝物的记载。

这也算是见证历史性的一刻了。

旁边的史官,已经是在奋笔疾书,把正在发生的场景进行记录,用作于后世流传。

朝廷群臣,亦是目露惊叹之色。

拜占庭使团献出的宝物,显然每个都是价值连城。

李世民很高兴,也很满意,道:“尔等远涉万里,携此等宝物而来,足见罗马之国对大唐之尊崇与诚意。”

“朕观之,此等宝物,皆非凡品,每一件皆蕴含着异域之风情与匠心。”

“朕深感欣慰,亦颇为喜爱。罗马国此举,实乃友邦之典范。朕愿大唐与罗马,自此携手共进,友好往来,共同推动繁荣昌盛,为天下万民谋福祉。”

群臣作揖朗声道:“陛下圣明。”

阿历克斯此时看了一眼狄奥多西。

狄奥多西轻轻点头。

现在正是他们提请求的好时候。

阿历克斯再次朗声开口说了一段话。

翻译官:“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我们这次前来,除了表达我国对对大唐的敬意与友好之外,还有一事相求。”

李世民很是高兴的时候,道:“但说无妨。”

得到准许后,阿历克斯显然很兴奋,感觉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

翻译官:“禀告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在西方之地,有大食之国,其势力日益强大,其民众争强好胜,他们野心勃勃,四处征战,毫无诚信仁义可言。”

“他们的军队就像是蝗虫过境,所到之处,烧杀抢劫,使得民众苦不堪言。”

“他们曾与我国签订和平之约,然转眼间就撕毁条约,发兵来犯。”

“他们的统治者贪婪残暴,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断扩张领土,不顾民众死活。”

“如此邪恶之国,若不加以遏制,必将给天下带来无尽的灾难。”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寂静,李世民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群臣也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使臣的话语。

大食国就是阿拉伯帝国。

此时大唐边关西域,与阿拉伯帝国毗邻,对于阿拉伯帝国的了解还算不少。

隋大业六年,穆罕默德开始传教,在麦加建成了历史上第一个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帝国的完全统一,是发生在贞观六年。

统一建国之后,阿拉伯帝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遣使团抵达大唐长安,带来了大量的礼品,进献李世民。

毕竟在贞观四年,李世民灭东突厥后,已经共尊为天可汗,威名在中亚地区依旧有很大的影响。

阿拉伯帝国自然是不想招惹大唐,而且因为大唐的繁华,在商业市场上,对大唐有很大程度的依赖。    从贞观六年到如今,阿拉伯帝国的使团来得非常频繁,十年就有三十七次之多,交往非常密切,在古代外交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就是现在,鸿胪寺安排的外国使团居住地,还有阿拉伯帝国的使团在。

阿拉伯商人在大唐更是数量繁多,香料、犀牙、珍珠、龙脑、**等名贵特产,受到唐朝皇宫和勋贵的欢迎。

李世民沉默不语,群臣自然就明白了状况。

褚遂良首先上奏道:“陛下,臣以为不可出兵大食。”

“我大唐与大食虽相隔甚远,但近年来一直互通有无,贸易往来频繁。彼处的奇珍异宝不断流入我大唐,我大唐的丝绸、瓷器等也深受大食人喜爱。”

“两国关系正处于友好之态,贸然出兵,恐坏了这难得的和平局面。”

“且那大食,远隔万里,路途艰险,我大唐将士长途跋涉,疲惫不堪,战力必受影响。”

“异域之地,气候恶劣,地形复杂,我军恐难以适应。”

有了褚遂良的开头,其他群臣也纷纷上谏。

诉说不可答应拜占庭,出兵大食的理由。

毕竟现在大唐跟大食的关系还算不错,大食对大唐也一直比较恭敬,双方之间因为距离遥远,路途艰难,也没有直接的矛盾。

当然,最主要的是,不管是在李世民还是群臣看来,就算是大食打赢了罗马。

也影响不到大唐的利益。

如果大食出兵大唐,大唐以逸待劳,根本不用惧怕,轻松就能战胜。

朝廷之上,反对出兵是为主流,没有人愿意为拜占庭使臣说话。

再加上,今年大唐出兵高丽,同时开辟两边战场,对大唐的压力很大。

纳伦德此时的作用就体现了出来。

他把群臣上奏的话,翻译给阿历克斯听。

“阿历克斯长官,看来你的请求,是要破灭了,所有的大唐官员都在反对出兵阿拉伯。”

“而且大唐皇帝陛下,显然也不怎么想出兵的。”

“大唐跟阿拉伯帝国的关系不错。”

阿历克斯跟狄奥多西顿时感觉非常的绝望。

他们的使命,真的不能达成吗。

就在这时,李承乾开口了。

“孤倒是有些不一样的想法。”

太子开口,群臣安静下来。

李世民问道:“太子对此,有何看法。”

李承乾道:“大食国建国于贞观六年,可谓是朝阳之国,孤从往来的商人中,听到不少关于大食国的情况。”

“贞观六年,大食国的创立者穆罕默德去世后,阿布伯克尔平定大食,完成统一。”

“贞观八年,阿布伯克尔去世,欧麦尔上位,他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四处征战,扩大大食国的疆域。”

“据孤所得到的消息,在欧麦尔的带领下,大食国攻占的城池超过了四千。”

说到这里,李承乾的目光看向拜占庭的使团,道:“在这其中,罗马国丢失了四分之三的领土疆域。”

这话一出,群臣哗然。

大家顿时明白,为什么罗马使团要远赴万里之遥,来到大唐了。

四分之三的疆域,相当于大半个东罗马帝国,都已经被大食国所占据。

尤其是四千座城池,听着都比较吓人。

要知道大唐总共才有一千五百五十七县城,包含府城,州城在内,也没有四千这个数量。

李承乾继续道;“大食国的人口和疆域,如今已经跟大唐非常临近,而且因为不断的对外战争,此时正在迅速扩大,或许要不了几年,就能超过大唐。”

“跟罗马联合,遏制大食的发展,对大唐是非常有利的事情。”

“如今罗马对大食无力抵抗,所以才会远道而来,请求我大唐的帮助,一旦罗马陷入大食之后,大食将会上升到极强的地步,这对我大唐西域,是极大的威胁。”

“是以对于罗马使团的请求,不可轻易坐下决断,当是要慎重考虑。”

这番话,顿时让群臣议论起来。

那边纳伦德一脸惊喜的进行翻译,把大唐太子话转述给阿历克斯跟狄奥多西。

狄奥多西问道:“他是谁,他好像身份地位很高。”

纳伦德解释道:“他是大唐帝国的下一任皇帝,跟你们罗马不同,大唐下一任皇帝,是现任皇帝的长子,称作太子。”

“为了大唐的稳定传承,大唐皇帝会在很早的时候,就会确定下一任皇帝的人选。”

“太子殿下正在支持你们,如果取得他的支持,那么大唐皇帝很有可能同意你们的军事联盟请求。”

“这是你们唯一的希望。”

另一边,褚遂良就准备上前继续上奏,显然是对着太子去的。

不过他刚有动静,旁边的长孙无忌就一把拉住了他,对他轻轻摇头。

褚遂良略微迟疑,便收回了脚步。

毕竟有外国使臣在,这个时候去弹劾反对太子,那就是半点颜面都不给了。

很容易让外国人看笑话。

不仅是得罪太子,还会得罪陛下,伤的是皇家颜面。

李承乾其实也没胡乱编造,历史上后来是发生了怛罗斯之战的。

大唐跟大食,产生了直接的军事冲突。

大唐安西唐军以损失几千兵力为代价,让阿拉伯军团伤亡三万人。

直到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才撤兵回唐。

“承乾!”

李世民喊了一声,这意思很明显。

你今年要打高丽,现在又要打大食,这不是穷兵黩武吗。

李承乾低声道:“父皇,我们不一定现在就要决断,出兵大食。”

“只需要这件事在讨论,考虑,就可以对大食形成影响。”

“长安的消息,传到大食后,他们就要考虑被我们还有罗马夹击的情况,从而有效的遏制住其发展趋势。”

“拖久了,如果大食国无视的话,父皇下一道诏敕,让安西大都护府整顿军备,练练兵啥的,就足够吓唬大食了。”

“在这个其中,大食为了交好我大唐,必然会让出利益,即使最后没出兵,对我大唐来说,也是有很多好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