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120章:且看你还能当几天太子

正月初四,宜嫁娶。

从皇宫到房府的道路上,十里红妆铺陈开来,宛如一条绚丽的彩带蜿蜒于繁华的都城。

抬嫁妆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一箱箱雕饰精美的宝箱中,装满了奇珍异宝。

八抬大轿,明媒正娶。

作为最受宠的公主,这次的婚礼,李世民也是亲自出席。

李承乾自然也要参加。

迎亲的道路也因此全被禁严,百姓连围观的资格都没有。

好在房玄龄的府邸,就在朱雀门外第二府,对民生基本上没什么影响。

高阳身穿凤冠霞帔,坐在美轮美奂的花轿上。

以金丝楠木为框架,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凤凰、牡丹、祥云等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图案栩栩如生。花轿四周垂挂着五彩的流苏,随着微风轻轻飘动,如同仙女的裙摆。

只是高阳的面色不怎么好看。

“公主,今天是大喜的日子。”

侍奉高阳的宫女翠儿,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旁边的宫女兰儿,却瞪了一眼翠儿。

“嫁给这粗鄙的武夫,本公主如何高兴得起来。”

高阳声音中都带着鄙夷。

兰儿开口道:“先前听宦官们在聊,说不仅是陛下跟太子,便是魏王,晋王,吴王这些尚且在长安的皇子们,全都来参加公主大婚了。”

“还有朝廷的各个大臣,但凡能数个名的,全都来了。”

“这等场面,怕不知道有多么浩瀚。”

听到这话,高阳顿时来了兴趣,这可关乎她的颜面。

“来了这么多人吗。”

兰儿语气有些羡慕:“公主可是陛下最宠爱的,能参加公主大婚,这可是最为荣幸之事,便是那宴席最边缘的角落,非世家勋贵,也不可能坐上去。”

“奴婢等人能跟随公主,真是三生有幸。”

一番话,顿时让高阳公主眉开眼笑。

心中的不快暂且被这盛大的场面和众人的尊崇所掩盖。

花轿在喜乐声中稳稳前行,很快便来到了房府门前。房遗爱身着大红喜袍,满脸喜色,站在门口迎候。

他看着那华丽的花轿,心中既紧张又兴奋。

随着一声高喊:“公主驾到!”房府内外顿时安静下来。喜娘上前缓缓掀开轿帘,高阳公主在翠儿和兰儿的搀扶下走出花轿。

头戴凤冠,身披霞帔,光彩照人,高阳高贵的气质让在场众人无不惊叹。

房遗爱连忙上前,伸出手欲牵高阳公主。

高阳微微皱了皱眉头,但在众人的注视下,还是将手搭在了房遗爱的手上。

两人携手步入正厅,只见厅内布置得金碧辉煌,红绸高挂,鲜花簇拥。

正厅内。

李世民端坐在上首,房遗爱跟高阳躬身行礼。

“陛下。”

“父皇。”

李世民面带微笑,目光慈爱地看着高阳公主和房遗爱,开口道:“今日爱女高阳与房家二郎喜结连理,朕心甚慰。”

“房爱卿一生为我大唐鞠躬尽瘁,朕望尔等日后相敬如宾,携手共进,为大唐再添福祉。”

房玄龄也赶紧起身,恭敬地回道:“陛下隆恩,老臣感激涕零。公主下嫁,实乃房家之幸。遗爱定当以忠诚待公主,以勤勉报陛下,不负陛下与公主之恩。”

李世民微微点头,又对众人说道:“今日之喜,当共贺之。愿我大唐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众人齐声高呼:“陛下圣明,大唐万岁!”

鼓乐起。

主持的是皇帝内侍张阿难。

这排场算是给足了。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愿公主与驸马举案齐眉,琴瑟和鸣,共赏春花秋月,同度岁月悠长。”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送入洞房!”

礼成,开席。

美味佳肴琳琅满目,酒香四溢。

那菜肴皆是宫廷御厨精心烹制,色香味俱佳。

宾客们觥筹交错,纷纷向驸马敬酒,送上最美好祝福。

“承乾,朕先回宫,高阳这边,就交由你主持了。”

“是,父皇。”

李世民自然不可能长久待在这里,与民同乐,也就只是个意思。

能亲自过来一趟,已经是房玄龄天大的面子了。

“恭送陛下!”

皇帝车架离开,气氛也变得宽松不少。

美貌的胡姬纷纷上场,在乐师们的演奏下翩翩起舞。

后院。

除了被幽禁的齐王李佑,太子跟七王再度聚首。

“大兄能留下主持,真是让房府蓬荜生辉啊,待会可要遗爱多敬大兄几杯酒。”

李泰笑呵呵的说道,语气比先前,少了几分尊敬,多了几分嚣张。

朝野上下谁不知道,房遗爱可是他的心腹。

这房府,自也是他的主场。

众皇子面面相觑,不知魏王怎的突然就有了这股子气势,敢跟大兄对着来了。

虽说魏王是要夺嫡吧,可这明面上的表面功夫,还是要维持的吧。

李承乾笑了笑,没回答。

吩咐道:“文忠。”

身后垂手的内侍文忠,赶忙上前一步,躬身道:“殿下,奴婢在。”

“魏王不是要让新郎官敬酒吗,这一桌皆是亲王,怎的每人也要敬一壶,这诚意才够吗。”

“去拿八壶剑南烧春,等新郎官来了,便就一一敬过来吧。”

听到太子吩咐,内侍文忠回道:“奴婢谨遵太子教。”

随即,内侍文忠匆忙带着几个宦官就去备酒。

听到这话,李泰的面色,一下子就阴沉了下来。

唐初的多为发酵酒,度数相对较低,大多也就十多度。

剑南烧春产于剑南道,其酒色清透,香气浓郁,口感醇厚绵柔,在如今很是出名。

然而八壶,可就不是个小数目了。

文忠肯定会拿大壶,也就是一斤的壶,八壶下来就是八斤。

八斤十几度的酒,这喝下去,保管醉倒。

“今天是高阳大喜的日子,太子这般做,直接把新郎官灌倒了,可是耽误了高阳的好事啊。”

李泰声音低沉的说道。

李承乾不以为意:“不是你说,要让新郎官来敬酒吗。”

“怎的,我这太子,让他敬一壶酒都不行了?”

“还是你觉得,诸位皇弟,不值一壶?”

“至于高阳嘛,来日方长,往后朝朝暮暮,又岂非唯有今日。”

李泰顿时语噎。

房遗爱是他的心腹,谁都知道。

而在大婚这天,被太子落了颜面,那就是落他魏王的颜面。

关键这事还不好说理,是他现在起的头,太子不过是反击。

这时,内侍文忠也带着宦官们拿来了酒壶。

李泰一看,果然是一斤大壶。

“这壶,可不够精致,还是换些精巧的酒壶吧。”

李泰顿时就想从酒壶上打主意。

即便是换成半斤壶,八壶也就四斤,问题就不大了。

李承乾道:“原来青雀觉得这酒壶不够美观,也行,我记得陛下的赏赐里,有两尊琉璃玉坛,那便就用那琉璃玉坛吧。”

李泰讪笑道:“毕竟是高阳的嫁妆,就懒得麻烦了。”

琉璃玉坛可是五斤装,两个就是十斤了。

落了面子,李泰心中自然不爽得很。

不过想起房玄龄的谋划,心中就淡定不少。

你现在是太子,你厉害,但你能一直是太子吗。

且看你起高楼,宴宾客,意气风发,荣耀满身。

然岁月流转,风云变幻,不知这高楼可会屹立不倒,那繁华可会永恒依旧?

想到这里,李泰顿觉心中舒畅。

李泰的神情变化,顿时引起了李承乾的警觉。

这家伙被自己打了脸,还能如此得意,不合其性情。

定然是想到了什么开心的事。

有阴谋!——

是夜。

房遗爱跌跌撞撞的来到后院。

好几个仆从扶着送来。

硬生生被逼喝下八斤,即便是耍了小聪明,喝酒时倒了一些,但进入肚中的,至少也是六斤有余。

这只是太子一桌,还有其他宾客呢。

仆从照顾着喝了一大碗醒酒汤,房遗爱才在朦胧中渐渐恢复了一些意识。

他记起今日是自己的大婚之日,还未入洞房与公主相见。

于是强撑着摇晃的身体,在仆从的搀扶下,跌跌撞撞地向洞房走去。

他努力稳住身形,轻轻推开门。

然而,当房遗爱带着满身酒气闯入时,高阳公主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房遗爱满脸通红,眼神迷离,口齿不清地说道:“公公主,我我来了。”

高阳公主皱起眉头,厌恶地看着他,怒声道:“你这粗鄙之人,竟喝得如此烂醉。今日是我们的大婚之日,你却这般模样,成何体统!”

房遗爱想要解释,却不知从何说起,只是含糊地说道:“公主,我.是太子所迫。”

听到是大兄特意灌醉,高阳心中顿时了然。

呵斥道:“你给我出去!今日我不想看到你这副模样。”

房遗爱满脸惊愕,想要上前拉住高阳公主,却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高阳公主更加生气,对着门外喊道:“来人,把驸马给我带出去!”

门外守护的,是公主侍卫。

公主下嫁,除了十多名日常伺候的宫女宦官外。

更有两队二十名侍卫。

大唐公主,可是不用担心婆媳矛盾的。

他们的身份,从来都是比夫家更为高贵。

听到公主有令,数名守在门前的侍卫,顿时就走了进来,准备把房遗爱拖走。

侍女兰儿低声道:“公主,今日大喜,外宾客如云,把驸马赶走,容易闹了笑话,于公主也不体面。”

“不如把驸马安排在偏房就睡吧,奴婢跟翠儿定好生看守,不让驸马扰到公主。”

考虑到这样做确实影响不好,高阳阴沉着脸点点头。

对侍卫吩咐道:“让驸马去偏房。”

说罢,又补充了一句:“日后没本公主的吩咐,驸马不得入正房。”

“是,公主。”

——

讲武堂。

正旦初三,学子们就已经复课了。

李承乾如今已经不用亲自去进行操练,挑选些优秀的苗子充当教官。

每日上午自行操练。

下午学兵法,晚上便是请来的名士教学,读书识字。

“汝等实乃朽木不可雕,烂泥难上墙也!”

“入此讲武堂,本应勤勉向学,以图有所作为。然观汝等,学习能力之差,令人咋舌。识字之难,犹如登天。”

“吾反复教导,口干舌燥,而汝等犹如顽石,毫无进益之象。”

“吾教世家子弟,彼等敏而好学,举一反三,非汝等可比。”

“世家之教,精良无比,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皆为正途。”

“反观汝等莽夫,连三岁稚子都不能及,简直是愚昧至极。”

讲台上,教学的名士破口大骂。

不怪如此生气,教学一个多月了,千字文能写出一百个字的,都屈指可数。

讲武堂的教学老师都是名士。

寻常都是世家大族座上客,教导世家子弟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现在屈尊来教这些粗鄙武夫,一个个都跟木头似的。

也不怪学子,平均年龄都接近三十了,本来就心思驳杂,怎么能静下心来学习。

要他们去校场跑十圈没问题,但写两个字,怎么也写不出。

拿着毛笔的手,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不认识。

毕竟他们连最基础的横竖撇捺都没怎么练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还稍微好点。

后边到閏餘成歲,律呂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為霜这里,完全就是一抹黑了。

老师也无奈,只能翻开书册继续讲解千字文。

哪怕他已经讲过了很多遍。

此时,门外传来声响,老师抬头看去。

“苏将军?”

“这晚间过来,不知有和贵干。”

这个班,便是苏定方下午授课的乾武班。

“奉太子教,乾武班晚间授课,由本将军代授。”

“还请张师回府歇息。”

苏定方面色平静道。

张师看了眼苏定方身后,还跟个几个仆从,似乎拿着一堆书册。

微微皱眉,张师道:“我任授课,是朝廷之令,非奉太子教。”

这话里的意思,就是太子没资格让我走。

虽说他很烦这些学子,但也知道能在讲武堂授课,意味着什么,当然不甘愿就此离开。

苏定方也不惯着他,喝道:“苗岳松,原玉兵,顾承发,楚良才。”

话音落下,四名学子起身作揖:“弟子在。”

苏定方吩咐道:“送张师。”

“遵令。”

眼看四名学子走了过来,张师当即冷哼一声:“不劳,鄙人自会离去。”

“倒是苏将军,明日我定会去御史台,参你一本。”

苏定方淡淡道:“请便。”

对于这样的威胁,苏定方完全没放在心上,御史台还敢跟太子对着干?

张师走后,苏定方当即让仆从把新的简体千字文,发放到学子们手中。

学子们翻看一看,顿时眼睛发亮。

简体字版本,可比繁体字笔画少了一半都不止,认识起来也更加简单。

只是字上头的奇怪符号,有些看不明白。

苏定方也开始讲述拼音。

这样的情况不只是发生在乾武班,其他坤略,震策,巽谋,离战四班,都差不多。

有好奇的老师看了简体字的新千字文,顿时气急。

次日,太极宫。

李世民收到了一堆弹劾太子的奏疏。

李世民不由问道:“阿难,太子在讲武堂,又整出了什么幺蛾子。”

ps:天凉感冒,明日补更,抱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