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一剑荡山河 > 47 鸣父冤御前昭雪 拜郎中禁中钦点

卫凌羽听她话里大有问责上清宗之意,隐隐觉得不妙,而侯氏兄弟也是不肯向人低头的主儿,一言不合说僵了,只怕要大打出手。

玉清宗乃大周国教,这建康是京畿重地、天子脚下,势必多有玉清门人,真放起对来,烟云子一呼百应,能招来不少帮手。

于是抢在侯氏兄弟之前,向烟云子稽首道:“福生无量天尊。贫道上清教下静虚子,见过烟云真人。”

烟云子见他年少,已有轻视之意,但伸手不打笑脸人,只好按下心头怒火,道:“你有什么话说?”

卫凌羽道:“侯氏昆仲是我义兄,贫道先代它们赔不是了……”话未说完,侯氏兄弟已齐齐叫道:“老六,你好没胆气,怕这老鸡婆做甚?”

卫凌羽回头,向它们低声道:“两位哥哥,这里是建康,动起手来对咱们不利。万一事情闹大,朝廷追责,纵使有祖庭庇护,可一旦流传民间,毕竟有碍本教声誉。你两位是性情中人,不肯服软,小弟低个头,将这梁子揭过,还不行么?”

侯氏兄弟彼此对视了一眼,觉得他说得颇有道理,不甘心地道:“好罢,听你的。”

卫凌羽向它们一拱手,请它们放开了灵积子,向她道:“道友请便。”灵积子兀自不肯走,盯着侯氏兄弟,怒目圆睁,几欲喷火。

卫凌羽担心她又惹恼了侯氏兄弟,再不肯放她,心思起伏:“这灵积子蛮横无理,烟云子显然也是极护短的,要凭三言两语劝她们既往不咎,只怕不是那容易。一味低声下气,倒给人家看轻了,反而弄巧成拙。还得露点真本事才好。”便即轻抬右手,真气吞吐,给灵积子推向烟云子一方。

烟云子面色陡变,正要说话,侯氏兄弟已先她叫道:“你何时渡了雷灾?”

卫凌羽道:“两位哥哥,眼下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先堵住了它们的嘴,又向烟云子道:“真人,我两位义兄行为轻薄,大是不妥,那也不消说。但若非令高足只因旁人对其意中人的一句话,便摘了人家口条,想必我两位义兄也不会多管闲事。”

灵积子气愤填膺,怒道:“我说错了么?难道天下男人就有一个好东西了?”

卫凌羽冷笑道:“灵积道友想是为情所伤,才会如此偏激。贫道倒想问问,道友遇人不淑,想来不过一者,何必牵连天下男子?除是道友与天下男子有染,皆为之所负。可若真如此,道友也自不免水性杨花、不知廉耻了。”灵积子气急败坏,抽出一同门佩剑,便欲刺来。

烟云子将她按住,灵积子叫道:“师父!”

烟云子道:“还嫌不够丢人么?”灵积子见业师动了真火,不敢再说。

烟云子一向护短,即使在这事上不占理,也不肯低头,向卫凌羽道:“劣徒滥伤无辜,贫道自会按玉清教规惩处。两只毛猴辱我门人,又该当如何处置?”

卫凌羽听她蛮不讲理,不禁语气强硬了许多,道:“真人,天下事均抬不过一个‘理’字!如非贫道两位义兄恰好遇上令徒滥伤无辜,令徒难道会自承其非么?照真人所说,我两位义兄不论该当何罪,还得由我上清宗惩处,也不劳真人费心了。”

烟云子脸色铁青,道:“好牙尖嘴利!难道我徒弟受屈就这么算了不成?”

卫凌羽道:“令徒有真人撑腰,自然不会这么算了。但那被令徒割了舌头的人谁来撑腰?真人如非要个说法,说不得,我们也只好替那被割舌之人撑一撑腰,向真人要个说法了。”

烟云子道:“你敢威胁贫道?”

卫凌羽把手一拱,道:“不敢。三清祖师传我三教法脉,旨在除妖伏魔、救济万民。恃强凌弱,殊非我道家之风。令徒摘人口条,传扬出去有损玉清声誉,此事我们一定守口如瓶,权当不知,也请道长不要咄咄逼人!”

烟云子道:“你……”为之结舌,忽而寻思:“这小子说得有几分道理。”已动了服软的念头,嘴上兀自不肯服输,道:“小子,你师父是哪一位?”

卫凌羽道:“贫道师承玄阴观枯槁真人。”

烟云子冷哼一声,道:“好哇!原来你就是得了纯青琉璃心的卫凌羽。果然是名师出高徒!卫道长在王屋山力挫群雄,名动天下,原来这般年轻,也只有令师胡大真人教得出这样的弟子了!”

卫凌羽听她话里有话,不去深究,拱了拱手,道:“不敢。贫道后进末学,全仰仗各位前辈提点。”

烟云子脸色铁青,拂袖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卫道长,就此别过。”向门下弟子一挥手,愤愤地道:“走!”

金山观众道心有不甘,但事到如今,也只好作罢。

卫凌羽叹了口气,暗想:“日后再见,还是退避三舍为妙。”心里清楚,烟云子之所以带门人撤走,究其缘由,乃是因为闹市人多嘴杂,一旦闹大,不免败坏玉清声誉。传回了玉清祖庭,届时她定不能包庇灵积子。只是这仇她势必记在心里,日后再见,恐怕不是好相处的。

回过头来,请侯氏兄弟上楼吃酒,侯氏兄弟一口回绝:“不了,不了。老家伙催促得紧,我们不想做什劳子的观主,准备走南访北,寻个资质不错的传人做观主。”

马升风见它们要走,道:“先不忙走。你们可还记得当初在王屋山那个妖女赤练,帮老道找找,它今在何处?”遂将前事一五一十地说了。

侯氏兄弟对视一眼,双双掐诀念咒,伸出手向空虚抓一把,扯到鼻子跟前嗅了嗅,仿佛真给它们抓到了什么一般。随后齐齐摇头,道:“怪哉!怪哉!这蛇精气息隐藏得好干净,我们也找它不到。”

马升风道:“那么再请你们找找徐承天。”

侯氏兄弟又施捕风术,摇头道:“真他妈的奇哉怪也!连这姓徐的气息也没啦!”两度施法,徒劳无功,面子上挂不住,嚷嚷着还有正事要忙,一齐飞纵出去,不时没了影儿。

卫凌羽跟马升风回到楼上,又陪它喝得微醺,告辞回到清源客栈。

傍晚时分,林婉怡来到清源客栈,见了卫凌羽,简单叙话,便拉了他出门,径直向北城而去。

见她带自己是向皇城去的,卫凌羽不解地道:“咱们这是要去禁中?”

林婉怡道:“嗯。你在西陵给贾大同那恶贼枭首,为尊先君正名,那很好。但如你能将此事上达天听,由朝廷降诏,遍发各州县,广传天下,尊先君泉下有知,自必欣慰。”

卫凌羽讶然道:“你这是要带我去见皇上?”顿了一顿,道:“我当初在西陵结识了廷尉府的官差刘宪章。刘大哥说过要将此事上报朝廷。”

林婉怡道:“刘宪章不过是廷尉府里一个小小捕快,品级太低,又见不着皇上。等他办这件差使,岂不得等到猴年马月?”

到了皇城门外,两列守门禁军见着二人,单膝下拜,齐声道:“见过长公主。”

林婉怡抬了抬手,道:“免礼。”引着卫凌羽长驱直入。

卫凌羽心底早已翻起惊涛骇浪,随她进了皇城,才道:“你……你是本朝长公主?”

林婉怡沉默片刻,道:“我真名司马霁,是今上的姊姊,‘林婉怡’是我行走江湖用的化名。我六岁时,前任护国真人赤云子说我天资聪颖,适合修行,请求我母送我去了昆仑山玉虚宫,拜在我师父赤诚真人门下修行。我不是有意瞒你,你别往心里去。”

卫凌羽心头释然:“她身份特殊,给别有用心之人知晓,恐怕遗害不小。”笑道:“我没怪你瞒着我。只是……你是本朝长公主,我以后见你,可得下跪磕头。”

司马霁白了他一眼,道:“依本朝律,三清弟子见皇不拜。”话锋一转,又道:“说起来,我这个名字与尊先君还有些渊源。”

卫凌羽听得此语,精神一振,忙问:“什么?”

司马霁道:“元狩十五年,尊先君率部北伐,光复河朔之地,捷报频传京师,先皇龙颜大悦,直呼‘山川开霁’。恰逢我那时刚出生,先皇即为我取名为霁。”

卫凌羽心想父亲生前志在恢复故土,可是光复大业未成,中道遭贼人杀害,自不免遗恨九泉,眼眶瞬间红了。

一路直入,未遭阻拦。到了暖阁,内侍通传过皇帝,准二人入内面圣。

时值腊月,天时正寒,暖阁内却温暖舒适。皇帝伏案批阅奏章,两边内侍恭敬垂立。

那皇帝不过二十岁出头的样子,身穿金色龙袍,面庞如削,清秀俊逸,眼神犀利如刀,只因养尊处优惯了,自有一股从容气度,不怒自威。

司马霁先是道了个万福,皇帝慢悠悠地放下朱笔,回应道:“皇姊突然造访,是有什么事么?”

司马霁一指卫凌羽,道:“皇上,我是带他来告御状的。”

卫凌羽稽首向皇上行礼,道:“卫凌羽参见陛下。”

皇帝淡淡地道:“免了。”仔细打量他一阵,眉头微皱,道:“你是上清道人?”

卫凌羽心头一突:“本教曾为前朝国教,皇上不待见我。”低头不去直视,道:“是。皇上,贫道先父卫耀宗,曾任三品征虏将军。臣来见陛下,是请皇上为臣先父做主,还他清白。”

皇帝龙颜微变,眯着眼睛,道:“你竟是卫耀宗之子。好,朕倒是要听听你父亲有什么冤屈。”

卫凌羽遂将父亲被害、贾大同冒名上任的事说了,又说自己如何杀了贾大同云云。言罢,倒身下拜。

皇帝直皱眉头,久久未语。半晌,挑眉看了他一眼,道:“朕听闻卫耀宗久居江夏,早有不臣之心。半年前廷尉府曾派人去江夏刺杀卫耀宗。后来廷尉向朕禀报,说卫耀宗被江湖中人杀死,可并没说卫耀宗是贼人假冒。”

司马霁道:“皇上,卫凌羽杀那贾大同时,我也在场,我可以作证。”

皇帝轻轻颔首,向右侧的内侍道:“你去告诉郭丞,由他拟诏,写明卫耀宗将军遇害之事,并追封公爵,其妻嵇氏追封一品诰命夫人。”那内侍应诺出门。

卫凌羽大喜叩头,道:“谢主隆恩。”

皇帝抬了抬手,道:“平身罢。卫将军生前有功于我大周,惨遭贼人杀害,朕亦颇感痛心。你既是上清道人,想必习有一些奇特本领。”

卫凌羽起身道:“启禀皇上:臣会些粗浅武艺,法术倒是平平。”

皇帝顿时兴致寡然,道:“你可愿入朝为官?”

卫凌羽愕然道:“草民不懂做官……”一语未毕,司马霁已经接口道:“皇上,卫凌羽身拥上清绝技三阴戮妖刀。”见只是皇帝“哦”了一声,显然没听过三阴戮妖刀的名头,续道:“卫道长修为不在我之下,所学三阴戮妖刀更是玄门三大剑术之一,最重杀伐,刀光到处,诛邪辟易。”

皇帝来了逸兴,道:“朕若是没记错,赵元真的天遁剑法也是什么玄门三大剑术之一。莫非卫道长的三阴戮妖刀能与天遁剑法比肩?”

司马霁道:“玄门三大剑术,玉清宗禹明宫的斩妖剑刚诀攻守兼备,称得上是多变第一。太清宗真一观的天遁剑法神出鬼没,正是诡秘第一。这两者都是飞剑之道。上清宗玄阴观的三阴戮妖刀别出心裁,走的是气剑之道,引白虎七宿星力,直来直往,主杀伐,号称杀伐第一。”

皇帝从御案后走出,道:“卫道长能否向朕演示一二?”

卫凌羽雅不欲卖弄本领,但皇上有命,岂能抗旨不遵?只好道声:“遵旨。”左右打量一阵,见御案边上的香炉中香烟袅袅,便即轻抬右手拇指,发出一记太阴刀罡。

刀罡过处,烟雾就中而断,忽一散乱,又续上了。

皇帝不知其中奥妙,只因曾见过护国真人遥隔十丈,挥手灭烛,觉得这一记刀罡与护国真人的手段并无二致,登时兴致全无,暗想:“皇姊有心举荐此人,朕自不好驳了她的面子。靖国司郎中一职现下空缺,不如由他补上。”道:“正好靖国司郎中一职目下空缺,你便去补上罢。”

卫凌羽道:“贫道……”正欲拒绝,却见皇帝已经转身向御案走回,才反应过来皇帝并非征询他的意见,心头虽然不愿,却也只能改口:“臣卫凌羽谢主隆恩。”

皇帝坐回御案,继续批阅奏章,淡淡地道:“下去罢。”卫凌羽应喏而退。

司马霁随后跟出,走出不远,见得四周无人,柳眉微颦,有些惋惜地道:“皇上非我玄门中人,不知你的本领,致使宝珠蒙尘,你不要介怀,来日方长……”

卫凌羽摆了摆手,道:“我其实无心做官。不过听你的意思,这靖国司郎中似乎是个芝麻绿豆的小官?”

司马霁道:“倒也不是。郎中在本朝为正五品,食六百石,为尚书省诸司主官。不过靖国司归国师府左辅院下辖,靖国司郎中为正三品,无甚实权,主管……禳灾解厄、为国祈福等事。”说到这里脸上一红。

她深知卫凌羽身怀绝技,本拟引他入仕,能得皇家重用,不想皇帝竟然只给他个闲职。

卫凌羽本就无心入仕,面圣旨在为父申冤,听说靖国司郎中只是个闲职,反而长出了口气,道:“还好,还好,原来只是个闲职。”

司马霁叹道:“以你的本领,做这个委屈你了。”

卫凌羽道:“我不会做官,皇上有命,自是不可忤逆,心里却怕做不好。这靖国司郎中既然是个闲职,我倒放心,不怕做不好,也乐得清净。不过,靖国司竟受国师府辖制,可教我意外。”他自幼熟读史书,知晓前朝皆有册封宗教高人为国师,其实无甚实权,为一国宗教之表率而已。

司马霁耐心为他解惑:“你有所不知,玉清阐教从龙有功,开国后太祖皇帝便诏告天下,定为国教,其后历任护国真人皆出自玉清坐下,更有许多玉清道人出将为相。先帝曾感念大周立国八百年来,玉清宗劳苦功高,特设护国师府,由护国真人统带,下辖二院四司,主管天下宗教事务、禳灾解厄、斩妖除恶等。两院分别是五雷院、驱邪院,主官院事,分别由左辅国真人和右弼国真人担任。五雷院主要负责拱卫皇城。驱邪院下辖驱邪司、伏魔司、天威司、靖国司。驱邪司为驱邪院本部司,主管各司事宜;伏魔司分布最广,各郡皆设分司,负责处理各郡妖邪事宜;天威司主管本朝宗教事。靖国司我就不必多说了。一府二院四司,其中大小官员,皆为我三清弟子。”卫凌羽这才了然。

司马霁又道:“五雷院院事赵元真,此人事出太清真一观,年约不惑,天遁剑法早已练到身剑合一之境。他为人极是和善的,你若有机会与他交流剑术,或有获益之处。驱邪院院事兰方九,系我玉清同道,年约二十五六,却已渡过雷灾,成就人仙,颇受皇上赏识。此人是极善符咒法术的,所用一支点睛笔,是了不得的画符圣物,画符可减耗三成真气,平添三分威势。他是你顶头上司,你若与他交好,得他助力,你这宝珠也好早日尘尽光生。”

卫凌羽情知她说这些是为了自己好,心中感激,当即止步,忍不住握了她的双手,道:“会的。”见她颊上微红,手上并无反抗之意,心下欢喜。忽然想到前事,续道:“对了,尘同子的事,没让你为难罢?”

司马霁柳眉一拧,道:“王灵铭、赵灵妃两个图谋不轨,死有余辜,这件事有我作证,祖庭自是不会再派人来追究你的责任。只是那四象神鼎是炼丹至宝,当初又是我师叔赤明真人当面问尘同子借取的,如今遗失,我师叔少不了要给尘同子一个说法……”顿了一顿,续道:“我师叔若知你在建康,必回来寻你。我届时再想办法从中斡旋,不论如何,总要保你无事。”

卫凌羽情知那四象神鼎干系重大,赤明子如真寻上门来,必教司马霁为难,如不说实情与她知晓,实在太没良心,忍不住脱口而出:“其实我知道四象神鼎的下落……”一言未毕,便觉双唇一软,已被她用纤纤玉指压住。

司马霁白了他一眼,道:“现在才觉得对不住我?我自然知晓你是知道的。虽不知救你之人是谁,但人家有恩于你,你可不能出卖人家。我不问你,你也不必说出来。”

卫凌羽心中感动,难以言表,轻轻点了点头。

说话间,已经出了皇城。司马霁既是本朝长公主,自然是住在皇宫之内,不能再远送了。

次日正午,卫凌羽正在客房行功,忽听楼下有人高叫:“圣旨到!”声音尖细高亢。

情知是皇宫里寺人到了,起身整理了衣冠,走下楼去,只见客栈内早就跪倒一片,大堂内三名面白无须的寺人傲然而立。为首的寺人约摸不惑之年,身后两个都不过弱冠之年,左边的手捧托盘,内置两道圣旨。

那为首的宦官见卫凌羽一身道装,问道:“敢问道长,可是上清宗静虚子么?”

卫凌羽道:“福生无量天尊。正是。”

那宦官从身边随从的托盘里取出一卷圣旨,两手扽直了,扯着嗓子道:“朕绍赝骏命:先征虏将军卫耀宗,十五从军,抵御燕国十余载,匡扶社稷,复我山河,功莫大焉。乾符元年往江夏任职……特追封忠武公,其妻嵇氏,追封一品淑德国夫人。钦此。”念罢,将圣旨放下,道:“卫道长圣旨已下发全国各州县,要不了半年,天下便皆知尊先君之冤屈了。”

卫凌羽道声“有劳”,那为首的宦官又取过另一道圣旨宣读,这次却是吏部的告身,正式授予卫凌羽靖国司郎中一职,着他明日即往靖国司任职。

卫凌羽谢恩领旨,送走了传旨内侍。刚一上楼,便听客栈掌柜亲自登门,只道照顾不周,教他有事尽管差遣;又说他年纪轻轻就能入朝为官,当真是年少有为等等,大唱谀词,极尽溜须拍马之能势。他听得烦了,脸上露出些许不耐,那掌柜也是极好察言观色的,见风向不对,忙说不打扰他静修,下楼去了。

卫凌羽于为官一道,毫无经验可言,这时不免有几分忐忑,静不下心来,想出去找马升风一起吃杯酒,却想起前日忘记问它落脚之处,只好作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