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64章 儒家病了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第64章 儒家病了

作者:见月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5: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儒家病了?

马皇后非常的震惊,她怎么都没想到马钰会说出这样的话。

这不是说某个人有问题,或者制度有问题,而是直指儒家。

那可是儒家啊。

发展了两千多年的思想,你竟然说他病了?

即便这话是他长辈说的,也太过于狂妄了。

此时她已经无法想象,马钰家族长辈们到底是样子的一群人了。

天才?毋庸置疑。

疯子?好像真有那么点。

关键是,他们好像什么都研究,又什么都能研究出一些成果。

这才是最让人无法理解的。

话说回来,如果他长辈们真的能察觉到儒家出了问题,那他们所站的高度简直不敢想象啊。

但这些现在都不重要,儒家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才是她最关心的。

毕竟,大明还是需要儒家思想来治国的。

“儒家出了什么问题?严重吗?”

马钰点点头,说道:“问题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和您说,反正后果非常严重。”

“会让我们的文明止步不前,甚至倒退。”

“之前我和陛下说过,草原和辽东族群其实一直在变强,您应该知道了吧?”

马皇后点点头,从常遇春家回来的当晚,朱元璋就告诉她了。

马钰接着说道:“如果大明止步不前,他们一直在进化,后果会不堪设想。”

如果是之前,马皇后或许会认为他危言耸听,但现在她却不得不重视。

而且她想的更多,之前马钰说过人多地少的问题。

多余的人口必须要通过提高生产力,发展工商业来解决。

如果大明停滞不前,都不用等外敌成长起来,暴增的人口就能将他们压垮了。

如果儒家真的如他所说出了问题,那还真得赶紧解决。

马钰又问道:“想必您应该知道,天下很大,不只有眼前这一隅之地。”

马皇后脑海里,不禁浮现出大善殿里那副残缺舆图。

“世界确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的多。”

马钰心道,你知道就好,也省的浪费我口水了:

“西方也有无数的族群和国家。”

“大唐能从西域经略安西,蒙古人能通过西域劫掠西方世界。”

“究其原因,是我们比他们强。”

“落后就要挨打,所以他们被打了。”

“然而他们也一直在变强,如果我们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早晚有一天会被他们超过。”

“到那时就轮到他们打我们了。”

“就像是唐朝经略安西,蒙古人西征那般。”

马皇后眉头紧皱,西方人打过来?

这话听着怎么这么不靠谱呢?

但大唐和蒙古人的例子,又让她不得不相信这一点。

没道理只有东方人能打西方人,归根结底谁更强谁就能打别人,落后的一方只能被动挨打。

不过比起远在天边的西方人,她更加重视草原和辽东。

仅仅是这两个地方,就足够大明小心谨慎了。

想到这里,她开口说道:

“我也不问你具体出了什么问题了,你只需要告诉我,能不能改就可以了。”

马钰肯定的道:“可以。”

“现在儒家还未病入膏肓,陛下对国家又拥有绝对的掌控权。”

“只要找到问题所在,是可以改的。”

“可以说,现在是几百年内唯一改变的机会,错过这次就难了。”

马皇后也渐渐从最初的震撼中清醒过来,问道:

“你去找宋濂,是想说服他一起救治儒家吗?”

马钰颔首道:“是的,我们不光要指出问题在哪,更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我家长辈倒是与我说过这个问题,且也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然而……我也只能记得一些皮毛,没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马皇后只感觉自己的心在滴血。

学问如此渊博的家族,怎么就这么没了呢。

马钰继续说道:“宋先生乃当今文坛第一人,若他能正视儒家存在,当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如果他有需要,我也愿意将自己记得的那些‘皮毛’告诉他,给他提供一些参考。”

马皇后点点头,称赞道:“你倒是从不小气,什么学问都肯教别人。”

马钰叹道:“华夏有太多的学问和技术,就因为敝帚自珍而失传。”

“我家长辈们对此深感痛惜,曾经发誓若有机会定公布所有学问,任天下人学习。”

“虽然现在他们都不在了,家族百年传承也毁于战火。”

“但我还活着,又怎么会吝啬自己掌握的那一点皮毛呢。”

“只有将他们发扬光大,才是对长辈们最大的安慰。”

马皇后肃然起敬:“前辈们真君子也。”

马钰笑了笑,转而说道:“宋先生也是君子,如果能说服他,很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所以还请姑姑准许我去见一见他。”

这也是他入宫的第二个原因。

这么大的事情如果不经过他们允许,就私自去与宋濂说。

对他对宋濂都不是好事儿。

马皇后犹豫良久,才说道:“去吧,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你心里也明白,我就不啰嗦什么了。”

马钰长舒了口气,说道:“谢姑姑,有您在,真是太好了。”

要是没她,靠那臭要饭的,这事儿准没戏。

准确说,要是没她,劳资早就重新投胎了。

又聊了几句,马钰就起身告退,回家继续准备资料。

他离开后,马皇后坐在那默默的思考许久,中间朱棣和徐妙云回来了一趟。

见她在沉思也不敢打扰,和内侍说了一声,就双双骑马去了。

过了许久,马皇后才从思考中清醒过来,然后让人去将朱元璋叫来。

朱元璋也没耽搁,立即放下手里的奏疏来到坤宁宫:

“那臭小子又说什么了?”

马皇后先将三间大房的事儿说了一下:“你觉得他这个提议如何?”

朱元璋眉头皱起,说道:“他不说,咱还真没想过这一茬,此事可轻忽不得。”

“让标儿去引导他们的思想,自然是可以的。”

“算那小子识相,咱就不与他计较结交勋贵子弟的事情了。”

“不过光靠标儿一个人恐怕力有未逮,不如弄到国子监去吧。”

“那里有现成的先生教他们。”

马皇后摇摇头,说道:“恐怕暂时还不能让他们去国子监。”

接着她又将儒家病了之事告诉了他。

本来她还以为,要花一番时间才能说服朱元璋。

哪知道,他听到‘儒家病了’,一拍大腿说道:

“果然如此,咱早就察觉到儒家不对劲儿了,果然是出问题了。”

马皇后将信将疑的道:“你早就察觉到了?”

为什么没有给我说过?

好你个臭要饭的,这么大的事情竟然都学会瞒着我了是吧。

朱元璋解释道:“大明草创急需人才,咱从民间征募了许多读书人。”

“那些人文章写的花团锦簇,口气一个比一个大。”

“但问他们实务,却一个都不吱声了。”

“要么就是教化安抚百姓这样的套话。”

“如果是一个两个这样还没什么,可大半都是如此,就只能是儒家学问出了问题。”

“此事与马钰所言是否同一个原因还不好断定。”

“不过儒家教育人才的方式有问题,是毋庸置疑的了。”

“马钰没有提国子监的事情,恐怕也是源于此。”

马皇后恍然大悟,原来是从这里推断出来的。

这事儿她也知道,之前没有往这方面联想。

此时听朱元璋这么一说,也不禁想到,好像还真是。

听到最后一句话,她颔首道:

“是的,国子监的先生几乎都是儒家出身。”

“如果儒家思想真的出了问题,将这么多勋贵子弟送过去学习,后果会更加不堪设想。””

朱元璋连连点头,道:“勋贵是大明的立国根基,绝不能出问题,谨慎一点是对的。”

“就先让标儿去引导他们了,至于统一教育的时候,以后看情况再说。”

说到这里,他又问道:“马钰有说问题出在了吗?”

马皇后摇摇头,又将马钰准备找宋濂的事情讲了一下:

“我同意他去见宋濂了,你不会生气吧?”

朱元璋连忙道:“怎么会,你的决定就是咱的决定。”

然后他生气的道:“那臭小子竟然没说哪里出了问题,实在太可恶了。”

“这不是折磨人吗。”

马皇后摇摇头,解释道:“就算他说了,短时间我们也很难分辨的出来。”

“而且,他是知道锦衣卫密探之事的。”

“三天后他和宋濂说的话,会一字不差的出现在我们面前。”

“我想这也是他没有在今天告诉我的原因。”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他就是故弄玄虚,这小子奸诈的很。”

马皇后知道他就是习惯性蛐蛐,没搭理这一茬,而是问道:

“儒家的力量有多强你是知道的,如果他说的是真的,你就要提前做谋划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就算没出问题,儒家的某些臭毛病咱也想给他们改一改了。”

“不过此事还是等马钰见过宋濂,咱们了解了详细情况之后再做决定吧。”

马皇后自然懂他的意思,说道:“到时我会将他叫入宫中,让他将事情说清楚的。”

“而且他也说过,他家有长辈曾经提出过解决方法。”

“虽然只记得一些皮毛,但想来也能给我们一些思路。”

——

接下来两天,马钰足不出户,将要和宋濂说的东西,仔细斟酌了一遍又一遍。

主要是各种论据,必须要列罗清楚。

宋濂不同于一般的人,他是真的相信儒学,且有操守。

这种人尤为难以说服。

但反过来说,如果你能摆出切实的证据,他们也会承认缺陷的。

怕就怕那种别有目的的人,打着儒学的幌子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这种人是无法说服的,只能用大嘴巴子抽。

改造儒学的事情,没有宋濂也能进行。

但有了他很多问题都会变得尤为简单。

不说别的,现在宋濂要是说,他推陈出新对儒学有了新解释。

马上就会有一大批拥趸冒出来支持。

儒家内部直接就分裂了。

一旦儒家无法齐心,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到时候再配合朝廷的行政手段,那些抱残守缺之辈,很快就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三天时间眨眼就过去。

这天一大早,马钰就起床做好全部准备。

看看时间差不多,就起身前往宋濂家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