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44章 历史的暗线3(求月票)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第44章 历史的暗线3(求月票)

作者:见月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5: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元璋恨铁不成钢的道:

“笨,井田制只是个名称而已,并不是必须按照‘井’字分田。”

“井田制的核心是将土地分成九块。”

“东一块西一块的分,难道就不是九块了?”

“其中八块分给百姓耕种,另外一块八户百姓一起耕作不行吗?”

朱标恍然大悟,然后羞愧的道:

“是我太死板了,谢谢爹教诲。”

“咳……”马钰干咳一声,然后挺直身板,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

朱标失笑道:“也感谢表弟的教导。”

朱元璋好不容易消下去的火气登时又冒了上来,狠狠的瞪着马钰。

那架势,似乎恨不得揍他一顿。

马钰心下非常得意,得罪我,气不死你。

马皇后摇摇头,说道:“好了好了,继续说井田制是怎么回事儿。”

马钰殷勤的道:“好嘞,这就讲给您听。”

“井田制的本质,就是分散劳动。”

“以前大家集中劳作,一切都是国家的,大家的劳动积极性不高,慢慢的更是生出了惰性。”

“而且集中劳作集中分配,也忽略了个体差异。”

“不论你是否勤奋,也不论你天赋如何,最终的结果大家都是一样的。”

“这也导致,个别有天份的人选择躺平。”

“没有人去研究技术,生产力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当国家发现,占据百姓的全部劳动时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且会导致管理成本暴涨,最后入不敷出。”

“于是他们就改变了管理方式,不再占有百姓的全部劳动时间,改为占有部分劳动果实。”

“井田制就是因此而产生的。”

“土地分给个人耕种,这块地产多产少那都是自己的。”

“如果种不好,饿肚子也没人给自己兜底了。”

“所以大家的积极性就提高了,不用人监督就会努力干活。”

“国家也不用安排那么多官吏,去监管百姓。”

“只需要派极少的人,时不时的看一下‘公田’的庄稼长势,就可以了。”

“长势不好就将那八户人家喊过来,进行一定程度的惩罚。”

“如此一来,管理成本大大降低。”

“可以说,井田制是个极大的进步,百姓和国家都获得了好处。”

“百姓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国家获得了劳动产品。”

马皇后和朱标不禁连连点头,确实如此。

井田制属于大家都获益。

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他听过的,对井田制最透彻的解读。

不过他更加关注的是另外一点,占据百姓的劳动时间和占据劳动果实。

这不就是徭役和赋税的本质吗。

徭役占用百姓的部分劳动时间,赋税占据百姓的部分劳动果实。

原来这两种制度,是这样产生并演变的。

现在他更加迫切的想要了解,井田制为何崩溃,又为何会出现后面的种种制度。

更想知道,徭役和赋税制度,又为何会演变成今日这般模样。

他觉得,自己听完这节课,就能明白如何设计大明自己的土地人口和税收制度了。

马钰也没有故意吊人胃口,继续说道:

“但有一点要注意,此时人口依然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是次要的。”

“朝廷虽然给了百姓一定的自由,但对人身的管控依然非常严格。”

“百姓们必须集中居住,不允许随意流动。”

“不过总的来说,井田制确实让百姓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性。”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差异也逐渐体现出来。”

“有些人天份高,学习能力强善于琢磨,种出来的庄稼就好,产出来的粮食就多。”

“这些人自然也就乐于去研究技术。”

“而且井田制推行后,劳动工具也从公有变成了私有。”

“就开始有人琢磨着改良农具。”

“有人专门去研究技术,生产力的进步就会变快。”

“直到有一天,有人研究出了铁,彻底改变了时代。”

以前只能使用昂贵的铜制农具,数量少不说,还容易损坏。

铁器的出现,让农具进一步普及,生产效率有了质的提升。

“夏商用了一千多年,才走出集中劳动阶段。”

“而西周只用了四百年,就将生产力提高到了,可以打破井田制的高度。”

“这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优势。”

朱标再次发出了提问:“生产力提高,可以生产更多粮食,为何会打破井田制呢?”

马钰一副孺子可教也的表情,说道:

“生产力提高,粮食随之增产。”

“粮食多了,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人口多了,就能开垦更多的荒地。”

“地多了就能产出更多的粮食,更多粮食养活更多人口……”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但是,随着人口和土地的增多,朝廷就必须要派遣更多的人去管理。”

“而且井田制还面临着一个问题,公田和私田哪个优先?”

“作为百姓,肯定会优先耕种自家的私田,然后才去管理公田。”

“管理私田会很用心,管理公田就潦潦草草。”

“正常情况下还好说,如果发生灾情,百姓肯定会优先抢救自家的私田,公田就干脆没人管了”

“国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派更多官吏去管理。”

“官吏会造成贪腐,为了遏制贪腐就必须派人监管官吏……”

“如此一环套一环,管理成本节节升高,最终超过公田的产出。”

“管理成本超过产出,井田制自然也就维系不下去崩溃了。”

“这……”朱标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集中劳动是因为管理成本过高崩溃的,井田制也是因此而崩溃。

怎么绕来绕去,又绕回原点了。

马钰岂能看不出他的想法,说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我华夏历史源远流长,任何事情都能在历史上找到相似的例子。”

“很多问题表面看是两个问题,但仔细剖析就会发现,本质其实从来都是一样的。”

朱标点点头,说道:“受教了。”

这时,马钰又说道:“当然,井田制崩溃是多方面综合的结果,生产力和管理成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其实它的崩溃,和二次封建也有着直接关系。”

朱标微微思索道:“二次封建?可是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进行的第二次分封诸侯国?”

马钰摇头道:“非也,周公分封诸侯国,我家长辈称之为二次分封。”

“二次封建是发生在诸侯国内部的事情,两者是不一样的。”

朱标眼睛一亮,追问道:“哦?不知何为二次封建?”

朱元璋和马皇后也都竖起了耳朵。

一万一千字,明天白天会再更新一万字。

上架两万 更新,对我来说已经属于是爆肝了。

终于能鼓起勇气,问大家要月票了。

给大家跪下了。

月票啥的使劲儿向我砸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