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79章 自此而显贵

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79章 自此而显贵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百官自天光熹微时而入宫,如今已然是天光大照,奉天殿已然快要重修完成,依旧是往昔檐牙高啄之景,金黄灿灿的光照在鳞次梓比的金黄琉璃瓦上,更显金碧辉煌,显贵圣尊。

朝臣如流织般往宫外而去,今日大朝会上之事,真可谓震动人心,搅动天下,这等场景,怕是十年都不曾能见到一次,相熟之人三三两两讨论着殿中之事。

李祺和张辅在殿外结伴而行,张辅面上颇有振奋之色,“景和兄于殿中神姿,真让弟神往不已,实乃大丈夫是也。”

李祺闻言谦虚笑道:“不过是文辞清谈之士,文弼你这种手持三尺剑,马上取功名的才是好汉子、大丈夫。

三日后为兄欲于府中设宴,若文弼有空,可携妻儿前来,你我亦可再一叙大话。”

张辅虽是武将,却是心思玲珑之人,知道这是李祺一家今日脱了罪身,自是要广邀宾客,以示庆祝,而且其中大概还存了让自己见见李显穆的心思,当即拱手正色道:“兄长及公主相邀,弟岂敢推辞,明日定携妻儿登门拜访。”

二人言罢又笑谈起朝中轶事。

……

三日眨眼而逝,这三日中京城可谓是风起云涌,官场和士林中自然是大地震。

大明王朝的天命逻辑改变,那自然是上上下下皆要焕然一新,各个衙门都忙着献上贺表,为大明的伟大而庆祝。

幸好这是大明,若这是汉朝的时候,现在各地知府就该往朝廷献上祥瑞了,即便不用搞这些迷信,但各部门依旧要老老实实的将属于元朝的那些印记都清理干净。

而在京城民间,最风行之事,自然便是李善长的平反之事,当初胡惟庸案牵连了一公二十一侯,结果现在唯一的公爵被平反,真可谓是大新闻。

市井之中自然是有人质疑,理由则是既然没问题,那为什么不恢复爵位呢,可朝廷的旨意是很完备的。

“韩国公府虽有过错,有所逾制,但念在其并未造成大过,且有开国之大功,为之平反。”

这就说的很清楚了,李善长有些问题不大的小过,但是功劳也大,那些小过就算了。

而后又给李芳和李茂世袭的官职作为补偿,李芳被赏了锦衣卫的世袭千户,李茂则被赏了世袭的旗手卫镇抚,在大明朝,这也算是勋亲人家经常被赏赐的官职了。

李府被平反不仅仅是礼仪性的平反,朝廷还将大量的财产都归还了回来,之前的公爵府因为逾制重新拆了一部分,其他的田产铺子等很多产业也都返还了回来,可以说李祺一家一波暴富。

这些普通百姓津津乐道的对于权贵来说自然无所谓,他们更看重的是李氏从此就可以正常做官,而且不再受到限制了。

看看之前,李祺在士林中那么高的地位,在先帝面前那么得宠,举世公认的大儒,结果一直仅仅是个正五品的大学士。

虽说有备为御前顾问的资格,但仅仅是能提出一些建议,手中根本就没什么权力,六部、都察院、诸寺,根本插不进手去。

而且洪武年间还没有内阁,即便是备为顾问也不是定例,一般都是皇帝有疑问的时候,才会召大学士问两句,平常之时,大学士是不能随便提意见。

而九卿不仅仅能在皇帝面前提建议,还拥有执行权,这双方的差距之大,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李氏被平反,以李祺的底蕴,很多人都猜测他会直升九卿,成为大明文官体系的九大巨头之一!

这些纷纷扰扰的猜测在各个府邸以及衙门里面流传。

而李祺则在今日大开公主府之门,请诸位宾客入府,望着往来的宾客,李祺和临安公主相视一笑。

夫妻二人皆还记得十一年前从江浦刚刚回到京城之时,先帝的旨意里面明确的说了,不允许二人交结勋亲,于是他们就真的没有交结过。

偌大的公主府,一次宴会都没有举办过,如今这般广开府门,广邀四方之景,真是颇有种扬眉吐气之感!

人死了便是真的死了,再也管不了后来人的事,朱允炆不在乎当初在朱元璋面前说过的有关于削藩之事,朱棣也不在乎打亲爹的脸,那临安公主自然也不必再遵守当初的旨意。

人走茶凉,当如是也!

看了几眼后,李祺道,“娘子,为夫出去迎接宾客,你便到内堂中受那些命妇拜见吧。”

各家官员勋贵来了之后,自然是要带正妻出席的,内外有别,正常来说内子是不见人的。

但李祺和临安公主特殊,这里是公主府,临安才是主人,这世道上没有说入府不拜见主人家的道理。

李祺想了想,“待开宴前,为夫再带着诸宾客来拜见你。”

临安公主身份太高,她是真正的长公主,只比朱棣小几个月。

诸藩王都要喊一声皇姐、皇姑母,至于勋贵、官员更是要尊称一声长公主。

想当初在建文朝的时候,李祺凭借临安公主驸马的身份,可是宗家之长,地位崇高,他能活着度过洪武朝和建文朝,全凭临安公主的身份实在给力。

如今的大明,只有皇帝和皇后这两个人的地位比她高,所以她只需要坐在那里,等着众人来拜即可。

临安公主应了一声后就往内堂而去,李祺则往正堂而去,他迎接宾客也不可能去大门那里,公主府不是小门小户,那是小辈做的事情。

今日前来的宾客极多,除了李祺的朋友之外,主要是有许多皇家之人前来,譬如临安公主的妹妹怀庆公主,府中自然好不热闹。

张辅携妻子来后,亦是被今日喧嚣之景而震惊,这种门庭若市的场景代表着当前时流对李氏的认可,平反之后的李氏可真是大为不同了。

夫妻二人分别往内堂与正堂而去,这偌大的公主府亭台楼阁,俱是精妙,看的张氏眼中异彩涟涟。

她自然是知道今日前来所为何事的,当初张辅第一次和她说起临安公主有意和他家结亲时,她还吓了一跳,毕竟这实在是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可今日一见,倒是张氏高攀了。

不过她倒也不是全无底气,她的公公张玉被追封为荣国公,且列靖难功臣第一,在皇帝那里是有极大香火情的,若府中后继无人的话,这份香火情日后或许便没了,但她的丈夫是极有本事的人,有这份香火情在,日后前途亦是不可限量,那五军都督府之位,未必不能坐上一坐。

如今小姑子又入了宫中,颇为得宠,张氏已然有腾飞之相。

而且结亲的毕竟是小公子,不是日后继承家业的嫡长子,双方还是颇为相配的。

想到这里,她心中的紧张弱了几分,打算一会儿好好看看这李圣人的儿子,是否有李圣人的几分英姿。

进了内堂中,便见一妇人衣着华贵,有雍容之姿,头上戴的、身上穿的,皆是皇室才能用的贵重之物,立刻就知道这便是此府的主人临安公主了。

她上前两步行了个福礼,“臣妇信安伯府张氏拜见长公主大驾。”

临安公主眼睛一亮,满眼笑意的上前,“夫人莫要客气,日后便是一家人了,便在此坐吧”,说完不着痕迹的打量着张氏,而后眼中浮现出几缕真挚的笑意。

张辅其人,临安公主是见过的,生的一幅好相貌,如今这张氏亦是眉眼如画,虽不似江南女子有万种风情,却亦称得上是上等的姿容,虽说娶妻娶贤,纳妾纳色,正妻要的是端庄大度,能治理内宅之事。

可临安亦记得丈夫说过,于李氏而言,嫡子之重,重越泰山,正妻本该也好好挑选才是,不过既然夫君定了信安伯府的嫡小姐,那她也没有反对的道理。

张氏亦是知道临安公主之言,两家结亲之事,实际上在李祺和张辅那里已经是定论,无论看与不看,都不影响,提前看一眼,只不过是让双方更加放心而已。

张氏见临安公主不曾盛气凌人,心中也安定了几分,日后女儿嫁进府中来,至少不会太过于被磋磨受气。

对这闺阁中的妇人而言,若是嫁不了一个得意郎君,进不了一个有福之门,能活着尚且是奢望,这些年里,张氏不知听说了那些高门大院里的阴诡之事。

若是她的女儿日后落入了那等下场,她还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堂堂公主府不是她能闯的,即便是女儿死在大院之中,她也连个收尸的身份都没有。

生是婆家的人,死是婆家的鬼。

临安公主自然不知道仅仅这一会儿,面前的妇人心中便已经百转千回,甚至开始想到最差的境地了。

“紫画,你且去将小公子带到这里来。”

李显穆年纪还小,虽说男女七岁不同席,但面对长辈自然不用那么避讳,他即便是在内堂中吃食,也不算是失礼。

紫画应是后便往李显穆处而去。

前院之中,解缙等人亦登门,正与李祺、张辅等人于一处相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