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78章 今日终脱罪身

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78章 今日终脱罪身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群臣很是震惊。

他们震惊的不是李祺认为大明是第一等得国,而是震惊李祺要怎么说服皇帝以及所有人认同他的想法。

公道自在人心,有些事不是你胡乱说一通,别人就要认,强行往自己脸上贴金,除了丢人没有任何用处。

若非说出这番话的是李祺,此刻他们早就群起而攻之了。

朱棣本来只是准备配合李祺演戏,把元史之事推进下去,可却没想到元史之事竟然搞出这么大的阵仗,此刻他真心实意的问道:“李卿,若蒙元不是中国呢?”

李祺并未再次长篇大论,因为他能听出皇帝的声音中已然充斥着焦躁,他平静的、用所有人都能够听到的声音昂然道:“那我大明太祖高皇帝,便是重建中国之人!

古来诸圣王、诸贤君、诸圣人,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唐宋之君,能于后世纪念,乃至于列于帝王庙中,皆我太祖高皇帝之盛功大德也!”

一言祭出,宛如九霄云动,震的殿中群臣讷讷不能言。

这一场朝会已然时间不短,有明亮的光洒落进来,照在殿中诸公卿烈烈的朱紫之衣上。

寒冬之日亦不能让朱棣心中的火焰稍落下。

他重重的捏着皇位的扶手,若非御座是金铁制成,在他强大的手劲之下,简直要被捏碎,即便如此,他依旧控制不住澎湃的心绪。

“诸位能穿汉家旧服于此,乃高皇帝之功也;天下万民能用汉字而不是数字为名,乃高皇帝之功也,如此种种,已然不可枚举。

诛灭元朝,难道是改朝换代便能够涵盖的吗?

诛灭元朝,难道是天命改换便能够形容的吗?

诛灭元朝,难道是五德始终而能够明晰的吗?

祺在这九重天阙之上,请问诸臣工,我大明得国之正,岂弱于夏朝乎?”

殿中一时竟寂静的落针可闻,下一瞬解缙、陈英、朱高炽还有许许多多的大臣已然高声道:“我大明不弱于夏!”

殿中众声一词,如同潮水般,自殿中而出,至殿外声声不息,人活一口气,所谓食气者神明而寿,一口气甚至能吊住一个王朝的命,譬如唐末一曲秦王入阵曲,打爆叛军的故事。

待这番浪潮过去,皇帝如同金铁铸就的声音自御座之上而落,“着李祺、解缙为总裁官,重修宋末以来史册。”

圣谕有若雷霆,毁灭一切,而又塑造一切。

这不仅仅是一道修史的圣旨,而是对过往千年以来的意识的修改,这是大明王朝底层意识形态的改变。

大明从何而来,为何可以合理合法的统治天下臣民,在今日都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今日殿上的群臣或许还有些懵懂,如今天下万民、那些普通百姓,或许根本不知道九天宫阙上发生了这样的大事。

即便是知道了也不会在意,只关注今日米价如何,今日肉价如何,税收能不能少一些,能不能存些钱和粮食度过这个冬天。

可这世上本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在任何时代,从上而下的改变是最快的。

人的集体意识是会改变的,随着李祺学说的蔓延,这些思想会慢慢的深入人心。

一个真正的民族的塑造就是一件漫长的事!

李祺并不着急,他后继有人,李显穆会继承他的遗志,一代代传承下去。

李祺和解缙领旨。

当初元史的总裁官是宋濂和王祎,当时的天下文人魁首,而现在新的总裁官是李祺和解缙,这让浙东学派的一众大臣很是抓狂。

尤其是宋濂、方孝孺、王祎所在的东明精舍一脉,这个从元朝初年就起势的学派,现在眼睁睁看着元朝要被重重打击,以后再不能借故讽刺大明,简直心都在滴血。

可经过方才的解缙三问,以及李祺历数诸朝得国之事,他们都知道大势风向已然转变,压蒙元、振中华,乃是现在的国策,绝不容他们再作声。

谁若是敢挡在这股风潮之前,即便是诸亲王,亦要粉身碎骨,再无活路。

可惜他们都不知道,让李祺和解缙重修元史,他们也没活路,这是李祺设下的天局,前后左右,他们都得死。

作为穿越者李祺是很厌恶满清文字狱的,可元史里面这件事,和文字狱半点关系都没有,这不动手李祺都觉得对不起宋濂留下的破绽。

朱棣沉吟了一下后又扔出了一件重磅之事,“李祺今日进言,使我大明煌煌如光耀,朕心甚慰。

其父韩国公曾经被卷入胡惟庸案之中,朕与韩国公亦有旧,以为韩国公虽有些许恋权之心,却无谋逆之意。

陈英,朕将清查胡惟庸案之事交予了你,可查出什么没有?”

皇帝在大朝之上,携威势而问,群臣哪里还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一时间望向李祺的眼神都有几分艳羡,皇帝可真是看重李祺啊。

陈英出列连声道:“启奏陛下,胡惟庸案浩大,头绪繁杂,但臣重点察查了韩国公府之案,认定是前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前刑部尚书杨靖构陷,此二贼皆已伏诛。”

其实陈英根本就没查,毕竟皇帝刚刚传去消息,东明学派的浙东文人就开始阻止,否则也不至于提前发动元史之案,还搞出了今日在朝堂之上的这一场风波。

但是这重要吗?

清查胡惟庸案本就是走一个过场,本来就是为了李祺一家翻案用的,他要是真的查出其他家是被冤枉的,那不是出事了?

朱棣对陈英这番话非常满意,笑道:“果然不出朕所料啊,韩国公毕竟是潜邸的老臣了,还不至于有造反谋逆的心思。”

李善长有没有谋逆的心思,众大臣不知道,但人都已经死了,现在怎么说都是皇帝说的算。

既然皇帝说李善长是被冤枉的,那便算是冤枉的吧。

这般想着目光还是不由自主的投向了李祺,这就是为什么要有后人的原因吧,现在李善长能平反,不就是因为李祺出息吗?

再看看其他的各家开国勋贵,一个个都还在逆臣录上呢。

“今日乃是国朝的大喜之日,朕便在这里直接宣布吧,将李善长一家从昭示奸党录和逆臣录中摘出,恢复李善长的名誉,为李善长追封户部侍郎,礼部那边出一个谥号,呈递到朕这里来。”

这下就连李祺都有些震惊了,朱棣对亲近之人的待遇真是没的说。

他本来以为能给家族平反,恢复清白的庶人之身就算是可以了,没想到还能追封户部侍郎,不过转念一想,这个官职大概是为了给李善长上谥号而用的。

毕竟一个庶人是没有资格获得谥号的。

李祺毫不犹豫的跪在地上,向着朱棣三拜九叩,泣泪道:“臣李祺叩谢皇恩,圣上万岁万安!”

朱棣朗声笑道:“李卿,这都是你应得的,从此之后再也没人能用此事来羞辱你了。”

皇帝这话让不少人心中一凛,没想到皇帝竟然连此事都知道,而且朱棣对李祺的亲近,可真是不凡啊。

朱高炽胖胖的脸上带着真挚的笑意,他是真的发自内心的为李祺感到高兴。

朱高煦则微微眯起了眼,他是一向有夺嫡心思的,此刻看到李祺这么被老头子看重,自然心中就起了拉拢的心思。

【恭喜宿主彻底摆脱罪族称号,成就值 500,当前成就值1900。】

【李氏家族摆脱罪族称号,家主声望上限已取消,上限100,当前声望90。】

【家主李祺在金銮殿上震惊天下,声望 4,当前声望94。】

【李氏家族摆脱罪族称号,鉴于家主李祺声望突破90,李氏威名远扬,前途远大,家族声望 60,当前家族声望70。】

一连串的系统消息在这时同时出现几乎将李祺淹没,李祺早就猜到摆脱罪族称号后变化会很大,却没想到会这么大。

【族长:李祺(士大夫)

家族等级:士族(普通士族)

嫡系子弟:1(李显穆)。

族长声望:94

家族声望:70(普通士族,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名望)

香火值:0(未开启)

成就值:1900】

数据面板已然完全不同。

尤其是家族声望,得益于李氏现在仕途上限已经打开,再加上他这位几乎是当世圣人的存在,现在的李氏也算得上是颇有几分名声了。

不过这种家族声望主要还是因为李祺的存在,一旦李祺去世,瞬间就会跌落,而且家族声望70基本上就是顶峰了。

明清时期的特点就是没有长盛的家族,几乎所有的家族都依赖领头人,一个家族声望的积累是需要长年累月的富贵。

提起这个家族时,即便不特意提起某一个人,依旧油然而生一股敬意,那才是真正的家族声望!

不过现在的李氏,相比较李祺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已经好了太多,他虽然一直没有真正执掌中枢大权,可借着特殊的时代节点,依旧做下了不少大事。

将这样一个李氏留给自己的儿子,李祺觉得自己已然是不负任何人了!

纵然是寒冬之日,可天上的阳光落在人身上,带着丝丝暖意,李祺嘴角勾起一丝笑意,未来的李氏、未来的大明,都会更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