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675章 刘禅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675章 刘禅

作者:酷酷的橙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1: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禅(公元207年—公元271年),字公嗣,小字阿斗,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蜀汉昭烈皇帝刘备之子,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在位时间为公元223年到公元263年,共计四十年。

刘禅在乱世中生于新野,多次陷入困境,幸得蜀国大将赵云出手相救。

是刘备的长子,刘备于章武元年(公元220年)称帝,刘禅被册立为皇太子。

三年后刘备去世,遗命诸葛亮、李严辅政,刘禅在成都继承帝位。

刘禅在位前期,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蜀国大小政事都是诸葛亮决断。

当时蜀国内忧外患,诸葛亮遣使与孙吴修好,又平定南中叛乱,闭关养民,准备北伐。

从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到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五次兴兵北伐曹魏,而刘禅坚定支持和拥戴。

诸葛亮病逝后,刘禅任用蒋琬主持国政,对内主张休养生息;对外不再坚持北伐用兵,又提拔董允、费祎协助理政。

后来三人相继去世,刘禅宠幸宦官黄皓,朝政日渐荒废;姜维则统兵在外,屡次兴兵北伐,收效甚微。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曹魏大军兵分三路伐蜀。同年十月,邓艾兵临成都,刘禅举国投降,蜀汉灭亡。

刘禅前往洛阳,受封安乐公,于晋武帝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去世,终年六十五岁,谥号为思公。

西晋末年,汉赵刘渊称帝,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

时人对刘禅多有褒贬,诸葛亮、张温对刘禅不吝溢美之词;

但如蜀汉孟达、王崇,孙吴薛珝、陆凯,曹魏权臣司马昭都认为刘禅庸碌,才德皆不足以配位,以致亡国。

晋朝如史家陈寿、大臣李密认为刘禅被宦官黄皓所惑,因此误国;

晋朝史家如常璩、张璠、孙盛认为刘禅虽庸碌懦弱,但本性忠厚,并无害贤之心。

后世如宋末诗人陈世崇、元代学者郑玉等人对刘禅多有贬斥之语,认为他昏庸无德,亡国而不知耻;

清初学者方苞认为世人对刘禅颇多诟病,但蜀亡实乃汉室气数已尽,并非刘禅之错。

刘禅是刘备的长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

刘备担任豫州牧时,驻扎在小沛(今江苏沛县),娶当地女子甘氏为妾,称甘夫人。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在荆州时,甘夫人生下刘禅。

次年,曹操南征荆州,当时刘备驻扎在樊城(今湖北襄阳市樊城区),遭到曹军追击。

曹军在当阳长坂坡追上刘备的部众,刘备丢下甘夫人和儿子逃走,所幸部将赵云在身边保护,母子才幸免于难。

刘备曾娶孙权之妹为妻,即孙夫人;孙夫人骄横,纵容带来的孙吴士兵屡次违反法度。

刘备认为赵云庄严持重,特命赵云掌管家中内事。后来刘备受益州牧刘璋邀请,率领大军西进入川;

孙权听说刘备进兵益州,派人前来公安迎接孙夫人回吴,孙夫人私自将年幼的刘禅带走,诸葛亮派赵云率兵驾船,前往长江拦截,才将刘禅夺了回来。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晋位为汉中王,册立刘禅为太子。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五月,刘备称帝,册立刘禅为皇太子,派遣使持节、丞相诸葛亮授其皇太子印绶。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夷陵战败后,刘备在永安县的行宫去世。

刘备临终托孤,遗命丞相诸葛亮、尚书李严共同辅政。

同年五月,刘禅在成都继承帝位,时年十七岁。刘禅尊刘备的皇后吴氏为皇太后,立张氏为皇后,改元建兴,大赦天下;

晋封诸葛亮为武乡侯,任命李严升为光禄勋,封都乡侯;其他文臣武将如赵云、吴懿、魏延、王连、杨洪等,全都加官进爵。

刘禅登基后,丞相诸葛亮正式设立丞相府,以治理国家政事。蜀汉的政事不论大小,都由诸葛亮决定。

蜀国内忧外患,南中诸郡叛乱不断,先是益州郡豪强大族雍闿造反,把太守张裔抓起来流放到孙吴,然后占据本郡反叛;

与此同时,越嶲郡的蛮夷部族首领高定也起兵反叛;不久,牂太守朱褒占据本郡叛变;而且夷陵之战后,蜀汉与孙吴的同盟关系也濒临破裂。

时逢国家大丧,不宜用兵,诸葛亮并未立即讨伐南中诸郡叛乱;

而是派遣尚书邓芝出使孙吴,恢复盟约,吴主孙权也派来使臣,吴蜀关系重修旧好。

同时,刘禅下令关闭边关,加强境内农业生产,休养生息,为接下来的南征做准备。

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三月,诸葛亮率大军南征,平定境内越嶲、建宁、永昌、牂牁四郡的叛乱。

叛乱平定后,改置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出建宁、永昌二郡的一部分土地设置云南郡,又分出建宁、牂牁二郡的一部分土地设置兴古郡。同年十二月,诸葛亮率军返回到成都。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北上驻扎在汉中,为北伐做准备。

临行前,诸葛亮上《出师表》请求北伐曹魏,刘禅下诏嘉许。

此后,从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到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五次兴兵北伐曹魏,与魏军交战互有胜负。

在这期间,刘禅一直坚定支持和拥戴诸葛亮的北伐决定。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天,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上表请求自贬三等。

刘禅于是下诏将诸葛亮降职为右将军,代行丞相职权;又任命曹魏降将姜维为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

次年,诸葛亮北伐攻占曹魏武都、阴平两郡。刘禅认为诸葛亮有功,诏命恢复诸葛亮丞相职权。

同年四月,吴主孙权称帝,刘禅派遣使者祝贺,吴蜀两国通好,订立盟约。

建兴八年(公元230年)秋天,曹魏派遣司马懿、张郃、曹真兵分三路大举进攻汉中,因大雨冲断道路退军。

不久,魏延与吴懿在阳溪击败魏国将领费耀、雍州刺史郭淮;刘禅下诏擢升魏延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封南郑侯;

又提拔吴懿为左将军,封高阳乡侯。同年,刘禅下诏改封鲁王刘永为甘陵王,梁王刘理为安平王。

次年,因都护李严督运军粮不力,导致诸葛亮北伐退军,刘禅下诏废黜李严为平民,举家流放梓潼郡。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丞相诸葛亮在北伐途中病逝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县境内)。刘禅诏命于定军山安葬诸葛亮,追谥其为忠武侯。

诸葛亮病逝后,魏延与丞相府长史杨仪争权,彼此举兵攻击;

两人互相上表给刘禅指责对方谋反,刘禅询问侍中董允及丞相府留守长史蒋琬,两人都担保杨仪而怀疑魏延。

魏延兵败,被平北将军马岱斩杀,大军返回成都。

刘禅诏命大赦天下,提拔吴懿为车骑将军,假节],统率汉中军务;

任命蒋琬为尚书令,任命杨仪为中军师,任命丞相府司马费祎为后军师,任命征西将军姜维为右监军、辅汉将军。

建兴十三年(公元235年),杨仪因言获罪,刘禅下诏废黜杨仪为平民,流放汉嘉郡;

不久,刘禅提拔蒋琬为大将军。第二年,武都郡氐族首领苻健率部族四百多家投降,刘禅诏命安抚,将他们迁居到广都县。

第三年,刘禅皇后张氏去世,刘禅下诏追谥其为敬哀皇后;

车骑将军吴懿病逝,刘禅又任命安汉将军王平兼任汉中太守,接替吴懿统率汉中军事。

敬哀皇后去世后,后宫无主,刘禅在延熙元年(公元238年)正月立敬哀皇后的妹妹为皇后,宣布大赦天下,册立皇子刘璿为皇太子,皇子刘瑶为安定王。

刘禅擢升蒋琬为大司马,准许其开府治事,总揽全国政务。

从延熙四年(公元241年)到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蜀汉经过诸葛亮五次北伐的消耗后,国力疲敝;

蒋琬主持国政后,对内主张休养生息,安国保民;对外不再坚持北伐用兵,而是采取防守策略,与姜维先后驻扎在汉中、涪县,防备曹魏入侵。

蒋琬驻兵在外期间,朝中政务主要交给费祎处理。

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十一月,刘禅宣布大赦天下,任命尚书令费祎大将军。

次年二月,曹魏大将军曹爽率大军进攻汉中,镇北大将军王平坚守御敌,刘禅命费祎自成都率军前往救援,魏军撤退。

延熙九年(公元246)年十一月,大司马蒋琬去世,刘禅下诏追谥其为恭侯。

蒋琬去世后,蜀汉朝政格局改变,大将军费祎主理内政,协守汉中;

姜维则接替蒋琬负责对外军事,继承武侯诸葛亮遗志兴兵北伐。

姜维北伐前,蜀国内部发生两次蛮夷部族叛乱,被姜维与邓芝平定。

从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到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姜维先后三次出兵北伐,都无功而返。

在此期间,大将军费祎遇刺身亡,刘禅下诏追谥其为敬侯。

蒋琬、费祎相继去世后,朝中大臣无以为继,而姜维又领兵在外,刘禅宠幸宦官黄皓,自此朝政日渐荒废。

此后从延熙十七年(公元254年)到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姜维又先后多次出兵北伐,其中一次曾迁居曹魏狄道、河关、临洮三县的百姓到绵竹县、繁县居住;

另一次曾击败雍州刺史王经,其余皆无所获。刘禅对姜维北伐的态度,前期较为支持;

但后期在群臣的影响下,刘禅支持姜维北伐的立场有所动摇。

蜀国内政上,刘禅在延熙十五年(公元252年),册立皇子刘琮为西河王;

又在延熙十九年(公元256年),擢升姜维为大将军;同年,刘禅册立皇子刘瓒为新平王。

此后,刘禅又两次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延熙为景耀,宦官黄皓开始专权。

景耀二年(公元259年)六月,刘禅册立皇子刘谌为北地王、刘恂为新兴王、刘虔为上党王。

次年九月,刘禅先后下诏追谥已故将军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赵云。

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十月,姜维最后一次北伐失败,退守沓中(今甘肃舟曲以西))。

朝臣认为姜维好战无功,国家疲敝,于是上表刘禅请求召回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削夺其兵权。

宦官黄皓打算废黜姜维,扶持右大将军阎宇为大将军。姜维得知后,上表请求刘禅诛杀黄皓,刘禅没有听从。

姜维担心被黄皓所害,请求率兵前往沓中屯田驻守,此后不再回到成都朝见。

刘禅与姜维的君臣关系,也因此出现嫌隙。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二月,司马昭命邓艾、诸葛绪、钟会兵分三路伐蜀。

姜维上表请求派遣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和廖化分别屯兵阳平关和阴平关,但刘禅被宦官黄皓所惑,不予理会。

同年十月,邓艾偷渡阴平(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抵达江油(今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进逼成都,蜀国震动。

刘禅诏令卫将军诸葛瞻率军北上阻击邓艾,诸葛瞻先在涪城(今四川绵阳)兵败,又在绵竹关(今四川绵竹以东黄许镇)战死。

绵竹失守,邓艾的军队长驱直入,抵达成都。

邓艾兵临城下,刘禅在光禄大夫谯周的建议下,举国向邓艾投降,蜀汉灭亡。

刘禅第五个儿子北地王刘谌悲忿不已,先杀死妻室儿女,然后自杀而死。

刘禅让人抬着棺材,用绳索将自己捆绑起来,到邓艾的军营大门投降。

邓艾下令解开刘禅的绳索,烧掉棺材,代表魏国皇帝任命刘禅为骠骑将军。

刘禅投降后,发布敕令,命令蜀国境内还在坚守的军队投降魏国。

当时姜维、张翼、廖化、董厥等人驻扎在剑阁(今四川剑阁东北),与魏将钟会相持不下。

姜维等人听说诸葛瞻兵败,又不知道刘禅的去向,于是率军往东进入巴郡,钟会的大军抵达涪县(今四川绵阳)。

此时,姜维等人接到刘禅让他们投降的敕令,于是姜维率全军向钟会投降。

曹魏咸熙元年(公元264年)正月,钟会与监军卫瓘合谋,将邓艾逮捕收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