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二百一十一章 卢一单的理念

按理说,交接囚犯这种小事压根不需要开济亲力亲为,可无奈刑部官员卷入大案的就有十七人,这让本就捉襟见肘的刑部更缺人手,尤其是刑部侍郎空缺,开济不得不亲自跑一趟。

趁此机会,开济希望沈勉可以收一收刀,可现在看来,他也是身不由己。

经锦衣卫军士协助押送,一干罪囚转移到了城外的刑部监房。

开济整理招册,查看罪状,也好依罪定刑。

锦衣卫只负责审讯,没定刑,也不负责执行死刑,这是皇帝给刑部的唯一体面。

可从一本本招册来看,这些人没一个是无辜的。

虽说一些官员并没有卷入贪污之中,但他们确实承认了结党,甚至连结党的时间、对话都交代了,尤其是邵质利用御史出京巡视的机会,不断在地方上不断游说官员为朝廷倒顾。

甚至于为了迫使官员加入倒顾党派,他们竟以官员的贪污不法等把柄胁迫,强制其加入倒顾行列,命其在关键时候上书声援。比如开封知府乐晖,他便是因过去的冤狱把柄,被迫答应李觉倒顾。

而这一场倒顾的布置,竟可以追溯到洪武十六年七月,也就是土豆丰收、朝廷封爵、顾正臣离开金陵前往山西的一个月之后。

若这些人纯粹是为了倒顾,开济还能高看他们几眼,全死了,喝酒的时候也可以给他们留一杯。

可这些人不择手段的背后,竟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结党成势,以党魁话事。

其中一个主要内因是朱元璋这些年来走马观花地更换官员,官员即便成了尚书,也未必能有好下场,兴许一两年,甚至是一两个月便会被赶走,官员上下严重缺乏安全感、稳定感。

所以,他们希望结党,稳定住朝堂,也稳住他们的荣华富贵、权势。

而想要结党,就必须有共同的诉求,也需要一个共同的敌人,共同的信念,选来选去,官场人屠、屡屡羞辱文官的顾正臣便被选了出来。

顾正臣偏偏又有权有势,还与东宫关系亲密,勾结商人,手握格物学院,这一算,搞阴谋,成权臣的所有条件都具备了,不针对顾正臣针对谁去……

至于后来的赵瑁等人贪污,拿着贪来的钱财进一步扩大结党范围,这已经是今年的事了。

卷入大案中的京官,多存在结党、贪污两个问题,至于地方官,则主要是结党问题。

按照大明律,在朝官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皆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

开济并不希望一律按结党定死罪,这样一来,几百官员背后便是几百家庭,几千人口的灾难。

结党有主动结党、被迫结党的区别,也有深度参与、浅层参与的区别,若是从中周旋,兴许可以让一部分人活命,也免去其家眷苦难。

点卯之后,开济退至二堂休息了下,传来了主事庞峰、卢一单。

开济疲惫地说:“你们深谙大明律,现如今大案就在眼前,如何给他们定罪,你们是不是也该表现得有些担当。毕竟格物学院的院训在那摆着,你们总不能看着朝廷将事态变得那么严重,牵连那么多人进来吧?”

庞峰敏锐地察觉到了开济的意图,行礼道:“开尚书,我们隶属于司门部,主要负责门禁稽查、通关文牒验查,若是关津命案,我们自然可以协助,可此番大案乃是并非关津案,我等不敢僭越。”

卢一单也不傻,知道开济想要借此机会让格物学院出身的人介入其中,一来分担他的压力,二来出了事,有了骂名,出身格物学院的官员也需要承担。

虽然知道这起大案之中肯定夹杂了一些冤屈,但这起结党大案,在民间有一个别称,叫:

倒顾案!

换言之,这些官员就是为了推倒镇国公顾正臣而结党的。

顾正臣是格物学院弟子的堂长,许多人都上过他的课程,虽然顾正臣每年授课的次数极是有限,但顾正臣留下的教材可不在少数,他的智慧、远见与对未来的规划、布置,都深深影响着格物学院的每一个人。

为这些人求情出面,总觉得对不起镇国公。

可心中总还是有些坚持。

卢一单见没有其他人在场,便言道:“开尚书,说实话,这些官员只要牵连到结党,确实没什么必要留着。但任由含冤之人赴死,也不符合我等接受的教育,不符合格物学院的期待。”

“这件事,我们帮不上什么忙,但是——也不是没了任何法子救一些不该死之人。只是这个法子一旦用出来,陛下那里可能并不会高兴。”

庞峰眯着眼侧身,沉声道:“卢一单,不要忘记了,顾老夫人中毒昏迷,这件事很可能与这群结党之人有关!兴是他们在转嫁仇恨,也兴是他们的家眷所为,更可能是他们想要借此迫使镇国公回京,继而利用镇国公悲悯的心思,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让我说,律令如铁,但凡结为一党,心存不轨,意图操纵朝政者,那就应该杀。锦衣卫逮捕的官员,即便是有人喊冤,那也冤不到他们哪里去,但凡参与其中,那就该死。”

结党是不可触碰的线,一触即死。

这一点在律令商学院里讲过很多次,每次考试,无论是大考还是小考,必然有这一道题,不厌其烦地出,就是为了告诉所有人,有些罪,必死无疑,别到时候知法犯法,知死找死。

卢一单叹了口气,轻声道:“庞兄,有些人罪不至死,他们也是受迫、蛊惑加入其中,事实上并没有做出任何结党之事,也没有对朝堂造成任何不利影响。严格来说,他们虽有结党的形式,但并没有‘紊乱朝政’的性质,可以宽恕一部分人,至少,罪不应连累他们的家人。”

“镇国公一再强调,格物学院的弟子理应以民为重,为君分忧。官员的家眷,那也是民。让他们为奴,世世代代不能翻身,这个罪,实在太沉重。以我的理念,咱们应该做点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