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零八十二章 方孝孺与王绅(五更)

“师兄,看来寿光县衙有高人啊。”

方孝孺的目光炯炯有神,清瘦的面容里,透着一股子刚正不阿。

王绅侧头看了一眼方孝孺,颔首赞同:“是啊,不仅智慧高,还是高风亮节。”

“能做出这种事,能想到这法子,移民安置那里,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

方孝孺认真地说。

王绅掂了下手:“话不可如此自满,莫要忘记了你在莱芜吃的亏。”

方孝孺嘴角有些不自然。

这倒是,去莱芜检验安置房时,知县孙大辰将表面功夫做到了极致,房子不仅给修起来了,还他娘的给装饰了一番,在外面还挂了横幅,这也不知道是不是从打广告里学来的。

不管谁来检查,都会引到“样板房”里去参观,里面弄得极是不错,床、桌、柜、缸、灶台等,都到位了,哪怕是随机抽查,人家也引你去最好的,不是那么随机。

即便是你站在门窗外观察,里面也布置得不错。

方孝孺据此认为孙大辰知县是个不错的官,至少安置移民的事办得不错,可不成想,要挨家挨户,一家不落地检查时,孙知县开始顾左右而言他,明显心中有鬼。

后来强行全部检查,四百房屋里面有三百二十房屋是粗制滥造,床看着结实也不摇晃,可掀开来看,床木板都断裂了,之所以不摇晃也没异响,是因为底下塞了个木墩子。

还有那柜子,里面都没处理好,开裂的开裂,有裂纹的有裂纹,甚至还看到了被蛀虫咬损的痕迹。

灶台配的锅明显不是新锅,而是老旧的锅,底都是黑的,灶台连个他娘的烟道都没修,这是想呛死人!

方孝孺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镇国公给了那么多钱,绰绰有余,而且布政使司、府衙等更是三令五申,镇国公的告山西百姓书那也是传到了山东、北平、河南各地衙门,可以说谁敢贪,谁敢做不到位,镇国公就要谁的脑袋。

明晃晃的刀都亮了出来,可就是这样,还有人敢阳奉阴违!

他们想的是,做了表面文章,还有一批样板,只要不被发现,那就安全。

这件事让方孝孺感觉到了耻辱,自己看到了表象与一部分真相,便以为是全部的真相了,一度觉得这知县负责,可不成想竟是如此不堪!

幸是这些事发生在三个月前,没影响到移民安置,若是发生在移民安置时,那丢的可就不是莱芜的脸面了,还有济南府、山东布政使司、镇国公的脸。

因为这件事,莱芜知县、主簿、典史,包括一个里长、三个甲长,一个信访司官员,全都被抓,一起送去了金陵,不久之前传来消息,一个没留,全砍了。

就连格物学院派去莱芜当县丞的弟子,因为监察不力,被人蒙在鼓里而不自知,渎职、懈怠,不仅被格物学院除名,还被朝廷评定为永不叙用。

就等同于官途彻底完了。

这起事件之后,山东境内一应安置之地的房屋,不仅要事前全面检查,就连事后安置,也必须暗访,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方孝孺、王绅负责的,便是青州府移民安置之后的暗访。

当然,不只他们两人。

方孝孺、王绅现在算是官身,在布政使司挂了从六品经历,官职虽小,可也能压制住七品知县了,更何况这些人是格物学院的弟子,镇国公是格物学院的堂长,属于可以直接与镇国公说话之人。

两人收起心思,没有去县衙,而是直接去了安置之地,都不用进家门,只要看看那些山西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就知道这次安置他们很是满意。

方孝孺坐在门口,问周慈:“可有什么不满意之处?”

周慈哈哈大笑,阳光都被吃了一口:“没什么不满意,都好,极好。唯一不好的地方——”

“嗯?”

方孝孺来了精神:“快说。”

周慈嘴吧唧了两下:“没机会给镇国公说声谢谢啊,咱们这些人,都想谢谢他。”

方孝孺听闻一愣,随后哈哈笑了起来,言道:“不必谢,镇国公的梦想就是给百姓多做点事,让百姓更好一些,能吃饱饭,不饿肚子。只要你们过得好,他便知足了。”

“当真?”

周慈问。

方孝孺看到了周慈那张脸上的皱褶,似乎那一道道痕迹里,填着岁月沧桑。

原本,沧桑的岁月是灰黑色的。

就在人的脸上。

方孝孺认真地回答了周慈:“当真。若你们有心,那就让孩子好好读书吧,有朝一日,说不得可以在朝堂之上,在金陵或是什么地方,可以见到镇国公。”

周慈重重点头,转过身看向小孙子,看来需要早点将这小子送去社学,儿子是不能用了,但孙子还是可以有出息了……

王绅从周大山的灶房里走了出来,笑道:“看来这里的布置很周到,竟然连劈柴都给你们准备了。”

周大山看着儒雅的王绅,问道:“你是金陵来的官员?”

王绅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儒袍:“你是如何得知?”

周大山咧着嘴笑道:“看官老爷说的,不是官员的话,谁会来我们这里查看,问东问西的。”

王绅郁闷,谁说百姓愚蠢,人家聪明得很啊。

不管自己穿什么,只要来调查,那铁定是朝廷的人。

“老丈聪慧!”

王绅称赞。

周大山摇了摇头,低声问:“如此年轻便是官老爷,想来前途无量,就是不知可认识镇国公,可否代我们这些人捎句话过去?”

王绅皱眉:“你们想要捎什么话?”

周大山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缓缓地说:“没什么,就想告诉镇国公,等粮食满仓了,我们想酿一坛酒送给他,希望他可以品尝品尝。”

王绅注视着周大山,这个老人似乎在憧憬未来。

或者是,他有一个遥远的梦。

王绅低下头思索了下,对周大山坚定地说:“我虽然不是镇国公的弟子,但也是出自格物学院,我一定找机会,将你的话带到。”

“多谢!”

周大山紧紧握住王绅的手,激动不已。

王绅灿烂地笑,没了儒士的含蓄,转而跟着周大山哈哈大笑起来。

移民扎根,为的是他日粮食满仓,再酿一壶酒,送一人。

朴素的梦藏着善良,王绅愿意呵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