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零八十一章 那一笔钱的用处(四更)

寿光县衙。

知县王云洲疲惫地坐在椅子里,对县丞赵泽、典史姜辉等人道:“安置事宜总算是做好了,这些文书都整理好,编纂成册之后封存。用不了多久,会有人前来盘查,后续移民事宜还需要做,不能懈怠。”

赵泽抽了抽鼻子,轻声道:“县尊,我听说镇国公已经下了南洋,并不负责移民之事了。”

“嗯,赵县丞,你这是何意?”

王云洲脸色一冷,肃然问道。

赵泽躬身,回道:“县尊这些日子一直在张罗移民之事,不仅亲自督建移民安置房屋,就连那家具、水缸、米缸,也都准备了,甚至还给他们每家每户送去了盐,还有两斗米——”

“确实,朝廷让咱们优待移民,这样做无可厚非。只是县尊可有留意到,许多百姓对此不满啊,尤其是本地的百姓,很多人住的茅草屋尚且漏风漏雨。这些人觉得不公,怨气很重啊。”

王云洲拍了下桌案,起身道:“怨气?他们有什么好怨的,人家千里迢迢而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要知道故土难迁,这些人里面,还有不少经历的是生离死别!”

“让本官说,这些百姓的埋怨,不过是看移民待遇眼红,想讨要好处罢了!这等百姓,只看其利,不看其痛害,实在是刁钻可恶!”

赵泽叹息。

人就这样,不患寡而患不均,人家移民有的,他们也想要,这些人不会考虑移民走了多少路,来干嘛的,为什么过来的,有没有舍弃祖坟、爹娘、兄弟之类的,他们就想一个事:

人有的,我也应该有,这才公平。

人有的,我却没有,就感觉不舒服。

这一不舒服,那就要说出来,甚至有人骂出来。

姜辉开口:“县尊,赵县丞所言之事确实应该重视,民怨容易滋生不安,总需要疏导一番,若是被邪人钻了空子,咱们县衙的麻烦可就太大了。”

王云洲直皱眉。

邪人?

不用说也知道,这里指的是白莲教!

洪武十四年时,镇国公曾到过山东,将白莲教佛母等连根拔起,这事虽然在民间影响不大,甚至不少人不清楚内情,可官场上的人都知道,尤其是青州官员。

毕竟佛母之事就发生在青州府乐安县,寿光、青州城都有白莲教的教徒。

整个青州府,邪教徒不少,而这些白莲教人蛊惑人心的那一套,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生活在不公平、黑暗的世界里,要齐心协力反抗,用鲜血来引弥勒降世,然后去美妙佛国……

不公平的怨气,是邪教滋生的土壤。

虽说这些年山东对白莲教打击很严厉,尤其是镇国公那一次出手,让白莲教一蹶不振。

可问题是,白莲教深藏民间,并没有灭绝。

一旦死灰复燃——

知县王云洲没想到,对移民百姓好一点,反而还好出问题来了,于是问道:“依你们看,此事如何办妥当?”

赵泽思忖,不急不缓地说:“县尊,百姓觉得不公,有怨气,其实要纾解并不难,只需要给他们些许好处便是。”

“你想让本官动县衙的银钱发给百姓?”

王云洲皱眉。

县衙的钱是朝廷的钱,谁敢擅用。

赵泽轻声道:“县尊,不是还有一笔钱没有记在县衙的账上。”

王云洲脸色一变。

典史姜辉也皱了眉头,看向赵泽:“那一笔钱,可是咱们县衙上下所有人的钱。”

赵泽不苟言笑:“给百姓,比给我们更好,我的那一份愿意拿出来。”

王云洲嘴角动了动,多少有些不甘心。

赵泽说的那一笔钱便是安置百姓的费用剩余,布政使司按一套房子五两银拨下来的,整个寿光接纳移民九百户,拿到了四千五百两,里里外外,建筑与各类花销,其实只花去了两千九百余两,抛开其他花销,县衙剩下一千三百两。

这笔钱是光明正大的,朝廷认可的,是官员可以拿出来大胆分摊而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

一千三百两是不少,可县衙上上下下也有六十人,书吏、杂役等可以少分点,那也应该给他们五两吧,毕竟辛苦这么久了,知县、县丞、典史三个人分一两不过分吧……

这也就是县衙主簿缺额,可以少分点。

像是如此干净的捞钱的机会,这辈子估计也就遇到这么一次,你现在让我将钱给分了?

姜辉紧张地看着王云洲,祈祷知县不要答应,自己可都计划好这笔钱怎么花了,甚至都写信告诉了家人,准备给他们送钱让他们过好日子了……

王云洲敲了敲自己的额头:“现在想想,恐怕镇国公早就料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将一分院的价定在了五两,而不是二两或三两。这份大方背后,未必没有想过用结余的钱安抚下当地百姓。”

姜辉感觉到了王云洲的倾向,赶忙说:“镇国公总不能考虑如此周全吧,何况布政使司也明说了,剩下的钱可自用。”

赵泽呵了声:“布政使司的原文是,移民安置结余后银钱,可充库银以安民,也可于县衙内分赏。允许咱们私分,可也希望咱们能将这笔钱拿出来用给百姓。”

姜辉不甘心:“可底下的人自去年就开始忙碌,勘察田地、河道,梳理沟渠,还监督相应采买事宜,大家都盼着这笔赏赐——”

王云洲为难地踱步,最终言道:“这样吧,底下的人每人五两,剩下的一千两,我们各自留一百两,拿出七百两购粮、盐、棉布等,以寒冬将至,抚慰百姓为由,发给穷困百姓。”

直接发钱,不合适,也难以让穷困百姓感觉到多少温暖,不如直接给东西。

只要东西到了,那穷困的百姓自然高兴,这些百姓不抱怨了,那寿光自然太平。七百两,足够照顾全县的穷苦百姓了,毕竟每家每户不需要给多少东西……

钱分了下来。

赵泽负责采买安抚百姓,这次拿出来的不是七百两,而是八百两,一文不取,全部购置了粮、布等物,安排人分发下去。

当看到衙役提着米袋、棉布登门给百姓时,两个长袍儒士站在路口,面面相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