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不掉几颗人头,我不走

收买了四任知县,暗控济源十余年的戴大河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遭到了一个瓷器身上。

当得知眼前坐着的人是赫赫有名的镇国公时,戴大河已经绝望了。

谁能想得到,这种大人物会来这等不起眼的小地方?

已经不需要什么交代了,作为干儿子的郭建自然知道戴大河的所有罪行,人证,物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顾正臣下令查抄戴大河家产,登记造册,然后看向济源信访司主事武成,冷厉地问:“是百姓没送过信,还是信访司没作为过?”

面对顾正臣的询问,武成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地回道:“镇国公,百姓确实有到过信访司,只不过信访司不予受理。”

“为何?”

顾正臣追问。

武成呵呵一笑:“因为他们不占理,分明是他们有罪在先,有错在先,如何能信访,这不符合信访的条件。”

顾正臣盯着武成:“那封好的信,你们也没朝上面送?按照信访司规制,任何已封好的信件,必须每半个月,送至上一级信访司。”

武成点头:“诚如镇国公所言,确实如此。只不过济源这里百姓识字的不多,会写文字的更少,所以没什么人直接写成书信送至信访司,即便是有,那我们也是按规定送去了府里。”

“是吗?”

顾正臣并不相信武成的一面之词。

武成从容一笑:“自然如此,镇国公若是不信,大可去问府、布政使司一级信访司。”

顾正臣微微摇头:“那倒不必了。”

武成嘴角动了动。

顾正臣侧身看向李觉、郭建等人:“信访司为何没有揭穿戴家,你们心知肚明吧?”

李觉看向武成,低下了头。

郭建也有些犹豫,不敢直说。

顾正臣暼向武成那双略带阴冷的目光,开口道:“不要因为信访司是东宫所管,就认为东宫便是信访司的护身符。太子治下极严,若有人害民虐民,不为民发声,不为民做主,那也是可以杀人的。”

“相信你们也听说过太子盐场杀人之事,还有金陵信访司有人收受贿赂,藏匿不报,那下场也是个凄惨。所以,信访司出了事,东宫只会严惩不贷,绝不会为其撑腰,害了百姓!”

“我说这番话,你们应该明白什么意思。济源信访司到底有没有作为,我希望你们能说个清楚明白,别到时候,论过时,连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也没有!”

郭建低下头,挣扎了下,言道:“镇国公,武主事自称是东宫之人,不准任何人为百姓写信上访,甚至连百姓要上访的,也给半路拦截,让衙役抓起关押起来。”

武成浑身一冷:“郭建,你胡说八道!”

顾正臣将目光投向武成。

武成脸色变得煞白,向后退了两步,感觉不对,又上前了一步:“镇国公,他这是胡乱攀咬!郭建,你死到临头了,竟还敢胡言乱语,该被乱棍打死!”

“乱棍打死?”顾正臣走向武成:“这种话是你一个信访司主事能说的吗?郭建,带人给我查,我要知道信访司到底在济源干了什么,到底是如何堵住悠悠众口的!”

武成慌乱起来:“镇国公,你不要太过分了,信访司可不是你能管辖,也不是你可以插手的地方!”

顾正臣不屑地看着武成:“过分?我顾正臣过分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今日,我将话放在这里,在离开济源之前,不掉几颗人头,我不走了!至于这里面的人头有没有你武成的,那你——自求多福!”

武成见状,再没了半点从容镇定,慌不择路地想要逃走,可别说萧成、林白帆不准,就是围观的百姓,那也不让出路来。

任凭他如何想要挤出人群,可偏偏连半个身子都进不去,最终被推了回来。

顾正臣对林白帆道:“让人去一趟河内(后世沁阳),将怀庆知府带来,整个怀庆府,不过五个县,济源有问题,那温县、孟县、武涉、修武四县有没有问题?若都是这般害民,我怎敢去山西!”

移民山西百姓,至少需要对得起这些移出来的百姓。

而要让这些百姓不受罪,不蒙冤,不被欺凌,就不能有王关这等人,地方上更不允许有戴家这种土皇帝!

写状纸的百姓不少,控诉知县、戴大河的人更多。

顾正臣没有进县衙,就在古玩店铺外坐着,写就一封状纸便看一封状纸。

日上三竿无人离,聚拢而来的百姓更是越来越多。

顾正臣审阅了上百份状纸,看向知县王关:“王知县,贪赃枉法,勾结大户制造冤狱,侵占百姓田地,抓拿信访百姓,这些罪,你认吗?”

王关伏在地上,俨然虚脱:“下官糊涂,全是戴大河收买所致——”

“够了!”

顾正臣厉声斥责:“身为官员,不洁身自好,为民做事,反而被贪欲支配,勾结大户,害民一方!现如今证据确凿,按照大明律令,你当死!”

王关头杵地:“镇国公饶命啊。”

顾正臣懒得理睬王关,看向戴大河:“你能收买一个官员,两个官员,就能收买所有官员了吗?用钱财女色来把控地方,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呵,如此作为,你可想过今日?”

戴大河推脱:“镇国公,这与我等无关啊,是知县大人索取,我也是受害之人。”

“死到临头,还嘴硬!”

顾正臣威严地喊道,下令查封戴大河家,搜寻证据。

为了控制官员为戴家办事,戴大河自然留了后手,将送了什么礼,多少礼,记录了下来。这就是官员的把柄,谁敢不听话时,那就能拿出来发号施令。

只不过现在,成了戴大河操控县衙的证据。

事情突发,王关、戴大河没任何反应的余地,就这么被查了个底朝天。

当怀庆知府杨宣义到来时,天已近黄昏。

杨宣义对顾正臣到济源很是震惊,听闻传唤,催马车疾驰而至,五十余里的路,两个时辰硬生生赶了过来。

顾正臣将拿到的证据、证人的证词与认罪招册交给杨宣义,问道:“杨知府,你且看看这些罪行,该判什么刑,你就在此处判,判完了,还有事要麻烦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