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988章 封妻荫子,心慕王化(4K8)

苏曜接过万年递上来的图纸,展开一看。

好家伙,这竟然是整个洛阳城的规划不,应该说是原洛阳城,现皇宫内城。

虽然在当初荀彧的介绍中,苏曜就已经知道了万年准备在京师扩建中把整个老洛阳的城墙范围内都划进皇城,但实际见到规划这还是第一次。

尤其是,在这份规划图上,他的唐王府也将置于这座内城之中,且占地面之大,不逊于今日南北两宫之一,几乎占据了洛阳城西南角的一大片区域,且亭台楼阁、花园水榭一应俱全,规模之宏大,堪比一座小型皇城。

万年得意地扬起小脸:“怎么样?朕特意让工部最好的匠人设计,参照了未央宫的格局,但又不逾制。等全部建成,绝对是洛阳城最气派的府邸!”

苏曜哭笑不得:“陛下这是要把唐王府建成第二个皇宫啊。”

万年却得意地扬起下巴:“那是自然,夫君为我大汉立下不世之功,这区区一座王府又算什么?而且,此中的关键其实在这里.”

万年说着,玉指一指,点在扩建后的唐王府与北宫的连接处:“这里仿造南北宫复道的设计,在半空有阁道相连。”

“这样一来,夫君往来宫中就方便多了,不必每次都大张旗鼓地走正门。”万年俏皮一笑,“而且朕想见夫君时,随时也可以悄悄过去”

苏曜看着图纸上那条横跨宫墙的空中廊道,突然意识到万年的深意——这哪里是什么王府扩建,分明是为两人打造的专属通道。

要知道,万年如今贵为帝王,乃是货真价实的皇宫主人,苏曜虽为皇夫,且权势滔天,但在名分上仍是臣子,两人的相会在礼制上仍然要走一堆复杂的流程。

甚至,由于苏曜的特殊身份,很多御史们那是睁大眼睛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在后宫待的久了都会有些乱七八糟的弹劾。

毕竟,不管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还是佳丽三千,那都是皇帝的特权,和皇夫可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随着政局的逐渐平稳,万年想与苏曜过正常的夫妻生活就越加的困难,总有无数双眼睛盯着。

苏曜若是自己过来了那还算好,若是像西征前那样在宫外忙着捣鼓各种事情,那万年想见苏曜一面都要特意下旨召见。

召的多了,那就又是引来各种规劝。

对此,万年可谓是恼怒已久,但碍于礼制,一直无可奈何。

如今,她借着扩建京师的机会,让整个唐王府与皇宫以复道相连,这样两人私下往来就方便多了,不必再受那些繁文缛节的束缚。

甚至,只要她想,万年甚至可以随时留宿在王府.

搞清了这一点,苏曜当即佯怒说:

“好你小丫头片子,这哪里还是孤的唐王府,根本就是你的皇城西宫了嘛。”

万年闻言,俏皮地吐了吐舌头:“夫君说对了,朕就是要让唐王府成为朕的西宫!这样朕就能随时见到夫君了。“

她说着,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而且啊,等阿什丽公主入府后,朕还能随时去'视察',看看她有没有好好侍奉夫君呢。“

苏曜摇头失笑,伸手捏了捏万年的鼻尖:“你这小醋坛子,嘴上说着大度,心里还是放不下啊。“

万年顺势依偎进苏曜怀中,轻声道:“朕才不是吃醋呢。只是.夫君以前在京师时还不觉得什么,这次你西征一去就是大半年,朕一个人在宫中,真的很想你.“

说到最后,她的声音已经细若蚊呐,带着几分委屈和撒娇的意味。

苏曜心中一软,轻轻抚摸着她的长发:“是我不好,以后在京我一定多陪陪你。”

“那说好了,夫君可不能口花花的糊弄我。”

“君无戏言。“苏曜郑重点头。

万年这才满意地笑了,又兴致勃勃地拉着苏曜讨论起唐王府的细节设计来。

“这里要建一座演武场,夫君可以在这里练武;这里要建藏书楼,把夫君收集的典籍都放进去;这里“

她指着图纸上的各个区域,如数家珍般一一介绍,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苏曜静静听着,看着她神采飞扬的样子,心中涌起一阵暖意。这个曾经在深宫中战战兢兢的小公主,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位真正能够独当一面的女帝,却依然保持着对他的依赖和爱恋。

看到这一幕,苏曜心中就不由得觉得,当年能把她从董卓的魔掌中捞出来真的是太好了。

接下来几天,朝堂上风起云涌,不过有万年和贾诩、郭嘉等朝臣的坐镇,没有任何需要苏曜劳心的地方。

当万年提出皇长子暂居东宫后,卢植、荀彧和朱儁等保皇党人士得到了极大安抚,苏曜背后提出的各项政策也很快就一一得到了落实。

全权组建征西大将军府,直辖西北领地自不必再多说,重头戏还是在西征之役的论功行赏上面。

此次苏曜西征,不但重建西域统治,而且灭乌孙与西部鲜卑诸部,功勋卓著,有功将士们多有封爵。

而苏曜作为最大的功臣,由于其已经封王,且领地极大,个人几乎赏无可赏,于是对苏曜的封赏就落到了他的孩子们身上。

其中,万年膝下两子一个是未来太子,一个是未来的藩王自然论外不算。

其他诸女至今为苏曜诞下共计四子七女,也依次递补上来进入了等待受封的嘉奖名单。

看着这份长长的名单,苏曜这才恍然的感受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如此多血脉的羁绊。

这些孩子母亲们从最早跟随他的红儿,到后来被他自战场上虏获的阿丽莎姐妹和来自草原的诸位胡人公主和阏氏,乃至甄家、崔家和袁家的各位小姐佳人们,都已为他生儿育女,大多都在唐王府中过着安稳的生活。

这些孩子们大多还年幼,最大的也不过三四岁,最小的尚在襁褓。但他们的存在,已经让苏曜在这个世界的根基越发稳固。

“殿下,这是今日礼部呈上的封爵名单。“

鲁肃恭敬地递上一卷竹简,上面详细列出了对苏曜诸子嗣的封赏方案:

“对于唐王殿下此次大功,除了陛下嫡出的两位皇子的封赏外,礼部还拿出了两侯两伯的名额给其他诸位王子。”

“嫡长子永平(万年女帝所出)——入主东宫,待六岁行册封礼。”

“嫡次子永延(万年女帝所出)——封东海王。”

“庶长子永业(侧妃甄姜所出)——封长乐侯,食邑千户。”

“庶次子永康(侍妾小春所出)——封乐平伯,食邑七百。”

“庶三子永念(侍妾红儿所出)——封博陵伯,食邑七百。”

“庶四子永志(侧妃袁筱语所出)——封清河侯,食邑千户。”

“至于诸位小姐,礼部建议待及笄后再行封赏。”鲁肃补充道。

两侯两伯,对于这次西征的战果来说确实算是不错,还是看得出诚意的。

毕竟域外蛮夷不能和中原诸侯相比。对此苏曜还算满意,心中琢磨等以后自己再一路往西打打,争取给孩子们都封个公侯,甚至到域外封王好像也不是不行。

于是,苏曜接过一眼名单,就点了点头准备放下。

结果,突然间感到有些许不对,又拿过来抽了一眼,顿时皱眉说:

“等等,为什么身为哥哥的永康和永念都只是个县伯,幼子永志却是个县侯?”

一旁侍立的礼部侍郎解释道:“殿下,礼部是按照生母身份来定爵位的。袁小姐是袁氏嫡女,身份尊贵,又是王府侧妃,故而其子封侯;而红儿姑娘和小春姑娘出身较低,所以.”

苏曜冷哼一声,将竹简重重拍在案几上:“荒谬!红儿虽然没什么高贵出身,但一直忠心追随我,这次西征也帮助良多,怎能只因其出身就要委屈她的孩子?”

那礼部侍郎见苏曜动怒,连忙躬身道:“殿下息怒。咱们礼部也是因循旧例行事,若殿下觉得不妥,我们可回去再重新讨论“

“只不过两侯两伯之事已是讨论多时的定论,若要让三王子封侯就只能委屈甄妃或袁妃的孩子了这恐怕对唐王大业不利啊。”

这礼部侍郎说的倒也是实话。

大人物们的婚姻,从来都与爱情关系不大,更多的还是背后间家族的利益。

苏曜这两位侧妃,分别代表了朝堂上新旧两股不同的势力。

不管是四世三公的袁氏,还是在苏曜崛起中出力甚大的天使投资人甄氏,他们在朝堂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代表一方利益集团。

眼下这个方案,已经是他们明争暗斗后的成果,贸然降低任何一方子嗣的地位,都会传递出一种不一样的信号,打破平衡,带来难以预料的结果。

“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

“这句话孤讲了那么久,科举都开了两届,你们居然还是转不过来。”

“现在不但要让孤的孩子受不公平待遇,还敢来威胁孤,怎么?是要孤也学着看他人的脸色行事吗?”

“真是荒谬!”

礼部侍郎吓得跪伏在地,额头紧贴地面:“殿下息怒!下官绝无此意!下官这就回去让咱们礼部重新拟定方案。“

“不必了。”

苏曜摆了摆手,沉思片刻说:“既然礼部按他们的规矩办事,那孤也按自己的规矩来:传孤令,所有王子不论生母出身,皆封县侯,食邑千户。至于封号.“

苏曜拿起毛笔,在竹简上龙飞凤舞地写下几个新封号:

“永业改封定远侯,永康改封安远侯,永念改封靖远侯,永志改封宁远侯。四侯皆以'远'为号,取开拓远方之意。”

“同时,红儿此次西征救死扶伤,后勤有功,封夫人号,拿去照办吧。”

礼部侍郎接过竹简,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不敢再多言,只得恭敬应道:“下官这就去办。“

待礼部侍郎退下后,鲁肃上前一步,低声道:“殿下此举,恐怕会引起袁氏和甄氏的不满“

苏曜冷哼一声:“孤的儿女,孤自己说了算。若他们连这点气量都没有,也不配在朝堂立足,倒不如说,我还巴不得他们有人来给我搞点什么。”

鲁肃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恍然之色:“殿下莫非是想借此事敲打世家?”

“没错。”苏曜顿了顿,点头说,“近年一番新政推行下来,效果虽然不错,但这些世家大族们显然也逐渐熟悉了这套规则,又开始蠢蠢欲动。”

苏曜站起身,负手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巍峨的宫墙:“科举取士虽打破了世家垄断,但他们仍通过联姻、结党等方式暗中影响渗透。这次孤子嗣封爵之事,难说不是他们又一次在暗中试探。“

“孤必须以身作则,证明唯才是举,因功赏爵不是一句空话,哪怕是孤的孩子,我也只会给他们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往后的发展,还要凭他们自己的本事去争取未来。”

鲁肃肃然起敬,深深一揖:“殿下高瞻远瞩,下官佩服。只是.“

他欲言又止,苏曜摆手道:“子敬但说无妨。“

“殿下此举虽彰显公平,但恐怕会寒了追随您的老臣之心。“鲁肃斟酌道,“比如甄氏当年倾囊相助,如今却与婢女之子同列,难免“

“也许吧。”

苏曜冷哼一声:

“但这世上哪有那么多既要还要的事情?”

“甄家确实助我良多,但这不意味着我就要把天下都分给他们。”

“如今甄氏商号遍布全国,在西域开发公司也占有大量股权,比昔日蜷缩中山,不知前路何在的没落世家不知强了多少倍,甚至朝中也有了许多拥趸,若他们还不满足,想着可以无限的扩张自己的权势和地位那就是贪得无厌了。”

鲁肃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唐王决心实是令人钦佩也。”

接下来,很多人担心的袁氏与甄氏的不满并没有发生,或者说起码没有放到明面上来。

或许是甄家与袁家人足够明智,理解苏曜的用意,又或许只是他们单纯畏惧大将军那压倒性的实力。

总之,接下来的时间里,一切都很平静。

苏曜除了不时去工学院视察并捣鼓些新技术外,就是去交易所关注一下最新的行业动态。

待到晚间,他则在王府与后宫流连,陪伴自己的妻儿子女,美美的过着小日子,等着朝堂事件一点点过去。

除了有功将士的封赏外,很快对于西域诸国的安排也下来了。

车师王由于是苏曜亲自扶持,与汉庭关系最好,也因此得到了最佳的属国待遇。

不但车斯家族的复国大业被朝廷完全予以认可,一度沦为奴隶的阿罗佐更是一步升天,荣获一等藩属国的殊荣,封顺义王,世袭罔替,不但朝廷予以厚赏扶持,还有一位诸侯国的宗室女将随他们的朝贡队伍一同回国,下嫁阿罗佐,为车师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位来自大汉的王后。

就这样,这位阿罗佐王子,因其对苏曜的忠心耿耿,不但为自己赢得了自由,还迎娶公主,收获财富,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而与之相比的另一个极端就是乌孙。

乌孙国由于挑起战端,又一败涂地,可谓是输的最惨。

不但其王国被颠覆,包括国王贵奢靡在内的王族成员大半被迁入京师洛阳,整个乌孙国也被一分为三,由留在其国内的三个王子监管,国政大权几乎全在代理左国相的周瑜手中。

至于西域其他诸国如龟兹、疏勒、于阗等,则根据其归顺早晚和贡献大小以及领地规模等等,分别获得了地位不等的属国待遇。

这些国家的国王和王子也都获得了相应的封号和赏赐,同时被要求遣子入京为质。

不过让大汉君臣没想到的是,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个意外的插曲,精绝和莎车国国王,他们两人亲自入京朝贡,结果在领赏后却说什么心慕王化,表示愿意亲自留京为质,甩手就把国家交给太子监国去了。

这就是苏曜在外横扫八荒的汉家铁骑,与洛阳城划时代的繁荣昌盛,一同构筑了如今大汉强大的向心力。

“小王愿意留居洛阳,沐浴王化,时时聆听圣音,还望上国天子恩准!”

精绝国王伏地叩首,言辞恳切。莎车国王也连忙附和,把头磕的碰碰响:

“小王亦是此意!恳请陛下许可,让我等留京侍奉,时刻学习汉家礼仪文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