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809章 一根筋变两头堵,马腾军全军覆没(合章5K)

“使君,不要放弃啊!”

鹰嘴峡山谷,在那漫天烈焰的映照下,傅干虽脸色苍白,但却依然紧紧的拉着马腾:

“使君振作啊!”

“我等手中还有数千兵马,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就仍有一线生机,怎能如此轻易放弃?”

傅干见马腾绝望,拼命的为他打气。

傅干很清楚,马腾作为这支军队的主心骨,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深深影响着大军的士气和斗志。

一旦马腾丧失了斗志,那么这支本就处于绝境之中的队伍,必将如同一盘散沙,瞬间土崩瓦解,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那时,就不要想什么未来了,就眼前这熊熊而来的烈火很快就会把他们所有人都焚烧殆尽。

到时候,所有人都别想活!

然而,站在坡上,亲眼目睹了苏曜如何杀戮前军的马腾却已是根本提不起一丝勇气:

“一个人,他只有一个人啊!”

“那个混蛋竟然真能以一己之力就阻挡了我们的突围,他万夫不当,我们哪里还有什么机会?!”

马腾愤恨的捶地,心中充满了悔恨。

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他要是不来此地设伏,不管是正面迎敌还是老实跑掉,怎么都不至于到如此地步啊!

“彦材误我,彦材误我”

在这绝望中,马腾渐渐的红了眼睛,怨恨的骂了起来:

“若非听你之言在此设伏,我大军何至落得如此田地?”

“汝先前夸下海口,言必能重创苏曜,如今却让我军将士死伤无数,覆灭在即。”

“你睁开眼睛看看,给我看看这一片狼藉,看看那死去的弟兄,这皆因汝无能之过也!”

马腾连珠炮般的指责把傅干听得一阵发愣,动了动嘴唇却噎得说不出话,心中只觉一阵心寒。

别看这傅干面相老成,还留着个长长的山羊胡须,一副智将的模样,但实际上他如今还未到加冠之年。

他之所以会在马腾军中效力,一是受马腾征辟,迫不得已,二也是多少感谢马腾庇护的缘故。

且说傅干,其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乃是昔日大汉凉州汉阳郡太守傅燮之子。

其父刚正不阿,有古人之节,在黄巾之乱时曾随左中郎将皇甫嵩出征,其部斩黄巾军渠帅卜巳、张伯、梁仲宁三人,位居首功,却因十常侍赵忠作梗,有功不赏。

若换了别人,可能会心灰意冷,或者知趣的投靠宦官,但傅燮却一心社稷。

尤其是在之后的第二年,凉州边章、韩遂之乱爆发,由于朝廷财政危机,以司徒崔烈为首的百官力主放弃凉州时,傅燮在朝堂上慷慨陈词,力主凉州是关中屏障,放弃凉州则三辅危机,三辅危险则京城薄弱。若让左衽之胡得到凉州,此害必将为患数世,且厉言:“斩了司徒,天下才会安定!”

最终,由于傅燮的努力,皇帝否决了放弃凉州的决议,甚至还在之后,升傅燮为汉阳太守,保卫边疆。

不得不说,汉灵帝虽然荒淫无道,但其这个决策却没有任何问题。

而也多亏了傅燮的忠肝义胆,一千多年后,大清面对海防与塞防争议时,李鸿章也有了一个坚定的论据。

倘若天佑炎汉,傅燮的忠义或许能换来大汉的长治久安。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傅燮的努力最终还是白费了功夫。

数年前,也即中平四年(187年),凉州刺史耿鄙征调六郡官兵,讨伐盘踞在金城郡的凉州叛军,刚愎自用,不听傅燮谏言,最终军队哗变,耿鄙身死,马腾叛走,傅燮困守孤城

当时,面对王国和韩遂等人的汹汹大兵,傅燮是拼死抵抗。

彼时,城外贼兵中有来自北地的胡骑数千,知傅燮为人正直,且曾受其恩惠,不忍加害,便一同在城外叩头,恳请傅燮出城投降,愿保他平安返回家乡北地郡。

当时,年轻的傅干也是流着眼泪苦劝其父,说皇帝昏庸,宦官当道,他在朝廷本就不受待见。

如今,大势已去,不如暂且接纳匈奴人的提议,先返乡,再招募勇士,等有道的明主出世,再来拯救天下社稷。

不过,面对儿子的苦劝,傅燮却是仰天长叹:“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禄又欲避其难乎?吾行何之,必死如此。”

不得不说,他这句话又与后世谭嗣同那句“自古凡革命,无不有流血牺牲者,今当从吾辈始!”的名言颇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处,当然了,他们的结果自然也都大差不差。

且说傅燮在交代完后事之后便带着仅存的亲兵出城血战,最终沙场捐躯,独留傅干与几个亲信老乡滞留凉州。

虽然当时城破后王国等人没有加害傅干,但道路阻隔,战火连连的环境下傅干也无法顺利返乡,其滞留动荡的凉州每一步都走的是举步维艰。

幸运的是,后来叛军首领王国被马腾与韩遂兵变所杀,占据凉州的马腾感念傅燮昔日的忠义,又同情傅干的遭遇,便将他保护起来。

而傅干自然也没有让马腾白养,身为名臣之后,他年纪轻轻便展露出了自己过人的才智,很快就被马腾辟为主簿,为其呕心沥血,献计献策。

结果,却不曾想竟然换来的是如此恶语相向。

傅干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火焰的灼烧气息让他猛地清醒了几分:

“使君若有怨言,待平安时干自会听之,但当务之急乃是突围求生,绝不可在此坐以待毙!”

“突围?”

马腾冷笑一声,指着前面宁可自相残杀也不敢再去面对苏曜的战士们,直言此事根本绝无可能。

“苏曜虽强,但不过一人而已,打不过咱们难道躲不过他吗?”傅干跺脚。

“躲?”马腾一愣,回头说“你意思是咱们调头?”

“没错!”

傅干点头,快速分析道:

“鹰嘴峡地形险要,苏曜之所以能一夫当关,正是因为他占据了谷口的地利。”

“但我们入谷时,使君当记得,那边的道路相对开阔,且没有苏曜这样的猛将堵截。”

“只要我们调头突围,重新杀将回去,与平城的步卒汇合,便能将苏曜堵在这山谷之中。”

“他大火烧山,又无后继粮草,咱们卡住谷口,未必不能反败为胜啊!”

傅干的话让马腾眼中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

没错,他还有儿子马休的两万步卒呢!

按照原计划,他们山中伏击一旦打响,便会燃起烽火示警,那边平城的马休就带兵出击,与他们里应外合。

如今,虽然计划是有一点变动,他们变成了被伏击的一方,但是山火熊熊,平城看的一清二楚,想来马休已然来援。

只要杀回去,与马休的部队汇合,他确实还有逆转的可能。

只不过唯一的问题就是,眼下这混乱的局面,怎么让部队能统一听令,乖乖调头呢?

难道要告诉他们自己被一个人堵住了路口大开杀戒回不了家吗?

不说士兵们听了会不会崩溃,他能不能在混乱中把命令传达下去都是个问题。

就这时,早有准备的傅干拿出了一面旗帜。

“帅旗?你居然现在还带着???”

马腾瞪大了眼睛。

他没想到,在这一片混乱,很多人连衣服都找不到的时候,傅干居然还抢回了这面不知道丢在哪里的帅旗藏在身边。

“使君,今帅旗在此,军心可聚,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

说罢,傅干便招呼旁边兵士,撕破自己的衣服,将两根长矛绑在一起,竖旗帅旗,然后言说让人都大喊后面大石封路,无路可退,全军调头突围,拼死一搏。

马腾一听,也终于回过神来。

苏曜虽然杀得恐怖,但实际上受这狭窄的山道影响,真正看到那一幕的人并没有多少。

前面的人放弃了就放弃了,只要后面的人能够不崩溃,调头突围,他们就还有机会。

当即,马腾抽出佩刀,高高举起,大声吼道:

“将士们!后方已被大石封死,无路可退!唯有杀回谷口,我等才有一线生机!”

“全军调头,率先出谷者重赏,敢后退者格杀勿论!”

混乱中,马腾军令的传达并不能说通畅。

毕竟各基层将校现在基本都与自己的部队脱了节,很难重建指挥。

但是,好在他们在经过了最初的大逃杀后,幸存者们都已在这一条道聚集,除了进退外也不需要太复杂的命令。

只见帅旗方向,马腾的亲兵们先一个个调头,然后一边大喊向前突围,一边拔刀猛砍那些不听话的兵士。

在这残酷的杀戮下,士兵们终于意识到已经没有了退路,在恐惧和求生本能的压力下纷纷转身,朝着帅旗的指向的方向行动。

尽管队伍依旧混乱不堪,尽管士兵步履蹒跚,尽管他们仍旧满面惊恐,但这些幸存者们还是咬牙坚持,向着平城方向的谷口拼命跑去。

一路上,他们丢下了无数的尸体,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终于,谷口遥遥在望,率先逃出的战士一个个噗通噗通的跪倒在地,甚至有人情不自禁的亲吻脚下的土地。

然后

“关云长在此,投降还是受死,尔等选一个吧。”

谷口外,夜色如墨,在火光映照下,一个又一个的汉军骑士自阴影中走出。

为首的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真是威风凛凛,他身旁的张飞提着蛇矛也是杀气腾腾。

这一幕,瞬间击溃了马腾军的士气。

不得不说,在绝望中,人多是盲目的,面对大火和屠刀的威胁,这些兵士们逃命真是全凭本能,根本来不及细想,跑出谷来面对的又会是什么。

而马腾虽然有所预计,知道这边会有一场恶战,但是真正看到关羽和那些严阵以待的汉军骑士时,他的心中还是忍不住涌起一股大势已去的绝望。

就己方这些丢盔弃甲,连人手一把武器都凑不满的残兵败将,要如何与眼前这支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汉军抗衡?

“降了吧使君。”

就在马腾焦急绝望的时候,傅干却是心里一松。

“什么?投降?!”

马腾转头看向傅干,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你方才明明还力荐我死战,如今为何又要劝我投降?”

傅干摇了摇头:“此一时彼一时也。”

“使君,我之前劝您死战,那皆是因咱们受困于谷中,苏曜一夫当关,全然不给我等活路,若不拼死突围大家都得葬身火海。”

“可如今这关将军既然愿意受降,那又何必白白送死?”

“送死???”

马腾握紧佩刀,双手都攥出了血来。

傅干的话他能够理解。

他现在也不信这些残兵败将能真的突围出去。

但是投降?

有了一丝活路后,马腾又变得非常难以下定这个决断。

“使君,古人言‘顺道者昌,逆德者亡’,大将军苏曜纵有万般不妥,但他现在终究是尊奉天子,代表着朝廷正朔,且兵强马壮,法纪严明,我等若与之抗衡,无疑于以卵击石。”

马腾心中害怕,但还是闭目不语,傅干又说:

“你就是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这些凉州儿郎,还有马休将军着想吧?”

“他现在不明真相,正在支援的路上,倘若我等全灭于此,他又该何去何从?”

“为今之计,只有尽快从速投降,尊奉正朔,献上兵马,做足姿态,如此方能保得大家性命,也可给马休将军留条生路。”

“罢了,罢了!”

犹豫片刻后,马腾终究是长叹一声:

“投降,传令投降!”

随着马腾的投降的命令传开,谷口这些惊恐的士兵们脸上纷纷露出了一丝喜色:

“投降了,投降了!”

“有救了,咱们有救了!”

士兵们如释重负,纷纷丢下手中残破的武器,瘫倒在地,脸上露出劫后余生的庆幸。

马腾则领着几个亲兵还有傅干一起,缓缓朝着关羽的汉军走去,亲自向关羽表明投降之意。

“明智的选择。”

关羽一缕胡须,笑眯眯的点头:

“尔等既已投降,便要洗心革面,日后好好为朝廷效力。”

马腾抱拳,沉声道:“关将军放心,马某既已归降,便绝不会生出二心。”

“只是恳请将军信守承诺,向大将军求情,善待我麾下将士。”

关羽微微点头,目光扫过马腾身后那些疲惫不堪的士兵,道:

“本将军向来说一不二,自会保他们周全。”

关羽这里倒不算越权,因为这是苏曜之前早就交代好他们的事情。

他和张飞之所以没有杀进谷中,与苏曜前后夹击,而是让开这么大一片空地,就是为了留着地方招降马腾用的。

有着后事经验的苏曜自然不会指望拿下马腾,就会能收了西凉那边的马超等人,但马腾麾下剩下的这将近三万人的兵马却是实打实的战力,能为他所用自然最好。

苏曜可没忘了自己老家里还有一堆事没解决,以战促降,一口气结束这里的战火显然更符合他的目标。

就这样,马腾投降之后,关羽便命人将这些降卒妥善安置,降卒们被分成不同的小队,由汉军的将领带领,前往指定的营地休整。

他们一路走着,一路不时回首,看着那熊熊燃烧的山火,降卒们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又有遭逢惨败的悲痛。

而马腾,这位曾经在凉州叱咤风云的人物,此时也低着头,满面痛苦。

没有人能想象到,竟然就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时辰里,他的八千余大军竟然就这样灰飞烟灭。

那苏曜虽然勇猛无敌,但他封堵道路实打实直接杀死的恐怕也就不过两百余之数。

更多的人,则全都是死在了路上,或被大火焚身、或被毒言呛毙、或死于队友间的自相踩踏与残杀。

有幸活到现在,能跟他一同投降者仅剩三千余人。

山谷中那横七竖八的尸体和血流成河的惨状,与耳边关羽张飞等人不时对苏曜武功的吹捧让马腾更感无地自容。

不过,留给他痛苦缅怀的时间并没有多久。

马腾和傅干等高级将领很快就被关羽安排到了苏曜帅帐附近,等候大将军亲自发落。

“大将军到!”

马腾一见苏曜,先是一愣,然后也来不及惊叹这个大将军的年轻和英武,赶忙是纳头便拜,说:

“大将军,马某一时糊涂,受小人蒙蔽,听信了大将军是国贼的谗言误以为大将军是国贼,这才起兵讨伐。如今方知大将军忠心为国,马某对大汉也是一片忠心,还望大将军您大人有大量,饶恕卑职这一次啊!”

马腾这话说得是情真意切,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个场面话罢了,就是给大家个台阶,好看一点。

按照正常流程,这时苏曜就该摆一摆手,大度地表示既往不咎,让马腾起身,然后再安抚几句,彰显自己的宽宏大量和作为大将军的风度。

然而谁知,苏曜却没有那么做,反而冷不丁的问道:

“小人的谗言啊?”

“那你倒说说,到底是谁在背后蛊惑,让你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啊这.”

顿时,跪在地上的马腾是脊背升寒,汗如雨下。

这剧本,好像有点不对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