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九百一十六章 铁甲连营壮天威,万国荟萃聚华筵

戈铤连云,旌旗耀日。

军兵以三千人为一营分成了四个方阵,等待着陛下出现在御幄之内,对军兵示意时,山呼海喝声传遍了整个松江府上海县。

大明大阅的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振积弱之气,励将士之心,检阅军队训练成果,振奋人心的同时,最直接了当的宣威。

参加万寿圣节大阅除了皇帝、随扈大臣之外,则是以松江府的势要豪右为主,他们坐在观礼台上,直观的感受到了皇帝手中的力量。

在三呼威武之后,大明军兵站在了承天门御道的两侧,在号角声、鼓声和礼炮声中,大阅正式开始了。

戚继光带领大明骑营出现在了御道的尽头,勇武骑营,在大宁卫之战、全宁卫之战、板升之战、平壤之战、仁川之战、长门之战,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勋。

勇武骑营是大明普遍的叫法,它的全称是执大驾勇字旗五军红盔贴直官军。

戚继光全甲,扛着大纛龙旗,这就是执大驾,松江府的风吹动着团龙旗,不停地翻卷着,而左右各二十骑,分别扛着勇字旗和武字旗,每军皆带红盔,红盔指的是盔缨为红色,而非整个头盔都是红色。

直官军,其实就是班直戍卫之意,意思是直接隶属于皇帝本人。

三千重装骑营是大明唯一的重骑兵,在战场上,往往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这个规模已经足够大了,永乐年间的三千营,也就是三千人的规模,并没有太多。

不客气的说,就这三千骑营,在后勤补给充足的情况,完全可以把大明江山再打一遍。

这种重骑兵,即便是以大明的富裕,依旧只能养三千人,主要是后勤补给的压力实在是太大,而且随着火器的威力越来越大,重骑兵退出历史的舞台,几乎是一个定局。

但在眼下,重骑依旧可以在战场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骑营全甲通过承天门的时候,整个承天门观礼台就像是被摁下了静止键一样,只有风声、和常乐寺乐伎的奏乐,再无其他,观礼台的人群,连讨论都不想讨论。

这也是松江府这些富商巨贾、势要豪右,这些新兴资产阶级第一次如此直观的面对暴力。

这是一支刀尖上沾满了敌人鲜血的军队。

骑营之后,则是由马芳次子马林,率领的步营三千,这支步营为耀武步营,和三千重骑兵一样,都是红盔贴直官军,这是大明最精锐的全甲重步兵。

马芳是奴隶出身,他被俺答汗掳掠到了草原做了养马奴,后来马芳逃回了大明,就成了俺答汗一生挥之不去的噩梦。

在大明捣巢赶马弄得草原怨声载道的时候,俺答汗纠集了自己九万骑兵南下大同,要给大明一个教训,要逼迫大明收回这些捣巢赶马的边军。

俺答汗率九万骑,和马芳一万骑对上了阵,俺答汗七战,都是大败亏输。

至此,俺答汗对于捣巢赶马之事,再也没有任何办法了,战场的天平彻底向大明倾斜。

而马林在父亲离世后,已经扛起了阳城伯府的大旗,作战极其英勇,入朝抗倭九胜大捷,让阳城伯成为了阳城侯府,他扛着龙旗大纛走在了最前方,而马林的左手边,是赵老七赵吉,膀大腰圆,极具压迫感。

赵吉菜户营出身,以军功得耀武营世袭千户,世袭千户是寄禄官,光吃俸禄不干活,想要领兵打仗,得通过讲武学堂的考核,还要从基层一步步的升转。

耀武步营每一名军兵,都扛着一把燧发鸟铳,因为是阅兵,不是打仗,步营配置的虎蹲炮、偏厢战车都没有展示,可即便如此,已经让人情不自禁的屏住了呼吸。

“全体都有!立定!”马林的步伐越来越小,呼和着号令,停在了承天门的正前方。

耀武步营要向陛下展示线列阵法,线列阵,大明人多数只听其闻,不见其形,在马林的指挥下,很快,步营三千军,就变成了三列横阵,让观礼台上所有人惊讶的是,他们的枪口居然对准了观礼台!

对准观礼台也就罢了,观礼台就在承天门下,这不是火铳对准了陛下吗!这是要造反吗!

“放!”马林手中小旗挥舞落下。

观礼台上有人甚至已经站了起来,想要夺路而逃,但没有火药爆鸣声传来,因为马林只是演示三段击和线列阵,为何能够三千人压制三万倭寇。

火铳里没有火药,燧发火铳的枪管都是木塞堵着。

即便是表演性质的花架子,但依旧吓的观礼台上的众人,出了一把冷汗!

“一群胆小鬼。”朱翊钧自然看到了观礼台上的异动,他这个皇帝都一动不动,也不知道这些个富商巨贾们怕什么怕,显然是做了一些亏心事的。

耀武步营展示了横阵后,又展示了方阵、纵阵,方阵是应对对方骑兵的防守,而纵阵主要用于行军,战场推进。

在耀武步营之后,则是奋武骑营,和勇武骑营重骑兵不同的是,奋武骑营,是轻骑兵,没有甲胄,全都以礼服出现,整齐划一的走过了承天门,没有展示战术。

最后出场的则是显武炮营,炮营这是展示了大明所有的野战火炮,虎蹲炮、六斤铜炮、九斤振武炮车、子母炮等等,九斤振武炮车带雨棚射击、便于机动和雨天作战。

四营都属于振武团营的一部分,这次的阅兵式,直观的展示了大明全火器作战体系的作战单位,大明已经形成了实质性的‘排队枪毙’战术升级,进入了火器时代的全新体系。

在四营相继通过承天门后,大阅没有结束,接下来是表演性质的操练。

在一个时辰内,大明军兵展示了九个阵法,偃月、鱼鳞、鹤翼、锋矢、长蛇、雁行、车悬、方圆、衡轭,这九种阵法几乎可以应对一切战场局面,一万两千人在承天门前的广场上,快速变阵,让人目不暇接。

这些阵法,之所以被称之为表演阵法,是当下大明火炮、轻骑、线列步营、重骑兵这种组合之下,线列阵已经成为了杀敌效率最高的阵法。

这九个阵法,虽然已经成为了历史和过去,但大明京营没有完全放弃。

这种演练,更多的是展示大明京营各营之间的协调性和组织度。

戚继光说,战场外决定胜负的是后勤,而战场上,决定胜负的始终是人,是组织度。

再好的武器,给了废物,废物也无法有效利用,只会丢人现眼。

在九种阵法展示之后,朱翊钧下令恩赏,让朱翊钧有点遗憾的是,大明火炮的展示不足,城防炮、舰炮没有被拉出来,也没有展示其威力,主要这是在黄浦江行宫,若是在北衙,那必然会拉出来,让围观百姓一饱眼福。

人类对暴力是天然向往的,武器总是能够引起人们心底最深处的共鸣。

朱翊钧离开了御幄,乘坐大驾玉辂,前往了新港,松江府金山卫港,金山卫在杭州湾,这里是松江水师驻地,离金泽园水师衙门,只有四里的距离。

朱翊钧的大驾玉辂被抬上了驰道,由升平七号拉动,向着金山港而去。

阅舰式,在下午小时辰二时开始,共计一个半时辰,观礼台设置在出海口的位置,最先出港的是游龙号。

游龙号没有升帆,而是由驳船牵引出港,虽然游龙号一出厂就开始落后于其他的快速帆船,但作为第一条快速帆船,作为封舟,有着极强的政治象征意义。

“呜——!”港口内突然传来一阵汽笛长鸣,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一条三十丈左右的巨舶,在驳船的牵引下前行,缓缓前行。

船体上两根巨大的烟囱,喷吐出了浓郁的白烟,驳船的作用不再是牵引,而是保证方向,巨舶前进的动力来自于船只本身,这条船,拥有十二台升平七号铁马作为动力。

升平七号铁马的中间马力和升平六号是完全相同的一百五十马力,最高马力是一百八十马力,升平七号主要的升级方向是小型化。

格物院一直有个梦想,让蒸汽机带着滑翔机飞上天空,这注定是一个无法实现的野望,但追逐梦想的过程中,让铁马逐渐小型化,就像是追逐永动机,永动机自然遥不可及,但减少能量消耗,永远有意义。

松江巡抚李乐,带着松江造船厂总办郭汝霖、赵士祯,站在陛下身边。

赵士祯看着巨舶划过观礼台,才俯首说道:“陛下,松江造船厂新下海的新船,名叫驭远号。”

“其本身是快速帆船的木帆船,集大明造船之大成,抛弃了过去的明轮,改为了尾部螺旋桨,船只整体使用铜包木,极大的增加了使用寿命,保养得当,能用五十年之久。”

“采用了十二台升平七号马力驱动,最高马力为两千一百匹,一昼夜可行一千五百里。”

“船身为三层甲板设计,一共布置有80门舰炮,十二门三十六斤舰炮,十六门二十四斤舰炮、十四门十八斤舰炮,十二门十二斤火炮,和二十六门九斤火炮,设计图纸九次易稿,充分结合水师需要进行了布局和设计。”

“这也是目前松江造船厂要造的最大的船了,不会再增大船的尺寸,增多火炮数量了。”

朱翊钧看着巨船疑惑的问道:“为何?”

赵士祯详细介绍了为何会这样的决定。

俞大猷曾经提出过:‘海战不过是以大船胜小船,以大铳胜小铳;以多船胜寡船,以多铳胜寡铳’,基于这种需求,大明造船,陷入了一种大就是好,多就是美的困局,想要把船越造越大,火炮越来越多。

但水师不断反馈,发现这种巨舰重炮的思维,并不算错,但做不到全场景覆盖,有些时候也需要一些小船作为补充,以避免因为灵活性不足带来的被动。

而且最关键的是松江造船厂希望营造一批小型的无风帆蒸汽船,松江府将其命名为火船计划。

驭远号最高马力达到了2000匹,但依旧摆脱不了风帆,铁马驱动依旧不是主要动力,风帆才是,这就产生了设计上的矛盾。

松江造船厂的想法是,先造点小的火船,累积足够经验,等待铁马的进一步提升,最终完成蒸汽战舰的制造,就是火船计划的全貌。

“如果铁马的大小能够再缩小两倍,马力再提升一倍,让总动力来到5000到6000匹,风帆的主要作用就是节省燃料了。”赵士祯当然喜欢大船,他是‘大就是好、多就是美’的忠诚拥趸。

奈何当下蒸汽机的马力大小,都做不到。

在两艘具有代表性的快速帆船驶过之后,再次驶过的便是大明国朝的主力战舰,五桅过洋船。

这种船,奠定了大明海疆安全,是大明水师的主要力量,时至今日,费利佩都没能仿制成功。

大概而言,想要制造五桅过洋船,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

三桅夹板舰,在大明已经属于第四等梯队的小船了,但是对于大多数番邦小国而言,三桅夹板舰,完全可以当做是旗舰去使用了,包括英格兰在内。

英格兰人总是对人说,他们击败无敌舰队的奥秘是狼群战术,是小船胜大船,但真相是击败无敌舰队的是大西洋的风暴。

英格兰的使者几次来访大明,都希望购买一批三桅夹板舰,但都被大明拒绝了,甚至已经不允许英格兰使者觐见了,主要是英女王的《私掠许可证》仍然在执行。

阅舰式的一个半时辰,大明君臣民见证了大明水师的强横,仅仅受阅的舰队,三桅夹板舰之上的船舰就有两百余艘,四百料的战座船已经不在统计范围之内了。

朱翊钧站在海风之中,用千里镜搜索着海面上的每一条船,他忽然眉头一皱,将千里镜放到一边,指着港口内一条拆的有些不成样子的船只,愣愣的问道:“那是飞云号吧。”

游龙号、飞云号有模型,朱翊钧经常拆装着玩,他对飞云号颇为熟悉。

“陛下圣明。”赵士祯看着陛下指的方向,俯首说道。

“那是要彻底拆掉了吗?”朱翊钧有些感慨的问道,因为甲板之上已经全面拆除,连船体都拆掉了一半。

“回陛下,是要彻底拆掉了。”赵士祯肯定的回答了陛下,飞云号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飞云号是实验舰,各种极限测试都用飞云号来测,而且拆建次数多了,整体已经承受不起极限实验了。

飞云号已经被彻底玩坏了。

“下一艘实验舰还叫飞云号吧,把这个船号,传承下去。”朱翊钧下了一道命令,大明水师从今天起,也有了传承。

船可以拆,可以沉,但船号要传承下去。

阅舰式,朱翊钧很喜欢,因为这代表了大明找到了新生的出路和未来。

大明在万历元年的时候,已经二百零五岁了,垂垂老矣、天下困于兼并、武备松弛、虏变倭患让大明更加衰弱,但纵向比较下,大明已经很好了。

西汉205岁是元始二年,那时候,王莽已经在准备篡位了;

西晋东晋加起来的国祚,也就155年,还欠了50年;

大唐205岁的时候,是唐文宗太和八年,次年甘露之变,唐文宗铲除宦官势力失败,被软禁,没多久被宦官所杀,大唐那时已经是藩镇割据的年代。

至于大宋205岁的时候,已经亡国一次了,是宋孝宗乾道元年,那年金国使者国书的抬头都是‘侄宋皇帝’,金国给宋朝的国书不用尊号,不称阙下,定式为侄宋皇帝。

宋孝宗之所以被如此羞辱,完全是宋高宗赵构投降主义惹的祸。

至于鞑清,从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鞑清205岁的时候,已经是道光二十九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结束,《南京条约》已经签订六年之久。

大明205岁时候,政治结构基本稳定、外患基本平息、并无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虽然各种毛病很多,但仍然称得上是天朝上国。

朱翊钧看着海面上划过的船舰,对着张居正说道:“势要豪右、乡贤缙绅、富商巨贾、士绅官僚这些地方的统治阶级,对万历维新持有悲观态度,朕可以理解,毕竟大明寿岁已高,万历维新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今日今时,再抱着过去的想法不放,依旧要反对万历维新,只能说是看不清楚大势所趋,活该死在万历维新浩浩荡荡的浪潮之下了,或者更加明确的说,死在朕的手里。”

“前路仍旧坎坷,吾辈当自强也。”

万历维新的成功,是自我新生,来自于大明内部的努力,是大明万民用双手一点点创造出来的奇迹,同样是乘上了第一次全球化的大风,才有了这番成果。

大海,是大明的出路。

“陛下圣明。”张居正带着群臣歌功颂德了一番。

张居正其实很想谏言陛下,足够了,到现在已经足够了,丁亥学制、吏举法、还田令、劳动保障、卫生员等等万历十五年之后的新政,有些激进了。

但张居正最后还是忍住了,陛下不是小孩子了,陛下对自己在做什么,一清二楚,甚至比他张居正还清楚这么做的后果。

万寿圣节的第二天,在阅舰式的炮鸣中结束。

第三天的行程,是万国会。

朱翊钧作为大明皇帝,出席了万国会。

说是万国会,参加的国家满打满算也就是二十几个而已,忽鲁谟斯、阿丹、古里、柯枝、锡兰、慢八撒、蒙兀儿国等西洋馆,英格兰、法兰西、汉莎联盟、葡萄牙、西班牙等泰西馆,以及第乌、莫桑比克、巴西等总督府馆。

作为皇帝,朱翊钧带着群臣逛了一大圈,各大展馆,都很一般,至少没有让朱翊钧升起任何的购买**。

“陛下,此处是大明四大总督府馆,长崎、吕宋、旧港、金池、吉福总督府。”上海知县姚光启带领皇帝一行人来到了万国会的最后一站。

众所周知,四大总督府有五个。

朱翊钧进入之后,立刻感觉到了不同,五个总督府的各种货物,每一个地方都有让朱翊钧眼前一亮的特产。

金池总督府的金饰品,美轮美奂,因为黄金产地,大金池城,聚集了大量的黄金工匠,朱翊钧在金池总督府馆,买了许多的配饰,赏赐给妃嫔。

而旧港总督府的特产则是宝石,各种各样的宝石,让人目不暇接,这些闪亮之物,朱翊钧也采购了一些用于赏赐。

吕宋总督府展馆是货物种类最多的地方,各种铜制品不必多提,里面最让朱翊钧意外的是吕宋蕉麻纸的优质,吕宋纸比宫廷使用的高丽贡纸还要白皙、坚韧,是上等优品。

最让朱翊钧意外的则是吉福总督府,吉福总督府有名无实,甚至大明没有任命过总督,算是地图开疆,那边没有水师巡逻,也没有大明衙门,但这次吉福总督府展馆里,展出了大量的瓷器。

质量远不如大明,但胜在颇有特色。

朱翊钧逛完了整个万国会,回到了行宫的御书房,留下了张居正和王崇古。

“从万国会的情况来看,大明的海贸的主要方向,还是在近海贸易,也就是南洋的三角贸易,海外的生产力过分的孱弱了些。”朱翊钧从万国会上回来的直观感受就是,当下时代,海外生产力的孱弱。

大明能产的,海外产不了,海外能生产的,大明都可以自给自足。

王崇古顿了顿拐杖,颇有些感慨的说道:“陛下,黎牙实说得对,大明连种地的活儿都抢,但这事儿,不能怪大明,是蛮夷自己不争气,生产不出足够充足和质量的商品,来满足大明的需要。”

“大明只能自己来做了,等着他们种,什么都晚了,秘鲁总督府也产可可和金鸡纳霜,可是那质量,实在是太次了。”

“林辅成下南洋调研种植园生态,他那个效率为先的主张,臣以为很对,蛮夷做事过于拖沓了,产业总是向效率更高的地方聚集。”

秘鲁馆里的金鸡纳霜,就是树皮磨成粉,而旧港总督府产的金鸡纳霜,树皮磨成粉与碱石灰混合,再用轻油淬炼,最后用绿矾油(硫酸)炮制结晶,这两种都是金鸡纳霜,但是天差地别。

咖啡本来是忽鲁谟斯的特产,可是大明云南产的咖啡,无论是口感还是卖相,要比原产地更好。

还有第乌总督府的方糖,和大明产的白糖,无论是色泽、甜味都差了不止一个等级,第乌总督府的方糖,放到大明,卖给百姓,百姓要骂丧良心的。

张居正也是眉头紧蹙的说道:“墨西哥总督府的辣椒,真的都不如湖广的辣椒好。”

张居正嗜辣如命,那墨西哥展馆里的辣椒,在张居正眼里,十分的差劲儿,色泽古怪、圆短,一看就不辣,辣椒以细长尖为上品。

如果让他吃墨西哥辣椒,那他还是吃点大明产的青椒算了。

“所以,近海贸易还是以三角贸易为主,海外的货物,算是个补充吧。”张居正认可了皇帝的决断,万国会举办成功了,但没有完全成功,大明鲸吞世界白银、黄金等贵金属的基本格局,不会改变。

世界是物质的,大明举办万国会,也无法解决大明巨大的贸易顺差,对世界带来的影响。

“陛下,在万国会上,臣看到了一件事,那就是金钱是胆小鬼,从不会去危险的地方。”张居正面色古怪的说道:“虽然老话总是说,富贵险中求,但臣看到的金钱总是向安全且稳定的地方流动。”

“哦?”朱翊钧一愣,坐直了身子说道:“先生详细说说。”

张居正十分郑重的说道:“陛下,任何产业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真金白银砸下去,还不见得会有所收获。”

“而这些西洋馆、泰西馆、总督府馆里的商品,不如大明四大总督府,甚至比不上吉福总督府。”

“在泰西馆里,产品种类最丰富、质量最好的商品在葡萄牙,因为葡萄牙殊死一搏打赢了费利佩二世,短时间内,会非常的安全。”

“而西洋馆里,产品种类质量最好的商品,在第乌总督府,因为阿克巴输给了第乌总督,时至今日无法赢回来。”

“金钱不会前往危险之地,这些不安全的地方,产业就不会凭空产生。”

张居正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各个展馆里,商品所代表的产业,都集中在安全和稳定的地方。

法兰西地大物博,但因为最近政治不稳定,甚至连大航海贸易都没有深入参与,连法兰西的商品,都是大明环球商队带回大明的,甚至比不上葡萄牙。

“万历十年的时候,因为废除贱奴籍制度,有一批豪奢户离开了大明,前往了南洋,这些年,他们断断续续的回来了。”王崇古眼前一亮,他补充了这个观点的论据。

那这些觉得大明管的太宽的豪奢户去了南洋,发现不安全、不稳定,最终还是回了大明腹地。

张居正的观点得到了印证,最关键的是,大明两京一十五省发展不均衡,其实也表现出了这种特征。

在倭患肆虐的时候,湖广、江西、广西等地,扶摇直上,发展了一段时间,等到倭患被平定,南衙浙江福建广州,再次兴盛了起来。

金钱,的确是个胆小鬼。

“有意思。”朱翊钧琢磨了下,这个结论看似没用,但其实很有用,只是不太方便直接表述而已,想要把白银赶向大明,就要让大明足够的安全,让其他地方变得足够的危险。

比如倭国现在动荡不安,倭国的白银,就会加速流向大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