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三百零三章 太子殿下,您好像越权了!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朱慈烺也没闲着,因为他心里十分清楚,过不了几天,京城应该就要下雪了。

在这寒冬腊月里,做好防寒工作那可是重中之重,容不得半点马虎。

毕竟小冰河时期的冬天可不是不容小视的,往年每到冬天的时候,京城里都会冻死不少人。

但既然他来了,就不会再允许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于是乎,朱慈烺开始仔细检查各处的过冬准备情况。

这一番检查下来,结果着实让他很是满意。

京城各处的粮食、棉花、煤炭以及蜂窝煤的供应,基本上都十分充足。

就拿蜂窝煤来说吧,据统计在他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里,京城的蜂窝煤都卖了几千万块了。

如今走进京城的大街小巷,随便走进一户人家,基本上都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储存了不下数百块蜂窝煤。

而且,蜂窝煤的销售还在有条不紊地正常进行着,这也就意味着今年百姓们过冬的燃料问题算是有着落了。

除此之外,粮食的价钱也没有上涨,普通的大米基本上维持在三两银子一石,小麦的话大概是二两银子一石。

至于小米之类的杂粮价钱就更低了,价钱总体还算平稳。

除了燃料和粮食这些基本的生活物资,朱慈烺还特意去看了看那些用来收留无家可归的流民的地方。

这些地方布置得倒也十分妥当,棉被、蜂窝煤早已备齐了。

虽说给这些人提供的吃食算不上多好,每天也就只有稀粥和咸菜,但好歹能让他们填饱肚子,不至于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被活活饿死。

这对于这些人而言已经算是梦寐以求的事情了。

毕竟要是往年,这个时候他们早就饿死或者冻死了!

朱慈烺不是不想给这些平民们吃得好一点,可要是伙食太好的话,那恐怕不出三天,这些收留流民的地方就要被各处的百姓给挤得满满当当,到时候局面可就难以控制了。

所以,目前也只能维持这样的状况,先保证这些人能活下去再说。

在忙完这些防寒和安置流民的事情之后,朱慈烺又马不停蹄地去视察了一下京城周围的所有驻军。

说来也巧,正好赶上一个月发饷的日子。

朱慈烺之前就制定好了规矩,每个月发饷的时候,他都要亲自带着银子为千户以上的官员发放饷银。

而因为这个月他不在京城,所以这件事情就由崇祯代劳了。

崇祯倒也不觉得麻烦,毕竟经过这么多事情他已经看明白了,如今只有牢牢地把军队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为重要的。

只要手里握着军队,那群文官们就不敢太过放肆,朝廷的大权才能稳稳地掌握在皇帝手中。

总而言之,如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就等着顺利度过这个冬天了。

这天早上,朱慈烺用过早膳之后,户部尚书倪元璐就匆匆忙忙地赶来拜见他。

朱慈烺知道他是为了大明国债的事情来的,赶忙将人请进了书房。

倪元璐一进书房,便恭恭敬敬地说道:

“启禀太子殿下,这是户部关于大明国债发行的章程,还请您过目一下。”

朱慈烺微微点了点头,随后伸手接过了奏疏。

他大概翻看了一下,首先看到的利息。

户部最终决定大明国债的利息为一分,也就是购买一万两银子的大明国债,一年之后连本带息是一万一千二百两银子!

这个利息在这个时候那可是相当的高了!

除此之外,奏疏上详细地记录了大明国债发行的各项细节和安排以及分配。

别以为大明国债只要印出来,然后直接推广就会有人争着抢着买,事实上事情压根不可能这么简单。

首先,这次要发行的可是三千万两的大明国债!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光是凭借京城一地的百姓、富商以及勋贵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的国债。

所以必须要将这三千万两的大明国债分摊到全国各地。

具体哪个省份多一些,哪个省份少一些,这可都是需要经过仔细考量的,毕竟各地的经济状况、人口数量等因素都不尽相同。

所以最近这两天时间,户部的主要工作就是忙着这件事情。

经过一番仔细的研讨和规划,他们最终确定了分配方案。

其中,京城作为首都,因为官员和勋贵以及富商比较多,消费能力也相对较强,所以分担了八百万两的额度。

另外,南京作为留都,虽然政治地位有所下降,但经济实力依然不容小觑,所以分担六百万两的额度。

剩下的一千六百万两则根据各省份的具体情况分摊到各地,由各地官府负责进行推广。

当然,河南和陕西因为情况特殊,所以这次国债分配就直接越过了他们。

即便如此,户部还是决定单独给秦王划分一百万两银子的额度过去。

不过这笔银子就不必运到京城了,直接交给孙传庭就好,毕竟孙传庭在陕西也不容易,这笔银子就给他当做军费了。

由他来负责这笔银子的使用和监督。

除了秦王之外,各地的藩王多少也要分担一些,最低十万两银子,上不封顶。

不得不说,户部对于大明国债的分配还是十分合理的,既考虑到了各地的实际情况,又兼顾了各方的利益。

朱慈烺看完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就这么办吧。”

倪元璐随即道:

“臣遵命!”

紧接着,倪元璐突然又像是想起了什么,犹豫了一下说道:

“太子殿下,这件事情臣暂时还没有和内阁以及其他大臣商议过,臣觉得是不是应该和他们打个招呼?”

朱慈烺听到这话,点了点头道:

“理应如此,此事关系重大,确实需要通知一下内阁和其他大臣。”

想到这里,朱慈烺直接喊来马宝,吩咐道:

“派人去请内阁几位大臣、各部尚书、英国公、魏国公、武定侯、襄城伯、新建伯、嘉定伯等人到太极殿议事。”

马宝听到这话,赶忙答道:

“奴婢遵命。”

随后便退了下去。

在朱慈烺看来,既然这件事要告知内阁,那么索性就直接把六部尚书、内阁以及一些为首的勋贵全部都喊过来。

大家一起坐下来把事情摊开了说,这样才能集思广益,把事情办得更加周全。

当然,崇祯也不能忘,毕竟他是皇帝,这么大的事情,肯定得让他参与进来。

而当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倪元璐却是满脸懵逼。

只见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把话说出口,只是眼神十分复杂。

为何他会有这般的反应呢?

因为就在刚刚,眼前这位太子爷貌似行使了本该不属于他的权利。

毕竟召集内阁、六部尚书以及勋贵这件事情,怎么看也是皇帝该行使的权力啊!

太子敢这么做,这不是摆明了越权吗?

说的更夸张点,都能和造反扯上关系了!

说起造反,他们这些大臣们心里也早就有了一些猜测。

毕竟几个月前,这皇宫里似乎发生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但这种事情涉及到皇权,再加上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他们这些为人臣子的哪里敢多说什么?

而且现在太子和皇帝的关系处的还挺好,没有一点嫌隙的样子,这个时候谁要是敢跳出来质疑太子越权或者造反,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再者说了,现在的大明可比之前强多了,简直可以说是起死回生了!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朱慈烺!

如此种种,哪有人敢说半点朱慈烺的不是?

当然,朱慈烺此刻并不知道倪元璐在想些什么,就算知道了他其实也不在乎。

反正他早就和崇祯和解了,这个时候谁要是跑到崇祯面前揭发他之前造反,崇祯都能直接砍了他!

就在倪元璐心有所想之时,朱慈烺的声音再次响起。

“倪大人,我们也出发吧,先去皇宫等着,等其他官员到了再一起商议此事。”

倪元璐回过神来,赶忙起身说道:

“臣遵命。”

随后,两个人便一起前往了皇宫。

因为来得太早,其他的官员还没有赶到,所以倪元璐只能在太极殿先候着,而朱慈烺则是直接来到了后宫找到了崇祯。

崇祯看到朱慈烺来了,不用想就知道肯定又有什么大事儿,于是直接开口问道:

“说吧,这次又是什么事儿?”

朱慈烺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将之前倪元璐呈上来的奏疏递给了崇祯。

崇祯好奇的打开奏疏仔细地看了一下,然后神情瞬间缓和下来,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不错,这件事情户部办得不错,照这样分摊下去,这三千万两的大明国债应该很快就会卖掉。”

“到时候明年修路也就不是问题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道:

“儿臣也觉得这件事情户部办的不错,不过这件事情还是先要和内阁以及一众文武勋贵打个招呼,再用《大明日报》做宣传,如此一来才能顺利推广下去。”

“毕竟大明国债的发行涉及到方方面面,只有让大家都了解清楚,才能消除他们的疑虑,让他们愿意购买国债。”

崇祯听到这话,也是点了点头。

“确实应该如此。”

朱慈烺随即又道:

“儿臣刚才已经让人召集了六部尚书、内阁以及一些勋贵,让他们在太极殿等着。”

“父皇你这边准备一下,我们就可以过去了!”

崇祯听到朱慈烺这话,心里着实有些无语。

朱慈烺以前行事虽说也十分大胆,但好歹还遮遮掩掩的,怎么现在就这么明目张胆地以太子的身份下令召见内阁、六部尚书以及勋贵呢?

这不是摆明了告诉众人他在行使皇权吗?

虽然他不在乎,但这种事情还是要低调一些的。

不过崇祯转念一想,突然又不在乎这件事情了。

自己都打算退位让贤了,为什么还要计较这些小事儿?

紧接着,就在崇祯准备离开后宫前往太极殿的时候,突然又想到了什么,随后他转身走到一旁的两个木盒前。

伸手从两个木盒中各自拿出了一沓厚厚的大明国债。

朱慈烺看到这一幕,顿时觉得有些好笑,忍不住问道:

“父皇,你这是打算今天就要把这些大明国债卖出去啊?”

崇祯听到这话,却是一脸认真地说道:

“既然要召集文武大臣商议此事,这些东西自然也得带上啊!要是能卖出去的话,今天卖出去一些也是不错的。”

“反正他们有钱!”

朱慈烺听到这话,愈发觉得好笑,但也没有说些什么。

随后,父子二人便直接前往了太极殿。

与此同时,太极殿中早已汇聚了一群文臣武将。

不过这个时候,这些文臣武将还有些懵逼,因为之前被传唤的时候,只是说皇帝有重要事务相商,让他们速速前往太极殿,并没有说明具体是因为什么事情。

等他们来了之后,这才发现原来召见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大群人。

眼下六部尚书、内阁以及勋贵加起来,林林总总的共有二十多个人。

众人都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事情,能让这么多重要人物齐聚一堂。

内阁首辅薛国观率先察觉到了倪元璐的异常,因为倪元璐是最先来到这里的。

他看着倪元璐便开口问道:

“倪大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倪元璐听到这话,赶忙笑着回答道:

“回禀首辅大人,此前太子殿下与下官商议了一下有关于修建水泥路的事情,太子殿下有一些想法,今日就是来商讨此事的。”

“至于其中的细节,您等会就会知道了。”

薛国观听到这话,一时间也不好再问些什么了。

虽然他这个内阁首辅是所有文官的领袖,在朝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严格来说,内阁和六部的职责其实还是分开的。

哪怕他是内阁首辅,也不能直接过问户部的所有事情。

更何况这件事情还是倪元璐和朱慈烺一起商议的,他就更没有资格过问了。

他只能耐心地等着,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另一边,几个勋贵也围在英国公身边,纷纷问道:

“英国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陛下怎么会突然召见我们?”

英国公这会儿其实也是一脸懵逼,因为他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啊。

因此他只能无奈的说道:

“诸位,本国公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想来肯定是一件大事,不然陛下和太子殿下也不会把咱们一众的文臣武将全都召集过来。”

众人听了这话,都有些无语,因为英国公这话完全就是废话!

他们算是白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