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协律郎 > 0202 须覆试杂文

大唐协律郎 0202 须覆试杂文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7: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一早,崔沔便气势汹汹的回到了皇城中,同时还携带了一卷自家子弟在市内书肆中高价买来的时文选集。

今天仍然不是朝日,而是由宰相所主持的例会。崔沔来到朝堂上后,不待其他官员发言,直接入前将手中的文卷掷于宰相案头,同时口中沉声道:“请相公等阅览此物!”

他这姿态语气都不甚和气,案后的杜暹当即便皱了皱眉头,瞥了一眼那文卷然后便收回了视线,对此只作视而不见。

一旁的李元纮见状抬手拿起文卷来,展开略一浏览,而后便微笑道:“崔散骑处事倒也勤勉,今便将省试杂文辑录呈来。事也不必如此急切,稍缓几日并取士名簿一起奉入即可。”

按照规定,科举省试在考完并录取完毕之后,进士的名单还有答卷都要呈交宰相阅览,宰相审定无误后才可以对外张榜公布结果。

李元纮还以为崔沔是因为久不在朝,对朝中事务流程有些生疏,急于奏事才先将进士杂文呈来,于是便作此回答。

崔沔闻言后顿时冷哼一声,但也不好公开不给李元纮这个荐主面子,因此在沉默片刻后才又说道:“请相公细览,此卷并非出自选司,而是家中子弟就市易得!”

“竟有此事?”

李元纮闻言后顿时眉头一皱,当即便又细览起来,而刚才对此还漠不关心的杜暹也凑过来,将那文卷稍作浏览后便又望着崔沔追问道:“今春省试未毕,崔散骑何竟由外得此?”

“这正是下官要奏于相公之事,此卷得于北市书肆,此事确凿无疑。省试未毕,诸生杂文便已流传于外,为贾人传抄售卖以为利!”

崔沔又沉声说道:“下官据此以问子弟,方知此事源头还在去年。去年年末市内书肆忽见历年省试杂文选集,举子争相访购,以致价逾百贯,商贾因此获利甚丰,故而食髓知味,待到今春更是胆大妄为,竟然里通考院,盗录举子杂文,号以助益生徒夏课而大销市中!”

朝堂中群臣闻听崔沔此言,各自脸色也都微微一变。他们倒也并不是全然不知这一情况,毕竟去年那时文选集热销都中,一些家中子弟即将应举的朝士们对此也有所耳闻。

不过这本来都还只是民间的事情,现在突然被崔沔拿到朝堂上来讲起,那意义自然就不同了。

“那依崔散骑所见,此事应当如何处置?”

李元纮见崔沔神态颇为激愤,于是便沉声询问道。

“立即停止今春省试,自考功员外郎严挺之以下凡所涉事官吏一概严查!查实谁人违规犯禁,一律严惩不贷!”

崔沔当即便表态说道,他作为吏部的主管官员,在其眼皮底下发生这种事情,心中无疑是愤慨至极。

此言一出,朝堂中顿时一片哗然,有家中子弟参与今界科举的朝士便忍不住开口说道:“如此处置,过于严苛了吧?贡士杂文无涉机要,只是临场检校的凭证而已。就连铨选判词,尚且不以机要收储,即便是录传杂文,也无涉刑律啊!”

科举杂文试刚刚考完,考生们的杂文便流传于外,这固然是不妥。但崔沔一副气势汹汹,要大加追究、大肆惩罚的架势,也让人感觉是有点过于激动、小题大做了。

首先唐律之中也没有规定这样的情况该要如何惩处,涉事官员或能以渎职论,但进士杂文本质上并不属于什么机要文件,较之更高一等的铨选选人们的判词也根本就没有保密一说,只是作为评判的一个标准。

这件事说破了天也只是吏部在人事和程序上的安排出现了疏漏,崔沔即便想要严查到底、以示其不容瑕疵,但其他受牵连的人不免就有些无辜了。

所以在听完崔沔此言后,宰相杜暹当即便皱眉道:“纵然考功官吏处事疏漏不谨,然则参加省试的举子何辜?而今省试过半,策试都已过一日,此时叫停省试,生徒等过往用功、诸州乡贡入朝应试衣食消耗将何抵赎?

崔散骑欲求一人之狷介,何苦要连累无辜?所司行事有所偏差,归衙自察自理即可。而今举子应试杂文俱在,若有取之不公,黜之则可,余者功名,岂可轻落?”

朝堂内众人闻言后也都纷纷点头表示同意,吏部官违禁那就查吏部官,举子们取舍不当那就黜落相应的举子,因为吏部处事不周谨便把省试直接作废,那就实在太严厉了。

“杜相公无闻前声?”

崔沔听到杜暹指责他要为了自己一人的清白便大肆牵连无辜,心中不免又是气不打一处来,当即便又怒声道:“这些文集之所以畅行市中,皆因所选俱功利之文,全无圣贤之言!

教人曲意逢迎、教人汲汲钻营,过往所习经义文章一概不取,但能迎合座主意趣,引其规矩习文治艺,便可名列甲科!

皇朝爱才,所以设科取士、因才举贤,以期能匡正世道、裨益社稷,而今所取唯以逢迎为能、钻营为巧,若皆此群徒窃据时位,道义何存、王治怎兴!”

他这里也是越讲便越愤慨,尤其想到前事,心中更加不平:“日前群徒拜谒先师,国子学中群起诘问当时座主。燕、许等大臣坐观而不加禁止,归后反而进奏司事之苗员外不堪任此。

而今据此以见,分明是群徒久习严氏文范,恐其失事而无功,所以群起躁闹、竟欺选司,如此胆大妄为,即便罢此一届,亦不谓失才!若此情亦可纵之,则今是为国选才,还是为司事者选才?”

崔沔之所以反应如此激烈,除了因为他是主管吏部的侍郎之外,更重要的还是日前有关苗晋卿的任命被驳回一事。

苗晋卿固然有其不堪任事的一面,但并不意味着那些举子们就能肆无忌惮的打自己的脸!尤其在得知那些举子们反对这一任命的真正原因之后,崔沔便更加的愤慨不已,所以才想将这些考生也一并惩处。

但事情如果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进行宽泛攻击的话,就意味着其他人也可以不再实事求是的来评价他。

所以崔沔这里话音刚落,当即又有朝士开口道:“凡事皆需人司,但能心存正直、处事公允,绝无崔散骑所言之忧。严员外知贡举非只此年,其所取士未失公允,此亦朝野所见。

若崔散骑以此市井事而咎朝士、贡士,那当年李迥秀阿从张氏兄弟之际,崔散骑是否也曾衔尾执绋、共与其事?”

此言一出,崔沔自是满脸怒色,而其他朝士们则就忍不住低笑起来。

崔沔乃是武周年间进士出身,当时知贡举的乃是考功员外郎李迥秀,而李迥秀日后因阿谀逢迎张易之兄弟们而拜相,导致时誉大减。

崔沔这里声讨进士们过度阿谀逢迎座主,可不就被人诘问当年是不是也和李迥秀一起去拍张氏兄弟马屁。

这种上升到人身攻击的议论当然不可取,李元纮眼见崔沔羞恼之下还要与那人争辩,当即便起身说道:“今日朝堂论事且言当下,诸位皆同朝为臣、或有持计见解不同,岂可作恶语怨言中伤同僚!郑大夫此言大不妥当,应速向崔散骑致歉,勿劳宪台复纠!”

那名朝士闻言后倒也不再坚持,先向崔沔道歉然后才又说道:“李相公所言朝堂论事且言当下,下官深以为然。而今吏部处置省试确有失谨之处,崔散骑既通判曹务,有所纠察亦理所当然。

但诸举子尚未解褐,且如杜相公所言治艺辛苦、往来费多,若受此牵连,恐或一蹶不振。若崔散骑以杂文取士失当,大可择地再试,譬如崔散骑旧年遭群徒诘,当朝者亦未弃之不用。衔此旧事,补益今人,唯相公等是裁。”

李元纮听到这里后,便又望向仍然脸色铁青的崔沔询问道:“崔散骑对此意下如何?”

崔沔在武周年间进士及第后复应制举而得高第,因此遭到落第者的中伤,被武则天降敕责令有司对其复试,结果对答越发优异,如此才平息中伤,定为第一。

那朝士引其旧事而谏,崔沔又能说什么,只能点头同意下来,然后便又说道:“若再复试杂文,不应再留旧地,需另择他处。考功严挺之等,事未审清之前,亦不可轻离彼处!”

这一要求倒也合理,李元纮闻言后便点头说道:“而今留考举子本已不多,便且由御史台复试其业。谁人监考……”

“我亲临考场!”

不待李元纮说完,崔沔便又开口说道。他既然倡议此事,自然要从头守到尾。

“中书、门下也要遣员同监其事。”

杜暹也开口表态道,他同样也是宰相,自然免不了想要插手吏部事务。之前的计划因张嘉贞入朝一事而被迫放弃,如今崔沔主动将省试提到朝堂上来议论,他当然也不想错过其事。

李元纮见状后本来也想说几句话,可在即将张嘴的时候,忽然感觉脸颊有点发烫,于是便闭口不言。

如此一来,事情便有了决定,等到今天这一场试策结束之后,考生们统统不许离场,直接转移到御史台去再加试一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