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白衣规培记 > 第四十三章

白衣规培记 第四十三章

作者:李瞑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5 23:01: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大清早,父亲在诊桌前望着医案抓耳挠腮。我瞟他一眼没有多嘴,安静地在药柜前清斗,查漏补缺。我把不足的中药饮片记录下来后,准备出去吃个早饭,却被父亲叫住。

我走过去,他让我看他之前开的处方笺,有何不妥。我看了看,说道:“没什么不妥呀~”

“哎,这个荨麻疹的患者,喝了半个月药了,效果不明显。她一开始就是着风后引起的,有头疼症状,头重如裹。而且疲倦乏力,面色萎黄。荨麻疹不定时起,发作时全身瘙痒,遍身抓痕。考虑气血虚弱,寒风加湿,给予补气养血,祛风祛湿散寒治疗的,也有减轻,就是不明显呢。”

我仔细端详了一番,悠悠地说道:“风邪,善行数变,易侵袭头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嗯……常规方法行不通,不如换一种思路。”

父亲挑着眉毛,努着唇,思索一番,说道:“你说个思路来听听。”

“正气内存,邪不外干。风邪侵袭体表,应是通过口鼻,皮肤腠理。人体有一层卫气固护在体表,相当于抵御外邪的正气。但是,疾病已经发生了,就不能再是表证,由营入卫,营卫不和……”我眨眨眼睛,想了一下,试探性的说道:“不如,治疗按照益卫固表,调和营卫试试?”

父亲点点头,没有任何表情。他走到一边,示意我坐到诊桌前,淡淡说道:“那你来开方子吧。”

父亲在的时候,我都是坐在旁边看书,或者帮他抓药。偶尔坐在他的位置,他回来时趾高气昂的咳嗽几声,我就得赶紧让开。这次当着他的面坐在这里,握着笔的手竟有些颤抖。父亲坐在我旁边,端着沾染着茶锈的杯子啜着热气飘逸的茶水。他的头发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变的一片花白,起初只觉得是头发剪的太短露出头皮,细看下竟然是白发。原来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了,父亲都老了。也是,大学五年,规培三年,八年都过去了。我闭上眼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提笔写下方子。父亲拿起处方笺看了一眼,点点头,又把处方笺交给我,说道:“就按这个方子抓吧,看看疗效怎么样。”

一周过去,那个荨麻疹的患者没有回诊。我每天都期盼着那个人能够回诊,好让我知道我开的方子是否有效。直到跟着父亲在集市上买菜时,才碰到了那个患者。两人寒暄一场,临走时父亲问她恢复的怎么样了。我竖着耳朵仔细听着,那人拍拍手掌,瞪着眼睛说道:“你调了药后,就吃了一天,当天晚上就不痒了!”

我抿唇笑着,成功的喜悦令我觉得这世间是如此美好,手里的菜篮子也顿时感觉轻了不少。父亲瞟了一眼得意洋洋的我,欣慰地拍了拍我的肩膀,便背着手走向了一个肉摊。

以前在医院里,除了二级医院妇科和产科不分科,大多是都是分开的。以前生育率高的时候,不仅产科效益好,产房的助产士有时候跟医生也拿的差不多。那些早孕保胎、妊娠剧吐、宫颈环扎的患者便都划到妇科了。年轻的大夫在产科值班抱怨产科累的时候,老助产就会安慰小辈,说他们年轻时产科患者更多。那时候产房的床都不够,两个患者打空腿躺在一张床上,谁疼的紧了,宫口开大的才上分娩床。本院的女大夫生了孩子,在走廊里住两天就赶紧出院给其他患者腾地方。规培毕业不久,就听到产科的萧条景象。

年轻人开始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生育率明显下降。产科开始慢慢接收妇科患者,有的医院又把产科和妇科合并到一起,还有的地方把不同地方的产科合并到一起。怪不得毕业时,有些产科的主任想法设法下乡扶贫,准备调到妇科去,还有妇科的转行政。大家都在未雨绸缪,学医的人,也并不是只有学医这么简单。

很多东西烤焦了都散发出难闻的味道,大枣烤焦后却是香气扑鼻。我把焦枣存到罐子里,取两颗泡在水里,淡黄色的汁水甚是香甜。我故意把红薯烤黑了才肯吃,虽然外皮又黑又硬,剥开来,贴着皮的果肉是那种咸蛋黄的红油色,口感更加甜糯。也许是果肉贴着皮,水分被烘干的缘故,糖分被浓缩了。

记得以前上小学时候,到了麦季,桃沙总会带一些烧过的鲜麦粒去学校分给大家吃。焦黄的外皮下透着嫩绿,麦粒生涩的清香夹杂着外皮的酥香,那就是应季的、田野的味道。除了烤麦子,鲜麦粒煮粥也很美味。煮出来的米汤像天然的湖水似的,碧绿天然,现在的添加剂再怎么高端也调不出那样好看的颜色。到现在我还很怀念鲜麦的味道,因为自己家里没种过麦子,又不好意思去偷别人家的,所以吃的很少。虽然在乡下,拿一点别人庄稼地里的东西算不得偷,但那时还小,还是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因为大人们总在耳边念叨,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孩子们总会很自觉不乱拿别人东西。就算有长辈给点好吃的,孩子们也都背着手靠在自己家长身后,矜持扭捏一番,直到自己家长说“拿着吧”才肯收下。现在倒是脸皮厚了,但是却少了儿时对生活的激情和向往。每次路过看到绿油油的青麦,就想着有时间回来一定要揪一把回去。再回去,就错过了时间,青麦变成金黄色麦田了。

正当我津津有味地吃着地瓜时,一位穿着板正的叔叔进来了。我问他哪里不舒服,他四下里看看,见没有别人,坐下来凑上前小声说道:“头,有点痒~”

我起身,仔细看了看他的脑袋,没有皮癣或者疹子类的。还不及我开口询问,那叔叔咂咂嘴,无奈地说道:“不是这个头,是下面!”

我看着他窘迫的表情,恍然大悟。

结合他平时会有豆腐渣样的分泌物,尤其是晚上痒的不行。这么一听,典型的霉菌性炎症啊。女性下生殖道炎症一般是口服加塞药,再配上洗液,那么男性应该也差不多。我按照在妇科的用药方案给他拿了药,男性塞不了药,就换成了外涂的克霉唑乳膏。临走时,还嘱咐他把内裤用开水烫一烫,洗内衣和袜子时都分开。事后,我把治疗男科的事跟柳慧说起来时,柳慧乐得肚子疼。她调侃我真是学医的好苗子,能把妇科的临床思维活学活用到男人身上。自从接诊了那个叔叔,后续的又来了很多类似的叔叔。父亲还调侃我,妇产科大夫变成男科大夫了。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逢人我都会讲自己是妇产科的,在三甲医院培训过,来找我看妇科的还是寥寥无几。每每抱怨时,母亲就劝我别想那么多,医生就得什么病都会看才行,光会炒土豆丝儿的厨子可算不上真正的厨师。

午睡醒来,头脑昏昏沉沉。来到主卧,父亲和母亲已经在围着长桌吃西瓜了。我开门喊着父亲一起去门诊,父亲摆摆手,“我不去了,你自己去吧。”

我一听父亲不去,立马来了精神,又快速折返回卧室,拿了毛笔和宣纸才去。

刚进入诊室,便有一位老奶奶进来了。她抬抬胳膊,说自己剁肉馅儿剁得手疼,手腕都抬不起来了。我回想起,在妇科门诊时,主任们都会用狗皮膏药治疗痛经还有经期腰疼的患者,我便给这位老奶奶拿了一盒狗皮膏药。老奶奶看着膏药盒上印的眨眼睛的小狗,眯起眼睛嘟囔道:“还真是头一回见,居然还有小狗膏药。以前都是用的老虎膏药。”

我见她半信半疑,抓着她的手自信地说道:“奶奶,你信我一回。绝对好使,不骗你!”

“好!”老奶奶咧嘴笑笑,“好用的话,我再来买。”

老奶奶走后,我刚坐下没写几个字,又一个身影冒出来。我边放下毛笔,边问道:“哪里不舒服?”一抬眼,竟是桃沙。

桃沙嬉皮笑脸地走进来,装模作样地说道:“恶寒发热,头身痛。”

“你怎么回来了?”

桃沙叹口气,坐在桌前,说自己最近没什么创作灵感,回乡下来修身养性。当她饶有兴趣地提起“赶会”时,才发觉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参加过“赶会”了。“赶会”就跟大型集市一样,各个地方的商贩都聚集于此,还有各种杂技表演。小时候最喜欢看喷火表演还有斗鸡。也有一些节目令毛骨悚然,印象最深的是“花瓶姑娘”。一颗人头,插在一个小小的花瓶里,跟人彘一样,看完以后好几天睡不着觉。后来才知道“花瓶姑娘”是利用镜面做的障眼法,但想起来还是会汗毛竖立。不知道到现在,还有没有那些节目,也许增添了很多创新性节目。

我们正聊着,院子里突然飘下来一些宣传页。桃沙指着外面,兴奋地喊道:“看,肯定是赶会的举办方在发宣传页,跟小时候一样!”

我们跑出去,向空中望去,一个巨大的彩色滑翔伞带着动力扇在空中缓缓飞翔,工作人员在伞上往下丢宣传页还有优惠券。我望着远远离去的动力伞,感叹道:“好久没有看到这个了,这次赶会一定得参加!”

“想好穿什么衣服了吗?”

我诧异地看向桃沙,不解地问道:“还需要穿什么制服吗?”

桃沙拍拍我的肩膀,说道:“out了吧,现在赶会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就是相当于一个大型市集,主要是卖东西的。现在添了娱乐性,有很多年轻人都去,有的是为了摆摊卖东西,有的是为了邂逅异性,都穿着汉服化着妆呢。而且晚上,沿河有烟火大会……”不及桃沙说完,我就急忙在网上开始物色起汉服来了,可不能在会上被叫做古板的老阿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