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白衣规培记 > 第四十二章

白衣规培记 第四十二章

作者:李瞑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5 23:01: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餐桌上,大家在认真得往自己的凉面里加着各种小料。想起那本医案,我突然问道:“张关峰是谁?”

父亲抬眼瞟了我一眼,叹了一口气,说道:“你爷爷~”

“啊?爷爷不是叫张志强吗?”

父亲撇撇嘴说道,“张关峰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他本来想写一本自己的医学论著,那些医案还没有整理完,就去世了。”

我点点头表示赞许,内心也觉得张志强这个名字不是很文雅。我吸溜着面条,不经意地说道:“要不我跟你去门诊吧,学学中医。”

父亲和母亲错愕地看了我一眼,母亲说道:“能行吗,你一个学西医的。”

我不以为然地说道:“想当年,伟大的领袖就是倡导西医学习中医的。”

父亲冲母亲摆摆手,“让她试试嘛,说不定有这方面的天赋……”

来到门诊,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不是抓药,就是熬药。慢慢地,看的方子多了,也开始对配伍有所了解。刚开始,父亲还让我看《伤寒论》。一听名字就抵触,感觉肯定很难读懂。我把那本书塞到一边,自己买了一本带释义的。果然是“医圣”,每张方子药味不多,却药简力专。

这天,父亲和母亲都去看望外婆,留我一个人在门诊盯着。我换上久违的隔离衣,坐在诊桌前翻看着处方笺,又找回了往日行医的熟悉的感觉。那些年写过的病历,下过的医嘱,交代过的病情,发放的一张张出院记录,一幕幕浮现在脑海。

这时,一个中年妇女带着一个小男孩儿急匆匆赶来,说是肚子痛。我咬咬牙,决定自己接诊试试。我蹲下身子,仔细地询问道:“小家伙,你自己指指,哪里疼?”

小男孩儿指着自己的肚脐眼,说道:“这里疼~”

“你觉得怎么个疼法儿,是绞痛、刺痛,还是胀痛?”

“我不知道~”小男孩摇摇头,眼睛里透着一股清澈。

我叹口气,又继续问道:“觉得恶心,想吐吗?”

“嗯~”

这位妈妈说男孩儿上午吃了西瓜,吃完后就一直说肚子疼,中午吃饭时还吐了一次。我让男孩儿躺在一旁的床上,做了腹部检查。视诊没什么异常,没有听诊器,听诊没做,触诊肚脐部位压痛,右下腹也没有反跳痛,叩诊鼓音,胀气。检查完,我学着以前跟诊时李磊的语气,眯着眼睛、气定神闲地说道:“根据病史、查体来看,初步诊断是肠痉挛。”

“那大夫您看着给给开点药吧。”

我在药架子上看了一圈,想找点颠茄片或者山莨胆碱缓解痉挛,却没有找到。我想了想,回忆大学时中医课堂教的那些,按中医思维来看,吃了西瓜后引起的腹痛,有腹胀、恶心,应该是寒凝气滞。西瓜被称为中医里的白虎汤,白虎汤是清热剂,用来治疗高热不退的。小孩子脾胃功能本来就差,炎暑天气喜冷食,气机失调,胃气不降,所以会恶心呕吐。寒则凝,凝则不通,不通则痛。我扫了一眼药架子,拿了温中的小建中合剂,还有小柴胡颗粒。小柴胡颗粒虽然常用来治疗感冒,但里面有半夏和生姜的成份,用来降逆止呕、温胃散寒应该也是可以的。当场就让孩子把药服下,又给他艾灸了二十分钟。灸完后,小男孩儿肚子已经不疼了,恶心感觉也减轻。

患者走后,我坐在桌前,嘴角控制不住的上扬,甚至欢喜地坐立难安。以前只觉得恋爱的感觉最甜蜜,现在觉得行医的快乐才更真实。层次越高的热爱,更能够恒定不变,带给人的快乐更持久。我不敢说爱情有多崇高,但我失恋的空虚被行医中获得快乐填得满满当当。

慢慢地,我开始对中医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只是照着父亲的方子循规蹈矩地抓药,后来拿着他的方子还能给他挑出毛病来。再后来,我们两个经常因为辩证下药而争得面红耳赤。

乡下的卫生室里,不像医院门诊那样专业,分的那么详细。像个全科一样,什么患者都会碰到。有时候遇到棘手的病,没有把握,就让患者去医院瞧瞧,他们往往还不乐意。他们便缠着大夫,让大夫给想想办法。大夫就无奈,只能多看看书,翻翻以前老大夫留下来的病案,给开个方子拿点药,试试效果。这种稳定的信托关系,使得患者更能遵医嘱,医生也得到了实践机会,在其中慢慢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以前在学校,老师总是讲患者可不会按照课本长病。但是在三甲医院里,患者的病好像还都算挺标准,在课本里翻一翻都能对应起来。像妇科里的排卵期出血,在二甲医院实习时从没见过,在三甲医院规培时却屡见不鲜。而且遇到那种患者,主任们都会饶有兴趣地跟我们仔细的讲一讲,还会拿出一张纸来画激素升降曲线来展示。在卫生室里,我很少见到那种患者了。感冒的患者,一点点轻微的症状,就自己要求打针输液,说是好得快。我每次都和他们据理力争,讲感冒是一个自限性疾病,就算不管它,七天以后也自己痊愈。有的患者会听,有的不听,坚持己见。我特意看过其他大夫的处方笺,肌注的药品基本上就是激素地塞米松还有抗生素,还有退热的安痛定。输液的处方笺也是,基本上每个人的处方一致,都是抗生素、激素、维生素等。抗生素滥用在基层非常常见,有的患者一进门就要阿莫西林。问他哪里不舒服需要阿莫西林,就说自己有点感冒。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利用自己的处方权对其限制用药,劝他们换成中成药服用。但有些基层医生,不会多问,要什么就拿什么。因为一些基层医生本来就是那种用药习惯,小小的一包药里,就会有地塞米松、阿莫西林等。患者本来是不懂药的,患者的用药习惯可以说是医生帮助养成的。不知道时间久了,我会不会被同化,为了追求速效也养成这样的用药习惯。村庄里的墙面上,印刷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大字,人来人往,希望一路前行,初心不变。

中午的阳光透过窗户晒进来,在墙上投出一块明亮的光斑。我偎依在椅子上,眯着眼睛小憩。阳光打在脸上,暖洋洋的。脑子一沉,即将陷入沉睡时,一声响亮的喷嚏声将我惊醒。

一个二十多岁的男生吸了吸鼻子,双手揣在裤兜里,“感冒了,打一针~”

我皱皱眉头,面对他指导式的就诊十分不满。我坐起来,冷漠地问道:“有什么症状吗?”

“流鼻涕,有点寒战怕冷,啊……嚏~”

我继续问道:“清鼻涕,还是黄鼻涕?”

“清鼻涕”

“发热吗?”

“刚在家量了体温,三十八度六。感觉浑身有点酸痛。”

“吃点药就可以,不需要打针。”我说着,拿起笔准备写处方。

“打针不是好得快嘛~”

我叹口气,耐着性子说道:“大部分感冒呢,尤其是发烧伴有浑身疼的这种,一般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对症处理就可以。你说的打针好得快,那是因为一些大夫针剂里加了地塞米松,地米是激素,是免疫系统抑制剂。你发烧,是因为你的免疫系统跟入侵的病毒做斗争,体温升高。用地米降低免疫系统来降温不合适吧?而且动不动就用先锋霉素,那都是抗生素呀,用多了都耐药了。”

“哦哦,这么讲究呢还。那就拿点药吧。”

我转过身去,偷乐着给他拿了几盒药。在药盒上写好服用方法,交代一些注意事项。

还不及坐下,又来一个大爷,要拿一盒头孢。我出于医生的职责,问道:“您哪里不舒服,买头孢干什么呀?”

“我不吃!”大爷凑过来小声说道:“我抠出一片来,带着药去饭局让他们看看。骗他们吃了头孢,我就不喝酒了,哈哈……”

我抿唇一笑,不禁佩服起大爷的睿智来。我给他拿了一盒头孢,还在盒子上写了禁止喝酒。大爷眯着眼睛,靠近看了一眼,不禁对我竖起大拇指。

夜幕将至,诊室变得昏暗起来。打扫完卫生,想要关门时,来了一位保安大叔。他歪着头、侧着耳朵,尴尬地说道:“我这耳朵里进了只蚊子,能弄出来吗?”

我硬着头皮用手电筒看了看,一层耳垢遮挡着,只能隐约看到蚊子的腿。没有什么能用的工具,只好用挖耳勺试着去抵住蚊子腿,看能不能拨出来。大叔担心的问好不好操作,我拍拍他的肩膀,让他不要说话影响我。耳垢太厚,我先把耳垢掏干净,才露出了大半只蚊子身形,把它给拨了出来。事后大叔问多少钱,我想了想,不屑地说道:“就给你清了清耳垢,算了吧,不要了。”

“那可不行,怎么也得给点儿,要不给你五块钱吧……”说着就从兜里掏出来一卷零钱。我们两个像山东人走亲戚串门一样,来回拉扯了好一番,大叔才安心地离开。

夜色渐浓,路灯散发出橘色的光,隐约照亮幽暗的巷子。偶有几只蝙蝠从头顶掠过,在低空盘旋。一路上,时不时有院子里的犬吠声传来,还有主人的斥责声。

回到家后,饺子已经煮好了。父亲听到大门的开门声,从屋里喊到:“季景啊,在院子里带两头蒜进来!”

我提着几罐啤酒,回应道:“好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