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隋朝的棋局 > 第七百九十七章 科举之路

隋朝的棋局 第七百九十七章 科举之路

作者:高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5: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省试的科举内容和解试完全一样,可以说,解试就是省试的预考。

第一天考贴经,第二天考两门,上午是诗赋,下午考论。

两天的紧张考试结束了,休息一天,专科考试开始,一共有一万八千人参加考试,其中书画科有一万人左右,律科有三千人,其他五千人则是算科、农科、工科和医科。

专科的资格要求比较宽松,只要童生以上就能参加,所以童生也好,秀才也好,区别不大,考中后需要再去学校读四年,好处就是这四年算入仕途年限。

如果是举人或者省试上榜的考生来考专科,那就不用再进学校了,考中即可授官。

专科是最大的科举改革,也是百花齐放,让各个行业人才得以出头的改革,是大隋王朝的顶层设计。

这次科举省试,录取人数一共为三百人,分配下去,最多是江南东道,录取人数五十人,江南西道和山南道都是三十人,剑南道、京畿道、都畿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都是二十人等等。

另外,专科录取为两千人,其中包括专科考生录取一千人,科举优秀落榜生一千人。

这天上午,褚遂良和两名好友来到皇城,皇城广城内搭建了十几座发榜台,每个道一座,发榜台下挤满了考生,十万考生挤满了皇城。

随着号角声吹响,巨大的榜单挂出来了,名字很大,站在几十步外都能看清楚。

褚遂良忽然看到了自己名字,洛阳府褚遂良,褚遂良激动得浑身发抖,泪水一下子涌入眼中,他考中省试了。

好一会儿,他终于平静下,挤出人群,去看专科发榜,走到半路上,正好迎面遇到了韦厉和王冠和,两人也激动得满脸通红,他们都考上了。

“恭喜褚兄,书画科第一名!”

褚遂良满脸笑容道:“我科举也录取了!”

三人大笑,这时旁边一个年轻士子行礼道:“请问哪位是褚遂良?”

“我是!”

年轻士子连忙行礼道:“小弟是长安阎立本,也报考了书画科,久闻褚兄大名了!”

韦厉连忙对褚遂良低声道:“他是书画科第二名,以绘画出名。”

褚遂良连忙行礼,“恭喜阎公子高中!”

阎立本笑道:“我们去喝一杯庆祝吧,我请客!”

众人来到洛神大酒楼,褚遂良这才知道,阎立本和自己一样,也考中了科举省试。

四人在二楼窗前坐下,酒楼里全部都是各地士子,格外喧嚣热闹,欢笑者有,痛哭者,失落者有,愤世嫉俗者有。

不过不少优秀考生都面临一个选择,他们虽然没有考中科举,却被太学录取了,要不要去太学读书,让他们很矛盾。

这时,有人喊道:“立本!”

阎立本一回头,顿时大喜,来了一个年轻人,正是他兄长阎立德。

“兄长怎么在这里?”

“和一群朋友聚会!”

阎立本给兄长介绍了其他三人。

阎立德听说褚遂良也在,连忙行礼笑道:“褚兄能否赐一幅墨宝!”

褚遂良摆手笑道:“不如坐下来一起喝酒。”

“那就打扰了!”

阎立德加了一个位子坐下,阎立本看见了榜文,知道兄长落榜了,他又问道:“兄长是优秀吗?”

阎立德点点头,“我被太学录取了,现在很犹豫,要不要去读书?”

韦厉和王冠和笑了起来,韦厉笑问道:“阎兄有什么爱好吗?”

阎立德点点头,“我喜欢绘画和建筑,曾师从宇文恺学了几年。”

韦厉笑道:“巧了,我也是被工学录取,不如我们一起去工学读书吧!”

阎立德叹口气道:“我现在后悔一件事,应该参加专科考试,这样我在工学读书也算仕途,四年啊!正好一个任期。”

王冠和笑道:“阎兄理解错了,据我所知,优秀生如果选农学和工学也是算仕途,不算仕途只是国子学、书画学、律学和算学,医学的话要基础,优秀生进不了。”

阎立德惊喜道:“是这样吗?”

韦厉点点头,“是这样的,朝廷为鼓励优秀生选工学和农学,所以四年读书也算仕途。”

阎立德大喜,“那我就选工学的建筑学,读出来便是正九品了。”

五人举杯喝了一杯,五人都各自有前途了。

次日一早,褚遂良来到皇城应天门参加殿试,正好遇到了阎立本,他们昨天省试录取,有做官的资格了,但科举本身还有名次,三百名省试录取者,还要继续参加殿试。

殿试只考一门,对策,这对褚遂良非常有利,他最弱的科目是贴经,强项便是对策。

“殿试考对策,贤弟有准备吗?”褚遂良问道。

阎立本轻轻点头,“听说今年朝廷要发动对突厥之战,我估计就是考这个。”

褚遂良小声道:“我听说是三道题,三选一,开疆拓土一题,民生一题,技术兴国一题,这是大范围,但具体考什么我不知道,估计就是贤弟说的,突厥是其中一题,正好契合开疆拓土。”

这时,钟声敲响,众人都走进了应天门大殿,大殿上摆放了三百张桌案,笔墨纸砚都准备好了,今天的主考官是相国萧瑀。

待三百名考生全部坐好,萧瑀高声道:“今天是殿试,为明卷,不用糊名,前三名为进士及第,第四名到第二十名赐进士及第,第二十一名到第一百名为赐进士出身,后面两百名皆为同进士出身,进士及第为一甲,赐进士出身为二甲,同进士出身为三甲,最后授官时会有区别,希望大家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侍从开始发卷,褚遂良接过卷细看,果然三道题,《应对漠北之我见》、《人口增长良策》、《乡村治理论》,三道题可以任选其一,不低于三千字,限时三个时辰。

随着第二道钟声响起,殿试开始了。

这时,天子萧夏和五名相国都出来了,视察考生们的答卷。

萧夏走到褚遂良身边,一眼看见了他题目,《应对漠北之我见》,这道题比较好押,应该是做了充足的准备,说不定这里面还有其父褚亮的高论。

这倒没有关系,科举只是人生的第一步,能不能成为治世名臣,还要在后面漫长的仕途中体现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