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隋朝的棋局 > 第七百九十章 巡视报馆

隋朝的棋局 第七百九十章 巡视报馆

作者:高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5: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间一晃到了中兴二年的正月下旬。

这天上午,舍人陆逸在门口道:“陛下,裴相国求见!”

“让他进来!”

片刻,裴矩快步走进御书房,躬身行一礼,“微臣参见陛下!”

“裴相国,科举报名今天开始了吗?”

“正是!今天到二月下旬都是报名时间,三月初五,科举正式开始!”

“报名人多吗?”

“应该很多,据微臣所知,有数万考生在新年后就来京城了。”

萧夏点点头,笑问道:“你手中拿的是什么?”

裴家连忙将手中的报纸呈上,“陛下请看!”

“居然出来了!”

萧夏大喜,连忙接过这份还散发着墨香的报纸,《朝政旬报》,这是萧夏从十几个名字中定下来的,准备每十天一期,分发到各郡县,人人皆可订阅。

萧夏翻开报纸细看,无论字迹大小和清晰度,行间排列,还是报纸的整洁程度,都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虽然不能和后世的报纸相比,但已经相当不错了。

“不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们看看去!”

这一刻,萧夏对日报的出来,充满了期待,他和裴家来到了报馆。

报馆位于紧靠皇城的清化坊内,是一座占地五亩的官仓,被改造为报馆,门口竖着一块大木板,上面贴着招募撰笔的通告,‘三十岁左右,文笔上佳,头脑敏锐,性格活泼,待遇优厚。’

馆主褚亮和总撰温彦博两名官员已经在门口等候了,温彦博从幽州归顺朝廷后,被任命为礼部郎中,他对办报充满了兴趣,主动向褚亮推荐自己,经裴矩同意后,温彦博被任命为总撰,所有的内容都有他负责审核,目前有四名撰笔,三人来自国子学,一人来自县学助教。

褚亮给萧夏介绍自己的长子褚遂贤,他目前出任总管事,就像大管家一样,整个报馆的运营都由他负责,上至人员招募,下至纸墨采购都由他负责。

萧夏很赞许褚遂贤能力,报纸印刷得如此高水平,这里面就有褚遂贤很大的功劳。

褚亮领着萧夏先来到一座大仓库前,介绍道:“陛下,这座主仓库就是我们印刷工坊,目前有五名印刷匠,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以后会慢慢增加!”

萧夏走进仓库,只见仓库很大,在一个角落,五名老工人正一丝不苟地印刷着《朝政旬报》。

“有五套板子?”

褚亮点点头,“对,一共拼出了五套板子!”

“一套板子一天可以印刷多少份报纸?”萧夏又问道。

“大概一百份左右!”

萧夏缓缓道:“褚馆主,你应该意识到最严重的问题在哪里了吧!”

褚亮叹口气道:“卑职明白,在板子数量上!”

将来一份日报销售量达三万份,那就需要三百套板子,需要三百套活字,还有造纸,一天三万张纸,一个月就近百万张,这需要多大的造纸工场,萧夏一阵头大,只能慢慢来吧!

走出印刷场,又来到了一座三层的砖木楼,一楼就是排字间,一共有三十名年轻人在苦练排字,其中还有十名年轻女子。

排字要求很高,不光是识字全那么简单,必须头脑敏锐,手脚灵活,简单说就是心灵手巧,眼力也要极好,当然待遇也很高,每月能挣十贯钱,一个人挣钱可以养全家了,关键还很稳定,

每个人坐在一个很大活字盘面前,活字盘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都有同样的几个活字,最常用的字活字也最多,旁边抽屉里还有备用活字,不够用了再添加。

萧夏拾起一颗活字细看,活字非常小巧,方方正正,大小如一只蜜蜂,上面雕的字也极为精细。

“这种木质不怕变形吗?”萧夏问道。

褚亮摇摇头,“启禀陛下,这和雕版一样,军用木质,保证五十年不会变形。”

军队的弓弩枪杆都不会变形,都是反复浸油晒干处理,性态非常稳定了。

“如果很熟练了,每个人一天能拼多少套板子?”

“启禀陛下,我们这里最熟练一个女工匠,半个时辰就能拼一副板子,但问题是,他们最多只有半天时间拼字,其他时间要留给印刷。”

萧夏点点头,“所以要想办法,朕给你们提几个建议吧!第一要把版面考虑周全,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拼字盘,然后六个小拼盘组成一个大拼盘,中间用漂亮的木雕条纹隔开,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呢?很多没有时限的文章我们可以提前几天拼好,当天只拼重大事件报道,因为这个有时限性,明白朕的意思吗?可能每天的报纸只需要一刻钟就能拼出一套板子,其他都提前拼好了。”

褚亮父子和温彦博都连连点头,“感谢陛下的建议,太有作用了。”

萧夏又笑了笑道:“当然,这样会耗费很多活字,另外还要专门有人来管理,否则会乱套的。”

“请陛下放心,我们一定会考虑周全。”

时间也差不多了,萧夏和裴矩走出报馆,萧夏忽然想到一事问褚亮道:“你儿子褚遂良是不是也要参加科举?”

“微臣次子确实要参加今年的科举!”

萧夏笑问道:“他去年秋试排名如何?”

“都畿道第七名。”

这个名次只能说勉强还可以,科举虽然是一份统卷,但绝不是按照成绩排名,而且分地区给名额,如果按照成绩录取,那么很可能江南考生占据九成以上,肯定会让天下沸腾。

历朝历代统治者要的是什么,是秩序,而不是公平,所谓公平也是做到秩序公平,简单说就是名额分配,按照道来分,每个道分多少名额。

考虑各种因素来划分,比如士子人数、税赋上缴多寡,还要政治上重要程度,再比如都畿道和西京道的名额会多一些,还有河西道也会被照顾两三个名额,否则他们一个都考不上。

只能说,在每个道内是公平的。

这和后世的高考同出一辙,为什么高考要分省录取,不是全国统一录取,原因就在这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