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隋朝的棋局 > 第七百八十九章 勇接重任

隋朝的棋局 第七百八十九章 勇接重任

作者:高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5: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褚亮目前出任弘文馆学士,教授包括太子在内的贵族子弟读书,同时也负责弘文馆图书刻印收藏。

此时,在裴矩官房内,褚亮一脸懵懂地听裴家给他介绍新职务,他半晌才听明白,就是要将每旬的圣旨朝令集中起来印刷,再分发给各郡县。

裴矩见他有些误会了,完全没有办报的认知,只得叹口气道:“每旬一份圣旨朝令印刷只是一种熟悉和练习,到明天三月就开始真正的办报,什么叫报纸,就是把每天发生的天下大事,重要法律,文人写的好作品,生活常识、还有每天市场上的粮食物资价格都集中印在一张纸上,前后左右一共四面,这就叫报纸,每天一份。”

褚亮心中一惊,“每天一份,刻板子都来不及啊!”

“所以不用雕版印刷,而是用活字印刷,什么叫活字印刷,就是一个字一个小方块,拼在一起就是一块板子,印刷完后拆掉重复使用。”

“这倒是个好办法!”褚亮很赞许活字印刷,虽然他是第一次听说,但用活字确实是解决每天印刷报纸的好办法。

“你先别急,这件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需要先把活字制作出来,当然这是匠作监的事情,他们已经一口承诺了,你需要招募人手,找内容的,审核内容的,拼活字的,印刷的,还要找场所,还要找印刷报纸的纸张,很多事情要做,关键你还要找个助手,要精明能干的人,负责做各种杂事,你好好考虑一下,三天内,拿出一个计划给我!”

下午,褚亮心事重重回到府中,他在自己官房里想了一个多时辰,渐渐有点想明白了,这是一件大事,可以左右舆论,比街坊的各种小道消息强上百倍千倍。

难怪裴相国说这是天子亲自开创,天子极为重视,但办好一份报纸难度也太大了,办得好是应该的,可稍微犯点错误,就会遇到大麻烦,褚亮也搞不清自己是喜还是忧。

回到府中,正好遇到长子褚遂贤和次子褚遂良在中堂说话,长子年约三十岁,尚未入仕,主要负责打理家族的良田和店铺,倒是颇为精明能干。

次子褚遂良年纪二十四岁,从小就有书法极高天赋,目前已在洛阳颇有名气,被聘为洛阳县学书法教授,也是因为醉心学习书法,在入仕上就比同龄人稍微晚了点,目前他正在全力备课,准备参加明年的科举。

兄弟二人见父亲回来,一起站起身,褚亮点点头道:“大郎到我书房来一趟,老二也一起来!”

兄弟二人跟随父亲来到书房,褚亮摆手道:“你们坐下吧!”

两人坐下,褚亮先问褚遂良道:“你的秋试排名洛阳第七,这个成绩在科举士子中只能算中等偏上,明年参加科举的士子估计会突破十万人,所以你要把自己薄弱部分尽快补。”

褚遂良默默点头,他薄弱处就是对经文不熟,他醉心于书法,把从前学的经文都忘了不少,导致考试时贴经题错了三处,而别人都是一个字不错。

褚亮取出一个葫芦递给他,“这是练武人用的天王丹,对提高记忆力很有好处,你服用试试看。”

“谢谢父亲!”

褚亮点点头,这才对长子道:“我被调职了被任命为校检礼部侍郎,中散大夫,礼部是虚职,我的实际职务是报馆馆主!”

两个儿子异口同声问道:“报馆是什么?”

褚亮便把他所理解的报馆和报纸简单说了一年,兄弟二人对望一眼,这是闻所未闻的新事物啊!

褚亮又道:“整个报馆只有两个人有官职,一个是馆主,一个是总撰,其他都是聘任,遂贤,正好有个职务很适合你!”

“啊!父亲也要孩儿加入报馆吗?”长子褚遂贤惊喜道。

褚亮点点头,“我需要一个大管事,负责除了内容以外的其他所有杂事,内容是总撰负责,他每天会把一份报纸草稿给你,剩下都是你的事情,当然,你也会有几名手下协助,但筹备前期,各种事情都得自己跑,选地方,领取拨钱,招募捡字人、印刷匠,接收活字,寻找纸张油墨的供应者等等,好在我们要先创建一份旬报,给我们练习时间。“

褚遂贤默默点头,这些都是他擅长的,自己应该能胜任!

“孩儿愿为父亲分忧!”

入秋以来,皇宫就开始清理宫女、宦官,首先是把天下各地的宫女和宦官都集中到洛阳,一共有一万六千名宫女和五千名宦官。

按照天子的旨意,皇宫只允许留下一千名宫女和三百名宦官,其他宫女和宦官全部清退。

要清退的宫女和宦官又分三类,第一类是可以投亲靠友,而且亲人愿意接收她们,每人给一百贯钱和两百匹布以及二十亩土地,放她们回家,大概有三千人左右,基本上都是大户人家的女儿。

第二类是没有家人投靠,且年龄在三十岁以下的宫女,则由内府总管牵线,许配给尚未成家的皇宫侍卫,同样给予百贯钱和两百匹布以及二十亩土地作为嫁妆。

这一类宫女最多,大概有万人,她们中其实大部分都有家人,只不过家人也不愿意她们回来,隋朝婚姻很讲究嫁妆,她们回家会给家庭带去很大的负担。

最后一类就是年纪在三十岁以上,已经无法嫁人,又无处可去,那就留在皇宫办的白云药局做事,可以养活自己,也算是有个归宿。

至于宦官,一部分年纪大的留在药局,另一部分则释放还乡,给五十贯钱和五十亩土地。

这样清理下来,皇宫最后只留下一千名宫女和三百名做粗活的宦官。

而与此同时,萧夏补了三名昭仪,一个是太原王家之女王雪飞,一个是京兆韦家之女韦湛柔,还有一个便是李渊的小女儿李宜兰。

这是很明显的政治联姻,笼络关陇世家、河东世家以及在海外建国的李渊家族。

十二月初,暴风雨席卷中原大地,洛阳顿时变成了白雪皑皑的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