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 第五百一十一章 铁血(2)

“咕咚~”

“咕咚——”

大兴殿内,口噶舌燥的楚凌,大口喝着茶水,殿内站着的国子监祭酒常翰、军器监苍卜、都水监亓鹭、少府监鲍洪、将作监芮良、钦天监项庞一行手捧茶盏,在他们的身后摆放有锦凳,可一个个却站着未动,不少人不时抬头,观察坐于宝座上的天子。

对他们来讲,此前虽被召进中枢为官,但除了初至时见过天子一面,可其后都没有见过了。

毕竟他们赴任新职,是需要时间去了解情况,熟悉环境的。

而关于天子的印象,其实是来自过去那近一年,毕竟中枢发生那么多事,即便传到地方需要时间,可他们想知晓些情况,还是比较容易的。

三年动荡结束了,大虞恢复了稳定,可对社稷造成的伤害,但凡心里有想法的,那都是能看出来的。

所以大虞今后该何去何从,这不止在中枢的一些官员会想,在地方的一些官员也会想,甚至地方的官员,要比中枢想的更多。

大虞真要出现新状况,那危害最大的必是地方!!

“都别拘谨,坐吧。”

放下茶盏的楚凌,见常翰一行未动,伸手示意道:“大朝结束了,这是在御前,无需太过拘谨,这样你们不觉得别扭,朕也觉得别扭。”

“臣叩谢天恩!”

常翰一行听后,看了眼彼此后,遂朝天子作揖行礼道。

今日在太极殿所召大朝,天子的表现,让常翰他们很是振奋,作为大虞天子,就该有强势的一面。

尤其是太皇太后薨逝了。

如果天子不能对中枢,对地方,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志,那就难保会出现新的风波,而对大虞而言,这是绝不能出现的。

“这些时日下来,诸卿对各自所职了解如何?”

楚凌撩撩袍袖,看向坐着的诸臣,神情自若道:“大朝结束,朕召诸卿来御前,就是想与诸卿谈谈心。”

在今日的大朝上,楚凌表现的很是冷酷,也有针对性的明确一些态度,这就是为了让底下的人知道,正统朝要开始变了。

楚凌需要外朝有司的一些大臣,开始在职权范围内动起来,叫他们把该做的事做好,这样大虞才会真的改变。

而在此等态势下,楚凌需要做的就很简单,一方面统筹这些动起来的大臣们,一方面则动员部分有司,紧密围绕虞都京畿一带做些事情。

楚凌的基本盘,从过去的上林苑,逐步扩大到了整个虞都,可在楚凌看来,这还远远不够。

他需要将这一基本盘,扩张到整个京畿道才行。

只有将这件事做好了,那他的皇权才能更巩固。

而想将这件事做好,就需要有一帮知根知底的人,按着他的意志与想法动起来,这才能达成楚凌所谋。

毫无疑问,国子监、军器监、都水监、少府监、将作监、钦天监这些外朝有司,就能完美契合楚凌所谋。

也恰恰是这样,一批通过楚凌考验的地方官吏,也随着常翰他们的升迁,被楚凌安插进上述诸监中。

“陛下,臣以为国子监需要整改。”

此等态势下,常翰看了眼左右,遂起身说道:“臣在赴任国子监后,便一直在观察一众监生,还有在国子监任教的,臣发现国子监内太过虚浮,对于学问,真正有恒心去研修的极少。”

“更多的却是讲出身论排场,甚至以出入勾栏场所为荣,国子监乃是大虞官学核心所在,是太祖高皇帝创设科贡选拔,为国朝培养人才之重地,可如今这种境遇,就背离了国子监所设初衷啊。”

“关于国子监的整顿,朕已想了很久。”

楚凌眉头微皱道:“朕在上林苑时,就知晓国子监风评不佳,过去,中枢需要解决的事宜过多,故而对国子监难免有所松懈。”

“可现在不同了。”

“正如卿家所言,国子监是为国朝培养人才的地方,如果背离了这一初衷,那朕不知创设国子监的意义何在。”

“朕觉得国子监在今后要变一变了,国朝抡才取士,有对应的科考,那么与之相对的,国子监也要有监考才行。”

“对于那些没有心思研修学问的,一律清除出国子监,不必管是何出身,有何背景,国子监是不论这些的!!”

常翰听后有些激动。

有天子这话,那他的一些想法,就能在国子监施行起来。

“常卿所讲,乃是为国朝,为社稷,诸位卿家,难道就没有想对朕说的吗?”楚凌撩撩袍袖,看向苍卜他们说道。

虽说眼前这帮大臣,是太皇太后生前举荐的,楚凌也的确按着孙黎的意思,将他们给召进中枢任职。

但他们想真正得到楚凌的认可,被楚凌视为帝党一员,那还是需要通过一些考验的,如果他们不能让楚凌满意,哪怕他们自身确有才华,楚凌也会在合适的时机,将他们给替换下来。

没办法。

眼前这帮大臣所在位置,对楚凌而言太关键的。

基本盘的筹建与明确,容不得有半点马虎。

“陛下,自臣赴任军器监以来,发现有不少问题。”在楚凌的注视下,苍卜起身说道:“其中最为严重的,莫过于军器监所辖诸坊工匠缺失严重,更让臣感到心惊的,是军器监的案牍库所存大批案牍卷宗……”

这也是个有想法的主啊。

楚凌心底生出感慨。

军器监是负责军器**的,通俗些来讲这就是大虞的军工体系,该监所辖诸坊生产的种种,如甲胄,刀枪,弓弩等,是需要移交到武库储备的,军器监管生产,武库管储备,这样能避免监守自盗的情况。

但在那段特殊时期下,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不好的事开始出现,武库所储备的军器,都有一部分被偷偷拿出来贩卖,那就更别提军器监了。

“给朕严查!”

见苍卜说着说着停了下来,楚凌眼神凌厉起来,“国虽大好战必亡,但与之相对的,是国虽大忘战必危!”

“军器监,乃中枢重地所在。”

“现在居然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整顿的话,那今后边疆一旦有变,中枢该如何应对?”

“陛下,此事仅靠军器监来查,恐很难在短期内见效。”苍卜听后,立时讲明心中所想之忧。

军器监在中枢这边,算得上是肥水衙门,可军器监管的就是军器**,这底下是所辖不少官吏,但主要管的是各坊的工匠,以确保中枢明确的事宜,能够在军器监尽快推动起来。

现在要查过去的一些亏空,这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啊,总不能叫军器监的官吏领着工匠去查吧?

这不现实,也不可能。

“那就叫锦衣卫协办。”

楚凌想了想,伸手对苍卜道:“等这次御前结束后,卿家就去趟锦衣卫,将此事跟锦衣卫指挥使臧浩言明。”

“既然要查,就给朕好好查。”

“看看在这前后,究竟有哪些人将手伸进了军器监,这件事要尽快查出来,朕会密切关注此事的。”

“臣遵旨。”

苍卜作揖拜道,可心里却有些不平静。

他没有想到天子会叫锦衣卫协办此事,原本按苍卜所想,此事是否能与御史台的一起来查。

毕竟在今日大朝上,天子明确表态,让御史台的人开始整顿吏治,这在苍卜看来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但苍卜想的,跟楚凌想的完全不一样。

楚凌希望军器监这边,能够尽快的完善起来,待到军器监的威立起来,那么在上林苑的一批批工匠,就可以分批安置到军器监去了。

既然是军器**,那军器监今后要做的,就是紧密围绕虞都京畿一带,筹建起一批成规模的诸坊才行,以流水作业的方式,去成批量的制造各式军器。

楚凌知道生产力的提升是急不得的,但适当的提速生产模式,继而反馈到生产力方面,这是可行的。

集约型手工制造业。

这是楚凌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要在虞都京畿一带推行起来的,作为大虞的核心腹地,各类资源向虞都京畿汇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如果能在他的推动下,将这一模式在虞都京畿一带搞出来,那对于楚凌而言,将握有一张王牌!!

不过这件事要徐徐图之,不能心急。

领先半步那叫天才,领先一步那叫疯子!

集约型手工制造业,对于大虞所处时期是超前的,楚凌需要先在特殊领域试行起来,在这过程中,不断积攒经验,完善制度,特别是人才的培养必须跟上,如此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进行整建制的复刻。

如此一来的话,保密就是重中之重。

不被世人所知晓的王牌,那才叫王牌。

否则就是打明牌了。

而作为大虞天子的楚凌,打明牌,这纯粹是在浪费他的政治优势!!

所以从苍卜提出该事时,针对其的考验在悄无声息间就开始了,如果他能通过楚凌的考验,那苍卜今后在大虞中枢,将占据极其重要的份量与地位。

“陛下,都水监这边的情况,跟军器监有些类似。”

在楚凌思量之际,亓鹭起身道:“自臣赴任以来,就一直在查都水监的案牍库,可查到的情况,却叫臣觉得有些心惊。”

“有中枢拨付的一批钱粮,用于修建一些干渠,河道等,这前后的账目根本就对不上。”

“尤其是南疆那边,臣在没赴中枢任职前,是在南疆任职的,对于一些水利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其中最叫臣不敢相信的,是太宗朝兴修的水利……”

听到亓鹭讲这些时,楚凌眉头微皱起来。

在这个位置上待的越久,他愈发能理解他那位皇兄,为何初登大宝时,会表现得如此急躁了。

太宗朝时期的大虞,国力是在不断攀升,治下也是很繁荣的,但是藏在繁荣之下的隐患却暗潮汹涌。

楚凌是知晓他那位皇兄,为何想对北虏一战,甚至表现得态度极其强硬,这分明就是想通过一场战争,继而竖立起他的威信与权势,这样既能叫北虏不敢轻易来犯,还能转过身来去解决内部矛盾。

但宣宗却忽略了一点,他太急了。

这一急,就容易刺激到既得利益群体。

别的不说,单单是逆藩叛乱这件事,从根子上来说,就是宣宗想削藩,继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可他想都抓起来,而就藩的那帮宗藩,一个个也都不是善茬啊。

不管是谁,牵扯到自身利益时,势必会有所反应的。

“先从京畿道查起来。”

想到这些,楚凌看向亓鹭道:“都水监的事跟其他诸监不同,不能大张旗鼓的查,要悄无声息的查。”

“从太祖朝给朕查,看看京畿道治下的水利设施,究竟有多少是存在问题的,但凡是查出问题的,就给朕深挖下去。”

“都水监的事,定期给朕呈递密奏,朕需要先了解情况。”

“臣遵旨!!”

亓鹭当即作揖道,可在亓鹭的心底却暗松口气,说实话,他是真怕天子想对待别的事一样,叫都水监也大张旗鼓的查。

都水监跟别的有司不一样,其所承办的是有一定年限的,短则数载,长则三五载,这期间还伴随着人员调动,如果大张旗鼓的去查的话,难保会使中枢与地方人心惶惶,而这样的话,都水监就成众矢之的了。

在官场沉浮这般久,亓鹭如何不知这样的处境,会对他,对都水监带来什么。

他进中枢,是想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不是说在任没多久,就被一些人给斗下台了。

这样的话问题解决不了,相反还会使问题更严重。

常翰、苍卜这帮大臣,其实在听到天子与亓鹭所讲这些话时,他们的内心深处是颇为感触的,天子并不是像他们所想的一味强势,在一些特殊的境遇下,天子是会转变方式的,这对大虞而言,其实是极好的,过刚易折的道理,他们可比谁都要清楚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