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16章 《请开吏科试选才疏》

大明朝堂的热点,来的快散的也快。

随着苏泽送上《请开吏科试选才疏》,京师朝堂的热点,就聚焦在这份奏疏上,之前的顺天府乡试案,已经没人谈论了。

十月二十日,苏泽上书。

——【模拟开始】——

一天后,《请开吏科试选才疏》送到内阁,高拱、张居正和赵贞吉都票拟赞同,奏疏由首辅李春芳送到内廷。

如此重大的改革措施,隆庆皇帝犹豫不决,发给外廷公议。

外廷官员纷纷上书反对,皇帝留中了你的奏疏。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点:340点。】

【是否花费500点威望点,确保奏疏完全执行?】

【当前威望点不足,可等到威望值足够后自动扣除,递延执行。】

“吏科试”的改革难度果然很大,五百点威望还是自己说服了三阁老后的结果,但是好歹可以接受了。

如今苏泽每天可以增长16点威望值,凑足剩余的威望也就十天时间。

苏泽果断选择了“是”,在上疏后的三天,苏泽就向首辅李春芳递上了病假乞休单。

苏泽名义上的上司其实有几个。

首先他是翰林院和詹事府的官员,所以他可以向代管翰林院的张居正请假,也可以向代管詹事府的赵贞吉请假。

苏泽还是户部员外郎,可以向代管户部的张居正请假。

然后他这个报馆总编官的身份,可以向报馆总裁官李春芳请假。

最后苏泽还是选了李阁老,谁让李阁老拥有丰富的请假经验呢。

当李春芳看到苏泽的乞休单,嘴角抽搐了一下。

“所以你上疏给内阁惹了这么大的麻烦事,就乞休回家了?”

这位好脾气的首辅,此时有些愠怒,眼神中仿佛在怒吼,“你小子竟然请假了!”

自从苏泽的《请开吏科试选才疏》,朝堂上对于这份奏疏的攻击不断。

最大的理由就是吏员数目是祖制,是太祖为了防止胥吏盘剥百姓所额定的,现在朝廷要增加胥吏人数,这不是专门和祖宗之法作对吗?

增加胥吏征收商税,也被抨击“与民争利”,认为是在鱼肉百姓。

朝野对苏泽的批评也不断,甚至有小报上影射苏泽是蔡京,为了谄媚君上专门帮着皇帝敛财。

当然,正经报纸是不敢刊登这种文章的,你说苏泽是蔡京,那皇帝是谁?

这些日子内阁本来就忙,北方战事的封赏收尾工作,俺答封贡的事情,筹备下西洋的工作,户部会计录的编修,又要应付外廷对苏泽的攻击,李春芳这些日子都加了班。

再一想到这些事情基本上都是苏泽搞出来的,他竟然请假了!

李春芳几十年养气的功力,都挡不住体内的怨念冲出来。

苏泽装作咳嗽了一下说道:

“李阁老,下官昨夜感了风寒,差点下不来床,这是拖着残躯来向您乞休的。”

李春芳看向苏泽,完全看不出生病的样子,他说道:

“本官奏请陛下,请太医给你看看?”

苏泽连忙说道:

“李阁老,下官在家调摄就好了。”

“若是调摄有用,还需要医者做什么?乞休的单子本官批了,你且回去养病。”

等到苏泽离开,李春芳喊来身边的中书舍人刘珺。

“去太医院,找傅医官去苏子霖府上诊治。”

刘珺疑惑的看向李春芳,刚刚苏泽那副样子,根本不像是得病的,为什么还要派太医?

紧接着李春芳拿起一张纸,写下了几个草药的名字。

刘珺接过来一看,“黄连”、“黄柏”,这些都是味道极苦的中药材。

李春芳是内丹术高手,对于医理也很精通,这副方子也就是普通的滋养补气药方,但是用了极苦的药材。

李春芳说道:

“让傅医令照这个方子开药,每日由太医院煎完送到苏泽府上,请医官看着他喝完。”

好家伙,刘珺明白了李阁老的意思,看来这次苏泽给内阁惹了这么多事,害的李阁老自己不能请假,却是让李阁老记恨上了。

——

这次请假是苏泽婚后第一次请长假,倒是陪着孕中的妻子好一阵子。

唯一难受的就是,每天太医院的医官都会送来非常苦的中药,还要当面看着自己喝下去。

苏泽深深怀疑是小心眼的李阁老在报复自己。

不过这些日子苏泽除了在家陪妻子,倒是也不孤单。

今日申时行也带着妻子上门拜访他。

女眷们去后宅说闲话了,苏泽就在后花园的太湖石前放了水缸,和申时行坐在宅邸前主人耗费巨资建造的人工湖前垂钓。

“子霖兄,你还是别钓了吧。”

申时行看着自己面前水缸里满满的鱼,再看苏泽面前水缸里空无一物,实在不明白苏泽这样的钓鱼水平,到底在钓什么?

一整个上午的“空军”,苏泽也扔掉了钓竿。

马上就要十一月了,京师的气候也开始冷起来。

苏泽和申时行走进小瀛洲边上的廊亭中。

顺天府乡试后,虽然有皇帝证明了张敬修的能力,证明了申时行没有徇私舞弊,但是这次事件还是对他产生了影响。

朝廷上下明里暗里对他的非议不少,一个谄媚阁臣的帽子是少不了。

申时行感觉苦闷,也在苏泽之前请了假。

小瀛洲假山上种着几棵树,随着一阵秋风吹过,树叶飘落在湖面上。

申时行看着寂寥的秋景,对着苏泽说道:“其实在放榜前,元驭(王锡爵字)也拦了我,让我避嫌不要点张敬修解元。”

“可我本以为秉公无私,却差点连累师相,还差点连累元驭兄的前途。”

面对申时行的抱怨,苏泽也不知道怎么劝。

苏泽只能说道:

“汝默兄,官场中人,就是内阁宰辅,也少不了‘不由己’三个字。”

申时行点点头,他是科举状元,人情练达,这些道理又怎么会不明白,但撞上现实大山后,还是刷新了他的想法。

申时行看向苏泽说道:

“子霖兄,我想要外任。”

“啊?”

苏泽疑惑的看向申时行,状元及第、翰林庶吉士、詹事府和礼部官员,申时行每一步都走在大明官员最羡慕的位置上。

按照这个趋势,申时行入阁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京师普通官员都畏惧外任,不想要离开京师,申时行却要主动离开京师。

苏泽说道:

“汝默兄,可不要冲动啊。”

申时行说道:

“子霖兄,这不是我冲动,而是思虑后的结果。”

“我朝阁部重臣自有青云之阶,不若唐宋宰辅要亲历州县之制。”

“师相和几位阁老,还有子霖兄都是天纵之才,国朝制度反而能让你们早登青云,但是对我这样的庸才来说,却不识基层之苦了。”

苏泽沉默了一下,你申时行都是庸才,那其他人是什么?

但是申时行萌生了要去地方任职的想法,苏泽大概也是支持的。

很多基层的问题,如果不是亲历是根本看不到的。

“既然汝默兄有了定计,那和嫂嫂说了吗?”

申时行说道:

“说了,等我离开京师后,家里就要托付子霖兄照料了。”

苏泽点头应下,两家是通家之好,就是申时行不说,苏泽也会照顾的。

但是申时行又面露难色说道:

“可我还有一事要请教子霖兄,外任哪里比较好?”

苏泽明白申时行的意思,他肯定不是为了捞好处要挑个肥缺,而是要选个能锻炼自己的位置。

苏泽也开始思考起来。

如今申时行的官位和自己一样,都是正五品。

京官外任一般要升三级的,也就是说外任的职位最高可以是从三品。

不过从三品也算是封疆大吏了,正常申时行这个级别外任,也就是知府这个级别。

苏泽想了想说道:

“天津兵备道如何?”

天津兵备道?

申时行很快明白了苏泽的意思。

天津兵备道,就是管辖天津卫以及直沽港口的主官。

直沽的位置特殊,在苏泽开埠后更是特殊。

明太祖朱元璋在天津设置卫所,设有天津三卫,早期直沽就是一个大号卫所,所有的土地都是军屯,所以由天津三卫管辖。

等成祖朱棣时期天津日益繁荣,于是朝廷设置都督府,三卫由都督府管辖。

嘉靖年间,嘉靖设置兵备道衙门,将都督府的职责划入天津兵备道,由将天津地区的民政司法也划入其中,终于完成了军民合一的统一管辖。

这个职位,是个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特殊职位,一般只有大明边疆地区才会设置,天津兵备道就是特例中的特例。

但是还不仅仅军政和民政。

天津兵备道还要负责直沽钞关厅,也就是直沽钞关税的事务,对接户部。

天津兵备道还有负责直沽漕运的职责,负责通往京师漕运工作。

天津兵备道下还有宝坻县丰财场,这是京畿地区最大的盐田,所以还有盐政工作。

天津兵备道可以说是整个大明最难当的官儿了,涉及到军、民、漕运、盐业、商业,比内陆地区的布政使都要难当。

申时行也意动了。

但是他又说道:

“这个职位,以我的资历,能坐上吗?”

苏泽笑着说道:

“天津兵备道可是个苦差事,前任离任至今还没人补缺。”

“如果汝默兄真的想去,我会帮你争取的。”

听到苏泽这么说,申时行就明白这事情应该是稳了。

苏泽在高拱心中的位置,他和选郎张四维的关系,区区一个兵备道自然不是问题。

申时行认真的向苏泽行礼道:

“多谢子霖兄指点迷津,还请子霖兄帮我某这个差事。”

苏泽自然一口应下。

——

十月二十九日,皇宫中。

为了苏泽的奏疏,外廷已经吵了四五天了,隆庆皇帝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同意苏泽的奏疏。

祖宗之法自然是一个方面,隆庆皇帝也担忧自己增设吏员的数量来征收商税,给自己史书上评价染上污点。

为了收税增加吏员,怎么看都不是明君应该做的事情。

到了今日,隆庆皇帝也开始重视自己的史书评价来了,不愿意给自己染上污点。

如果不是内阁三阁老都上书支持苏泽的奏疏,隆庆皇帝大概早就驳回苏泽的奏疏了。

外朝反对的声浪越来越大,隆庆皇帝已经准备驳回苏泽的奏疏了。

皇帝刚刚拿起这份留中多日的奏疏,提督东厂的冯保走进了御书房。

冯保手里捧着厚厚的文书,他进入御书房后向皇帝禀告道:

“陛下,这些都是东厂和锦衣卫审讯丁靖轩的供状。”

隆庆皇帝想起了那个胆大包天的户部郎中,丁靖轩贪墨金花银,着实是犯了皇帝的忌讳,所以被特旨抓入诏狱审讯。

隆庆皇帝还特意命令冯保这个厂公督审,而冯保也没想到从丁靖轩口中审出了那么多的事情,所以连忙带着供状和审讯勘验结果来汇报给皇帝。

隆庆皇帝翻看着丁靖轩的供状,除了御史弹劾的侵占金花银的问题外,丁靖轩还供认了其伙同豪商,逃避钞关税的罪行。

“浒墅关一地,丁靖轩就伙同商人逃避钞关税,他受贿多达万两,那这些商人逃税多少!?”

隆庆皇帝也震惊了!

他记得前阵子张居正上奏的户部账本,浒墅关一年的钞关税总共也就十几万两,而丁靖轩一个人就受贿万两,那这些商人逃税多少?

而这还只是豪商贿赂丁靖轩一个人的!

隆庆皇帝越看越是心惊,丁靖轩被吓破胆子,将自己为官以后受贿的事情都说了出来,帮着下面逃税,是户部官员主要的受贿手段。

看完以后,隆庆皇帝看向冯保,冷声说道:

“这就是百官都反对苏子霖募新吏,征商税的原因吧?”

“有了新吏征税,他们就没有了从中受贿的机会了!?”

冯保自然不敢回答隆庆皇帝的问题。

隆庆皇帝又说道:

“这些商人宁可给户部郎中行贿,也不愿意给朝廷交税,群臣说的与民争利,说的就是这些‘良民’?”

“这民利到底是入了百姓的口袋,还是入了奸商和贪官的口袋?”

隆庆皇帝抽出苏泽的奏疏,御批后交给冯保道:

“就按照苏爱卿所奏,在顺天府募新吏,依令开征商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