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11章 黑暗森林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211章 黑暗森林

作者:肥鸟先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8: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月十五日。

朱俊棠没有去看榜。

但是张榜后没多久,就有同窗冲回了国子监内,向朱俊棠报喜。

他考中了!

朱俊棠从几个同年那边都得到了消息,这才确认了自己考中的消息。

他心中自然是大喜的,自己终于完成了父亲的期待,考上了举人。

但是朱俊棠又产生了淡淡的疏离感,自从父亲死后,科举就是他前进的动力,如今考上了举人,这份动力彷佛一下子消失了,让他没了前进的方向。

从同窗的交谈中,朱俊棠得知这一科,国子监有五人中举,其中包括了众望所归的张纯。

朱俊棠为同年感觉到欣喜。

但是很快,朱俊棠发现国子监内的风向又变了。

官生中举名额一共是二十人,国子监有五个人中举,其实比例也不算低了。

但是有几个在国子监内成绩不错的考生落榜,引起了监生的议论。

紧接着,考生们发现,官生第一名,也是今科顺天府乡试解元,是张居正的儿子张敬修后,这份质疑达到了顶点!

那些没有考上的监生激愤起来,一些知道自己考不上的监生,也开始为自己的同窗好友鸣不平。

事情还在进一步的发酵,等到十月十六日的时候,京师各大报纸上都刊登了本次顺天府乡试的录取榜单后,有人将之前《新乐府报》八月份刊登的官员子弟名单对照,发现所录取的二十名官生举人之中,国子监只有五席,官员子弟却有十四席,剩下一个名额是被皇帝特旨允许参加顺天府乡试的徐渭。

当这个结果出来后,国子监更是沸腾。

“走!我们去哭庙!”

当朱俊棠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连忙冲到了国子监司业沈鲤的公房。

哭庙,哭的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文庙。

一旦发生科场舞弊的案件,当地读书人一般就会去文庙哭诉。

再进一步,就是请出孔子的牌位游街了。

一旦发生哭庙事件,作为司业的沈鲤自然是全责。

听说了监生们要哭庙,沈鲤立刻走出公房。

沈鲤的动作还算是快,而且他给贫苦贡监生授业,在国子监内很有威望,劝说了一部分弟子返回国子监。

但是国子监内鱼龙混杂,也不乏一些滥竽充数的读书人。

他们自己科举无望,但是闹起事情来却很起劲。

还有有一部分读书人不理会沈鲤的劝阻,冲向京师的文庙。

“沈师,现在怎么办?”

沈鲤面如死灰,他说道:

“京师又要起风暴了。”

朱俊棠不理解事情的严重性,沈鲤说道:

“随我去找苏子霖,这件事只有他能帮忙!”

沈鲤运气不错,苏泽今天刚好来宫外报馆办公,就被他撞上了。

“子霖兄,国子监生谣言顺天府乡试有弊案,现在监生们冲到文庙去哭庙了!”

听到沈鲤的话,苏泽的脸色也变了。

他其实也注意到了这次乡试名单,张居正的儿子位列解元,肯定要引起非议的。

苏泽让《乐府新报》刻意淡化顺天府乡试的事情,甚至都没有发表准备好的乡试范文。

但是苏泽也没想到,舆论发酵竟然这么快,而且一下子就发展到了哭庙的地步。

而一旦发生哭庙的事件朝廷必然要介入。

这次的主考官申时行,副考官王锡爵,还有眼前的国子监司业沈鲤,怕是都要被牵连进来。

“仲化(沈鲤字)兄,你还是快回国子监主持大局,另外暗中调查,这次哭庙到底是什么人鼓动的。”

沈鲤点点头,苏泽又说道:

“朱举人,请你留一下。”

朱俊棠有些疑惑,但还是留在了原地。

苏泽则来到了隔壁的偏厅,他从系统空间拿出了【事后画册】,然后果断在画册第三页上,写上了“国子监哭庙事件”。

正常事件发酵绝对没有这么快,如果说这些哭庙没有背后的黑手,苏泽是绝对不相信的。

当苏泽写完了之后,画册上出现了一些人像。

首先是在一个房间中,一长一少两个男人正在谈话。

其中年长的那个人苏泽有些眼熟,却不记得在什么地方见到。

而年少的人,穿着普通的儒衫。

两人谈话后,画册上那个年轻人出现在国子监中,开始在各个学舍之间出入,不断的找人谈话。

紧接着就是国子监内的读书人都群情激奋,他们聚集在国子监的明伦堂前,几个领头的读书人对着众人讲话。

而那个鼓动众人的年轻人,却躲在人群中。

然后一群读书人冲出了国子监,前往文庙哭庙。

而画册刚开始出现的年长读书人,则和一群官员模样的人在开会。

画册到这里就结束了。

看到了这里,苏泽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好消息是,这次背后的主使并不是其他阁老。

苏泽在听说国子监闹事的第一瞬间,想到的就是阁老们出手了!

因为这场科举案件,直指张居正和申时行。

虽然如今内阁四辅臣还算和谐,但是苏泽穿越前的历史上,明代内阁斗争可是斗的你死我活的。

剩下的四位辅臣,显然都是有动机这么做的。

这也是为什么苏泽要用【事后相册】来验证的原因。

现在所幸不是,那事情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苏泽将画册上那个年轻人临摹下来,走回公房向朱俊棠问道:

“朱举人,你可认识此人?”

朱俊棠接过了临摹的画像,辨认了一会儿说道:

“苏翰林,此人好像是国子监的丁靖海,他是江西的秀才,在国子监中读书,也参加了这次乡试。”

朱俊棠又说道:

“此人在国子监中很有名望,他兄长是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丁靖轩。”

经过朱俊棠的提醒,苏泽才想起来,画册上那个年长的读书人,正是自己在户部十三司共议会议上,曾经见过的浙江主司丁靖轩。

果然是有人策划的。

苏泽对着朱俊棠说道:

“朱举人还是快点返回国子监,今日之事切不可参与,明白了吗?”

朱俊棠也知道其中的深浅,他连忙点头:“苏翰林,学生明白!学生也会拉着好友,不让他们卷入其中的。”

苏泽微微点头,朱俊棠这个年纪已经考中举人,未来自然是有远大前途的,不应该卷入到这种事情中。

等送走了朱俊棠,苏泽开始思考起来。

浙江主司丁靖轩,和他在国子监读书的弟弟丁靖海,策划了这次哭庙的事件。

那么他们的动机是什么?

丁靖海可以说是乡试落榜后的义愤,那丁靖轩呢?

苏泽苦思无果,他灵机一动,起身前往吏部。

吏部。

名闻天下的文选清吏司,实际上只是一圈院落,和苏泽待过的户部山东清吏司差不多大小。

但作为大明吏部核心中的核心,在这里守卫的士兵都带着一份傲气。

寻常待阙的官员,又不敢日日来文选司,生怕惹恼了文选司的官员被穿小鞋。

但是又怕自己来的不勤快,出缺的好位子被别人抢了。

所以这些官员都和文选司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

文选司进出的官吏对此见怪不怪,这可是掌管天下官员阙选的核心衙门,岂是普通官员放肆的地方。

就算是翰林清流,走入文选司的大门也要弯着腰!

但是此时却有一身身穿正五品官袍的年轻人,就这样堂堂正正的走进了文选司大门。

更让那些侯阙官员惊掉下巴的,执掌文选司的选郎张四维,竟然亲自在门外迎接了这名年轻官员。

“子霖兄怎么有空驾临吏部?是来拜见师相的吗?”

张四维带着笑意,手下官吏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老成官员露出这样的表情。

“今日苏某是专程来拜见子维兄的。”

苏泽态度严肃,张四维立刻意识到他要讨论正事,于是带着苏泽来到他的公房。

苏泽看向张四维的公房,隆庆群臣还是有一份特有的向上气息的。

张四维的公房书架上放满了各种档案,桌案上也是成堆的公文。

而整个公房几乎没有什么个人享乐的物品,屋内简陋到根本不像是吏部选郎的办公室。

无论张四维后世评价人品如何,至少清廉自律这点他还是公认的。

苏泽没有和张四维寒暄,而是说道:

“子维兄,你听说翰林院哭庙的事了吗?”

张四维点头,他略带轻松的说道:“可这件事应该张江陵和礼部难受,子霖兄是为了这件事来的吗?”

张四维的态度,应该就是如今高拱派系众人的态度。

哭庙影响的是张居正的名望,以及礼部还有国子监的威望,倒霉的都不是自己派系的人。

高拱一派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苏泽又问道:

“子维兄,你可知道,户部丁靖轩是谁的人?”

张四维立刻说道:“子霖兄说的是浙江清吏司郎中丁靖轩?”

苏泽的眼睛眯起来,果然自己的猜想没错,自己找张四维是找对了。

张四维看了看苏泽,他内心纠结了一下。

苏泽是高拱的弟子,却始终游离于高拱的门徒圈子外。

而且苏泽的身份特殊,首辅李春芳和三辅张居正都很看重他,四辅赵贞吉还是苏泽的姻亲。

但是张四维想到高拱每次提起苏泽的态度,还是低声说道:

“丁靖轩是师相看中的人。”

苏泽这下子明白了。

丁靖轩是高拱阵营的人,应该是被高拱安插到户部的。

政治就是互相掺沙子,高拱会这么做,苏泽并不意外。

苏泽早就猜到了,丁靖轩背后一定站着某位阁老。

现在问题是,丁靖轩为什么要这么做。

苏泽很快也想通了原因,混乱是进步的阶梯。

自从上次京察过后,京师的政治局势趋于稳定。

前阵子隆庆皇帝下旨,补全了六部缺员,京师好的位置都被填满了。

四位阁老和谐共处,科道言官都安分做事,对于普通日子官员和百姓来说是好消息,但对于想要进步的官员来说,这绝对是一个糟糕的消息。

没有混乱,就没有晋升的机会,如果自己前面的位置不空出来,到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

内阁这些首辅重臣们,都是从刚入官场就平步青云,他们是难以体会那些苦熬多年不得升迁官员苦恼的。

丁靖轩这么做,就和军事上“擅开边衅”的将领一样,就是为了制造摩擦,给自己创造升迁的机会。

好狠的算计。

但是仔细想想,这一切又是理所当然的。

苏泽本以为,靠着自己的居中调和,可以让内阁和平共处,不会发生隆庆朝后期的党争悲剧。

但苏泽现在越来越怀疑能不能做到。

无他,任何一名阁老,都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代表了他背后的整个利益集团。

大部分官员一辈子都只有一次站队的机会,站队后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而任何一个组织内部,高级的职位都是有限的。

在竞争更高官位的时候,就是残酷的零和博弈,有时候甚至要将自己上司拉下水才有机会。

高拱和张居正的摩擦,是两人政治观点之间的矛盾,也是两个人所在派系的矛盾。

大明历史上,入阁前亲如兄弟,入阁后反目成仇的阁老也不在少数。

收起这些杂乱的心思,苏泽对着张四维说道:

“子维兄,你可知道这次在国子监鼓动监生闹事的,就是丁靖轩的弟弟丁靖海!”

张四维听到这个消息倒吸一口气。

丁靖轩的身份,在掌控户部多年的张居正面前不是秘密。

现在由丁靖轩发动了对张居正一派的进攻,那张居正会怎么想?

官场就是一片黑暗森林,一旦猜疑起来就没完没了。

张四维立刻明白了为何苏泽如此严肃,他站起身来说道:“我这就去找师相!”

苏泽点点头,他将这个消息通知给张四维后,就返回了报馆。

要在高张二人死斗之前,平抑这次的风波,还是要从这次科举的案子开始。

苏泽抽出空白奏疏,提笔写下了奏疏的名字——

《请刊乡试答卷明正视听并肃典制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